第3章 孔子的身世之谜
孔子的籍贯
我们都知道孔子老师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孔子是一位山东大汉。我们今天填写履历表,一般会填写籍贯。孔子的籍贯如果填写在表格上的话,不是今天的山东,而是河南,是春秋时代的宋国。《史记·孔子世家》开篇即说:(孔子)“其先宋人也。”说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据《史记》《孔子家语》的记载,孔子的始祖是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古人有嫡庶之分,王的正妻所生的孩子为嫡子,有王位继承权,妾所生的孩子为庶出,没有继承权。有说微子和周王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但是母亲在生育微子的时候,其身份还不是王后,后来当了王后才诞育的纣王;也有说微子与纣王是同父异母。商纣王在位的时候,封自己的兄长子启于微地,建立诸侯国微国,爵位为子爵,故称微子启。
微子启与他的弟弟商纣王不一样,是一个非常仁慈、贤德的人。商朝末年,他看到纣王荒淫暴虐,曾多次劝谏,但无济于事。这时位于西方的周民族由于周文王勤修德政而强大起来,微子启很为商王朝担忧,就把周民族强大起来的消息告诉了纣王。纣王却狂妄地说:“我做天子是上承天命,文王又能把我怎么样?”微子启见纣王狂妄自大,深深恐惧,他怕因此得罪纣王被杀,就出逃了。周武王灭商以后,商朝人都担心自己会遭到灭顶之灾。这个关键时刻,微子启站了出来。《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于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
羊是美味,茅是宗庙祭祀时会用到的。微子启不仅带着羊去犒劳获胜的周武王,还要将代表权力的祭器交给武王。他让人在左边牵着羊,在右边拿着茅。他袒露上身,把自己的双手捆缚在背后,跪着,用膝盖一步步前行去拜见周武王,向武王请罪,说明了自己远离纣王的原因,并希望周武王能保全商民族的香火祭祀。周武王很受感动,让微子启继续回到自己的封地上管理封地。同时,分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在商朝故地,带领商朝遗民生活,又命周王室宗族管叔、蔡叔、霍叔帮助武庚监管商王朝遗民。可是武庚一直梦想恢复商朝的统治,所以等武王一死,他便起兵造反,结果兵败被杀。平息武庚叛乱的,正是周武王的弟弟,为中华民族确立礼乐文明的周公。周公率军平息了叛乱之后,知道商朝的旧人中微子启是忠心归顺周朝,就把商朝旧都城,今天商丘一带分封给他,建立宋国,让微子启管理商朝遗民,并保持商民族的香火祭祀。微子启一向得到商民族百姓的拥护,在他的治理下,这些商朝遗民渐渐习惯了周王朝的统治,没有再出过什么乱子。孔子的祖先就是微子启的后人。《论语》中,孔子对商朝末年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人物还做过品评,对微子启是很推崇的。《论语·微子》篇说: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商纣王的叔叔比干是先王给纣王认定的辅政大臣。他以纣王亲叔叔的身份,真诚地进谏纣王,但是纣王觉得这个叔叔让自己丢了脸面,杀死了比干,还把比干的心挖了出来。
箕子和比干一样,也是纣王的叔叔,官至太师,也曾试图劝谏纣王,但是,纣王不听,箕子就装疯卖傻保全性命。纣王以为自己的这位叔叔真的疯了,就把他关了起来,贬为奴隶。直到商朝灭亡之后,他才被解救出来。周武王向箕子询问殷商灭亡的原因,箕子不说话,因为他不愿意讲自己故国的坏话。因怕武王再次来请,箕子待武王走后,带着商朝的遗民远走他乡,到达了朝鲜半岛,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史记》记载的“箕子朝鲜”。孔子的祖先微子也避祸逃走,离开了商纣王。对商朝末年的这三位贤臣,尽管他们选择的道路不同,孔子也赞赏说“殷有三仁焉”,意思就是“殷朝有三位仁人啊!”既然是微子启的后人,那么,孔家后来为什么又从宋国搬到了鲁国呢?
