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传奇宇宙
不断变化的宇宙观
自古以来,宇宙一直吸引着人类探索的脚步。虽然因为生活区域、思维方式等原因,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有一定局限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一定可以不断提高。
中国古代宇宙观
我国古代最早提出的一种宇宙结构学说是“盖天说”,又叫“天圆地方说”这种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好像一把大伞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好像一个棋盘。这种学说是在古人肤浅的观察中生成的,漏洞百出,很难自圆其说。“盖天说”在我国古代影响极大,对古代数学和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盖天说”之后,东汉的天文学家张衡提出了“浑天说”。“浑天说”认为,天与地
的关系就像鸡蛋中蛋白和蛋黄的关系,地是蛋黄,它被像蛋白一样的天包裹着。具体来说,天的形状不是标准的圆球,而是一个南北短、东西长的椭圆球,日月星辰附着在天球上;大地也是一个球,它浮在水上,回旋飘荡着。白天,太阳升到我们可见的天空中,星星和月亮落到地球的背面去。夜晚,太阳落到地球的背面去,星星和月亮升起来。星、月和太阳交替升起,周而复始,便出现了有规律的黑夜和白昼。
相较于“盖天说”,“浑天说”明显更具优势,它除了能解释许多“盖天说”无法解释的现象外,还有当时最先进的天文仪——浑天仪来帮助论证。因此,它在我国古代天文领域中称霸了上千年。
西方古代宇宙观
公元前 7世纪时,古巴比伦人认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海洋包围着大地,高山就是大地的中心;而在古埃及人的想象中,宇宙就是一个大盒子,天是盒盖、大地是盒底,尼罗河是大地的中央。古希腊人则认为,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提出了所谓的“地心说”。从 13世纪到 17世纪左右,地心说一直是天主教会公认的世界观,在西方世界占据统治地位。
近现代宇宙观
16世纪时,天文学家哥白尼通过天文观测,发现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便提出了“日心说”,把地球降为一颗普通行星,把太阳作为宇宙中心天体。他的学说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触动了欧洲中世纪神学的理论基础,在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后来伽利略和开普勒通过观测,验证了“日心说”。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得知“日心说”也是不正确的,整个宇宙的中心并不是太阳,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17世纪时,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宇宙的奥秘。
现在人类已经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并跨过近地空间到月球以至月球以外的太空进行探测。相信未来人类会进一步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
课后精练
1.“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是科学家张衡提出来的。( )
2.“地心说”是古罗马天文学家托勒密最终确立的。( )
3.“地心说”和“日心说”都是不完全正确的。( )
4.哥白尼在 一书中提出了“日心说”理论。
5. 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6.“日心说”认为 是宇宙的中心, 是不动的, 是运动的。
7.“日心说”的提出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答案
1.× 2. × 3.√ 4.《天体运行论》 5.牛顿 6.太阳 太阳 地球 7.“日心说”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触动了欧洲中世纪神学的理论基础,掀起了天文学史上的一场革命,使天文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