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语篇分析的流派
多种理论、方法和观点,研究视角丰富,形成了不同流派。而多种多样的语篇分析理论和方法可以根据社会学、社会语言学、哲学、语言学和心理学这五大学科来源进行分门别类。整个体系的图谱包括: 社会学(会话分析)、社会语言学(人种学、交互社会语言学、变异理论)、哲学(言语行为理论、语用学)、语言学[结构功能学派(伯明翰学派、系统功能语言学、体裁分析)、社会符号学(批评话语分析)]、心理学(认知分析)(杜金榜,2013),如图2-1所示(见下页)。
据此语篇分析流派图谱结构,结合其与教学实践应用的关联程度,在此详细解释如下语篇分析类型。
2.3.1 语用分析
语用分析是语篇分析的一个分支,它代表着语篇分析和语用学两个领域的结合。尽管语篇分析和语用学都考察使用中的语言,但两者在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上存在区别。其区别在于,语篇分析一般侧重研究语篇的结构、信息的分布、连接手段和连贯区别以及话轮结构等;语用学则关注特定情景中特定的话语(utterance)和结构式(construction),致力于挖掘这些语言的使用规律,旨在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原则、准则和理论。
图2-1 语篇分析流派图谱
那么,为什么要在语篇分析中融入语用学知识,形成更细化的语用分析呢?原因在于,语篇分析和语用学之间除了区别之外,也存在着有益于语篇分析的紧密联系。比如,语篇分析和语用学都研究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功能,而前者将语篇视为语义单位,分析语篇的社会功能等;后者则依据语篇的语言形式来研究语篇的交际功能和语用价值。此外,合作原则、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和礼貌原则等语用学理论,可以为分析语篇的结构、意义、功能、连贯性等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框架。对语篇进行语用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揭示语篇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交际意图与交际效果的关系、话语的语用含义和语篇的连贯性的关系等。总之,在语篇分析中利用语用学方法,有助于有效揭示语篇的目的、意义和作用。
那么,要怎样从语用学角度分析语篇呢?这就要从研究方法、语料和语境三方面入手来进行解释,具体如下:
首先,在研究方法上,语用分析一般采用定性研究方法。这种分析方法以开放的思路分析数据,也就是说,该方法并不事先限定具体的分析范畴,只确定分析的重点。而在分析数据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从数据中对话语使用模式进行分类,即发现规律性和使用策略模式;二是充分完整地解释数据。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得出的结论虽然仍值得商榷,但它们基本能够解释语言使用的各种因素。若要进一步验证结论的可靠性,需要用定量方法进行实验,也就是控制变量,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从而检验定量数据的可靠性。但无论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语料的收集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决定着研究结论和发现的可靠性。
其次,在语料方面,语用学定性研究的语料有多种收集方式。例如,可以使用现场录音、录像设备来收集自然发生的语料,可以通过诸如广播、电视、互联网之类的大众传媒来收集语料,也可以通过设计特定的语言活动来引发受访者选择特定语言形式,完成特定的言语行为或事件(杜金榜,2013)。但是,无论如何收集语料,对语料的观察都应充分、收集都应完整,由此体现出语言使用的多样性,使得研究结论和发现更有说服力和普遍性。
最后,在语境方面,可以将其分为语言语境、情境语境和认知语境(具体解释如表2-2所示)。
表2-2 语境分类
另外,语用学普遍认为语境会影响语篇意义的生成和表达。而何自然、陈新仁(2004)进一步指出,语境在话语产出和理解中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从说话人角度看,语境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 根据交际目的,确定说话的大体内容;② 根据交际场合,确定说话的方式;③ 根据交际条件,确定交际渠道。而从受话人角度看,语境的功能包括以下三方面: ① 确定指称对象;② 消 除歧义;③ 充实语义。
总而言之,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篇分析一般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收集自然真实发生的语料,以语境因素作为分析重点,对语料的意义、功能和连贯性进行分析和解释,从而得出规律性的发现或结论。