《孔子家语》说:“防叔避华氏之祸而奔鲁”,防叔是孔子的曾祖父,是说从孔子的曾祖父防叔这一代,孔家搬到了鲁国。那防叔要躲避、恐惧的“华氏之祸”又是什么?是什么样的祸乱呢?《孔子家语》没有记载,但《春秋左传》(见《左传》桓公元年和二年)说得十分详细。这就要提到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了。
孔父嘉是宋国的大司马,也就是宋国最高军事长官,统领着全国军队。当时宋国的太宰是华父督,太宰相当于后代的宰相官职,太宰华父督与大司马孔父嘉之间一直关系不好,两个人是政敌,但还没到撕破脸皮的地步。可是,公元前711年的一天,大约在冬季,孔家的命运被改变了。这一天,太宰华父督在街上偶然邂逅了孔父嘉的妻子,他对这个女人一见倾心,不由得在路边站下,一直呆呆地看着孔父嘉的妻子从身边走过去,还回头目送了半天,然后赞叹了一句:“美而艳!”就是这三个字引发了祸端!当时正遇宋国对外战争频繁,百姓不堪忍受,华父督就趁机散布谣言说:“宋国之所以糟糕到这个地步,都是那个掌管军事的大司马孔父嘉干的好事!”华父督以此为借口,打着为民做主的旗号,在邂逅孔父嘉之妻的第二年春天,发动了攻打孔氏的兵变,杀死孔父嘉并霸占了孔父嘉的妻子。孔家从此在宋国一蹶不振,世代受华氏欺凌。自孔父嘉之后,其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姓氏的“氏”,下篇内容我会详细介绍孔子姓氏的由来。到了孔子的曾祖父防叔这一代,他们实在难以忍受,便举家迁移到了鲁国。
一场政变的发生,背后一定有着深层的政治原因,但那场兵变与孔父嘉的妻子确实有干系。这一过节,《史记·宋微子世家》也有记载,但没有说孔父嘉是孔子的六世祖。《史记》和《孔子家语》对孔子身世的不同记载,使孔子的身世更加扑朔迷离了。对这段历史我们不必较真儿,且姑妄听之,姑妄信之。这里可以确定的是,孔子的祖先确实是从宋国迁移到鲁国的。我们从中可看出,孔子出身于一个破落贵族家庭,因是外来户,所以孔家在鲁国也没有多高的社会地位。直到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这一代,孔家在鲁国的地位才有所上升。
孔父叔梁纥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鲁国人(先祖是从宋国迁移过来的),但因为人品出众,博学多才,最关键的是,他的武功十分了得,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与鲁国的著名将领狄虒弥、孟氏家臣秦堇父合称为“鲁国三虎将”。他的勇敢、他的武功因为特别突出,而被记录在正史中,《左传》里记载了两件他的英勇事迹:
一次是鲁襄公十年(公元前563年):
晋荀偃、士匄请伐偪阳……偪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县门发,郰人纥抉之以出门者。
鲁国与其他几个诸侯国的军队一起攻打一个叫偪阳的小诸侯国。偪阳在今天山东枣庄市峄城区南,虽然是个小国,但是这个国家特别重视国防,老百姓聪明又勇敢。诸侯联军兵临城下,先锋部队冲进城内后,聪明的偪阳人突然放下城门,想要将攻城的队伍拦腰截断,分割包围,各个击破。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见一壮士挺身而出,用高大的身躯擎起了正徐徐落下的城门,待冲进城内的士兵安全撤回后,这个壮士并未被落下的城门压死,而是轻轻放下城门,自己也全身而退!真是力有千斤,举重若轻啊!这个大力士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纥也因此而声名震动天下,被当时人广为赞美、倾慕。当时有名的大夫孟献子就称赞他是“《诗》所谓‘有力如虎’者也”。还有一次是在鲁襄公十七年(公元前556年):
齐人以其未得志于我故,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桃。高厚围臧纥于防。师自阳关逆臧孙,至于旅松。郰叔纥、臧畴、臧贾帅甲三百,宵犯齐师,送之而复。齐师去之。
齐国入侵鲁国北部边境,齐国大军团团包围了防邑,“邑”在古代汉语中是城市的意思,防邑就是防城。鲁国大夫臧纥被困在了防邑里面。鲁国派去救援的军队走到一个叫旅松的地方,因为害怕齐军的强大,就停滞不前了,不敢去帮防邑解围。这使被包围的臧纥很是着急,走投无路,便想自杀了事。为了保护臧纥的安全,叔梁纥就和另外两名将领一起率领三百名勇士,趁夜间突围,护送臧纥到旅松鲁军的驻地,然后又返回防邑坚守城池,直到最后迫使齐国人退兵。当时叔梁纥已经年过六十了,还能在千军万马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真是大英雄!
