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导论
贫困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产物,自人类社会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作为一种物质和精神贫乏的社会现象,贫困既简单又复杂。言其简单,在于其首先是一种直接可观的客观存在;言其复杂,在于其背后复杂的发生机制和原因,以及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不同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多元解释面向。但毋庸置疑,贫困问题是影响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重大挑战,消除贫困、实现公平而有效率的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贫困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也是理论学术研究的重要主题。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家和社会都对贫困以及消除贫困进行了实践及理论方面的探索。贫困与反贫困的实践及发展,既奠定了理论研究的起点,也为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的检验、完善、修正和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从理论发展进程来看,国际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始于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阶段,经历了发展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以及新发展主义的反思。社会学从个体到结构主义视角的解释,有关贫困与反贫困的认知和解释不断得到深化和拓展。在此过程中,国家及政府组织、研究学者以及社会组织机构,成为贫困理论产生的重要载体,经济学、社会学、发展学、人口学、政策学等学科也为贫困研究提供了重要视角,形成了一系列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和观点。
一、国际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的内容概述
社会发展初期,人类对于公平、平等、共同富裕等社会理想的追求,事实上已经包含了社会对于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看法。古希腊罗马时期有关平等、公平以及乌托邦世界的美好理想,中国先秦思想家对于仁爱、不患寡患不均、大同社会理想的阐述和表达,无不包含了古代先贤的贫困与反贫困思想。
西方社会进入18世纪尤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以后,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问题日益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一方面,当时社会盛行的自由主义思想对于政府开展的相关济贫措施持广泛的批判态度,将贫困视为个体的责任和问题。但是,另一方面,世俗社会以及国家对于贫困问题的看法已经开始发生转变。特别是一批社会中产阶级开始针对普遍存在的贫困问题进行大规模的社会调查,以翔实的数据和资料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愈益严峻的贫困问题。贫困现象逐渐被作为一种社会问题进入公众的视野,并引发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以及管理学者的研究和关注。1899年,英国企业家和管理学家本杰明·西伯姆·朗特里(Benjamin Seebohm Rowntree)在英国城市伦敦进行了大范围的工人阶级生活状况调查,并于1901年将研究结果呈现在其著作《贫穷:城镇生活研究》一书中。在研究中,朗特里首次提出了将贫困线作为贫困测量的标准,并开启了贫困问题研究的先河。
在整个20世纪,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者进行了广泛的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20世纪6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Karl Gun-nar Myrdal)在其《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一书中,首次将“反贫困”作为学术研究术语提出,揭开了专门性贫困研究的历史序幕。有关贫困问题的研究开始作为一项全球共同事业,在多个国家和部门以及学科领域得到深入推进,形成了贫困与反贫困的专门性和综合性研究理论,不仅对于国际社会的贫困与反贫困问题和实践进行了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也进一步指导、推动和影响了世界各国的贫困认知及反贫困实践。
从研究内容上看,贫困与反贫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反贫困理论研究离不开对贫困内涵以及致贫原因的讨论。因此,广义的反贫困理论包括了对贫困内涵、致贫原因以及消除贫困途径等方面的探讨。18世纪以来,国际上贫困研究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得到丰富完善和拓展创新。总的来看,学术界有关贫困研究的内容经历了贫困认知(即认识和承认贫困问题的存在),到贫困解释(即探讨贫困发生的原因和影响意义),以及贫困治理(即采取何种措施来预防、减缓以及消除贫困)的基本路径,并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贫困定义、贫困类型、贫困测量、贫困功能、反贫困策略、反贫困评估以及贫困与人类发展主体间的关系等具体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理论,形成了一系列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成果。与此同时,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的学科领域不断拓展,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学科领域均产生了不同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为贫困研究提供了多学科、跨学科以及专门性、综合性的研究视角。而且,伴随国际上贫困与反贫困现状和实践的不断推进,贫困研究的产生载体也更加丰富,从最初的学术研究机构拓展到政府组织、国际机构和民间组织等,尤其是国际机构和民间组织及其进行的反贫困实践,进一步丰富了国际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的内容和视角。贫困问题的复杂性及其发展过程中的多学科参与性和实践性,也使其与人权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类发展等多方面的区域或世界议题相联系,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国际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研究。
