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理,最没用又爱用的教育方法
生活里,哪个家长没给孩子讲过道理呢?我的同事说起自己父母就爱讲道理时,一脸无奈。而轮到他带孩子,也是一套套的大道理。不知不觉,我们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讲道理,究竟有没有用?
前年,在父母课程上,我见到一位新加坡妈妈。她提到儿子,唉声叹气。本以为她有大问题,结果她说:“我儿子有个特别讨厌的习惯,回家进屋袜子乱扔,可是装袜子的筐子明明在门口,就是随手放进去的事儿。”她的儿子已经十几岁了,这个讨厌的习惯,她从儿子小学就开始扳正,到了高中却一点儿改变都没有。
生活里,你有没有特别想让孩子改掉某个坏习惯,但无论怎么说都没效果?后来,你是怎么做的?
很多家长特别有毅力:“没用我就一直说……”你想过,孩子为什么不听吗?
第一,道理是你请来帮忙的。
坦白吧,很多时候,道理是你搬来的救兵,就是为了搞定孩子。就像这位新加坡妈妈,她反复跟孩子讲的道理是:“袜子上细菌多,乱丢就把其他地方弄脏了……”这话就是为了让孩子乖乖听话。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他不争不吵,按自己的想法来,默默和妈妈抗争。这是孩子心智成长中必然的一种抗争,也许他说不清楚为什么,但只要有人想搞定他,成长中的自我很自然地就开始反抗。
反过来看这位妈妈,她真的是气孩子把袜子乱扔这件小事吗?
表面看如此,但深层次分析,她气的是孩子不听她的,让她产生了挫败感。对于一个全职妈妈,孩子好就意味着自己成功。而孩子好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听话懂事有礼貌。所以讲道理不过是给自己找个帮手去控制孩子,试图把孩子变成一个“好”孩子。
这样看来,孩子不听你的道理,虽然不免心痛,但更应该庆幸:自己的控制失败了,孩子独立的自我却成长起来了。
第二,道理多次重复,陷入超限效应。
道理没用时,你会怎么做?很多家长的方法就像这位新加坡妈妈,坚持重复说。如果做事,这是个好习惯,一万小时定律,什么事儿经过刻意训练就会有结果。但是教育人,这却是个愚蠢的习惯,尤其是坚持重复说一个道理,只会让孩子越来越烦,最后直接屏蔽掉你。
心理学上讲的超限效应正说明了这一点。什么是超限效应?要从一个故事说起。有一次,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募捐。一开始,他被感动了,准备捐款。可过了会儿,牧师还在滔滔不绝,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少捐点儿。又过了会儿,牧师还在讲,他决定不捐了。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不仅没捐款,还偷偷拿走了一些捐款。可见,当道理讲得太多,太频繁,道理就成了干扰,让人不胜其烦。家长的道理讲太多,就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多说比不说,效果更差,因为过犹不及。
第三,道理背后,有两句对孩子伤害最深的潜台词:“我是对的”和“我是为你好”。
这是对孩子极有杀伤力的两句话。一项街头调查表明,80%的父母都说过类似的话。即便我们没有说的这么具体,说话中也常暗含这样的潜台词。就像这位新加坡妈妈对孩子说:“不要乱扔袜子,袜子上细菌多……”这句话就暗含“我是对的,而你乱丢袜子是错的”。长期对孩子这样说,孩子会出现两种状况:一种是自我意识被打压了,依赖父母,不敢自己做决定,因为自己是错的,必须听父母的才对。另一种是自我意识很强的孩子,受到打压却反弹回来,和父母对着干,去证明自己是对的。
“我是为你好”,会强迫孩子感恩,造成孩子内心的分裂。这个新加坡妈妈对孩子说:“袜子上细菌多,乱丢就把其他地方弄脏了……”潜台词是:“我是为你的健康着想,我是为你好。”后来她和儿子关系缓和了,聊起这件事儿,儿子说自己的感受是:“家应该是放松的地方,为什么进门还有这么多规矩?袜子必须放筐里,好约束。”如果孩子接受了家长的暗示“是为我好”,就意味着他必须拒绝自己的感受;如果他遵从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他就只能拒绝妈妈的唠叨。这必然造成内心的分裂,而所有的分裂都会让人痛苦,孩子也不例外。
讲道理,爸爸妈妈不一样
家长热衷讲道理的原因很多,有一个深层次的心理因素,是因为讲道理不用触碰情感。很多家长,尤其是爸爸,是害怕触碰情感的。情感会带他回到自己的小时候,激活成长中不愉快的经历和感觉,这种感觉会让他觉得自己很渺小。长大后的男人,不接纳自己的渺小,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去触碰曾经的感受。只是在理性层面讲道理,这样就会很安全。