这两件事分别发生在孔子出生的十二年前和五年前。叔梁纥也因此被鲁国君主任命为陬邑大夫。从这两件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一个身材高大,体格魁梧,有臂力,有勇气,打起仗来能冲能杀的人。由于他作战勇敢,所以“以勇力闻名于诸侯”,(宋·胡仔《孔子编年》)成为当时鲁国人心目中的大英雄。
讲到这儿,可能有朋友会好奇了: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孔子叫孔丘,这爷儿俩是一个姓吗?这又涉及古代的姓氏制度了。
孔并不是孔子本人的姓,而是他的氏。古人的姓与氏是分开的,姓是一个族群的标志,族群太大不好区分,才把姓再细分成氏加以标志。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宋国人是殷商民族的后裔,是子姓,所以姓是“子”;因为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曾做过宋国的大司马,所以有孔氏。由于孔子是圣人,孔子的孔,最初是氏,后来才变成了姓。孔子的名号中,有名有姓,名丘姓孔。叔梁纥的名号中却有名无姓;纥是名,叔梁不是姓,而是字。“孔”由氏变成了姓,是从孔子开始固定下来的,如孔子的儿子叫孔鲤,孙子叫孔伋,曾孙孔白,玄孙孔求,等等。这个“孔”姓,就是对圣人孔子的最大尊重。因为生下了一个圣人儿子,父以子贵,叔梁纥死后二千多年来,受历代帝王累次追封。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被封为“齐国公”;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被封为“启圣王”,清雍正元年再封为“启圣王”。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孔父叔梁纥是不知道的。以勇敢名声震动天下的叔梁纥,尽管被封为陬邑大夫,成为人人仰慕的大英雄,但是英雄豪杰也有英雄豪杰的烦恼。战斗英雄叔梁纥的烦恼是什么呢?战斗英雄、鲁国贵族叔梁纥,尽管是人们心目中的偶像,生活条件优越,却也有自己的纠结与烦恼。
他的烦恼是儿子!
据《孔子家语》记载,叔梁纥先娶了鲁国的施氏,生了九个女儿,没有儿子。在男尊女卑的社会,没有儿子是备受歧视的。叔梁纥非常失落,他顶不住世俗的压力,又纳了一名小妾,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孟皮。但是孟皮的腿先天残疾,有一些专家分析孟皮可能是得了小儿麻痹症,有一些跛脚。这样的儿子是难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叔梁纥此时陷入了失落与痛苦当中。于是他“乃求婚于颜氏女徵在”,就是孔子的母亲。
可惜的是,这位战斗英雄在儿子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但是我想他应该是含笑去世的吧,他的一生不仅“以勇力闻名于诸侯”,是鲁国人心目中的大英雄,还通过军功使得家族在鲁国的地位有所提升,而他唯一失落的地方也在去世前得以圆满。中国古代最重视孝道,古代人伦之中,父子之道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人伦关系。清朝雍正时期,学子们罢考,抬着孔子的牌位与考官们据理力争,考官看见孔子牌位,是要行三拜九叩大礼的,当然也就是要向抬着孔子牌位的学子们行大礼。这怎么办?后来考官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自己的手里也端着一个牌位,与学子们对话,这样就不会有失体统了。拿着什么牌位呢?孔子父亲的牌位。因为孔子所开创的儒家特别重视孝道,虽然孔子是圣人,但是圣人见到自己的父亲也是要行礼致敬的。让我们记住孔父的名字:叔梁纥!
