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谨对帝言话太白 妙写金梅生迷雾
很明显,陆泽开的“学生”一词,很让延兴帝满意。
“卿可喜酒?按着外头的说法,你可是为了卢家那九酝春酒,方才做出这般的梅词呢。”
延兴帝语气平和,若是不看他的身份,怕是误以为是一邻家老翁与其交谈。
但陆泽开却万万不敢如此想延兴帝。
帝王之言,哪怕只有一句话,也需要一字一字地斟酌着。
喜酒且善文者。
一般人都会想到的是李白李太白。
但还有一人甚至比李白更有名气,那人便是阮籍。
阮籍乃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
自少便有着酒痴的名声,他无心于在王朝任官,但却不得不任。
因此更加偏爱饮酒之道。
表示自己对逼不得已任官的逃避。
如今,延兴帝就是在问他,你是否与阮籍是同样的人物。
陆泽开只能回答不是。
他没有第二个选择,阮籍是醉心山水,喜好饮酒的风流名士不假,但他还是个对当朝者不满之辈。
若是答了是。
那就说明他陆泽开对如今的皇上,也就是延兴帝不满。
这样的话,陆泽开可万万不敢应承,毕竟他如今代表着的是陆家,若是让延兴帝误以为自己有这样的想法。
那么,延兴帝拓展思维之下,认为整个陆家有这样的想法也很正常。
“臣才疏学浅,不及太白之妙。”
陆泽开小心地回复着。
太白者,李太白也。
历史上的李太白,是真正的才子人物,其曾经就留下了,“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此诗中有归隐之意不假。但李白另又有诗云: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
李白的思想看似矛盾,既渴望建功立业又想归隐山林,但其实不然,李白的思想主张一直都很明确:先是建功立业,然后归隐山林。
陆泽开说自己不及太白之妙,不仅仅说自己在才华上略逊于太白,也有着自己的抱负志向略逊于太白。
李白渴望建功立业,他只想着忠于朝廷,对于建功立业却没那般大的念想。
李白想着归隐山林,他还要想着游山玩水之时,关心陆家,做不到李白那般的洒脱。
延兴帝点了点头。
陆泽开的回答显然让他满意,在他这个年岁,能做到这般的应答,是个聪慧的。
“太白虽妙,但不可学其放浪。”
延兴帝貌似训诫了陆泽开一句,陆泽开明白延兴帝说的是何事。
太白放浪之事太多,但最著名的不过就是那“贵妃捧墨,力士脱靴”。
此行为,在当今看来就是对君权的不敬。
这是延兴帝在提点着陆泽开,万万不能学习李太白这点,就算是醉心山水游乐,但也要在心中有着对皇权的敬重。
“学生省得,谨听圣谕。”
“谨”表示了陆泽开对延兴帝的恭敬。
延兴帝代表的是什么?
是大周的皇权,所以陆泽开表示的是对大周皇权的尊敬。
“落渊说自家出了个才子,如今也到了金梅开放的年岁,既然你已做了首冬梅词,那便再作上一首金梅词,若做不上来,定是要治落渊一个欺君之罪。”
延兴帝虽然话中说是要治陆檀一个欺君之罪,但话语中对陆檀的称呼依旧是“落渊”二字,表示的是对陆檀的一种亲昵。
自然不会是真的打算治陆檀一个欺君之罪,这只是延兴帝的打趣玩笑之言,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在考量。
在考量陆泽开能否担任的了“才子”的名号。
金梅,指的就是迎春花,因着与梅花花期相近的缘故,被称作了金梅。
陆泽开心中思量着。
诗词是一个人抒情言志的东西,想到陆檀之前与他商量着的计划。
他要前往金陵之地,没有什么能比让圣上也觉得自己心向金陵更好的了。
这般想着,心中便有了草稿,不到须臾,便拿起准备好的笔,在纸上一蹴而就。其诗为:
“闺情倾尽放金花,串串枝枝妒曙霞。
风柳怀春寻两岸,青黄堤上醉华纱。”
此诗当中蕴含着陆泽开的心机。
闺情一词,带着丝丝女儿家的娇羞之感,只这一词开篇便给人一种江南软语的温柔之感,有着小女子的情调于其中。
金花自然指的就是迎春花,也就是延兴帝所命定的“金梅”,点题之笔。
串串枝枝,形容着其迎春花数量极多,如今北地不过二月份的时候,才出了正月,就算是有迎春花开放。
也不能用“串串枝枝”来形容。
所以此处应指的是苏省之地,而金陵恰好就在苏省区域之中。
风柳,怀春,两岸。
三词一出,便能立马让人联想到秦淮河处。
秦淮河所在之地也是金陵!
至于最后一句,醉字,便能表现出陆泽开自己对金陵景色的喜爱与向往。
陆泽开的这首诗中,虽句句不提我想去金陵,但句句其中隐藏的意思就是我想去金陵。
“真叫落渊说对了。”
延兴帝看了看陆泽开所写的诗,笑着说了句。
陆檀对延兴帝说过什么呢?
他说陆泽开是一个醉心于山水,淡泊名利的才子。
此处,延兴帝则是一语双关,既肯定了陆檀话中对陆泽开“才子”一词的评价,还有着前面那个前缀——醉心山水,淡泊名利。
延兴帝在位五十九年,虽不是次次殿试都坐镇,但也是懂得文字之意的。
所以,陆泽开在诗词当中隐藏的意思,延兴帝一眼便可看出了。
陆泽开也明白延兴帝话中的意思。
也就是说延兴帝承认了他是一个醉心山水之人。
不仅仅是因为一首诗的缘故,怕还有着前面对话考校,以及陆檀在此之前与延兴帝的对话,在其中发挥着作用。
“你这小子,怕是早已不耐北地,想着去南边的地界了吧,倒是和朕年轻的时候像着。”
延兴帝突然又说了句话。
此话倒是打了个陆泽开措不及防。
他只是个小小举人,而延兴帝乃是整个大周的天子,不论从什么角度来说,两者都不能类比。
但延兴帝,偏偏就这么做了。
所以,延兴帝此话当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