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咨询人际关系的形成
咨询中人际关系的改变
1.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
(1)美好外貌的吸引。咨询者的容貌、着装、体态以及风度等都会影响求助者的吸引程度,尤其是在做初次诊断的时候。由于求助者对于咨询者第一印象的重要作用,咨询者的外貌因素占有了重要的地位。随着诊断次数的增加,这种作用越来越小,到最后咨询者的吸引力将会从外表逐渐转入个人内在的品质。
(2)作为一种相似性的吸引。在个人特性诸如态度、价值观、种族、年龄、性别等方面,咨询者若能意识到和求助者之间的相似性,往往容易相互吸引,使交谈得以顺利进行。所以说,相似性原则在交往的整个过程之中都起着相互吸引的作用——让双方不断产生亲密感。在这些因素中,咨询者的态度是最主要的催化剂。阿尔尼美的研究证实:在双方交往的后期,咨询者和求助者之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超相似,相互之间吸引力越大,谈话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3)作为互补性的吸引。当咨询者和求助者之间的需要以及期望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德国社会心理学家本雅明的研究表明,人际吸引中互补因素的增进作用显著,常常发生在感情深厚的同性朋友,特别是在男女朋友或婚外恋的情人之间。
(4)作为一种接近性的吸引。在实践空间上的距离越小,咨询者和求助者就越接近,交谈往往容易成为知心性的交谈。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接近性原则是增进陌生人——尤其是特殊关系之下的陌生人早期阶段交往的重要形式。不过随着时空的逐渐亲近,这种形式所发挥的作用慢慢减少,咨询者需要进一步寻求新的谈话方式。加州大学的学生在这方面做出了突出的研究。
(5)作为一种个体性的吸引。一个人的能力是影响人际吸引力的重要因素,这种个人能力和特长本身就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和召唤力,让求助者对咨询者发生敬佩感并欣赏其才能,愿意与咨询者接近。霍克海默在20世纪60年代做了该方面的研究。
2.阻碍人际吸引的问题
与之相对,咨询者在交谈过程之中,就要注意各种阻碍人际吸引的问题。
(1)人际知觉的偏差性。所谓人际知觉,是指咨询者的知觉,即对求助者的印象。人际知觉实质上是咨询者推测与判断求助者的心理状态、动机和意向的过程。在咨询行为中,必须先有导向性的人际知觉,后有双方的吸引。由于受到微观环境条件的制约,经常会造成歪曲的交往效果,也就是产生一些咨询者——求助者型的偏见。这些偏差型的因素就会阻碍良好关系的形成。最为常见的人际知觉的偏差是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在咨询者的头脑中形成的这些偏见心理都势必阻碍对求助者的真实了解,造成和求助者不良的关系的影响。
(2)自我认知的偏颇性。在交谈过程中,咨询者的自我认知有助于求助者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正确合理的自我认知是协调双方关系之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求助者在自我认知时,除了受主观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动机、意愿、愿望等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求助者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很难做到恰如其分,尤其在咨询者的面前,更加很容易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如果求助者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和咨询者对她/他的客观评价距离过于悬殊,那么,就会使求助者与咨询者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从而阻碍心理咨询的发展,降低咨询的成功概率。
人际关系模式的应用
咨询人际关系理论源于斯蒂芬博格的精神心理卫生咨询实践,它为如何促进精神健康,尤其是减轻或解除焦虑的咨询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它对交流、学习、焦虑、人的发展等概念的界定为研究者提供了理论的假设,因而,极大地促进了精神科咨询的发展。然而,人际关系模式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不仅仅在于精神咨询方面,它的概念框架可被广泛地应用于咨询教育、科研和咨询环境。
1.斯蒂芬博格对人际关系四个发展阶段的描述适用于一切以人际交往为基础的场景
以咨询教学为例,咨询者与带教老师之间的关系发展同样经历四个阶段。以该理论为指导,教师应注意在认识期关心、爱护、尊重学生,获得学生的信任;确认期师生双方交换各自对咨询实习的看法和期望,教师通过对所获得的信息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和确认目前自己所处的状况及所需的帮助;开拓期师生共同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的功能主要在于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将过去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咨询实践结合起来,在做操作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体验和总结寻求发展,而不是向学生教授和灌输咨询技能;到了解决期学生的问题得到解决,咨询能力获得了发展,此时新的问题和目标可能出现,确认、开拓、解决可能进入下一个循环。
2.人际关系的阶段划分以及咨询者六种角色的定位
这种划分和定位都有助于人们形成科学的现代咨询观尽管为求助者提供精心的照料是咨询学一贯倡导的宗旨,但是,咨询者在为求助者服务的过程中更应注重如何帮助求助者增强自身能力,帮助求助者从对他人的依赖逐渐走向独立;咨询研究的焦点也应定位在对咨询者的指导、咨询领导等能力的开发上,而不是简单地提供照料。
3.人际关系模式展现的是一个动态的咨询过程
这有助于为求助者提供符合个体不同时期需求的个性化咨询。
随着咨询者—求助者关系的发展,求助者的心理状况和咨询需求是不同的,相应的咨询者角色和功能也发生了变化,这种不断调整的结果使求助者获得了最适合个体的咨询服务。
