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梦大夏国
自1995年起,每年农历二月初六至清明节,重庆都会迎来浩浩荡荡的一批又一批韩国客人。他们不远千里赶到重庆,一不外出旅游,二不洽谈商务,三不寻觅美食,甚至来不及打望重庆美丽的夜景,一下飞机就直奔位于江北城上横街的明玉珍睿陵陈列馆(今江北嘴中央公园内),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祭拜他们共同的祖先——明玉珍,历史上第一个建都重庆的皇帝。
明玉珍何许人也?他和大韩民国的子民有何干系?细说起来,这要追溯到660多年前的旧事:
那是1357年3月的一天,明玉珍率水军战船50艘,圆满完成到四川夔州(今重庆奉节)的征粮任务,正准备驾船顺长江而下,过巫峡返还沔阳(今湖北仙桃),突然听说有来使紧急求见,感觉有些意外。
来者是义兵元帅杨汉。面见明玉珍后,他叩头便拜,说道:“明公,现在是进攻重庆的大好时机。”
初闻此言,明玉珍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原来,明玉珍的老对手——四川行省左丞哈麻秃和右丞完者都此时坐镇重庆。按照元朝政府的募兵政策,“富民愿出丁壮义兵五千名者为万户侯。”几日前,杨汉率部众5000余人自西平寨(今湖北松滋)前去投奔,屯兵于江北,本想被招安,挣个万户侯,哪知完者都却虚情假意地置酒招待,欲在席间把他杀掉,占其部众为己有。难得杨汉机灵,躲过了这一劫难,又急又怒又恐地领着兵将放船顺长江出走,不料在巫峡竟巧遇明玉珍,就顺势做了“张松献图”。
韩国明玉珍后人来重庆江北嘴睿陵祭祖
杨汉早闻明玉珍大名,想借英雄之手一解心中之恨,便极力规劝明玉珍即刻出兵:
“明公,重庆城那俩丞相心怀各异,互不相容,又无重兵厚储,你若出其不意,全蜀便唾手可得。”
一个新的抉择摆在了明玉珍面前。
明玉珍是湖北随州随县人,世代务农。
据史书记载,“长有异相”,身长八尺,双目重瞳——眼中有两个瞳子,双目炯炯,神采奕奕。年少即有大志,不愿按照父辈模式庸庸碌碌地生活。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朝廷腐败,官吏贪赃枉法;天灾不断,黄河连年决堤,水、旱、蝗灾频繁,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各地百姓忍无可忍,终于激起了“红巾军”大起义。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明玉珍召集千余乡人,屯于青山(今湖北随州东南青林山),开始了武装抗元的壮举。
农民起义军领袖明玉珍
1356年,同样是农民起义并自建“宋”朝,自封为“天宪”皇帝的徐寿辉势力威望最盛,招抚安降各路起义军,明玉珍审时度势,毅然投奔天宪政权,被徐寿辉任命为统军元帅,镇守沔阳。一次在洞庭湖同元军作战中,明玉珍被元军悍将哈麻秃一箭射中右眼,所以人称“明瞎子”。明玉珍自从归顺徐寿辉以后,从无二心,一直视“宋”朝为正统,不敢稍有怠慢。
此刻,杨汉所言,是他从未想过的,加上不知虚实,自然心存疑虑:“重庆城山高路远,如何能破之?”
“城内空虚,并无重兵把守,定能一举破城!”杨汉显得迫不及待。
此时,部将万户戴寿站了出来,朗声说道:“明公驻兵于沔阳,是为了老百姓;到四川征粮运回驻地,也是为了老百姓。现在有如此好时机,不如把征得的粮食发十分之三回沔阳赈济灾荒,带上余下的粮食与杨汉的部属一道直取重庆。如果成功,则可以大干一番;如果不成功,我们就掠物撤退,对我们有什么损失呢!并且,出兵重庆益处甚多:可以觊觎陇蜀地区;占据长江上游,保护长江中游的荆襄一带;还可广开征粮的道路,一举三得。明公您就不要多虑了!”
