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典藏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许建安的生意经

(“桐君阁”创始人轶事)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过这样一个人:“桐君,黄帝时臣也,著有《桐君采药录》。”相传在上古时期,浙江富春江畔的一座深山里,有一位老者结桐为庐,普济众生,被世人尊称为“桐君”,并奉为药祖。

浙江桐君山老者

清光绪末年,有一位重庆药材商人,因十分仰慕药祖的功德,专程前往浙江桐君山祭祀,回来后将其所开药房冠以“桐君阁”三个字,取名为“桐君阁熟药房”,这位商人就是许建安。

许建安乃巴县平民,虽说出身草根,家境贫寒,年幼时读书不多,但天资聪颖,小小年纪便在药铺当了学徒。

1900年,清光绪皇帝下令禁吸鸦片,许建安看准商机,开始制作和经营戒烟药品。他用少量的鸦片混合大黄,外面涂上煤炭粉末,制成所谓的“戒烟丸”。然后肩挑药担,随制随卖,由于该产品既接天气,又接地气,更接人气,便获利颇丰。紧接着,许建安开始集资在各地建立销售点,还在武汉设置总号,牌名“寄中华”,作为向全国各省推销“戒烟丸”的枢纽。短短的几年间,许建安便挣得了人生事业中的第一桶金。

1907年,许建安从所获取的暴利中拿出一万两银子创办了桐君阁熟药厂,这个药厂在当时重庆地区的药房中首屈一指。怎么能让药厂在一开办时就家喻户晓呢?许建安捕捉到一个消息:巴县衙门要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冬月十二日上午,在较场坝处决一名入室抢劫杀人的江洋大盗。他于是便选定在这个日子作为桐君阁熟药厂的开张吉日。

桐君阁熟药厂开业盛况

这一天,看斩决人犯的热闹人群挤得大街小巷水泄不通,桐君阁熟药厂店铺又在繁华的下半城鱼市口(今解放东路),正当民众洪流般涌向较场口的时候,“桐君阁”门口突然点燃香烛、纸马、鞭炮,宣布正式挂牌开业。结果,一夜之间,桐君阁名声远扬,妇孺皆知了。所以,业内人士都说,许建安是个“懂炒作”的高手。这说的是他的第一条生意经。

许建安的第二条生意经是“懂顾客”。他深深懂得顾客心理。

当时的桐君阁还属于“前店后坊”的初级形式,药厂就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做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比如配方中的人参,桐君阁不用东北参,而选用质地优良的高丽参;鹿茸非藏区货不用;熬炼虎骨胶,专用老虎的四大骨(前后四肢骨骼)而不用杂骨;制作安宫牛黄丸、大活络丹、苏合香丸等所需的重要原料龙脑香、苏合香、印度牛黄、暹罗犀角等,也专门托人在广州、香港、南洋诸国采办购进。又如所售的“鹿茸”和“全鹿丸”,为取信于人,每到冬季就定好日期,并事先告知顾客,届时当众宰杀专由东北运回的梅花鹿。所制的“乌鸡白凤丸”,也是当众宰杀由江西泰和县买回来的统白毛乌骨鸡。

桐君阁熟药厂现场杀鹿

他还在进店的门柱上刻对联一副:“修合虽无人见,诚心自有天知”。铺内门面装修异常考究,店内悬挂浙江火鸡、伊朗鹦鹉、内蒙北箭耆、北方鸿雁等珍禽异兽。店内“珍奇部”陈列有玛瑙、珊瑚、朱砂、海龙、玳瑁等珍奇药材。当时,各大药房普遍采用药柜存放药材,而许健安却专程前往江西景德镇,定制了100多个青花瓷药罐,专门用于盛放各类中药材和药酒,店堂上还高悬“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神效紫雪丹”等产品目录16块,全都是黑底金字。整个店堂高大气派,异彩纷呈,行人驻足观看,顾客盈门。

“懂产品”是许建安的第三条生意经。1984年,桐君阁曾经与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合拍电影《桐君阁传奇》,讲述了一段旧时代争夺制药秘笈的传奇故事。事实上,这本制药秘笈真的存在,药厂还按照这本秘笈,遵古炮炙(制),循方制药,一些药品至今仍在生产。

据史料记载和毛辑熙等一批桐君阁老药师回忆,1908年,桐君阁熟药厂开业之初,许建安偶然听说广东药帮“壶中春药房”的药师张荣发藏有一本祖传秘方,于是不惜重金弄到了这本秘方。结果,这本秘方为桐君阁成为国内名药房立下了汗马功劳。据了解,这本秘方一共收录丸、散、膏、丹、片等各种中成药640多种,其中不少是疗效显著的古代验方。现在,桐君阁名药中的安宫牛黄丸、大活络丸、局方至宝丹、乌鸡白凤丸等数十种中成药,至今仍然在按照古方制作生产,也为桐君阁在业界树立“北有同仁堂,南有桐君阁”的美誉奠定了基础。

可惜的是,许建安不幸于1909年英年早逝,而他留下的“桐君阁”事业已开创百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