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葛根粉
回到家里,王牧总觉得有些不放心,这是来至于对附近敌人太多的担忧,他可知道,如今的人,为了生存,有多么的野蛮,尤其是这种边境地带,许多村子,都是整个村没了的。
但是又没有太多的办法,老老少少一个村才三百多人,加起来只有几十把柴刀,而且这都是不知道多少年才攒下来的家底。
第二天一早,王牧把几个孩子叫了起来,和他一起锻炼,主要是长跑和弓箭。长跑无论是遇到敌人还是野兽都有用,弓箭也是同样的道理,至于拳脚,算了吧!自己都不懂。
“老王,我看你在训练孩子,是不是有什么想法?”老村长带着两个老人,找到王牧问道。
王牧想了一下,还是如实相告道:“是的,我担心会有危险,训练一下,至少逃跑容易一些。”
“唉!我们这个村子,虽然道路难行,不过一直很穷,也修不起寨子,要是那天真有事情…”老村长叹息一声道。
“不会吧村长?这么多年,我们村可一直没出过事情。”另外一个老人皱着眉头说道。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以前没有出事,是因为附近有很多寨子,有他们在外面挡着。”
“现在还不是有吗?”
“我知道现在还是有,不过你们没有发现吗,这些年那些寨子,和官府闹得越来越僵,总有一天会打起来。”村长提醒道。
“打起来就打起来呗,又不是没有打过,每次往山里一躲,过一段时间出来就是了。”老人不以为然的说道。
他们村同样有避难所,就在山里的一个溶洞,那是以防万一的地方,好在一直没有用上。
王牧却知道村长说得有道理,做人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南召这里,和中原战斗了很多年,秦汉三国,都有大型战争,至于小型的,虽然他不知道,不过可以猜测定然不少。
“村长你的意思是?”王牧问道。
“你能不能多训练一些人?”村长问道。
“这不现实,训练一来会耽误时间,大家都要干活,二来训练消耗体力,需要补充大量食物,村里的粮食可不够吃的。”王牧摇摇头道。
“唉!我通知一下大家,愿意训练的就训练吧。”知道王牧说得在理,村长叹息一声道。
“虽然体能训练不能用,不过弓箭还是可以训练的,不说有多准确,至少多一种威慑手段。”王牧想了一下道。
“这个可以!”村长高兴的赞同道。
村长来得快,走得也快,这又给王牧带来了新的思量,弓箭制作源于记忆,是采用竹片制作,用两年以上的老竹,剔除很脆的内部,只保留带青皮那一层,多张叠加,然后用麻绳挨着缠绕一层。
弓弦用的是牛筋,不过牛筋稀少,也可以用其它的代替,唯一麻烦的是竹片需要用火慢慢烘干,不然的话会变形。
制作到也不算太麻烦,但是箭支就难了,王牧家里的箭支,用的是树支,是那种灌木,挑选小指大小,长得笔直的来制作。如果数量少还可以慢慢弄,但是大家都用,这箭支就是一件麻烦事情。
想了想,弓箭可以少制作一些,让有天赋的人使用,其他人可以用标枪,相对弓箭来说,标枪使用简单,威力还更强,只要中一支,以现在的医疗条件,活下来的几率不大。
最难得的还是粮食,没有粮食,也不可能有人能安下心来训练。
粮食啊,粮食!王牧很是头疼的揉揉额头,他也没办法变出粮食来,只得暂时不管那么多,先把自己一家人照顾好。
“王哥,王哥!”又过了两天,不出所料,没人来训练,反而是何二背着背篓出现在院子外面。
看看背篓里面的葛根,王牧露出了笑容,招呼他进来。
“王哥,这是这两天挖的,你看怎么弄?”何二兴冲冲的问道。
“这个好办。”王牧一边让儿子去请村老,一边带着何二,先把葛根清洗干净,然后用石头碾子碾压。
一边加水,一边碾压,经过多次碾压,葛根成了一堆干瘪瘪的残渣,王牧才停了下来。
“接下来呢?像魔芋那么煮?”看着木盆里面白色的液体,何二好奇的问道。
“不,就这么静置,我们等一会再来看。”王牧笑着招呼道。
没有多久,老村长和村老又来了,一边走还一边感叹:“老啰,再过一年,恐怕我都爬不上来了。”
“王二叔!吴大叔!”何二起身招呼。
“大家随便坐。”王牧搬出凳子招呼道。
这些竹凳,还是修房子的时候请人做的,现在家里来人,终于不用坐地上了。
“听平娃子说你们在弄葛根?”老村长问道。
“嗯,等一会就能见到了。”王牧点点头道。
“上次说训练的事情,大家觉得等收了稻谷以后再开始,到时候没那么忙。”老村长转移话题道。
“也行。”王牧点点头,他明白,事情不来,大部分人都觉得应该没事,这是一种侥幸的心态,他也不是很在意,毕竟和这些人并没有多大感情,真有事情,大不了带着孩子躲进山里,反正他们住在半山,即便有敌人,第一时间也摸不到他们这里。
等了半个多时辰,王牧去看了一下,木盆里面的水已经变清,而盆底有一层白色的沉淀物。
慢慢的把水倒掉,里面就只剩下那洁白,细腻的淀粉,王牧脸上露出了笑容。
其他人都好奇的围在四周,几乎把光线都遮住了。
“这是面粉?”老村长用指头捻了一点,惊讶的问道。
“葛根粉!这是用葛根磨出来的,现在可以用这加一些小麦做饼,也可以熬粥,炒熟直接冲泡也可以。”王牧说道。
说完之后,端起盆子进了厨房,直接动手开干。
还别说,这段时间又当爹又当妈,厨艺没有大涨,尤其是熟练度,那比起以前,简直不是一个层面,和面,炕饼,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