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沟通有效性的标准
那么有没有一个标准,来区分好的沟通和糟糕的沟通呢?答案是肯定的。
沟通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这件事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我上次的课不是讲得很清楚吗?”他在暗示什么?他在暗示:“我说了,你没听到,那不是我的责任。”
衡量一次沟通的效果,到底应该站在发出方的角度还是接收方的角度呢?发了,对方没收到,这个沟通有效吗?只要接收方没有收到,那么沟通就是无效的。所以你说没说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有没有听到;你说了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对方理解成了什么才重要。衡量沟通的效果,要站在接收方的角度。但凡在接收方产生了期待的效果的沟通,就是有效的沟通;不管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做了多大的努力,只要在接收者那里无法达成期待的效果的沟通,就是无效的沟通。
但是,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句话,每个人的理解和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意味着,当我们面对不同的个体时,即便我们用同样的方式去沟通,得到的结果仍然不一样。那如果我们想要得到理想的结果,就必须针对不同的个体,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沟通。一句话,有效的沟通必须以评估接收方为前提。
接收者的接受度,对于沟通的效果,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我们头脑里有个想法,要把它表达出来,让对方听到、接受、理解、愿意做,就必须考虑影响对方接受度的一系列的因素。
首先,他是否愿意听?其次,他是否听得懂?至于如何评估接受度,在表达的章节里,我们将做更详细的探讨。先来谈一个典型的不考虑接受度带来的沟通失败的场景——忠言逆耳。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忠言一定要逆耳吗?非常逆耳的忠言,在说出去之前,就可以预判对方根本听不进去,这样的忠言,还有必要说吗?我们站在发出方和接收方的角度看,会看到截然不同的结果。站在发出方的角度,理直气壮:“我提的是忠言,我的动机是善良的。既然动机是善良的,即便对方没有听进去,我还是在做一件善良的事情。”但是站在接收方的角度,情况完全不是这样。逆耳的“忠言”,接收方的情绪是非常抵触的,听不进去就不会产生什么效益。不仅没有效益,逆耳的“忠言”,还让接收方的心情变得糟糕,甚至会影响双方之间的关系。所谓的逆耳忠言,根本就不应该发生。
但为什么在现实世界里,“忠言逆耳”的现象会经常发生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所谓的逆耳忠言,真正的受益方是表达方。通过给予对方所谓的逆耳忠言,会让表达方获得一种控制感。“我是对的,你是错的,你得听我的。”这种控制感,会带给表达方心理上的愉悦感。所以实际上,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接收方的痛苦之上。“不吐不快,吐了,我快乐你不快乐,你还不能指责我,因为我说的是忠言。”
忠言本身不是错,逆耳是错。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何必逆耳。考虑到接收者的接受度,就要用对方能够听进去的方式说出来。对方接受了,才是真正精益的沟通。
通过评估接收方产生的沟通效果,就可以把沟通区分为影响性沟通和冲动性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