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郑国风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5章 处决二臣

郑厉公坐在这张十七年前自己已坐过的郑国国君之座上,感慨万分。

十七年如一日,岁月如风般就这样飘摇而过了。十七年以前的郑国,那是一个多么强盛的郑国啊。君父啊君父,儿臣不孝,犯了大错,以致让郑国走向如今的光景。

以前的事,那就不要提了。郑厉公推开宫门,看着天空,紧紧握着拳头,喃喃道:“上天,请给寡人二十年时间吧!二十年,寡人一定还给先祖一个强大的郑国!”

但是,上天没有给郑厉公二十年,仅仅给了他七年。七年而已,郑厉公同志,你得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郑厉公一刻也不停留地实施了他的郑国中兴计划。谋事在人,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让郑国从颓废中站起来。郑国,已经丢失了太多的机会,如今中原诸侯齐国一枝独秀,这本来是属于郑国的霸业。

谋事在人,不但在自己,还在于一批忠臣良将。忠臣,是作为国君最渴求的人才。真正的人才,是既忠又有才。那些有才,但不忠的人,不但不能重用,还必须及时清除。

哪些人对自己不忠,或者有可能不忠需要清除呢?在郑厉公的清除名单上,第一个赫然就是傅暇!

傅暇自以为自己在郑厉公复位一事上立下了不世功勋,献出大陵城,弑杀国君及其二子,说服原繁放弃抵抗,打开新郑城门迎郑厉公军队入城。这样的大功,极有可能会得到上卿这种官职的封赏,还有封邑!

但是,令傅瑕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眼前的这位国君,已经不再是17年前自己所熟知的那位国君了。

经历了17年被驱逐流亡以及经营一邑苦苦求存生涯的郑厉公,心智已经非同一般。他不再相信什么是对郑国这个国家的忠诚,而是只相信什么是对自己的忠诚。

任何一丝有可能对自己不忠的人,或者说只要是存在这样的隐患,那就必须除去,绝不能心慈手软!

傅瑕,虽然有大功于自己,但既然他能够在当年自己被驱逐事件中没有勇敢为自己站起来,说明当年他便对自己不忠。同样,现在他既然能够帮助自己,那也是对被弑杀的郑君婴的不忠。

更何况,郑厉公非常清楚,傅瑕是因为受自己所胁迫才这样做的。

这样的人,当然在今后,有可能会再次背叛自己!至于所谓的盟约,那只是一种策略罢了。

郑厉公复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杀了傅瑕!

就象想当年,父亲郑庄公在郑国遭受五国伐郑后,开展对这五国实施有计划的报复一样,郑厉公开始追究当年自己被驱逐事件的任何相关责任人员!

想当年,卫国因为内乱,纠集了宋国、陈国、鲁国、蔡国伐郑。事后,郑庄公对鲁、蔡、陈采取了拉拢的策略,对卫国、宋国采取了打击的策略,最后都取得了成功。

唯有展示出足够的强硬,才会让所有的人对自己不敢再生贰心!

傅暇被杀前,长叹一声道:厚德不能报也。

什么意思?傅瑕道出了几千年来的人际关系的一个准则:一个人接受另一个人施恩而心存的感恩心理,存在着一个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

这就象一根抛物线,从一开始受恩产生感恩心理,到后来受恩越来越多,感恩心理越来越强。但当受恩达到某个点位时,感恩便到了极限。

然后,会随着所增加的受恩而降低这种感恩心理,使这个感恩心理变成一点点增加的心理压力。最后,随着心理压力越来越重,感恩心理慢慢为零,甚至为负。

感恩心理为负,导致处处设防,甚至产生极端行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一个人欠另一个人几百块钱时,他会认为对方是个好人;当一个人欠了另一个人几百万时,他会认为对方是自己沉重的负担,甚至恨不得对方死了才好。

