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殿骑士自身的冲突和矛盾
这就不难理解,在中世纪,为何如此多的年轻人渴望加入圣殿骑士团这样的宗教军事团体,为何当时的社会舆论也倾向于在骑士团服役意义重大。在我们看来,骑士的生活方式显然有悖于基督教精神,但毫无疑问,这个观点必定会令中世纪的人感到震惊和不解。
从种种情况来看,这个观点应该也令穆斯林——十字军的敌人——感到惊讶。对于穆斯林来说,“圣战”(holy war)的任务,就是使用包括武力在内的手段讨伐异教徒。现代伊斯兰学者强调,Jihad一词更偏向于指精神或信仰相关的斗争,因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对“圣战”的一种背书。但有一点不容置疑,自穆罕默德在610年创立伊斯兰教以来,伊斯兰教已通过阿拉伯人一系列的南征北战进行了广泛传播。
信奉基督教的西方各国,必然要从政治和文化等角度将自身与异己划分为不同阵营——正如伊斯兰世界也同样敌斥信奉基督教的“Kafir”(卡菲尔,伊斯兰教信徒对异教徒的称呼)。即使这两大敌对阵营没有公开的武力冲突,他们之间也存在一种类似冷战的状态,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现代。布永的戈弗雷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后重夺耶路撒冷的控制权,这更加剧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间的敌对状态。
在这幅画作中,耶稣基督以剑和《圣经》引领着十字军军队。
因此,圣殿骑士团的宗旨看似矛盾,那主要是因为它体现了所处时代的矛盾,那是一个可以用信仰的名义发动战争的时代。圣殿骑士团的世界观存在深层次的问题,因而不可持续,但他们依然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不断地陷入一个又一个的麻烦。
鲍德温一世集宗教和世俗权威于一身,于1098年入主埃德萨。
(1) 源自阿拉伯文的sharqiyyin,意为“东方人”,拉丁文作Saracen。这个词在中世纪不仅指阿拉伯人,还包括其他的穆斯林。——译者注
(2) 圣殿山和阿克萨清真寺皆为耶路撒冷的宗教圣地。——译者注
(3) 耶路撒冷有多处以圣乔治命名的地方,包括教堂、街道等。——译者注
(4) “太初有道”中的“道”,在《圣经》中的基本含义为“言”或“话语”。——译者注
(5) 中世纪修士,提倡过清贫生活,他始创的方济各会中的修士一般衣着简朴。——译者注
(6) 据传,君士坦丁大帝在梦中看到天边有一个燃烧的十字架,下方有一行拉丁文“in hoc signo vinces”。在第二天的米尔维安大桥战役中,君士坦丁让士兵们在盾牌上做十字架的标志,罗马军队果然获胜。——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