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新”背景下的中学英语语篇教学新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语篇的结构

语篇是一个包含各种要素的有机整体。人们从不同角度看待这一完备的整体的形成,如篇章结构、语言结构、信息结构、认知结构、修辞结构、人际关系结构等(杜金榜,2013)。本节将着重讲解本书将涉及的四种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2 语篇的四种结构

1.3.1 篇章结构

篇章结构是说话人或作者用来有效组织内容和谋篇布局的整体结构,这种结构也与特定的功能密切相关。作为文章学主要研究对象的篇章结构,在语法学、文体学、体裁分析等其他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不同类型的篇章有着不同的结构,例如: 说明文一般由引言(introduction)、正文(body)和结论(conclusion)三部分构成;而记叙文则一般由背景(setting)、发展(complication)、结果(resolution)、评论(evaluation)和寓意(moral)五部分构成。

相似类型篇章的结构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对于记叙文篇章,拉波夫(Labov)将其叙事结构划分为六个环节: 点题(abstract)、指向(orientation)、进展(complicating action)、评议(evaluation)、结局(result or resolution)和回应(coda),这是一种基于语篇内容的、较为微观的篇章结构模式。而张寿康、杨振道与韩玉奎则站在整体架构层面,认为记叙文有三种结构: ① 根据时间顺序和时间情节发展的顺序排列材料所形成的纵式结构;② 根据地点、人物或材料性质的不同来排列材料所形成的横式结构;③ 根据客观事物的感受、印象、观点、态度,按照思想感情的发展情绪把生活中的不同时期进行整合,形成一个表达思想情感的总体视角,从而构成的综括式结构。

1.3.2 语言结构

语言结构是指从语言角度看待语篇的组织,侧重于语篇结构在语言中的表现,如词汇的复现、句子内部的结构、句子外部的衔接、段落之间的过渡等等。语篇的语言结构研究主要以语法学研究为基础,而语法学研究对语篇的宏观结构触及较少,但对语篇的微观结构,即语篇的具体构建的分析较为深入。

所以,对语篇中的语言结构主要在微观视角下进行探讨,具体可分为三个层面,如表1-5所示:

表1-5 语篇的语言结构

1.3.3 修辞结构

修辞手段种类多样,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借代等。而修辞结构则是指语篇中运用修辞手段的整体结构。

微观上,每个语篇都有自己的修辞结构,通过分析一个语篇中修辞手段出现的位置、频率、功能及效果,可以了解该语篇的修辞结构特点。比如,通过对一个语篇中排比手段的运用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该语篇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语篇其他部分的关联。

宏观上,不同类型的语篇也都有各自的修辞结构特点,例如: 议论文中常用引用、排比,记叙文中常用比喻、夸张。在语篇的修辞结构角度研究中,修辞结构理论(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是该领域的代表理论。该理论利用句子之间的结构关系,如对照(contrast)、详述(elaboration)、 结果(result)等,来描述语篇的修辞结构,并且在该理论的指导之下,修辞结构成为一个层级系统,能够解释语篇的连贯性等特点。

1.3.4 信息结构

语篇信息结构是指语篇所处理的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功能语言学研究中,信息分为已知信息(given information)和新信息(new information)两类。功能语言学的信息两分法对信息进行了深入而具体的分析,同时,对语篇的宏观信息结构也有涉及[如主位推进(thematic progression)],但并不系统。这种观点认为,语篇信息总体是一个树状的层级系统,信息的载体是命题,任何一个命题皆是一个信息单位,信息单位之间有特定的关系可以将它们组织起来,使它们能够有序地存在于语篇的信息树中。从信息结构入手进行语篇研究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研究方法,有较大的探索空间和较强的挖掘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