然而不碰触感受的讲道理,怎么会有情感共鸣?讲道理就成了就事论事,对亲子关系没帮助。时间长了,孩子对爸爸的不满意不在于他讲得有没有道理,而在于他是否理解、关怀自己。
与爸爸讲道理时的理性不同,妈妈讲道理,更容易去刻意感动孩子。关于男人和女人大脑的差异,已经出现了众多研究结果。目前,公认的区别在于:女性大脑工作时,左右半脑同时开工,且联系密切;而男性大脑工作时,往往在单一半脑(多是左脑)内部进行,左右半脑互动频率很低。所以,女性即便是讲道理,也混杂了很多感受,是理性的左脑和感性的右脑交叉运作;男性讲理时,是在单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以确保逻辑严密。
这样看,妈妈讲道理更感性,就更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可很多妈妈讲道理时,会陷入自己的感受里,而不是去觉察孩子的感受。比如,我的同事程平曾提道:小时候把妈妈做的便当偷偷倒掉,因为太难吃了。结果,被妈妈发现后,妈妈就开始声泪俱下地说:“你妈小时候连窝窝头都吃不上,你还挑三拣四?”程平的妈妈是个孤儿,又经历过粮食紧缺时代,只要讲到吃,她就完全陷入自己的不幸经历中,完全顾不上程平了。
比起爸爸讲道理时的理性,妈妈讲道理时的情绪崩溃更让孩子害怕。如果说前者只是双方隔着一扇门在说话,后者就是非要让你看一部苦情戏,并告诉你你是导演。这会让孩子充满负罪感,觉得都是自己的错。当然,这种方式的讲道理往往很有效果,孩子无力辩驳。只是,这种心态会在孩子内心种下负罪感的种子,让他长大后,每次想抛弃父母的教条而按自己内心想法去生活时,都会有深深的愧疚。
不讲道理时可以讲什么?
可以讲的东西很多,最有效的是讲故事。
人人都爱听故事,尤其是孩子。跟孩子说一堆他听不进去的道理,不如多讲讲故事。
儿子四岁多时,因为我和他爸爸工作的原因,全家要搬到新地方。这对孩子可是件大事,他要离开已经熟悉的小朋友和老师,来到陌生的地方重新适应。我该怎么跟他说呢?我很想告诉他搬家也是有好处的,比如,能交到很多新朋友,能尝试新的课程,还有新的公园可以去玩。但四岁的孩子,大脑发育并不成熟,对这些道理一知半解,反而陷入自己的担忧里。
有一天,睡前读绘本时,我拿了《贝贝熊系列之搬家了》读给儿子听,小熊哥哥也对搬家有担忧,他的玩具可以搬走,可他的朋友们呢?而当小熊哥哥来到新家,才发现新家更舒适,而且还来了很多友好的新朋友。等我讲完,儿子对我说,也像是在对自己说:“搬家会住更舒服的房子,还会认识新朋友。”我笑着点头,知道不用为他担心了。
讲故事是好方法,但怎么讲有技巧。
技巧一,选孩子爱听的故事才有效果。
很多爸妈讲故事,目的心太重,选的故事孩子不喜欢。想让孩子有坚持力,就讲《愚公移山》;想让孩子变得灵活点,就讲《刻舟求剑》;想让孩子不说谎,就讲《狼来了》。时间一长,孩子自然就不配合了。
更聪明的做法是讲他爱听的故事,甚至和他一起编故事。当孩子有了听故事的习惯,再用故事影响他才有可能。实际上,让人喜欢的故事里本身就有意义,所以不要怕意义太少,而讲那些孩子不爱听的故事。
技巧二,讲故事不是读课文,代入感是关键。
讲故事的状态很重要,如果你有气无力,讲故事时根本就是读课文,那拜托,你干脆给孩子一个故事机,故事机肯定比你讲得好。
作为父母,给孩子讲故事,更多时候是借助讲故事和孩子做游戏。所以,故事要讲得有代入感。最好把孩子设计进去,自己也扮演某种角色,这样讲的过程,你和孩子就玩起了角色扮演,孩子更容易在故事中获得启发。
技巧三,千万不要讲完故事讲道理,让孩子自己感悟会更好。
讲完故事再讲道理,只会毁掉故事原本带给孩子的启示。比如,狼来了,讲得很好玩,孩子也很爱听。结束时,对孩子讲:“说谎就没有人相信了,你可千万不能说谎。你说谎,就没有人喜欢你……”最后这几句唠叨,让孩子觉得这个故事目的不纯。下一次,你再给他讲故事,他就不会满心欢喜了。
换一种方式,故事讲完了,问问孩子:“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哇,孩子露一手的时候到了,他会很得意地告诉你他的收获。你会发现,孩子的领悟能力非常好,根本不需要我们唠叨。这样做,你给了孩子展示的机会,孩子受到了欣赏,当然会越来越爱思考故事里的道理。
当一个家里充满了故事,而不是道理,家就从对与错的战场,变成了好玩的游乐场。这样的氛围,让孩子自发学习,快乐成长。更关键的是,这样的氛围也让家长能在教养孩子中感到享受,进而成为一个情绪平和的幸福爸妈,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生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