2.3.2 功能语篇分析
作为20世纪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模式之一,功能主义关注语言的意义而非外部结构形式,强调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功能。该方向的语言研究和功能语篇分析可追溯到布拉格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弗兰蒂泽克·戴恩斯(Frantisek Danes)、威尔姆·马西修斯(Vilèm Mathesius)和扬·菲尔巴斯(Jan Firbas)。他们强调表达和语篇而非句子,后续又提出了功能句子观、主位推进模式等概念来进行语篇功能分析。
在功能主义语言学的不断发展中,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继承性地系统描述了不同功能语言的表达方式,为语篇分析发展提供了更为系统的理论框架。比如,他提出的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元功能中,概念功能(ideational metafunction)和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可以从词汇和语法层面来进行语篇功能分析,如概念功能主要通过对小句内部的过程分析来阐释语言如何表征世界;人际功能则可以通过分析语句内部的词汇语法系统来解释语言在人际互动中的作用;而语篇功能(textual metafunction)则能够处理包含在主题结构和语篇中的信息组织,同时揭示信息之间的关系。总之,系统功能语篇分析是众多语篇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之一,对理解语篇、分析语篇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功能语篇分析往往是综合性的,对其分析时大概需要分三步走: 对语篇本身的描述(description)、对语篇信息层面的解读(interpretation)和对整个语篇层面的解释(explanation)。描述分析主要针对诸如“语篇说的是什么”的问题,分析时要紧紧围绕语篇进行真实描述;解读是对语篇信息层面的处理,在此层面就语言所传达的内容进行分析,主要针对的是“语篇怎么说”之类的问题,必须根据原文的功能和语言表述对语篇的内容进行解析,涉及内容的安排、发展和具体实现;解释则是根据前两步分析的内容,主要针对“语篇为何这样写”之类的问题,从更广阔的视角(如语境的视角)揭示语篇发展与语篇生成的深层次原因,这一步分析既要根植于原文,又要能“跳出原文”(杜金榜,2013)。综上所述,功能语篇分析常涉及分层级和解读语篇,并揭示其如何在社会交际中实现某些功能。
了解了进行功能语篇分析的步骤,我们接下来看一下如何进行分层级的分析。总的来说,在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框架下,功能语篇分析的层级按照语言在语篇中的使用意义和功能进行分类,包括三个层级: 语言成分层级、语篇层级、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层级,具体解释如下:
首先,语言成分层级指语言的音、形、义等基本单位,该层次的分析包罗的内容丰富,如在分析汉语语篇时,可考虑字词的音、形、义、动词的概念功能、重音等的人际功能、动词、形容词、副词和虚词等的评价功能等。以概念功能的分析为例,须对语篇中的形容词进行所指分析,描述时可以分析关系过程、心理过程、存在过程、行为过程等。其他关于语言层级的评价功能和人机功能的分析与此相仿,描述之后,进而对语言功能特征进行解读、解释和评价。
其次,语篇层级包括连贯、衔接、主位推进、信息结构等。其中,衔接(cohesion)手段包括照应(reference)、省略(ellipsis)、替代(substitution)、连接(conjunction)、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等;连贯(coherence)是指语篇的词汇、小句以及段落等不同层面通过信息流动、主位推进、语篇格律或衔接的方式被整合为一个语义连贯、逻辑清晰的无形网络。此处需要注意的是,衔接和连贯是功能语篇分析的重中之重。
最后,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层级,其中,情境语境分析的主要对象是语篇的语场、语旨和语式等;而文化语境分析相当于体裁意义分析,其对象是语篇的社会文化目的,手段包括预设、蕴含以及推导等,涉及语篇参与者、分析者、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及其与语篇语境的各种纷繁交错的关系(杜金榜,2013)。
表2-3 功能语篇分析层级
2.3.3 体裁分析
随着20世纪80年代“体裁运动”的兴起,体裁分析成为语篇分析的新方向,专门用途英语(以下简称ESP)学派、系统功能学派和修辞体裁分析(以下简称RGS)学派等相继出现,各个学派从语篇结构、交际目标、社会构建等不同角度对体裁这一语篇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