4.人际关系模式可作为咨询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
与人际关系的四个阶段相对应,课程设置可包括四大块内容:
(1)人文类课程。
(2)医学基础及健康评估类课程。
(3)咨询理论及实践技能类课程。
(4)促进学生身心和能力发展的课程,如逻辑学、评价学、护理科研方法学等。
5.人际关系模式为咨询实践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持
斯蒂芬博格所描述的咨询人际关系的形成和终止过程,与咨询程序的基本过程是一致的,以该理论为指导,在特殊人群咨询、家庭养育及改善精神科求助者药物依赖性方面均取得了成功经验。
人际关系恶化的案例
(一)案例
孙某:女,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未婚。2002年9月入学,2003年4月开始出现食欲减退、乏力,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不愿与人交往,个人生活不愿打理,行为懒散。
近两个月来症状加重,不思饮食,疲惫乏力,嗜睡,不能坚持学习。自述生活没有意思,自己是一个没有用的人,一个失败的人,曾有自杀倾向。
入学前求助者成绩优秀,深得高中老师的喜爱,曾获优秀学生干部、县级三好学生等荣誉。
进入大学以后学习努力勤奋,但2003年1月的期末考试受挫,成绩不佳,之后情绪低落,郁闷,寒假结束返校之后,开始与同学疏远,独来独往,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曾称“老师和同学看不起她,不想上学了”。
既往身体健康,无特殊疾病史,父母均为农民,家中还有一个弟弟。由于求助者从小懂事、成绩好,父母及亲戚对她评价甚高,并寄予较大期望。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母对子女疼爱有加,但思想交流较少。本次就医由老师陪同,求助者面容苍白,情绪低落,意识清楚,回答问题切题,体格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求助者要1年住院治疗或回家休息。
毫无疑问,斯蒂芬博格的理论对于精神科咨询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对于人群保健、慢性病咨询、老年及残障等特殊人群的咨询也是适用的,但对于急症危重环境下的求助者咨询是不恰当的,对求助者自身在健康恢复中的作用的过分强调,可能会阻碍咨询者及时采取积极的抢救和咨询措施。
当求助者不能使用有效的交流技巧时,能否应用人际关系模式尚需进一步探讨。尽管斯蒂芬博格也认为环境会在人与人之间发挥作用,影响健康,但在理论的描述中并未涉及环境是如何影响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咨询者与求助者相互作用是否会影响咨询者专业功能的发挥?
这种相互作用与一般人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什么区别?咨询者是否应处于主导地位,咨询者是否对求助者的影响应该是主要的方面等都是应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二)理论分析
1.认识阶段——评估
咨询者与求助者相互认识,获得求助者的信任,通过交谈和观察获取资料评估求助者的健康,帮助求助者认和确定她所需要的帮助。
(1)一般资料:20岁的女大学生,未婚无宗教信仰,来自农村。
(2)社会心理学资料:求助者以往成绩优秀,自幼受父母及老师的宠爱,进入大学以后,在学习上受挫,自感不如别人,以往的自信与骄傲受到打击,继而怀疑自己的能力,怀念以前的生活,认为自己在同学中受到歧视,不能融入现在的生活。
(3)健康功能状态:求助者情绪低落,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减退,常感疲惫乏力,心情差,有自杀倾向,学习及生活能力下降,人际交往出现障碍,以上症状持续时间达半年之久;体格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智力、记忆力检查正常,可排除躯体性疾病及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症状。
(4)心理生物学体检(需要、挫折、冲突、焦虑):求助者能够体验心理生物学方面存在的异常,要求休学治疗或休息;体验到挫败感,有自杀倾向,存在生与死的冲突;出现情绪低落,独来独往,不愿与同学交往等焦虑表现。
2.确认阶段——咨询诊断和计划
在认识期的基础上,咨询者—求助者双方交换意见,确认求助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共同拟订治疗和咨询方案。根据以上四方面的资料,求助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咨询诊断):个人应对无效,与自信心受挫有关。咨询者—求助者协商,确定治疗和咨询的预期目标:
(1)求助者能够描述两种以上应对挫折的策略。
(2)求助者能够主动向他人表达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
(3)求助者表现出对周围事物的兴趣,能主动与人们交往。
3.开拓阶段——咨询实施
根据问题和目标,实施适合于求助者个体的咨询措施,以提高求助者的应对能力和自信程度,强调咨询者—求助者的共同参与。
(1)咨询者以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获得求助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咨询者—求助者关系。
(2)鼓励求助者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焦虑和期望,无论求助者表达什么样的感受与想法,咨询者应表示理解,不做任何评价。
(3)与求助者一起回顾以前的生活,总结以前应付压力和挫折常用的策略和方法,并评价其应用效果。
(4)鼓励求助者评价自己的行为,分析自己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困惑。
(5)创造机会,安排求助者的同学和老师前来探望,表达对求助者的友好和喜欢,肯定求助者的成绩和优点,提高其自信心。
(6)与求助者共同讨论,制订心理调整的策略和计划,帮助求助者树立重建自我的信心。
4.解决阶段——咨询评价
评价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咨询目标是否实现,并发现和确认新的问题。评价内容:
(1)求助者能否描述出两种有效的应对挫折的措施?
