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这是原生家庭的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推荐序1 爱自己,为何要允许?

我没见过冯以量,只知道他是创作者、助人工作者,是萨提亚模式1推手,我非常欣赏他,也非常尊敬他。

听说他要出书了,我毛遂自荐,愿为他的新书做宣传。

我认识冯以量,不是通过直接交往,而是从他人口中逐渐了解他……

自2014年伊始,我屡次赴马来西亚,在讲座中谈教育,分享萨提亚模式。经常听见人们问我:“你认识冯以量老师吗?他也教萨提亚模式。”

那时我才知道,以量曾来台湾实习,参与多个心理咨询中心。曾师从吴就君老师,深入学习萨提亚模式,一心想回马来西亚分享。

我陆续听见朋友们赞誉他,称赞他精彩的演讲,巧妙地掌控现场,灵活地运用家庭雕塑2现场,深入带领参与者走进工作坊……我也是个演讲者,也讲萨提亚模式,因此我对以量的工作颇感兴趣。

将雕塑灵活呈现,运用在演讲现场,不是一件容易之事。身为萨提亚工作者,深知大型演讲的局限性,将雕塑带上讲台不易,观众可能会走神、不感兴趣,以量却尽力克服困难,他一定带着巨大的爱,展现出无尽的能量。

据我多方听闻,以量做得非常好。他的呈现方式,让人透彻理解:家庭动力卡在哪里?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做?为什么我会这样做?为什么不要执着于某事?让参与者立即觉察,了解家庭动力的由来。他带着温暖与爱,传播爱与善的信息。

常有当地的一些父母告诉我,他们对以量无比感激,他们的家庭因为以量而改变。

以量不仅通过心理学助人,还推动临终关怀。他重视鲜少人关注的养老送终的议题。多数人讲究“善终”,但回避谈论如何“善终”,唯有以量拥有强大的愿力,愿意推动此等难题。

综上我对以量的认识,我想为他的书宣传。这样有价值的工作者,应该扩大他的影响力。

当你翻开《别再说这是原生家庭的错》,你就会爱上这本书。

也许有人会好奇这篇推荐序的标题:爱自己,为何要允许?

非从事助人工作者,不一定能明白,有的人不允许自己爱别人,还有的人不知自己可以选择爱。

我遇到很多苦难中人,他们无意识地选择“恨”,作为生命的主旋律。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会无意识地选择“愤怒”,陷入负面循环中,无法自拔。

以量说得好:“恨的背后,是为了爱;生气背后,是因为在乎。”

书中面临抉择的爸爸说:“小时候,我跪在爸爸面前,求他不要走;没想到,如今却是我儿子跪在我面前,求我不要走……”

原生家庭里缺爱的人,他们寻求爱的方式,会被自己的愤怒情绪所影响。他们对自己生气,生气自己不值得,以致悲剧重演。

这位爸爸身为咨询志愿者,向很多人给予关爱,却不知如何给家人、给自己关爱,这是人世间最大的悲哀。

本书有很多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儿子不跟妈妈说话,源自妈妈将对丈夫的愤怒转移到儿子身上。这位妈妈既爱孩子,又伴随着潜在的愤怒。在儿子看来,好妈妈是什么样子的?原来爱与恨这么接近,难以让人辨识其中的差别。妈妈无意识地选择恨,选择用愤怒面对所爱的人。带着这样的恨与愤怒,祈求找到充满爱的家庭,怎么会不满身伤痕?岂不是无可奈何?

书中最经典的案例,是那个化名小燕的妈妈。小燕从原生家庭那里,仅获得微不足道的父爱,她带着对父亲的恨意,将原生家庭的应对模式带到自己的家庭,她也表现出对丈夫和儿子的恨意。其实,小燕渴求的是爱。这是人世间的难题。

我的萨提亚导师贝曼,经常会这样解说萨提亚模式:萨提亚模式工作者,是在系统中工作的。家庭往往就是一个系统,家庭成员在系统中形成惯性的应对模式。

冰山也是一个系统。一个人的内在系统,从童年开始形成,成为惯性的感受、观点和期待。如果渴望总是无法被满足,人们就会渐渐丧失自我,形成惯性的应对模式。

现代脑神经科学发达,人们已知脑神经反射是从孩提时期养成的。如果人们想要改变惯性的应对模式,就要重现童年的体验,让脑神经重新运转,从而学习新的应对模式。

以量在这本书里,通过重现雕塑现场,既让读者感同身受,又让读者受益匪浅;对于心理工作者来说,他们也能从以量无私的分享中探究萨提亚模式的奥秘;尤其是萨提亚模式工作者,他们能见识到以量灵活的雕塑现场技巧,包括我也从本书中获益良多。

以量在本书的后记中写道:“曾经我多么想要快点儿离开这里,现在它竟然屹立在这儿,等我回来疗伤。原来我的家,也有充满温情的一面。为何当初我只看到恨与伤害?”

以量的坦诚与无私,给予我们震撼人心的力量。

从翻开书页至读罢掩卷,我的内心充满爱的能量。我不禁要感谢以量,也要感谢书中的各位主角,他们让我懂得爱的脉络,学会更加宽容地看待生命。

文◎李崇建


1 萨提亚模式又称萨提亚沟通模式,是由美国首位家庭治疗专家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女士所创建的理论体系。萨提亚模式,又叫联合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新方法,是从家庭、社会等系统方面着手,更全面地处理个人身上所背负的问题。

2家庭雕塑是萨提亚模式常用的一种重要的家庭治疗技术,类似于雕塑艺术,即利用空间、姿态、距离和造型等非言语方式生动形象地重新再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权利斗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