孔父孔母的故事
关于孔父叔梁纥向孔母家求婚一事,《孔子家语》记载得颇为详细:颜家有三个女儿,最小的一个叫徵在。颜家老爹问三个女儿说:“陬邑大夫叔梁纥,是先代贤王微子的后裔,他身长九尺,武力绝伦,我很喜欢他,想和他联姻。虽然他年龄有点大,性情有些急躁,但这些都没什么问题。你们三个谁愿意做他的妻子?”这种谈话的方式不像是亲爹和亲闺女谈话,倒像是个媒婆在推销手中的存货。颜家老爹可能是叔梁纥的粉丝吧?了解叔梁纥的为人,更钦佩他为鲁国做出的贡献,所以才会如此成全他。颜家的两个大女儿听了父亲的话都默不作声,显然心里是不情愿的,毕竟叔梁纥年纪太大了,比颜老爹还大,可以当这三个女孩子的爷爷甚至是太爷了。只有小女儿徵在非常孝顺,不愿见父亲为难,上前回答说:“一切听从父亲的安排,父亲不用再问了。”这就表示同意了。于是,颜老爹,也可以称作颜媒婆,就将小女儿嫁给了叔梁纥。这段文字写得很生动,近似于小说的语言。但是对《孔子家语》这段记载的真实性,历史上的许多人都表示怀疑。怀疑的原因,就是认为这与孔子父亲叔梁纥去世后孔子母子的遭遇相矛盾。据学者们推理,这只是后世为了掩盖孔子是叔梁纥与颜徵在“野合”而生的私生子而已。如果孔子是叔梁纥与颜徵在婚内所生的孩子,那他从小应该是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的,不可能和母亲两人生活得那么艰难。
颜老爹在向女儿介绍情况时,只是说叔梁纥的年纪有点大,但并没有说他具体有多大。事实上,这时的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了,而颜徵在才十六七岁。可能是出于对战斗英雄的爱慕吧,颜徵在正值青春妙龄,却愿意嫁给大她四十几岁的叔梁纥。他们的结合不要说是当时,就是在今天,也是惊世骇俗的。正是由于他们的年龄相差悬殊,不符合人们的日常观念,两人的关系遭到了人们的奚落。
那么,求子心切的叔梁纥如愿以偿了吗?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8月27日),在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约30公里处),出生了一个相貌特异的婴儿。因为他生下来头顶有一块凹陷,额头又凸起明显,又因为父母曾经到尼丘山祈祷神灵赐生儿子,所以,父母给他取名“丘”。这个叫“丘”的婴儿自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会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其成为话题的原因,来自司马迁的记载。
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写道:“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叔梁纥和颜徵在到尼丘山诚心祷告上天赐给一个好儿子。一年后,颜徵在果然为叔梁纥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儿子,完成了他的求子心愿。但由于司马迁的这一条记载而引发了一桩孔子研究史上的公案。儒家后学们常常因此言语闪烁;攻击儒家思想的人也常以此为把柄,说孔子是“私生子”。究其源头,就是司马迁所说的“野合”二字。“野合”这个词我们容易望文生义地解释为“男女在野外偷欢”。那么,“野合”二字背后的真正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历代学者关于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提到的“野合而生孔子”有这样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说孔子的父母年龄相差悬殊,不合当时的礼法。
第二种说法是说他们的婚姻手续不完备,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私通而生孔子。
第三种说法是说叔梁纥家有妻妾,不便在家成婚,改到家外,另筑爱巢,金屋藏娇。
第四种说法是说他们的婚礼特别简单、草率。