ESP学派中的代表人物是约翰·斯威尔斯(John M.Swales)和维贾伊·巴蒂亚(Vijay K.Bhatia)。其中,斯威尔斯主要分析学术语篇,如学位论文、论文摘要等,并总结出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中的一般模型。基于此,他还分析了母语非英语学生的学术语篇,并发现了他们在英语学术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交际能力指明了方向。而巴蒂亚则对专业情景中的常见体裁,如推销信、实验报告、立法文书、司法文书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其中,对立法文书语言进行的改革在该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
系统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哈桑(Hasan)和马丁(Martin)。哈桑提出了“体裁结构潜势”(generic structure potential,以下简称GSP)这一概念,从语言功能的角度分析了语篇体裁的宏观结构。哈桑认为,GSP包含特定体裁中所有可能的语篇模式和结构,这具体表现在特定语境下语篇的范围、语篇的方式和语篇的基调上。体裁的结构既有必要性成分,也有选择性成分,一个符合条件的GSP必须说明以下内容: ① 结构上的必要成分;② 结构上的可选成分;③ 成分必须和可能出现的顺序,包括可重复的成分。
马丁的体裁分析属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领域,他采用了社会符号学方法,将语篇体裁定义为具有既定目标的、分阶段的社会过程,通过这种社会过程,特定文化的社会成员才能得以生存。其中,“社会过程”指社会成员的相互交往;“既定目标”指社会成员要实现的某种社会行为;“分阶段”指社会行为或交际目标要经过多少步骤才能实现。如“教室上课”这一体裁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的较固定的语篇模式,用来实现“教室上课”这一共同的交际行为。这一社会行为要分为“课前起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知识展示”“学生操练”“课堂评价”“下课告别”等多个阶段来实现。
以米勒(Miller)为代表的RGS学派认为,体裁是一种社会行为方式。与关注体裁与语篇交际目标之间的关系的ESP学派相比,RGS学派更关注体裁如何帮助使用者在修辞和语言层面实现其标志性社会行为,以及如何在此过程中协调社会关系、扮演社会角色和构建社会现实。在RGS学派的研究中,体裁不再按照传统的方法被简单定义为语篇类型或话语规律,而是被定义为一种社会行为。在RGS学派看来,社会语境不仅起到帮助我们理解语篇交际的目标和背景的作用,而且还是体裁构建的产物,既是体裁分析的出发点.也是体裁分析的目标(杜金榜,2013)。
近年来,随着体裁分析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语篇的体裁分析的体裁教学法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法的目的是: ① 引导学生掌握属于不同体裁语篇的交际目标和语篇结构;② 让学生了解到语篇除了是一种语言结构,还是一种社会意义的建构;③ 引导学生了解语篇建构的过程,以理解或撰写某一体裁的语篇。为实现以上目的,研究者应在设计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时充分考虑并融入体裁因素,从而满足学习者在社会交往中的实际需要(胡壮麟,2001)。
表2-4 体裁分析学派
2.3.4 语篇信息分析
信息(information)最初是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中的术语。信息论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测量、传递和变换信息的规律,具体分为一般信息论、狭义信息论和广义信息论。其中,一般信息论的研究对象是通信问题、信号预测问题、噪声理论等;狭义信息论的研究对象是通信和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传递的规律,以及信息传输系统效率和可靠性提高的问题;而广义信息论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以上问题,也包括传播学、心理学、语言学等所有与信息相关的领域中出现的信息问题。
其中,语言信息研究主要指句子信息结构的分析研究。比如,以韩礼德为代表的功能语言学派所研究的信息,便是语言信息研究中的一种。韩礼德认为,语言信息由新信息和已知信息两部分构成,这两类信息相互作用产生语言的意义。但是,这种语言信息二分法着眼于语篇的句子层面,无法从宏观角度研究语篇的结构,难以理清语篇的层次关系,也未将社会背景认知等因素考虑进信息分析过程中。
与语言信息相比,语篇信息既包括语篇的宏观结构,也包括语篇的微观内容;既具有信息的一般特征(如可识别、可测量、可分层、可传递等),也有其独特之处,例如包括宏观和微观、社会和认知等不同层面。