(2)求助者能否主动向咨询者或家人、同学谈及自己的感受和内心体验,能否坦然承认自己的挫败感?
(3)求助者是否已开始主动与周围人交往?
(4)是否有新的问题出现?
人际沟通能力测试题
在以下的15个问题当中,按照你自己的第一反应(每一个题目不要超过2~3秒钟的时间)来填写:
1.你认为在任何场合下都应该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吗?
Yes No
2.和自己兴趣爱好不相同的人相处在一起时,你也不会感到兴味索然,无话可谈吗?
Yes No
3.当别人在融洽地交谈时,你会贸然地打断他们吗?
Yes No
4.你善于和老年人谈他们关心的问题吗?
Yes No
5.当你处于一个新的集体中时,你会觉得交新朋友是一件容易的事吗?
Yes No
6.当有人与你交谈或对你讲解一些事情时,你是否时常觉得很难聚精会神地听下去?
Yes No
7.你年轻时候是否时而会做出一些言而无信的事?
Yes No
8.当你住在楼上时,你会往楼下倒水或丢纸屑吗?
Yes No
9.告诉别人一件事情时,你是否试图把事情的细节都交代得很清楚?
Yes No
10.你是否注意赴约前不吃大葱、大蒜,以及防止身带酒气?
Yes No
11.你关心报纸、电视等信息渠道中的社会新闻吗?
Yes No
12.你经常指出别人的不足,要求他们去改进吗?
Yes No
13.当你的同事或朋友取得进步或成功时,你是否真的为他们高兴?
Yes No
14.遇到不顺心的事,你会精神沮丧,意志消沉,或把气出在家里人、朋友、同事身上吗?
Yes No
15.你向别人吐露自己的抱负、挫折以及个人的种种事情吗?
Yes No
答案出乎你的意料:所有的正确答案都是应该选择No,这样的话,如果你的分数在10~15分之间,说明你是一个善于沟通的人;如果你的分数在6~10分之间,说明你的沟通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如果你的分数在0~5之间的话,太糟糕了,你急需增强你的沟通能力。
首先,咨询者应当减少归因偏差,提高自己的内控程度——这从以上数据也可以看出。归因偏差是产生咨询交往矛盾和冲突的一个主要因素。应当强力控制基本错误、咨询者—求助者的偏差和求助者自我服务之间的偏差,这些都会对咨询交往行为产生强大的影响。加强咨询者对归因偏差的认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咨询者的内控程度越强,越易产生正分值的情感体验,咨询活动成功的水平越高;在咨询过程中,求助者越易于用相对性理性思维与操作来诉说矛盾,回忆创伤性的问题。因此,应当着立培养咨询者的内控能力,引导他们用理性思维来应对咨询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避免障碍的产生,增强咨询的成功机会。
其次,创造各种咨询的机会,增强咨询者和求助者成功后体验工作模式中人际关系的信心。在一份对美国350名的心理咨询师和350名取得博士学位但是有着心理疾病的学生的对比性调查中,我们发现前者往往比后者经历了更多次的咨询性质的人际交往失败,更多失败的体验强化了成熟的咨询者削弱在咨询性质的人际交往中形成的心理障碍的能力,从而产生人际网络的由恶性向良性的循环。
但是,这是一种成熟心态之下所产生的正面效果;相反,如果这些具有可能负面效果的经历放在心智并不完善的大学生身上,就会产生这样不好的结局:根据上文所说的同一份调查,那些不成熟的学生失去了进行咨询性质的人际交往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校园中他们总是远远的躲开人群,拒绝参加各种活动,避免与人多接触,实际上,他们在极力回避的是失败的体验。
所以,咨询性质的交往和平常的人际交往障碍有着同样的征候,主要表现在:不善与人交际、或者滔滔不绝、不能形成有效沟通、对人冷淡或者死缠着某个人,一旦关系恶劣,就会出现情绪上的较大波折等表现。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的人,往往是缺乏自信的人。求助者总是把成功的人际互动归因于外部的环境等原因,将失败的原因归因于自身能力的缺失,这种消极的心理模式对建立良性人际关系产生极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对于咨询者来说,重要的是我们要给人际交往障碍的求助者创造一个平等宽松的交谈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