戴寿言之凿凿,分析入木三分,让明玉珍不得不信服。他权衡一番形势利弊,决定亲率大军进取重庆。
大军调转船头从巫峡出发,逆江而上,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克夔州(今重庆奉节)、万州,浩浩荡荡向重庆挺进。
三月时值长江枯水季节,且是逆流而上,战船行进缓慢。明玉珍带领部队历时十余日,于四月初兵临重庆城下,在江北铜锣峡与守卫元军激战数日完胜,稍事休整,将向重庆城进发。
义军首领、天宪皇帝徐寿辉
这边明玉珍高调行事,一路攻城拔寨,将士斗志昂扬;那边“明瞎子”的威名远扬,通过民间的演绎和败兵的传播,持续发酵。待明玉珍兵临城下时,城中元兵早已骚动不安,全无斗志了。
完者都见大事不妙,自知不是明玉珍的对手,趁着茫茫夜色,带领一队随身侍卫,悄悄出城,向果州(今四川南充)方向逃窜。
第二日天明,哈麻秃硬着头皮领军出战,几个回合就被明玉珍擒获。
重庆城破。明玉珍领着大军浩浩荡荡进驻城内。全城老百姓倾巢而动,夹道欢迎,争睹“明瞎子”的风采。
哈麻秃被送到汉阳“天宪”政权报捷,徐寿辉大喜,封明玉珍为陇蜀省右丞相。明玉珍进入重庆城后,严禁士兵侵犯百姓、掠夺财产,备受百姓拥戴,附近的义军纷纷前来投靠,队伍越来越壮大。
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二月,完者都从定州(今河北定州)纠集残兵,然后联合四川行省平章朗革歹、参政赵资屯兵于嘉定(今四川乐山)大佛寨,准备反攻重庆。明玉珍闻此消息,顿时大怒,派遣部将万胜率兵直扑嘉定。这个万胜,有万夫不当之勇,是明玉珍手下最得力的战将,深受明玉珍宠爱,并被认作义弟。
万胜率军日夜兼程赶到嘉定,连夜向嘉定发起进攻,仅半个月就攻克嘉定城。而大佛寨却没这么简单,相持半年多仍然没有攻下。明玉珍亲率大军赶往嘉定城。嘉定城中元兵听说明玉珍亲自杀到,又惊又怕,逃的逃,跑的跑,早就失去了战斗力。明玉珍大败元兵,拿下嘉定城,并顺势占领成都,生擒完者都、朗革歹和赵资三人,押回重庆斩杀于大十字街(今渝中区沧白路)。
自嘉州(今乐山)、成都大胜后,明玉珍逐渐占领川蜀全境,并深入陕西兴元(今陕西汉中)、甘肃巩昌(今甘肃陇西)等地。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闰五月,起义军首领、部将陈友谅谋杀徐寿辉,自称汉帝。
大夏国疆域示意图
消息传到重庆,明玉珍悲痛欲绝。他衷心拥戴并为之浴血奋战的“宋”政权,被乱臣贼子颠覆了。明玉珍下令,川中全军缟素戴孝,为徐寿辉隆重发丧,又在重庆城南为徐寿辉立庙,春秋奉祀。他召集部属,义愤填膺地说:“我与陈友谅同为徐寿辉部属,陈友谅居然弑主自立,我定当整兵讨之。”于是令部将莫仁寿领兵严守入川第一关——夔门,断绝与陈友谅的任何往来。
从此以后,明玉珍所控制的巴、蜀、滇、黔之地,犹如一个独立王国而自成体系。部将们极力劝进,拥戴明玉珍即王位。明玉珍推辞不过,于元至正二十年十月十五日(1360年11月23日)即王位,自称陇蜀王,但“不易国号,不改元”,仍尊奉“宋”政权及其纪年,并为徐寿辉上谥号为“应天启运献武皇帝”,表明了自己与陈友谅篡逆行为的根本区别。
明玉珍的谋士、王国参谋刘祯并不满足于此,他劝慰明玉珍,说道:“今天下大乱,中原无主。此时若不称大号以系人心,部下将士来自四面八方,如果因思乡而离去,明君即使想保全川全蜀尚且困难,何以有力量去图天下!”
1363年正月,明玉珍在重庆正式即皇帝位,建立“夏”王朝,建元“天统”,立儿子明昇为太子。这是重庆历史上第二次建国都。朝廷设在长安寺(今重庆第25中学校舍),皇宫置于巴县官署(今巴县衙门一带),将治平寺(今罗汉寺)设为国宾馆,一切从简节约。
明玉珍在重庆称帝
由于常年征战在外,积劳成疾,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春二月,明玉珍病逝,时年只有36岁。年仅10岁的太子明昇继位,改元“开熙”,尊母亲彭氏为皇太后,垂帘听政。
自此,夏国臣僚开始自相倾轧。督察院知院张文炳专权,忌恨右丞相万胜,指使明玉珍的义子明昭假借皇太后彭氏的懿旨,杀死了万胜。万胜非常受军士们的爱戴,莫名其妙被陷害,诸军将大怒,传檄发兵,“不诛明昭,国必不宁”。10岁的小皇帝急忙按照大家的意思,把明昭杀掉,勉强将这场动乱按平。自此以后,大夏国力日渐衰弱。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建都应天(当年改为南京)。
1371年正月,朱元璋出兵讨伐大夏。6月22日,大夏皇帝明昇同母亲彭氏及右丞相刘仁奉表出城投降,明夏王朝灭亡。
第二年(1372年),朱元璋又将彭太后、明昇母子一行数十人,迁徙到数千里之外的高丽国延安郡(今朝鲜境内)。名义上是交高丽国君代管,实际是流放充军。而后,明昇被高丽国君封为“华蜀君”,招为驸马,其子孙繁衍至今,已达6万人之众(朝鲜2万,韩国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