以上几种说法中,孔子是其父母私通所生这种说法影响最大,人们普遍认为,孔子乃是他的父亲叔梁纥在秋社日——秋天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狂欢节,与一个平民少女颜氏(名徵在)在尼丘山的洞穴中野合而孕的一个私生子。
然而,这一观点受到了许多尊孔卫道者的批驳。他们的论据有三:
一是司马迁十分敬重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孔子写传记的人。尽管司马迁是一位秉笔直书的史学家,如果“野合”之事属实,他就一定会按照事实的真相写出来。但司马迁也一定会考虑措辞的,不可能是用充满了暧昧、偷情色彩的“野合”一词来描绘自己心目中的圣人身世。
二是《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的父母“祷于尼丘得孔子”。是说孔子的父母曾到尼丘山去祈祷神灵赐生儿子。如果说颜徵在为“野合”感到羞耻的话,很难想象她还会到尼丘山去祈祷神灵赐生儿子。
三是唐代学者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分析的,古代礼制规定:男子十六岁至六十四岁之间、女子十四岁至四十九岁之间,这个年龄段内才是适婚期。超过了这个年龄段结婚就被称为“野合”。颜徵在与叔梁纥结婚时,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了,而颜徵在还年轻,因为岁数不相当,所以虽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仍然被称为“野合”,也就是不合礼仪的意思。
那么,对于孔子是否是私生子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呢?
首先,我们不能按照后世的礼教观念来评判2500多年前的两性结合。春秋时期,两性关系相当宽松。据《周礼》记载,当时的礼仪规定每年春天和秋天都有特定的时间(春社和秋社),男女可自由交往,“奔者不禁”。这一礼仪规定可最大限度地增加当时的人口,增强国力。在当时,野合生子是很常见的行为,因此我们不能因此认为孔子父母有道德缺陷。也因此,我们丝毫不用掩盖孔子是野合而生的历史真相。正如已故著名孔子研究专家匡亚明先生所说:“即使孔子是私生子,对孔子也无所损。”(《孔子评传》齐鲁书社,1985年版)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世世代代受人尊敬,与他是否是私生子毫无关系,我们不用对此问题纠缠不休。
单亲家庭长大
孔子出生后不久,叔梁纥就去世了。叔梁纥去世时孔子到底有多大呢?
从《史记》“丘生而叔梁纥死”这句话的行文语气来看,从孔子出生到叔梁纥去世之间的时间很短。可能是迫于叔梁纥的原配夫人施氏的压力,也可能是为了主动避开周围的闲言碎语,再加上大家庭中关系复杂、矛盾甚多,这些对孔子的成长与教育显然不利。于是,叔梁纥死后不久,颜徵在就带着孔子离开陬邑夫家,回到鲁国国都(今天的山东曲阜)自己的家族中了,开始了独自一人抚养孔子的艰辛历程。这期间有两件事,一直是后代学者关注的,也是孔子成长中的伤痛。
一是“孔母讳墓”。《史记·孔子世家》和《礼记·檀弓上》都记载说孔母颜徵在生前从没告诉过孔子他的父亲是谁,因此孔子在十七岁自己的母亲去世之前一直不知道父亲叫什么名字、埋葬在哪里。而孔子的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就是因为她以“野合”之事为耻,不好意思告诉自己的儿子。
二是孔子自称身份卑贱。在《论语·子罕》篇中记载,孔子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所谓“贱”,就是指社会身份低贱,不能列入贵族阶层;“鄙事”,就是普通老百姓所从事的各种粗活儿。这说明孔子的母亲因出身贫寒,其与叔梁纥非婚而生的孔子得不到孔氏家族的承认,不然作为鲁国著名的大英雄、陬邑大夫的儿子,孔子在少年时代的生活是不可能贫困的。
孔子在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时,与母亲相依为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孔子为减轻母亲的压力,很小就开始出外打工,做过许多低贱的工作。
