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闪闪发亮的日子(8)
我想着给每个同学写信的时候都寄一片学校的银杏树叶子,找了个下午就再去捡叶子。已经是初冬,树上的叶子很稀疏了,我庆幸的想要是再晚几天想捡叶子估计也没地方可捡了。我在聚精会神的找那些完整而好看的大叶子,突然有人从背后拍了我右边的肩膀一下。我下意识的向右回头看,没看到人,正在纳闷着,左后方传来一阵大笑。“你真是个笨蛋,哈哈哈”。我再向左侧回头,一看是王新燕,她正乐得前仰后合,她们班的瞿丽在一边微微笑着看热闹。我略微有些脸红,小声的嘀咕一句:“作弄我至于这么开心嘛”。
她笑够了之后问我在干什么,鬼鬼祟祟的样子。我反驳:“我哪里鬼鬼祟祟了?”她说:“你鬼头鬼脑的左看右看,就像要偷东西似的。”“哦……”我恍然大悟:“我那是在找银杏叶,当然要左看右看了。”我想象一下刚才自己的动作,还真有一些鬼头鬼脑的样子。“你找叶子干吗?这不满大街都是吗?”“在咱们这里很普通,但是我老家很少有银杏树,叶子也没有这么大。我捡一些寄给同学们当礼物。”
她有哈哈笑了一声,说:“一个破叶子也能当礼物?”我反驳她:“这不是破叶子啊。在书里夹几天,很漂亮的。再说了,这也是学校的一个特色,寓意很好的。”“我小时候才玩这种幼稚的游戏呢,早就不拿叶子当书签了。”她瞟了我一眼,对我这种幼稚的行为很是不屑。“你快忙去吧,我刚还需要捡一些叶子再走。”我有一丝的尴尬,也觉得好像是有那么一点幼稚,想赶紧把她支走。没想到她说:“反正我刚下课,也没什么事,帮你一起捡吧。”不由我分说,拉着瞿丽就开始也捡叶子。
不到10分钟,我们三个就捡了一大把银杏叶,我忙说够了够了。王新燕笑嘻嘻的说:“我帮你这么大忙,你不应该请我们两个吃顿饭吗?”我吐了吐舌头:“你这劳动力也太贵了吧?10分钟不到就能换一顿饭。”她眼睛转了一下,说道:“别害怕,我们不是宰你,咱们去食堂吃饭就行。”我为难的看了看瞿丽,说:“这不好吧?哪有请吃饭去食堂的?”瞿丽附和了一句:“我是蹭饭的,吃什么都行。”王新燕一把揪住我的胳膊,“就这么定了,走!”
我很尴尬的被她拖着走了几步,找了个机会摆脱了她抓着我胳膊的手。我们去了学校里面最大第一个食堂,因为平时离我宿舍楼比较远,很少来。而女生宿舍楼离得比较近,她们两个应该是经常来的。王新燕看出来我不熟,就轻车熟路的带着我去打好了饭,一块找了一个角落做下来吃饭。王新燕总是这种咋咋呼呼的假小子性格,瞿丽明显很内向,而我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来打破这种尴尬。我们就断断续续的聊了一些班级里面的琐事,王新燕有时候夸张的笑声引来邻桌的侧目,让我更觉尴尬。我在煎熬的感觉中吃完了饭,临出门还买了三瓶冰红茶,递给她们一人一瓶。王新燕笑着夸我突然变得大方了。
我和她们两个道别,各自回宿舍。我回去后就抱怨,被黑鸭子强迫着请了一顿饭。八卦新闻总是宿舍最吸引人的话题,侯勇、章志宙、陈斌他们三个听完了前因后果,给出了不同的结论。侯勇说黑鸭子肯定对我有意思,让我赶紧乖乖就范。章志宙说你别想太多,要是真有意思,就不会拉着别人一起了,早该单独约你出去了。陈斌劝我说,不管是不是有苗头,这个姑娘性格太像男孩子了,都可以当哥们处,一点谈恋爱感觉都没有。听着他们三个不着边际的观点,我只能苦笑一下,让他们赶紧打住。
没几天,我收到了肖亚男的回信。即使复习了一年,她也没有考上大学,所以还在补习。所以,在我给她写的信里主要是鼓励她一定坚持下去,千万别放弃高考。正好这两天是地坛的图书节,这是全国最大的图书节。我在逛的时候,专门去买了一堆的全国各地的高考资料,给她寄了回去。回想起高考结束,我们四个人一起喝酒的日子,大家还是一起期盼过未来的生活。仅仅几个月后,不但远隔千里,我们的生活和心境都经完全不同。
之后的一个多星期,我陆陆续续的收到同学们的回信。牛国庆的信写的很客气,言语中透露着一种无奈和羡慕混杂的语气,看得我都找不到适合回信的语言。我只好也规规矩矩的回信,说了一些自己都感觉不疼不痒中规中矩的话。我写信的那一刻,我突然感觉自己成了一个社会人,也会说那些套话了。
谭开芳的信比我预想的要收到的晚,她那急脾气竟然这么晚才回信。我都怀疑是不是因为上了潞州学院,对学校不满意而生闷气。不过相比较而言,她至少不用像肖亚男那样继续接受高考的煎熬了。在她的信里,明显有一种对生活的迷茫。其实,谁不迷茫呢?信里还一如既往的揶揄我几句,说我到了北平忘记她这个普通朋友了,肯定被学校里面的美女看迷了眼,我都能在脑海里浮现出她说这些话的神情,只能摇着头无奈的笑了笑。我回信的时候一边给自己找为了开学两个多月才给她写信的理由,一边还要给她打打气,以后还有继续考学深造的机会。说实话,我自己都不相信她还会继续考研,但是我仍然这么写了。
尚山石的来信内容大部分和我想的一样,与我当年给已经上大学的同学写信的语气和心境如出一辙。他也如我所期盼的提到了李小娟的情况。他们两个现在很熟络了,并且经常在学习上交流。我意料之外的是,他们两个还时不时的谈起我。看到这里,我瞬间就涨红了脸,即使隔着千里之遥,隔着三页薄薄的信纸,我仍然无法抑制尴尬。庆幸的是,他们还没有那么熟悉,能投谈论的话题也有限。我赶紧给他回信,除了客套话之外,额外叮嘱了一下他,我和李小娟之间关系没他想象的那么复杂。
书信的交流真的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既可以给人充分的思考时间,又可以时不时的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查看,希望能从言语间找到一些自己关心的事情的蛛丝马迹。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即使阅读理解题都没有像现在这么仔细揣摩过字里行间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