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例子,胜过千言万语
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精彩的演说,都是依靠故事来打动人心的。相比起一个个晦涩难懂的道理,精彩的例子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当我们是听众的时候,只需跟随讲述者的话语便能踏上故事的旅程,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便会发觉自己已经接受了演说者的思想。当然,你在聆听故事的时候,会与故事中的情节或人物产生共鸣,不知不觉地陷入故事中人物的思想和情感纠葛中。
优秀的演说家呈现出来的精彩例子,不仅例子本身精彩,演说家演绎的过程也同样精彩。我们普通人要想达到同样的效果,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既要提升例子演绎的技巧,又要提升语言组织能力,改进例子的情节,甚至还要不断提升我们的自信心,丰富我们演说和当众表达的经验。
在讲述例子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例子要有一个引起听众共鸣的主人公。第二,通过激发兴趣、制造悬念等形成例子的张力。第三,适当提供细节,如果细节太少,故事会显得不够生动,如果太多则会显得冗长。第四,要有令人满意的结局,或有趣或感人或给人启迪。
听众被例子吸引,被例子打动,都源于你讲述的过程,因此,精心设计你的例子是完全值得的。针对这四个讲故事的要点,我们可以用下面的三个小技巧来加以体现和升华。
第一,例子需要蕴藏道理。
我们会在故事里加入一些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的细节,尤其是那些我们亲身经历的故事,但听众除了需要了解这些细节外,更想知道你到底想借此表达什么,里面藏着什么道理。
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作家毕淑敏写的一段故事来体会:
整个下午,戈尔都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怎么也想不出这条狗的目标究竟是什么。于是,他来到小花园里透透气,正好看见自己的4个孩子在一起嬉戏打闹,玩得很快乐。突然,他灵光一闪,觉得狗的目标有了!
于是,戈尔再一次把狗送到朋友那里,驯狗师马上就对这条狗进行训练。不久,一条训练有素的狗就出现在戈尔家,它不光成了孩子们最忠实的玩伴和朋友,晚上还肩负起了看家护院的职责——这就是戈尔为自己的狗确定的目标。瞧,狗有了目标后才能成为一条好狗,人自然就更不用说了。
人活一辈子,不能没有目标,特别是年轻时,设立自己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是头等大事。
在这个小故事里,作家毕淑敏很巧妙地从动物的目标过渡到人的目标,从为狗设立目标的重要性,讲到人设立目标的重要性。除了故事精彩,蕴含的道理也是水到渠成地呈现给读者的。这样讲述一个例子通常不会因为里面蕴含的道理而降低听众的期待值。
第二,情节一定要引人入胜。
要想我们的故事能吸引听众,就需要情节引人入胜,而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把情节生动化,这样才能够让听众的思维跟着我们的故事一直走下去。
我清楚地记得那些在图书馆消磨的日子。那些书架上的书都是不知被多少双手抚摸过、查阅过的。黄昏,图书馆里是沉默而寂静的,一束光线照射进来,打在书脊上,轻尘在微光里飞舞,这一情景总让我想起一段温暖孤独的旅程。
这样的回忆并非我独自所有。曾经有一个朋友就谈起过类似的场景。他说,在他3岁的时候,父亲因病故去,留给他的似乎只有沉重的书了。几个书架立在屋子里,像矗立着几尊巨大的雕像,占去大半个空间。当他从梦中醒来的时候,常常看到的是光柱裹着微尘照到书架和屋梁上,将整个屋子衬托得既明且暗。
我想,这大概就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吧。
演说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对特定的情景进行了形象化描述,以增强故事的生动性和具体感。当作者描写图书馆的细节时,也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段。当回忆自己在图书馆度过的那些日子时,为了突出图书馆的寂静,用“一束光线照射进来,打在书脊上,轻尘在微光里飞舞”这样优美的句子来增强效果。当他讲述朋友幼年读书的时光时,一句“当他从梦中醒来的时候,常常看到的是光柱裹着微尘照到书架和屋梁上,将整个屋子衬托得既明且暗”,将朋友当时离开父亲后的孤独和有书籍陪伴的温暖感觉描绘得贴切、生动。
如此娓娓道来的故事,会让听众产生如临其境之感,好像也回到了童年读书的时代,并受到强烈的感染。
第三,通过细节让听众感同身受。
所谓细节,是指演说者在故事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的细微环节。对细节的真切刻画,往往能够给听众留下鲜明的印象和独特的感受,从而增强演说的现场效果。
敬一丹是著名的主持人,她在一次关于新闻工作者使命感的演说中,讲述了一个贫困山村带给她的心灵震撼,从而坚定她工作使命感的故事。
那天,当我们走进一户人家采访时,看见一位老妈妈正在屋里煮着一锅黑乎乎的野菜。野菜煮开后,她就往里面洒了一把玉米面。我们都以为那是“猪食”。可过了一会儿,老妈妈端起那碗黑乎乎的东西吃了起来——这就是她家的饭。我朝屋内四周一打量,她家所有的东西加起来也就值几十块钱。我们的摄像师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拿出一百块钱递给她,说:“您拿这钱去买点小猪来养,也许能帮点忙。”听县长说,整个山沟都破不开这一百块钱。哪知,老妈妈竟激动地抱住摄影师说:“你是我的儿子!”当时我很难过,不仅是因为我眼前看到的赤裸裸的贫困,还为老妈妈说的这句话。我们做什么了?人家叫我们儿子,把我们看作自己的孩子!
还有一个意外,是在我们看到一群孩子的时候。当我们把文具拿出来时,发现他们都不认识文具,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法上学。我们拿出一些铅笔,他们对此很陌生;我们拿出有香味的橡皮,他们误以为那是糖。最让我难过的是,那些孩子都没有表情。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孩子我都见过,我也能预想到,可是,当看到孩子们都没了表情的时候,那种难受是心底里头的。
在整个演说过程中,敬一丹老师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个细节:被记者误认为是猪食的“洒了一把玉米面”的野菜;老妈妈抱住摄像师说“你是我的儿子”的举动;被孩子们误以为是糖的“有香味的橡皮”及“那些孩子都没有表情”的麻木。
正是这些细节,真实地反映了山区农村的闭塞落后及农民生活的贫困与艰辛,从而增强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民生意识。这样的例子胜过对于农村条件简陋的叙述,更能让人产生共情。
相比起一个个晦涩难懂的道理,精彩的例子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通过道理、情节及情感的描写,将例子准确刻画,给听众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