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质评价专家
正如那篇《基于音响心理的音质评价》的论文内容所显示的一样,我所在的第一研究室室长木村阳一无疑是音响心理和音质评价方面的专家。我从木村身上学到了很多音质评价方面的知识。
在音响研究所的上司中,没有人像木村那样拥有传奇的经历。四十多岁的木村每天在公司内整整齐齐地穿着西装系着领带,完全看不出是爵士乐鼓手,但他却是使新奥尔良爵士乐在日本扎根并传播的开拓性乐队——新奥尔良无赖的创始成员。他年轻的时候,作为首次在新奥尔良演奏交流的日本人,受到广泛赞誉,并成为新奥尔良市的荣誉市民。
他进入松下电器公司以后,一直在音响研究所工作。在职期间留学,获得了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的音响心理博士学位。也就是说,人类在接收声音时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木村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在大学图书馆里读到的那篇论文写的正是这个内容。
音质评价,换句话说就是为了使音质“可视化”而对其进行测试。扬声器或功率放大器等音响器械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可视化,即实际测定的物理特性以及人类耳朵听到的感性评价。
所谓物理特性,是指它具有周波数特性或位相特性等特点。
感性评价有几百个“音质评价用语”,某些声音就用它对应的形容词来表达。比较简单的评价词语有“声音欢快/阴郁”“声音温暖/冰冷”“声音清晰/模糊”等,此外,还有大量的专业术语。
音质评价的工作就是找到这种物理特性和感性评价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研发新扬声器的时候,做了A和B两个样品的测试,A样品“产生的声音最深沉,但是声线非常细”;B样品“声音不够深沉,但声音轮廓一条一条非常明晰”。那么,实际上A和B的物理特性有什么不同呢?音质评价就是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们在音响研究所创造的产品有明确的目标,那就是用人耳去听时,同时具备“在音乐厅听到的强有力的临场感和空间的深度感”以及“一条一条的声音轮廓”。那么,能达成这个目标的物理性能是什么呢?为了向研发团队反馈该物理性能,我每天不停地听样品的声音。
正因为木村本身曾经是一位演奏家,所以他能用语言充分地表达物理测试所获取的不同数据之间的声音差异。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其他厂家的扬声器中有一款声音很棒的产品,然而用物理特性对它进行分析后却发现,无论怎么看,测量结果都输给我们的扬声器。
在测定数据方面,有些扬声器规格出众,但通过人耳来听的时候,评价并不好。找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成了我们讨论的出发点。耳朵听到的声音差异和测量出来的数值差异,两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这一点至今没有被彻底研究清楚。而我从音质评价团队中学到了这整个思考过程。
音响器械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受第三者评价所左右。
研究所会邀请顶级音响评论家来试听音乐。比如,评论家评论说,某个扬声器中贝多芬的第几曲第几乐章的某处中乐器演奏出的声音是如何的美妙。而这对应着我们所拥有的数据中的哪一部分呢?木村领导的音质评价组成员们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如果不同时了解音乐和技术这两个方面,不可能进行这种分析。
如此煞费苦心的结果是,超薄隐藏式音响(第三十三页的照片)在一九八八年作为Technics品牌旗下产品开始发售。让我兴奋的是,其第一台产品就被引入了著名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在歌剧院的正式演出上,管弦乐团演奏音乐,歌剧演员伴随音乐歌唱,但是为了彩排而特地请管弦乐团奏乐是很难的。因此,歌剧演员彩排的时候就需要有替代品来替代管弦乐团。于是,超薄隐藏式音响就成了这个替代品。安装在彩排室的歌剧院超薄隐藏式音响现在依然发挥着作用。
我们创造出了能够代替歌剧院管弦乐团的扬声器,因为它确实实现了音乐厅的空气振动效果。长期以来的努力有了收获,并且受到了海外广泛好评,这让我喜出望外。
接着,通过这款被用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超薄隐藏式音响AFP,我们又开始向改变日本居住空间这一大项目发出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