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够的中国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为什么古代发生战争后,粮食的需求会大量增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战争,本质上拼的还是经济实力。而在古代,这个经济实力就是谁的粮食多。当战争发生后,粮食的需求量就会骤增。

根据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的一份奏折,不算战马所需精料和运粮民夫口粮,仅仅算4万士兵的口粮,10个月就需要粮食42万石,约合现在的2.5万吨,而当时绝大多数省的仓粮才25万石。

要知道,真正打起仗来,军队的出动又岂止是4万?国家往往需要倾举国之力,才能打败一个强劲的对手。如汉武帝时期,汉朝甚至深入漠北北击匈奴,但是,军事行动过度消耗国力,使得“海内虚耗,户口减半”,让汉朝有了“亡秦之迹”。

那么,为什么古代发生战争后,粮食的需求量会骤增?

军粮运输中的消耗

其实,无论打不打仗,士兵都要消耗口粮,这个数量是固定的。战争中粮食的消耗量提高,主要是因为运输中需要大量的粮食。

中国自古幅员辽阔,因此军队的调动往往费时费力。如果战线在千里之外的边疆,就需要大量的后勤人员带着军粮跋山涉水。古代交通工具落后,道路也不平整,运粮的道路上不乏崎岖的山路、泥泞的沼泽、荒凉的戈壁,这时就需要靠人扛马驮,很费时间。《史记·平准书》记载,“汉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余钟致一石”。也就是说,汉军攻打西南夷,每运送一石粮食,就需要在路上消耗掉10倍的粮食。

汉朝,5万大军每天消耗的粮食多达6000石,换算成现代计量单位,就是162吨,再算上后勤补给队伍、马匹牲畜、工匠辅兵,每日花费算成五铢钱,大概在200万钱左右,每月要花6000万钱。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详细讲述了中国古代的粮食运输情况,按照他的计算,一个运粮人可以携带6斗米,再加上一个士兵携带自己5天的口粮,一个运粮人供应一个士兵的话,可以走18天。当然,这18天只是去的路程,算来回只能走9天。如果安排2个运粮人,一共可以走26天,来回只能走13天;如果安排3个运粮人,可以走31天,来回就是16天。

在没有机械动力的时代,从士兵出发地到前线,不可能只有16天。当然,政府也不可能如此精细计算,通常是:如果要调动10万大军,就至少要准备30万名民夫来运输粮食,正如沈括所言:“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复加矣。”

更何况,中国古代的战争规模都比较大,10万大军只是基准线而已。如果是调动20万大军呢?那就需要准备60万民夫运粮,合起来就是80万人要吃饭。如果是调动30万大军呢?就需要准备90万民夫运粮,合起来是120万人要吃饭。

为了支持战争,普通百姓往往要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正如宋朝宰相宋琪所说:

“臣每见国朝发兵,未至屯戍之所,已于两河诸郡调民运粮,远近骚然,烦费十倍。”中原王朝是农耕文明,骑兵少,可能军队的调动速度慢。那么北方游牧民族的军队骑兵多,行军速度快,路上消耗的粮食就会少吗?少是少,但是少得不多,例如辽国正军与打谷草家丁的比例是1:2,也就比宋朝的1:3比例低一点儿而已。另外,如果在战争中,一方占领了对方的城池或俘获了大量士兵,那么就要面临供应更多人吃饭的问题。比较仁义的将领会将自己的军粮拨出一部分给平民或士兵,遇到残暴的将领,就直接把这些人团灭。《旧唐书·黄巢传》就曾记载黄巢大军“俘人而食,日杀数千”,即每天不但杀人,还把被杀的人当作口粮吃掉。电影《投名状》里面的淮军将领为了节省粮食,就把投降后的太平天国士兵全部射杀。

失败的解决方案

除了人吃的粮食,战马也要消耗粮食。战马的饲料不仅需要干草、秸秆,也需要豆类甚至小米,这样才能够保证战马作战时的体力。宋朝时,部分北方军队每匹军马的标准是每天生谷二升,“每人给面斗余,盛之于囊以自随。征马每匹给生谷二斗,作口袋,饲秣日以二升为限,旬日之间,人马俱无饥色”。

要想赢得战争,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毁掉对方的粮食供应。《孙子兵法》中就写道,有智慧的将领一定是千方百计地去得到敌人的粮草,吃敌人1斤粮食,相当于省了自己20斤粮食。

实践这个理论的杰出代表,就是东汉末年的曹操。官渡之战中,袁绍的实力远比曹操强大。但曹操通过派遣小股部队,夜袭袁绍的粮食据点乌巢,一把火烧掉了袁绍的粮食储备,使得袁军阵脚大乱,不战而溃。