具体来看,国际贫困研究经历了收入贫困、能力贫困、权利贫困以及多维贫困的研究范式,产生了物质/消费的贫困观、能力贫困理论、文化贫困理论、权利贫困理论、社会排斥理论、脆弱性理论、主观贫困理论、多维贫困理论等一系列贫困理论。同时,伴随人类贫困认知的不断拓展,由此而引发的反贫困研究也更为复杂和深入。从古典经济学到发展经济学以至福利经济学,经济学领域产生了一系列以经济增长促进反贫困的理论研究,包括均衡增长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多元发展理论、家庭经济反贫困理论等经济学研究理论。而贫困内涵由单维拓展至多维,贫困原因的讨论从个体转变至结构,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亦产生了相应的反贫困理论。如文化贫困理论、代际传递理论、权利贫困理论、贫困功能论、贫困处境论等。国际机构、民间组织参与的反贫困实践,不仅推动了反贫困理论研究范式的拓展,形成了可持续生计理论、参与式扶贫理论、空间贫困理论、社会资本反贫困理论等,也促进了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从宏观向微观的转变,丰富了人力资本理论、主观贫困理论等一系列从贫困主体出发的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理论。
总之,由于贫困与反贫困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研究学科、领域和视角的多元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国际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研究复杂而多样,既包括贫困问题的专门性理论研究,也包括贫困与其他社会问题的交叉和综合性研究。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的复杂性,既增加了开展理论体系述评和研究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也使得学术界对理论研究成果和内容的梳理、总结更加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二、国际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的历史演进
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有其故有的演进和发展规律。从研究历史看,西方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研究始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贫困开始作为一种社会问题进入国家和公众的视野。18世纪以后,国际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经历了从经济学到社会学学科领域的拓展,研究视野从个体到结构、从微观到宏观再到微观的发展和转变。
在18世纪以前,西方社会的贫困问题已然存在。英国政府最早从16世纪就开始进行贫民的救助和管理,但政府济贫措施更多的是将贫困视为流民问题,以一种家长式的姿态对贫困者进行救济,其目标旨在防治流民带来的社会不稳定问题。加之西方基督教义将贫困视为上帝的选择,一度使其具有某种神圣化的宗教色彩,救助贫困者也成为实现基督教义安排的举动,并催生了西方的民间慈善传统。在此阶段,贫困尚未被作为一种社会公共问题,国家和世俗社会对于贫困的认知仍停留在个体现象和主观致贫的层面,主流经济学家也未将其视为理论研究的对象,甚至在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还对贫困现象进行了否定和批判。特别是17世纪以后,受资产阶级革命以及自由主义影响,清教改革运动开始宣扬勤俭奋斗精神,贫困被视为个人懒惰的道德问题,因而受到排斥和否定。
18世纪特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伴随资本主义社会的迅速发展,工业革命在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产生和加剧了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的贫困现象。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农村和城市的贫民流民问题日益严重。穷人生活境遇的恶劣及其引发的疾病、犯罪等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围绕济贫法制度改革,英国经济学界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在自由主义思想下对贫困问题进行了论述。他们反对济贫法的存在,认为贫困是个体的选择,并提出社会财富的分配能够自然实现公平分配,以及通过人口减少等方式来减少贫困人口的消极策略。与此同时,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等人则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上提出了无产阶级贫困理论,首次在制度上对贫困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对于国家和世俗社会尤其是工人阶级的贫困认知产生了巨大影响。