我也是女人,也有儿子,尽管与孔母颜徵在之间有2500多年的时间距离,但我以女人心来体察颜徵在,倒是觉得比用学者的理性态度来分析,更能在心灵上贴近她。
正值花样年华的颜徵在遇见人人仰慕的大英雄叔梁纥时,心生爱慕,不想遗憾一生,而是勇敢地选择了和他在一起。不管他们是否有法定的婚姻,我倒是愿意相信,他们之间有着真正的爱情。
孔家的墓地防山在曲阜城东约三十里处,这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是一个不短的距离。所以,当年幼的孔子问妈妈自己的父亲是谁时,颜徵在可能会很简单地告诉他:“你父亲已经死了。”对一个单身母亲来说,曾经的美丽爱情以及短暂婚姻带给她的是一生的辛劳与他人的嘲笑、鄙视和不理解。对她来讲,往事确实不堪回首。《史记》和《礼记·檀弓》所谓“孔母讳墓”的“讳”,应是指颜徵在对孔子问题的一种含糊其词式的回答。由于一直只有母子俩一起生活,颜徵在又不愿谈及与孔子父亲的关系,所以孔子一直不知道自己的身世。颜徵在一直有所忌讳,所以她在世之日,一些知情人也没有将具体的情况告诉孔子。
颜徵在是一个十分坚强且颇有傲骨的女性。她一个人艰辛抚养孔子,操劳过度,三十多岁就去世了。那一年孔子十七岁。有一句话叫“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闪耀了两千多年的孔圣人光环背后,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
母亲死后,一直重视礼仪的孔子想要把父母合葬,但他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把母亲的灵柩停在了车来人往的交通要道“五父之衢”上,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年轻的孔子执着而勇敢。他不在乎旁人的闲言碎语,他要的是真相,他想让母亲的心安息。孔子以非常诚恳的姿态,希望知情者能告诉他自己的父亲是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就是在今天,这也是个重要的社会新闻,各大网站都会争相报道的。一个陬邑车夫的老母亲告诉孔子,他的父亲是鲁国人人敬仰的大英雄叔梁纥,还强调着告诉孔子,你是贵族的孩子,并指引孔子孔氏家族的墓地在防山。直到此时,孔子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时,孔子干出了一件极其勇敢的事情。他到防山找到了父亲的墓地,并公然向世俗和父亲的家族挑战。他掘开了父亲的坟墓,将自己那位身世微贱的母亲与贵族父亲的遗骨合葬在一起。做母亲,能有这样的儿子,无论多么辛苦也甘心。我们为十七岁的孔子点赞!有意思的是,据《史记》记载,在孔子做出了合葬父母这一惊世举动之后,他随之又做了一件惊人之举。当时,鲁国的政治领袖季氏在家中宴请鲁国的贵族“士”,开一个盛大的聚会,孔子竟身穿为母亲服丧的丧服,腰间系着麻绳赴会,要求以“士”的身份加入。孔子这个要求是合理的,他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贵族,按照当时的宗法世袭制,孔子就是贵族。但是,他被无情地拒于门外。《史记·孔子世家》中描述得尤为生动: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
季氏有权势的家臣阳虎傲慢地对他说:这里正在招待的是“士”——贵族子弟们,而不是你这种人!孔子蒙受了羞辱而告退。
一个十七岁、失去了双亲、因为身世特殊不被社会所容的年轻人,似乎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孔子这种特殊的身世和早年的坎坷经历,应该说对孔子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没有这段贫贱的生活经历,也就没有后来的孔子,这也是孔子最大的财富。孔子虽然自小贫贱,但并不因此自暴自弃。相反,由于他的好学,使自己挺立于天地之间,成为人人景仰的圣人,万世师表。那么,这样一个在单亲家庭长大、身世坎坷的孩子,是怎样学习文化知识,如何成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