语篇信息研究中的典型研究模式是语篇树状信息结构(Tree Structure of Discourse Information,以下简称TSDI)模式,该模式能够用于分析不同类型语篇信息。比如,对于记叙文,需要考虑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时间等要素;对于说明文,需要考虑空间的位置、时间的顺序、事物的变化等;对于议论文,则应当侧重于因果关系、事实和推理、论据和结论的阐释等。TSDI正是基于从这些现象归纳出的语篇信息一般规律,并结合相关语言学理论和研究而提出的。
该模式不同于功能语言学中的新旧信息论和非语言学领域的信息论,它认为信息是具有相对独立完整的结构、能够构建最小完整意义单位的命题。基于这个定义,语篇信息可以被识别、划分和分析,甚至信息的数量也可以统计。该模式根据对语篇信息的新理解,赋予了语篇信息不同的值,如信息点(information knot)、信息点的值(value of information knot)、信息层次(information level)、信息的共享分类(category of sharing)、信息成分(information elements)等,从而有助于对语篇宏观结构的揭示和微观结构的探索。
表2-5 信息点类别
外语教学的目标在于使学生能够使用目标语言来交流和获取思想,这与TSDI模式具有相通性,该模式可以从微观到宏观、从语用和认知等不同方面对语篇进行深入分析解读,为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工具。
比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利用语篇信息结构模式中的信息点(具体如表2-5所示),学生能够快速地理解语篇中的衔接和连贯。衔接是语篇结构中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词汇手段(如复现、同现)和语法手段(如照应、替代、省略),而这些手段往往可以从信息点的角度加以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句子之间、段落之间意义上的衔接,并最终服务于对语篇主题和中心思想的理解掌握。同时,这也为分析学习句子、段落在语篇叙述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起作用的方式提供可能,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无论是信息单位关系推理,还是信息层次分析,都能够调动学生积极自主的思维活动,使他们跳脱出传统固有的语法分析,培养学生把握语篇整体意义,这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和推理能力。
总之,作为语篇分析的一个新视角,语篇信息分析将语篇分析置于一个社会框架,充分关注语言的宏观和微观结构,在为研究语篇提供新视角的同时,也为探索语篇的一般规律提供途径。
2.3.5 多模态话语分析
媒体(medium)是指信息传播的载体,即由传播者向接收者传递信息的各种形式的物质工具,如纸张、黑板、扩音器、录音机等。模式(mode)指话语模式,即口头、书面、网络、手势等信息的交流渠道。不同的媒体可以产生不同的交流模式,模式的使用和切换对信息的流动和语篇属性有一定的影响。在特定语境下,信息传递者可能同时借助两种或两种以上话语模式,比如,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同时进行口头的讲解,并配以动作示范。
而模态(modality)是指信息接收者所感知的话语模式,它不仅是媒体表达信息的结果,也是人类感官感知的交际结果。模态的划分主要有两个标准: 感知通道和符号系统。其中,根据人类的感知通道,模态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五种形式;而根据话语所包含的符号系统,模态主要包括语言(文本)、言语(声音)、副语言、图像、音乐等形式。
放在模态视角下,话语可细分为单模态话语(monomodal discourse)和多模态话语(multimodal discourse)。其中,“单模态话语”指话语包含一种模态,比如广播仅包含听觉模态,一份文字通知仅包含视觉模态。而“多模态话语”则指话语同时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模态,也就是说,多模态话语同时含有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又同时容纳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以此来进行信息交际。比如,报纸上的新闻报道便属于多模态话语,虽然只涉及视觉模态,但由于它同时包含新闻图片和文字,通常被认为是多模态话语。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符号学、社会语言学、系统语言学、认知科学等学科,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且其应用性强,能够广泛应用于语言教学、广告、建筑、影视戏剧、网站页面设计、舞台表演等众多领域。目前,随着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飞速发展,语篇分析的研究领域、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受到了国内外广大语篇学者的关注,也引起了其他诸多学科领域研究者的兴趣。