19世纪中期以后,伴随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社会的贫困问题越发严重,促使国家进一步出台了济贫政策和救助措施,并引发了一批中产阶级进行广泛的贫困社会调查。亨利·梅休(Henry Mayhew)、查尔斯·布思(Charles Booth)、亨利·乔治(Henry George)以及本杰明·西伯姆·朗特里等人纷纷开展了一系列社会调查,贫困问题得以真实、形象地呈现在国家和社会公众的面前。由此,经济自由主义日益受到新自由主义、费边社会主义以及集体主义等国家干预主义理论的批判,国家对于贫困的责任以及建设福利国家的构想开始受到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功利主义的推崇和提倡。特别是国家干预主义明确提出了国家对于贫困问题的责任,为西方现代福利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进入20世纪,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贫困研究的视野开始突破传统的国家视野,逐渐扩展至世界范围内的贫困落后现象。特别是伴随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突出,一大批经济学家开始将国家内部的贫困研究转向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讨论,形成了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理论、罗格纳·纳克斯(Ragna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尔逊(Nelson)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以及哈维·莱宾斯坦(Harvey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以及阿尔伯特·赫希曼(Albert Otto Hirschman)的不均衡增长理论、弗郎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以及伊曼纽尔·莫里斯·沃勒斯坦(Immanuel Maurice Wallerstein)的中心—边缘理论等。这些理论开始从经济学视域对宏观层面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分析阐释,形成了国家发展以及区域发展视角下的反贫困理论。在此进程中,伴随社会学的兴起发展,社会学视域的贫困研究获得空前发展。与经济学家相比,社会学家更加关注贫困的社会结构研究,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爱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等西方社会学家开始通过贫困的代际传递、贫困文化、社会情境等理论对贫困问题进行解释,形成了社会学结构层面的贫困理论研究。
20世纪中后期,社会学视角下的贫困研究得到进一步拓展,形成了贫困定义的拓展及微观视角的反贫困理论,相对贫困、广义贫困以及多维贫困的理论相继被提出,有关贫困的功能意义使其产生了新的研究方向,而社会排斥和脆弱性、可持续生计等分析框架为解释贫困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参与式扶贫理论、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以及社会资本的减贫范式则进一步丰富了反贫困的理论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贫困问题逐渐与全球发展问题相联系,突出了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的综合性,产生了益贫式增长、包容性增长、绿色减贫增长等多元发展理论、资产建设理论以及治理理论下的反贫困研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社会有关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研究进一步加强,产生了主观贫困、信息贫困的反思以及空间贫困理论的拓展和家庭经济的反贫困理论创新,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研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出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可以说,20世纪是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出现重大转向的历史时期,即经济学开启了宏观层面的贫困研究,贫困问题的研究面从承认贫困向解释贫困转变,同时伴随贫困研究的深化,更趋综合性的贫困研究开始开启,贫困的定义得到进一步拓展,从物质贫困到文化贫困以至于权利贫困的转变,贫困问题的研究内容逐渐丰富。而对于贫困问题的解决,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也提出了相应的研究理论。
进入21世纪,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的综合性特征更加凸显,学科之间出现了交叉融合,贫困研究的视角也更加微观和具体。这些转向与世界范围内贫困现状以及反贫困实践的发展密切相关,也与理论界对于贫困认知的深化和发展有关。
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研究是国际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进程及演变与西方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的发展基本一致。先秦时期,对应欧洲古典时代的古罗马、希腊时期,孔子、孟子、老子等一批社会思想家提出了平等、仁爱等思想主张,奠定了中国济贫及慈善思想的来源。同西方基督教义催生的民间慈善传统一样,中国古代道教以及随后传入的佛教等济贫救助实践也在民间慈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奠定了中国民间慈善救助的思想基础。随着封建王朝的建立,封建国家和地方政府亦在社会发生急难时开展了救灾、济贫、恤孤、养老等临时性或长期性的济贫和救助实践,以弥补宗族和宗教等民间救助和慈善的不足。同时,历代思想家和改革家也提出了相应的救助主张。近代以后,孙中山提出了民生和救助的社会思想,并在其倡导下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救助制度。一批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在西方现代发展观和研究方法影响下,不仅进行了农村贫困问题的调查和研究,还开展了相应的乡村建设实践,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贫困与反贫困认知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将贫困问题的解决视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责任,并出台了一系列扶贫开发措施,推动了以减贫为主题的理论研究和探索。伴随国际民间组织参与中国的减贫实践,西方贫困研究开始影响国内学者,形成了西方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的本土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的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发展。
