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壮家少年在红旗下成长
像春天的花朵,像茁壮的秧苗,你在红旗下成长;爱唱歌,爱帮助,爱提问,你是小小“刘三姐”。
小小“刘三姐”
右江河畔,一所小学里正在举行“六一”儿童节演出。
一个穿着朴素的小女孩走到台前,接过主持人交给的话筒,一开始她还有点紧张,紧张得忘记了事先准备的自我介绍,开口就唱,但慢慢地她就唱得轻松自如了,她唱的是《刘三姐》的片段:
唱山歌,
这边唱来那边和,
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
不怕滩险弯又多,弯又多……
可爱的笑容,甜美的嗓音,活脱脱一个小小“刘三姐”。她的表演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老师和家长们交头接耳地议论:“这是谁家的孩子呀?怎么这么大方得体?”
台上唱歌的小女孩在唱完之后,认真地给大家鞠躬,然后一溜烟跑下来,扑向在舞台的旁边等候的父亲和姐姐。
她对父亲说:“老爸,我刚才好紧张哦!给你这个‘山歌王’丢脸咯!”
父亲竖起大拇指对女儿说:“挺好的,挺好的!”
站在旁边的姐姐笑眯眯地对她说:“阿秀,我听到他们都夸你是小小‘刘三姐’哦!”
小女孩歪着脑袋,俏皮地说:“哈哈,我们家出‘刘三姐’啦!谢谢老爸!还是老爸从小教得好!”
这时,节目主持人跑过来对他们说:“老师和家长们都夸文秀唱得好,希望文秀同学再上台表演一个节目。”
文秀说:“报告主持人老师,我唱得还不是很好,我爸爸唱得更好。他是‘山歌王’哦!我姐姐也唱得好。”
主持人说:“哦!那好啊!那请你和你爸爸,还有姐姐一起上台演出。”
主持人领着他们三人一起走到台上,向观众介绍道:“这位就是刚才唱《刘三姐》片段的黄文秀同学,我们邀请她和她的爸爸、姐姐一起给我们表演节目,大家掌声欢迎!”
文秀给观众们鞠躬之后说:“刚才我太紧张了,忘记自我介绍了。我的名字叫黄文秀,是刚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我们是从巴别山区搬迁来到附近居住的搬迁户,我爸爸是‘山歌王’,我从小就是听他的山歌长大的。这位是我的姐姐黄爱娟,我的名字就是她起的。”
台下的观众听到文秀这么一说,顿时吃惊起来,原来他们是从山里搬出来的农民家庭,于是大家都期待着这一家人会表演什么节目。
主持人问:“下面你们给大家带来什么节目呀?”
文秀恭敬而期待地望着父亲。
父亲说:“我们家能有今天,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所以我们就唱那首《唱支山歌给党听》吧!”
文秀和姐姐应声道:“好!”接着,三个人配合默契地唱着,台下的观众打着节拍,也跟着唱起来。动听的歌声回荡在校园里……喜爱唱歌的文秀成为师生们喜欢的小小“刘三姐”。
在小学同学覃柳丹的印象中,文秀是个爱学习、爱看书的女孩,是每天最早到达教室的同学,而且最爱坐在前排听课。放学后,文秀就会拉起她往校外的书店跑。由于家里没有钱购买书籍,文秀总会和她到广场的书店看书。
文秀看的书比较多,记性又好,懂的东西很多,她凡是有问题问文秀的,文秀总是有问必答。
文秀对别的同学问的问题也总是耐心解答,是班里的“智多星”。
文秀的老家在田阳县(今田阳区)巴别乡,那是田阳、田东、德保三县交界的偏远山乡。父亲到县城务工后,他们全家才搬迁到县城绢纺厂附近的村子居住,文秀和哥哥、姐姐才得以来到县城就近入学,从而彻底改变了他们兄妹三人的读书环境。
在文秀心里,虽然父亲只有小学文化,但他是很有眼光的,全家搬迁的这个决定,让爱读书的她来到了一个相对好的读书环境,就像春天的花朵得到了阳光、雨露的滋养,让她得以茁壮成长。她非常珍惜这样的上学机会,所以每天都早早来到教室。
有同学问文秀,为什么学习这么勤奋呀?文秀笑哈哈地唱起了《读书郎》:
小嘛小儿郎,
背着那书包上学堂,
不怕太阳晒,
也不怕那风雨狂,
只怕先生骂我懒呀,
没有学问哪无颜见爹娘……
看到同学们跟着哼唱,文秀接着又带头唱起了那首父亲在她小时候经常教她唱的歌曲——《壮家少年在红旗下成长》:
红艳艳的木棉在南疆开放,
壮家的少年在红旗下成长。
教室里,操场上,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心儿红,身体壮,
革命重任我承当。
啊……
壮家的少年像春天的花朵,
像茁壮的秧苗,
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这也是文秀喜欢哼唱的歌曲之一,她觉得这首歌曲仿佛是为她谱写的一样,每一句歌词都唱出了她的心声。唱着这首歌,她仿佛就是歌里唱的“红艳艳的木棉”,又像是“茁壮的秧苗”,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在美丽的壮乡,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与希望在红旗下成长。
勤学好问的女生
李品忠是文秀高中时的历史老师兼班主任。在李老师的印象中,虽然学生带了一拨又一拨,可文秀的开朗、乐观、友善、勤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秀很会替别人着想,是一名尽心的学习委员,这一点一直深深地刻在他的心中。
如果问文科生最怕哪一门功课,估计大多数学生的回答都是数学。文秀的数学学得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专门拜访了文秀高中时的数学老师韦刚。
韦老师坦言当时文科班的数学成绩相对较差,但文秀的数学成绩在班里算是冒尖的,所以她被选为学习委员。让韦老师印象深刻的还有,文秀不仅重视自己的学习,也很操心全班同学的成绩。
文秀对于学数学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她认为文科生数学成绩不好的原因是缺乏信心,缺乏对数学的兴趣,为此她向老师提出了一些怎样提高全班的数学成绩、怎么让文科生爱上数学的建议:一是建议老师在课堂上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多请数学成绩优异的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二是不要单一地搞题海战术,更不能单看测试分数与排名,而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三是让课代表收集同学们错得较多的题目,对这些题目进行分析。四是建议老师讲评试卷时让数学成绩优异的同学当“小老师”,成绩好的同学与成绩差的同学结成对子“一帮一”,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文秀的这些建议得到老师的认同,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同学们学数学的难题。
韦琳老师是文秀高中时的政治老师,她是一位责任心很强的老师。文秀高中时喜欢上政治课,而且政治成绩优异,这和韦老师的引导和授课方式有很大关系。有一次,韦老师在一堂课上提出了一个论题:梦想如何化为理想?韦老师让同学们轮流讲讲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同学们谈到自己的梦想时,要么说是赚大钱,要么说是离开家乡去其他地区发展。而文秀的发言和其他人不同,她说自己是个山里的孩子,将来想回到家乡工作,把家乡建设好,提高家乡的教育水平。
下课后文秀还和韦老师交流,认为当地贫穷、教育不发达是因为孩子们受教育的机会少,孩子们没机会、没能力走出大山。韦老师感到很震惊,文秀这么小的年纪却有这么深的思考。
文秀在上政治课时,总是伴随着对家乡现状和未来的思考。“如何搞好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怎样才能把贫困地区的经济搞好?”……对于这些问题,文秀下课后还会继续跟老师进行交流并寻求答案,所以韦琳老师非常喜欢文秀这个学生。后来这个学生没有辜负老师们的期望——文秀考取了长治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