如果无法毁掉对方的粮草供应,自己的粮草又支持不了长期战争,这个仗就没法打。诸葛亮每次北伐曹魏,结局都因粮草问题终止军事行动。建兴九年(公元231年)二月,诸葛亮率10万大军四出祁山攻伐魏国,打到上邦时,眼看魏军跑掉,他命令3万精兵,手执镰刀、驮绳,把陇上的新麦一割而光,运到卤城打晒去了。当然,这些抢来的粮食还是不足以支撑蜀军的长期作战,而魏国粮食还有的是,最后诸葛亮被迫撤军。

中国古代很多统治者为了舒缓粮食运输的压力,就在边境修建城池,驻扎相当规模的军队,并让这些军队的士兵集体开荒种田,自给自足,这就是所谓的军屯制度。早在三国时代,曹魏就在北方大规模进行屯田。西魏时期,鉴于北方战乱已久,经济破坏严重,于是推行了府兵制,也是一种军屯制。而明朝初期,朱元璋为了解决军队的粮食供应问题,便推行了正式的军屯制。

按照朱元璋的规划,全国军队分为17个都司,每个都司下设若干个卫,每个卫有5600人。而这些卫所不仅承担着地方的军事防御职责,还必须屯田。卫所的军队,三分守城、七分屯种。为了加强对军屯的管理,朱元璋制定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明初的户籍中就有军籍一类,军籍户口必须世袭为军户,除籍十分困难。

明朝全国的屯田军士达180余万人,军屯数量为90多万顷,占据全国耕地的十分之一左右。在边疆地区,军屯的比例就更高,如果有100万亩军屯,占据全省耕地的60%以上;在嘉靖时期,贵州的军籍户口为14万,占据贵州总人口的51%;《明会典》载陕西田土共计31万顷,军屯就占据了16万顷。

军屯制在明朝农业中占据了重要作用,它解决了战争中军粮在运输中的消耗问题,正如朱元璋所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军屯制也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还推动了云贵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改土归流。

明朝的军屯为国家财政和边防建设做出了贡献,但这是建立在对军籍户口残酷的剥削之上的。地方将领把军士变为劳工,卫所军备军官更是任意役使,军士甚至被迫为权贵种田,沦为佃户,军官也开始向军士“卖闲”,比如每月交纳200钱就可免除军事训练。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逃亡军士达数十万之多。山东一个百户所,原额为120人,逃亡后只剩1人。明朝后期,军队耗资极大,战斗力极差,成为中国历史上效率低下的军队。明朝的灭亡伴随的是一系列战争的失败,每次失败固然有指挥上的失误,但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粮再也无法正常供应。

结语

蒙元之所以能横扫亚欧大陆,一个重要原因是蒙古骑兵的“闪电战”,行军速度非常快,运输中粮食的消耗比较少。蒙古战马本就耐力强,且游牧民族的士兵从小就习惯颠沛流离,对于如何获得食物很有一套方法,例如行军过程中可以射杀兔、鹿等动物为食,每攻下一个城池,很可能四处劫掠,取粮于敌。

蒙古骑兵不怎么吃小麦、水稻,他们一般吃肉,所以在行军时都会带着牛羊,饿了就杀了吃,吃不完的肉就做成牛肉干或羊肉干。蒙古人的牛肉干硬得像石头一样,但吃下去很有饱腹感。他们制作牛肉干的过程比较特殊,把牛肉和盐一起晾晒,然后扯成丝状,再晒,再捣碎,如此反复,牛肉会和盐分充分融合,再加上暴晒,牛肉会更容易保存,这样的牛肉放在汤里能满足蒙古人所需的盐,满足骑兵们的营养需求。

而当时的欧洲骑兵还需要配好几个服务人员,单个士兵所消耗的粮食不亚于中国的中原王朝。所以一旦交手,欧洲人所要消耗的粮食远远大于蒙古人所要消耗的粮食。

但即使如此,继续长途跋涉的蒙古人,依然面临粮草困境,毕竟,不带粮草转战千里,人虽就地吃肉,但马要却沿水草线路行军,这无疑又增加了困难。

直到现代,有了机械化的交通工具,军队的粮食消耗才大为减少。当然,我们都珍惜和平的生活,对于战争,最好还是敬而远之。

(作者:柏舟)

参考资料:

[1]滨口重国.后汉末曹操时代之兵民分离[J].东方学报,1940.

[2]齐思和.战国制度考[J].燕京学报,1938.

[3]雷伯伦.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

[4]高越天.蒙古史纲[M].北京:中华书局,1972.

[5]孙媛贞.明代屯田制研究[J].食货半月刊,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