总的来看,国际上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的研究呈现出三个重要转变:一是解释框架从个体到个体与结构并重转变;二是学科视角从经济学到经济学与社会学并重转变;三是研究范围从国家内部贫困到宏观区域发展转变,反贫困主体从国家社会到国家、社会、个体家庭并重转变。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三次重要研究转向,分别是19世纪末期社会学研究的开启、20世纪中期贫困研究从国内到世界以及承认贫困到解释贫困的转向、21世纪初贫困研究从社会结构到个体家庭以及多元贫困理论的转向。这些理论研究的转向与贫困与反贫困的历史实践密切相关,即国家责任推动了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的发现,社会组织的参与推动了贫困研究载体和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主义的转变则推动了反贫困目标和实现途径的研究转向。
三、本书框架结构
本书各章节基本以时间顺序呈现,主要沿着18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阐述不同历史时期西方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兼顾理论学科视域及研究内容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在内容编排上对同时期经济学研究、社会学研究以及其他学科研究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整合,以便读者进行不同理论间的总结和对比。
全书共分为10章:
第一章 导论。概述国际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历史演进及本书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初期的贫困观。主要以18世纪以后英国经济社会发展图景为蓝本,介绍资产阶级革命及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以来,英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概况及社会贫困状况,以及在此背景下英国传统济贫思想和救助实践的演变。在此基础上,介绍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贫困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
第三章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期的贫困理论。延续第二章的历史发展进程,主要阐述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西方学者对于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和论述,包括这一时期中产阶级对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贫困状况的社会调查,即亨利·梅休、查尔斯·布思、本杰明·西伯姆·朗特里等人的贫困调查和研究,以及西方福利思想理论和贫困认知的演变,包括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边沁的功利主义理论,以及国家干预学派在批判自由主义基础上形成的新自由主义、费边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
第四章 发展的效应:20世纪中期经济学领域的贫困研究。主要介绍20世纪以来经济学领域的贫困研究,包括国家发展视角以及区域发展视角下的反贫困理论,并显示出贫困研究的视野和范围从国内贫困问题到国际区域发展的转向。
第五章 个体与结构:20世纪中后期贫困的社会学解释。主要介绍这一时期社会学领域的贫困研究,包括贫困代际传递理论、贫困文化理论以及社会情境和社会结构理论下的贫困研究。
第六章 微观视角下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主要介绍基于微观个体或社区层面的贫困研究,包括社会排斥、社会剥夺的贫困观,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社区发展理论、参与式发展理论等反贫困理论。
第七章 综合视角下的贫困与反贫困研究。主要论述20世纪中期以后贫困研究的新进展,包括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对贫困概念的拓展、可持续生计的分析框架以及以布迪厄、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罗伯特·D.普特南(Robert D.Putnam)、林南等人为代表的社会资本减贫范式。
第八章 贫困与反贫困及发展研究的进一步反思。主要阐述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后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新发展,以及新发展观基础上的反贫困理论拓展。包括多维贫困测量、主观贫困、信息贫困以及空间贫困等贫困理论的发展,益贫式增长、包容性增长、绿色增长等多元发展观的反贫困理论,社会质量、治理理论的反贫困反思,还有以迈克尔·谢若登(Michael Sherraden)为代表的资产建设理论和加里·贝克尔(Garys Beck-er)的家庭经济反贫困理论。
第九章 中国扶贫思想的演进与研究评述。主要介绍中国国内的贫困与反贫困研究,包括中国古代的济贫思想和实践、中国近代贫困与反贫困观以及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研究和西方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的本土化探索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十章 总结与讨论。对国际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做进一步的总结、讨论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