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译本序
比利时戏剧家莫里斯·梅特林克是欧洲象征派戏剧的代表作家,获得了1911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称:“(他的)作品风格具有明显的创意和独特性,全然不同于传统的文学形式,他笔下流露出来的理想主义特质把我们引向至高的神圣境界并紧扣我们的心弦。”
1862年8月29日,梅特林克出生于比利时根特市。早年他学习法律,后在巴黎被文学所吸引,最终放弃了律师职业。他结识了巴那斯派诗人,随后发表了第一本诗集《温室》(1889),并受到好评。当时正是象征派诗人活跃在文坛的时代,因而梅特林克的早期剧作便受到了象征派的影响。象征派在诗歌创作上成绩斐然,但是在戏剧舞台上却建树不多,唯有梅特林克一枝独秀。他的第一部象征剧《玛莱娜公主》(1889)就引起了评论界的注意。1890年,他又发表了三部曲《不速之客》《盲人》和《七公主》。《佩莱亚斯和梅丽桑德》(1892)是他的一部重要剧作,使他成为象征派剧作家最重要的代表,后来法国象征主义音乐大师德彪西为此剧作曲配乐。1896年,梅特林克移居法国后,开始接二连三地发表剧作,其中有《莫娜·瓦纳》(1902)、《乔赛尔》(1903)、《青鸟》(1908)等,并发表了几部散文集,如《卑微者的财富》(1896)、《明智和命运》(1898)、《蜜蜂的生活》(190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梅特林克的创作进入低潮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移居到美国避难,直到1947年才返回法国。1949年5月6日,梅特林克逝世于法国尼斯。
梅特林克的戏剧与古典主义戏剧不同,不采用重大题材,不企求唤起观众的怜悯或恐惧。他的戏剧与浪漫主义戏剧也不同,没有英雄,即使是国王、神仙也像平常人一样。他不写主人公如何战胜命运,而是描写主人公被动地接受命运,听任命运的摆布,只有少数剧作描写主人公去寻找更好的人生道路。梅特林克笔下的正面人物是美与善的化身,反面人物则是丑与恶的代表。他的作品虽然带有忧伤的情调、悲观的色彩和明显的宿命论观点,但他通过对弱者的同情、对美的歌颂、对光明的渴求,给予观众向往正义的感受。他的戏剧往往带有梦幻色彩,在梦幻中隐藏事物的本质,舞台意境似梦非梦,也具有象征意义。他的戏剧的语言充满诗意。
《青鸟》是梅特林克的代表作,此剧于1908年在莫斯科第一次被搬上舞台。这是一部童话剧,故事描写了在圣诞节前夜,樵夫的一对儿女蒂蒂尔和米蒂尔盼望得到圣诞礼物,却只能望着旁边宫殿里灯火辉煌的盛况。他们平静地睡着时,梦见仙女请他们为她病重的女儿寻找象征幸福的青鸟。仙女给了他们一顶有魔力钻石的帽子,只要他们转动钻石,便会出现各种景象。他们在光、水、面包、火、糖、奶、猫和狗的陪伴下,见到了各种奇景,经历了千辛万苦,克服了千难万险,青鸟却总是得而复失。梦醒后,蒂蒂尔把自己心爱的斑鸠送给邻居,而此时,斑鸠已化身为青鸟,原来青鸟就在身边。剧本表明,只有甘愿把幸福给予别人,自己才能得到幸福。
梅特林克一生喜爱孩子,他在《青鸟》中描绘了孩子童年的快乐生活,同时他还特别关注穷人家的孩子童年生活的贫困状况。梅特林克认为,孩子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有母爱,母爱是超越贫富的,母爱的财富是无尽的:“凡是喜爱自己孩子的母亲全都是富有的,既没有长得丑的,也没有老的……她们的爱永远是最美好的欢乐。当她们悲伤的时候,只要得到孩子的一个亲吻,或者吻一下孩子,她们的泪珠在眼睛深处就会变成星星。”母亲使孩子拥有幸福、温暖的童年,所以梅特林克对穷孩子们说:“你们家里也有幸福!”他更进一步让孩子们要热爱自己的邻居:只有和大家共享幸福,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梅特林克认为官能享受不是幸福。剧中第四幕第九场,蒂蒂尔一行来到幸福之园,遇到有钱幸福、私有幸福、满足虚荣心幸福、一无所为幸福等假幸福,他借“光”之口说:“这些都是害人的,会使人意志消磨。”在有神力的钻石光芒的照耀下,“个个肥胖的幸福像泄了气的皮球,眼看着瘪下去……他们赤裸着身体,丑陋、干瘪,一副可怜相”,只好逃到不幸洞穴中。梅特林克认为世界上的幸福很多,超过了人们所想象的,但是大部分人却视而不见。幸福实际上就在身边,家庭和睦、身体健康、拥有母爱等,都是幸福。真正的幸福需要用心去发现,去寻找,去探索。
不过,人们在寻找幸福的路途中会遇到重重阻碍,黑暗、死亡、怯懦会布下无数陷阱。梅特林克号召人们在光明的指引下去寻找代表幸福的青鸟,揭开“使生命遭受灾难的一切奥秘”。他指出:“所有不幸、灾祸、疾病、恐怖、浩劫”都无法阻挡人们前进的步伐;“每当你们看到月色溶溶,看到星光灿烂,看到朝霞升起,看到灯火闪亮的时候”,幸福就在那里;“每当你们心灵里迸发出美好、明亮的思想火花的时候”,幸福就在那里。
寻找青鸟是孩子们做的一个梦,这个梦中有现实世界的种种困难:贫穷、饥饿、死亡、虚伪。梅特林克认为:“我们自我的反光就投射在这场梦幻中,梦是我们真实而永恒不变的生活,人们拥有这个自我,比激情的或纯理性的自我更为深沉。”
《青鸟》将传统的所有童话题材糅合在一起,加以创新。它摆脱了梅特林克所受到的悲观主义的影响(这也是象征主义的特点),表达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对死亡的藐视。
郑克鲁
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