在这里,我们可以更多思考一下如何在教学中利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方法。其中一种方式,是将影视教学融入英语教学过程,构建具有音频、图像、文字、肢体动作等辅助语言模态的多模态系统。通过这种方式,课堂能够为学生呈现具有真实性的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参加英语活动的兴趣,并且能够全面、持续地刺激学生感官,从而有助于他们对影视中的语言信息进行内化。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英语影视作品中多模态的结合可以强化需要传递的信息,但被强化只能增加信息被感知和注意的可能性,不能保证其能够被学习者注意到并接收、理解和内化。因此在制作或是选取多模态英语影视作品时,对何时使用何种模态更有效,如何有效地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多模态,以及多模态课堂的最佳人数都仍须进一步研究。
2.3.6 语篇对比分析
约翰森(Johannsson)认为,对比语言学旨在系统地比较两种或多种语言,并解释它们的异同。自从拉多(Lado)发表了第一篇对比分析的研究论文后,对比语言学的范围已显著拓宽,从早期微型语言(即语音、语法、词汇)的比较分析,发展到如今建立在文本语言学和语篇分析范式的宏观语言基础上的对比分析。
学者们普遍认为,对比语篇分析源于对比修辞,而对比修辞源自著名的关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沃尔夫假说(Spair-Whorf hypothesis)。卡普兰(Kaplan)认为,英语语篇结构呈现出线性特点,其在本质上是演绎的。而汉语(或其他东方语言)在本质上是归纳的,且表现为螺旋结构。这种看似笼统的观点在得到支持的同时也遭到了反对。一些持反对观点的学者认为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结构实际上大同小异,而且某一特定语言并不一定拥有特定的语言宏观结构。
但与此同时,对比研究领域的许多学者也确实发现了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着明显区别。斯科隆(Scollon)发现,影响英汉写作过程的修辞模式是不同的,而且他认为语篇的结构应被视为人类交际的媒介,通过文化调解工具,它可与社会经济文化实践辩证地结合。彭宣维也在他的综合对比语篇分析中强调,英语和汉语有着很大的不同。他指出,对比修辞分析能够以多种方式解释文本制造者、文本接收者、文本本身以及语篇和产生与接收文本的相关社会语言学环境。
然而,多年来中国的英汉对比分析研究拘泥于定式,前人的对比研究多集中在篇章层次或句型模式,但信息结构在语篇中的多层次对比分析常遭忽视。就此问题,已有学者开始涉足语篇的信息结构领域。例如,张今、张克定以韩礼德的信息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进行对比研究,并重点对比分析句型;郭纯洁则主要通过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写作文本进行对比,探讨了人们对英语和汉语两种不同语言文本中信息结构的认知。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将语篇对比分析应用于教学呢?笔者认为这可以从教材和课堂两方面谈起。在教材方面,教师可以着重对比一本课本上相同知识点呈现方式的不同、不同课本上知识点难度的差异等,由此加深对教学重点与梯度的了解。由于语篇内涵深远,因此我们也可以将语篇对比扩展到课堂层次进行思考,如: 教师可以通过师生在课堂上进行的语篇互动来对比同一节课教与学反应的起伏、不同课堂上师生表现的差异等,并可以以教学日志等形式进行记录反思和进一步的横向对比,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当然,以上只是语篇对比分析应用于课堂的些许思路,希望能为各位教师探索更多、更有益的教学方法提供有益的参考。
另外,由语篇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可以看出,语料的作用不可低估。过去几十年,各种语料在语言学研究中已经得到充分的关注,如语法、词汇、语篇分析、语言变化等。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也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建立教学教材、学生作业等主题的语料库,使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来评估和反思教学,将有广阔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