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华拓城三把火
(五筑重庆城)
1927年8月,一个炎热的下午,重庆城通远门的告示栏上贴了一张特大的搬迁告示:通远门外棺山坡上所有坟包必须在近月内全部自行搬迁!
这个天大的消息犹如一道炸雷,无异于在重庆城引发了一次强烈地震,波及千家万户,无论富贵贫贱都惴惴不安——因为棺山坡上重重叠叠,一眼望不到边的几十万个坟包,是历代重庆人的祖先和逝去亲人的安息地。
千百年来,中国人都信风水、重祖坟。“要挖祖坟了!”的消息迅速传遍重庆城的大街小巷,百姓们个个都怨声载道,唉声叹气,惶恐不安。第二天一早,重庆市政大厅便挤满了义愤填膺的闹事民众,言语之恶毒,言语之极端,让当局官员们意想不到。
这个惊天动地的大动作是谁干的呢,是潘文华。
潘文华,四川仁寿人。从小颖悟绝人,勤学好武,14岁从军。因早年飞檐走壁、擒拿格斗皆名列军中前茅,外号“潘鹞子”。他在四川陆军军校加入同盟会。1919年12月任川军第7师独立旅旅长。1920年投靠老同学刘湘,由于战功卓著,行伍出身又气质儒雅,先后被川人称为“四川王”的刘湘任命为重庆商埠督办公署(市政厅)督办、第21军教导师师长,1929年2月被任命为重庆市历史上的首任市长。
重庆首任市长潘文华
为何潘文华要做出这等在当时让千家万户都难以容忍、被视为该千刀万剐的事情呢?一句话,为了重庆的发展。
自1891年重庆开埠以来,将近40年了,重庆的市政设施、经济环境、卫生条件没有什么改变。4平方公里的老城墙内,像煮饺子般地生活着20多万居民。拿潘文华的话说,不冲出通远门,重庆只有死路一条。而通远门外一望无际的坟山坡,便成了拓展重庆城地盘首当其冲的障碍。
屈服于民俗旧习还是走新发展?潘文华毕竟站得高、看得远,只有发展才能给重庆、给百姓带来幸福,因而他毅然选择了后者。那该如何面对沸沸扬扬的民怨呢?潘文华久经沙场,文韬武略都有一手。于是针对当时剑拔弩张的形势,使出了三板斧——
一是武力威慑。他叫来手下最威猛的干将,号称“莽娃”的郭勋祺。问他怕不怕死人,郭莽娃说:“我早就死鬼缠身了,还怕个球!”那好,于是潘文华立即给这个旅长加封了一个新职务,叫做“重庆迁坟事务所所长”。叫他带一批弟兄,拿起“家伙”,谁要是敢抗拒闹事的,便给我镇压。
二是文化洗脑。潘文华特别创办了《商埠月刊》,找了一批专家、文人来写城市拆迁发展的好处,列举了国外新兴国家和上海、广东等地的发展给百姓带来的幸福,甚至还把这些宣传资料免费赠送给市民。
三是经济补偿。发给每一个迁坟的家庭一笔“安坟费”,随迁随发,立刻兑现,以此缓解市民的不满情绪。
潘文华这三招使出以后,很有效果,迁坟的人便开始陆陆续续到场。一时间,七星岗的棺山坡热闹起来。然而,让潘文华始料不及的是,迁坟的人员中有不少浑水摸鱼者。他们挖开坟包,拆掉棺木,就开始要钱;有的一连刨几个坟包,还将尸骨、棺木乱抛一地。后来一经调查,才发现是一批无业游民和小杂皮在几个社会流氓的唆使下搞的鬼。川军旅长郭莽娃听说后,即刻派人将肇事者缉拿归案,没收了发的钱,还发配做苦工。
川军“莽娃”郭勋祺旅长
于是潘文华重新制定了政策:当事者必须先迁坟,并拿出所辖保甲的证明或家谱,还要当场对死者烧香祭拜后,才发放安坟费;冒名顶替者罚做一年苦工。于是,这场万众瞩目的迁坟工程,才迈上了有条不紊的道路。
整个迁坟工程从1927年8月到1934年5月,历时6年半,共迁有主坟、无主坟、乱葬坟共计435894座。这确实是重庆历史上一桩规模巨大、移风易俗、旷古未有的大事件。迁坟工程胜利竣工以后,开辟了由临江门沿嘉陵江达牛角沱,由南纪门沿长江达菜园坝的新市区,城区面积也因此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了一倍以上。
清末重庆城通远门和炮台外的棺山坡
那时候的重庆城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滑竿、轿子便是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在迁坟工程顺利进行的同时,潘文华开始着手城市的公路建设:从1927年,由通远门经两路口至曾家岩的中区干道开始修筑,这是重庆市区的第一条公路,1929年8月完成,全长3.5公里。后来又从七星岗延长至朝天门,总长约7公里。1929年7月,南区干道开始动工修筑,至1930年7月完成南纪门至菜园坝路段,全长2.87公里,后又经陕西街延长至麦子市段,总长约7公里。这是潘文华拓展新城的第二把火。
重庆早在清末就设有警察局,实行“城乡分治”,只是以重庆城乡为管辖区域,范围太小太窄,不成体统。潘文华上任后,确定以重庆上下游、南北两岸环城各30里为市政管辖区域。将江北县划入市区63.13平方公里,将巴县划入市区68.7平方公里。将重庆市区面积增大至131.8平方公里。初步奠定了重庆城以主城半岛为核心,地跨两江、三足鼎立并逐渐向周边区域拓展的城市发展格局。这便是潘文华的第三把火。
修筑通远门至曾家岩的重庆市区第一条公路
潘文华在重庆执政期间开创诸多第一:
饮用自来水。重庆城区的老百姓自古以来都是直接到两江取水,肩挑手提,饮用江水为生。有的人家劳力差,只得找挑水工代劳。吃水便成了市民劳民伤财的事。1929年2月,重庆建成四川第一家自来水厂——打枪坝水厂,1932年3月1日正式向市民售水。
打枪坝水厂、水塔(四川第一座水厂)
用电灯照明。1905年,重庆只有100千瓦的直流发电机一部,所发之电也仅供电厂附近少数住户和上半城的几大商铺照明之用。绝大多数市民仍旧是使用原始的灯笼、油灯和松明。1934年夏天,重庆电厂建成,11月向全主城区供电。
市民公园。1929年8月,在现在的渝中区大梁子,建成重庆市第一个娱乐、休闲、健身的公园——中央公园,解放后改为人民公园。
电话机。1930年春,潘文华募集电话公债20万元,购办共电式电话700门的交换机、长途乡村交换机及其附带设备,11月实现全市通话。
新码头。潘文华在任期间,先后完成了朝天门、西水门(建成嘉陵码头)、江北嘴、千厮门、太平门、飞机坝、金紫门、储奇门等码头的新建或扩建。
潘文华1935年7月辞去重庆市市长一职。抗日战争中任第25军团的军团长。刘湘于1938年病逝后,他成为继承人并任第28集团军总司令兼任川康绥靖公署主任。1944年冬秘密参加民盟,长期与延安保持着联系,并多次与中共高层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会晤,直接同中共中央建立了声气相通的统战关系。1949年12月9日在四川彭县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0年11月16日在成都病逝,享年65岁。
那位曾任“迁坟事务所所长”的“莽娃”郭勋祺,抗战时为国民党第50军军长,在皖南和新四军防线相邻,因通共被撤销军职。1947年被起用为第15绥靖区副司令,在中野司令部与旧友陈毅、刘伯承交往甚密,后回四川从事策反运动,解放后为四川省交通厅副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