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萨法维王朝和来自西方的影响(1500—1921)
伊朗何时、何故转为什叶派国家?
16世纪初,一个崭新的帝国——萨法维王朝在伊朗高原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萨法维王朝发祥于阿尔达比勒(Ardebil)及其周边地区,即今伊朗西北部省份阿塞拜疆的东部地区,在蒙古人13世纪入侵伊朗后的一片混乱之中逐渐兴起。萨法维王朝得名于其奠基者谢赫萨菲(Sheikh Safi,1252—1334),萨法维人原本是一个苏菲派兄弟会的领导者。到了14世纪和15世纪,通过巧妙且富有战略性的联姻和极具魅力的领导力,他们将自身影响力和社会关系触角延伸至阿塞拜疆和安纳托利亚东部的一些好战的突厥系部落与大家族。
15世纪,在谢赫朱乃德(Sheikh Junayd,1447—1460年在位)领导下,萨法维王朝与古代伊朗领土上的统治力量突厥白羊王朝(Aq-Qoyunlu)结盟。萨法维人成功入侵基督教统治的格鲁吉亚境内,并借此一举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在此后的岁月中,萨法维人与当地一些伊斯兰部落战火不断。萨法维的强大武力来源于基齐尔巴什(Qezelbash)(1),他们是一群积极性高、攻击性强,充满宗教献身精神且对萨法维谢赫无限忠诚的游牧骑兵。虽然起源于逊尼派,萨法维人却扩大了他们的追随者范围,笼络了很多部落追随者。这些追随者都紧密依附于伊玛目阿里,并逐渐转变为什叶派(在神学层面上水平较低,主要是热切的民间信仰)。16世纪伊始,萨法维的年轻君主伊斯玛仪(Esmail)转而与白羊王朝作战,并在短时间内占领了大片领土,建立了一个大约和伊朗伊斯兰化之前的萨珊王朝面积相当的大帝国。帝国建立伊始,伊斯玛仪立刻宣布什叶派为新帝国的国教。
伊斯玛仪此举目的在于要求他的下属们对新国王有更强的奉献精神和更高的效忠度,同时也能使新帝国区别于以逊尼派为主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也是伊斯玛仪在安纳托利亚争夺霸权的主要竞争对手。由于安纳托利亚居住着大量什叶派穆斯林,伊斯玛仪还想通过此举削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那里的统治。然而,伊斯玛仪却在1514年查尔迪兰(Chaldiran)战役中惨遭大败,他麾下的基齐尔巴什勇士们在奥斯曼帝国大炮的轰鸣中成片倒下。自此,伊斯玛仪不可战胜的盛名灰飞烟灭,他梦想西进安纳托利亚的雄心也随之烟消云散。但是,萨法维王朝以什叶派为国教的信仰却保存了下来(甚至很大程度上以极端什叶派的形式出现)。自此,在1500年以前一直是逊尼派国家的伊朗彻底转变为一个什叶派国家,直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