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 赋能
企业的数字化建设虽然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可以给企业的各业务单元赋能,提升生产力,包括业务的洞察力、决策力和执行力,让各业务单元以更精准的方向、更快的速度、更全面的产品、更可靠的质量为客户服务,我们可以将其简称为数字化给业务的赋能。
数字化提升业务生产力的示意图如图6.22所示。
图6.22 数字化为业务生产力赋能
何为“洞察力”?企业感知和明察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温水煮青蛙”里的青蛙之所以会被煮死,就是因为它首先丧失了应有的“洞察力”。企业内外部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尤其在供过于求、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变化的幅度和频率远超以往。洛伦兹的“蝴蝶效应”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的翅膀偶尔振动,将会引起两周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龙卷风,就是对复杂环境变化的一种诠释。消费群体的多样性,客户需求的碎片化,耐用品的快速消费化等,是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设备状态的波动,零部件质量的不一致,工人操作水平的偏差等,是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这些企业内外部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将影响企业的运营绩效。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传感器,感知着人体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确保生命机体的健康,企业也应该如此。可以说,“洞察力”是企业“生产力”的基础。从现象到数据是“感知”,从数据到信息是“明察”,“感知”和“明察”构成了企业“洞察力”的两个方面。
何为“决策力”?企业在洞察内外部环境变化后,为适应变化所做出的最佳选择。最佳选择背后的驱动因素无非是企业绩效的加减乘除法。加法就是提质增效;减法就是减少成本,减少次品,降低消耗;乘法是如何在供应链中与合作伙伴进行更有效的协同;除法是如何在供应链上进行分工,注重自己最擅长的,实现更轻资产的运营。所谓的最优其实是更优,在多种选择中寻找最符合企业当前利益的选项。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的“决策力”,首先要对企业系统进行建模,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结构化。其次是找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逻辑关系。对于企业外部环境,比如客户需求预测,可能相关关系就能支持一个理想的决策;对于企业内部环境,比如设备故障原因和预防,必须找到强相关的因果关系。最后,决策选项必须是多种选项可选,如果只有一种选择,也谈不上最优决策。
何为“执行力”?企业在目标的引领下,无差错、无延误地达成目标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能力。借助工业4.0的思想,理解企业的“执行力”就是基于数据和流程的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和横向集成,评价“执行力”的关键绩效指标,一个是“准”,一个是“快”,一个“省”。“准”“快”“省”是目标,集成是方向和路径,数据和流程是载体。通过数据和流程对企业进行建模和仿真,驱动企业各部门的活动实现“一个流”的运作。“集成”是确保企业从计划到执行,从市场到研发、销售、采购、生产、交付和服务,从企业的内部到外部,实现目标一致和步调一致,所有人围绕“整体最优”的唯一目标开展各自的活动。大家都知道整体最优优于局部最优,中长期最优优于短期最优,而能否实现靠的就是企业的“执行力”。
对企业的营销、生产、采购、技术等业务单元而言,数字化可以为业务生产力赋能;对企业的财务、人力等职能部门而言,数字化同样可以为其赋能,帮助完成职能支持服务的转型,实现如图6.23所示的职能支持三支柱体系,即共享服务(Shared Service)、业务合作(Business Partner)和战略支持(Strategic Support或COE)。
图6.23 职能支持部门的三支柱
职能支持部门三支柱架构是财务、人力等职能支持部门数字化转型的主流。在三支柱架构中,共享服务指的是职能支持服务的标准化、流程化和共享化。业务合作指的是职能部门参与业务单元的经营活动,为业务单元提供专业职能方面的建议和决策支持。战略支持指的是相关职能领域标准的制定,以确保职能支持能够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策应。
在职能支持部门的三支柱架构中,共享服务是基础,没有有效的共享服务,很难谈得上业务合作和战略支持,而共享服务则必须建立在充分数字化的基础上。从这个角度来看,数字化建设对职能支持部门的意义就在于帮助他们完成数字化转型,为职能支持三支柱架构的高效运行赋能。
综上所述,策应、致同、集成、贯通、深化和赋能六种数字化建设方向,相互之间既有相关性,也有各自的侧重点。每一个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中选择一种或几种方向作为参考,以指导本企业数字化建设工作向更深、更高、更好的目标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