杀了傅瑕后,郑厉公将矛头对准了原繁。

原繁,是郑庄公的庶兄,也是郑厉公的伯父。在郑庄公年代,原繁追随郑庄公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公元前718年,郑国在反击卫国、南燕联军的战斗中,原繁与祭足作为郑庄公的重臣率兵出战,取得了胜利。

公元前707年,郑国与周桓王亲自率领的诸侯联军爆发繻葛之战,原繁就是主要将领之一。在这场举世瞩目的大战中,郑军取得大胜。

郑庄公薨后,在几经更迭的郑国政坛上,原繁采取了明哲保身的策略。在郑庄公几个儿子和权臣们之间的争斗中苦苦求存,相当不容易。此时的原繁,已经是一位年已花甲的老人了。

作为郑国公室代表人物之一的原繁,经历郑国几朝政权更迭,并无政敌相树。但没想到,郑厉公一复位,自己便被这位当国君的侄子猜忌了。

郑厉公给原繁写了一封信:“伯父,傅瑕总存贰心,象这样几次叛逆国君的人,寡人已经按周朝对臣子叛逆最基本的处理办法,令他伏法了。

现在,郑国是寡人的郑国。寡人想让伯父知道的是,凡是对寡人忠诚绝无贰心的臣子,寡人都会许诺给他们上大夫的职位。

以伯父的职位和能力,寡人非常希望跟伯父共同商量这些人事问题。

只是寡人需要明白的是,当初寡人被迫出走后,伯父为何不及时向寡人通报国内情况?

更令寡人失望的是,如今寡人已经回来了,但伯父居然没有半点拥戴寡人的行动。寡人,真的深感遗憾!”

原繁见信后,也没有求见郑厉公。他明白郑厉公的意思,无论是杀傅瑕,还是这封信背后所含的意思,郑厉公需要一个杀鸡儆猴的效果。

只是,像自己这样对郑国忠心耿耿的公族大夫,居然落得如此下场,原繁内心透凉透凉。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临死之前,原繁给郑厉公回了一封信:

“想当年,先君桓公任命臣先人管理宗祏,臣继承了这一职责。对臣来说,郑国的宗祏在哪里,臣就应该在哪里,丝毫不敢懈怠。

不管风云如何变幻,这些年,郑国一直有君主在。而且,每一位国君,包括主公您,都是先君庄公的儿子。

既然郑国有君主,那臣怎么能够有另立君主的心呢?若有此意,那是对郑国的不忠诚,是对郑国的贰心之为。

既然郑国有国君,包括臣在内的所有人都是国君的臣子。做臣子的又怎么可以背叛君主呢?

主公复位之前,子仪在君位已经整整十四年了,臣怎么可以在子仪在位时来帮助主公您呢?

确实,象傅瑕这种人,就是有贰心,不忠诚,该杀。因为他在郑国君主子仪在的时候,就接受了主公您的威逼利诱,帮助主公复位。

主公现在说凡是对主公忠诚绝无贰心的臣子,主公都会许诺给他们上大夫的职位。那么,先君庄公还有八个儿子,如果人人都用高官厚禄贿赂大臣,让大臣对主公您怀有贰心,背叛主公您而再立别人为君,那主公您又作何想呢?”

宗祏,即宗庙里藏神主的石室。管理宗祏是即管理郑国公族人士,相当于宗亲负责人。这需要宗族里德高望重的人才有资格担任,原繁长期以来一直担任此职,说明原繁在当时的郑国,是有相当的影响力。

原繁将信交给下人带给郑厉公后,自缢而卒。

原繁很平静地接受了自己的宿命,但他死得其所。因为至死,原繁都展示了一位老臣对国家的忠诚,而不是对某位君主的忠诚,这种忠诚才是伟大的。

但郑厉公要的不是臣子对国家的忠诚!经历了患难后,他需要的是臣子对自己的忠诚。

够阴险!够狠毒!但无毒不丈夫,在君权之争面前,没有什么原则和标准,只有对自己是否有利的考量。

连续除掉了两位重量级人物,郑厉公稍稍松了口气,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春秋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