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来不是被说服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孩子不需要说服,而需要沟通

一位高中老师在五十多人的班级里发起了一项调查。他给学生们发了一些卡片,这些卡片上写着让高中生梦寐以求的东西。比如,成为篮球冠军、拥有歌星般的嗓音、高超的社交能力等。最后,每个人只能留下三张卡片。经过艰难取舍,四十多人都留下同一张卡片:和父母好好沟通。

孩子不需要说服,却希望能和父母好好沟通。而说服与沟通,有什么不同呢?

说服和沟通的目的不一样。说服的关键是“服”,要有一方“服”另外一方,说服才能达成。而沟通的关键是“通”,字面上理解,也要建设一个小水沟,让彼此有连通。所以,在说服中,父母会用恐吓威胁或者礼物诱惑,目的就是让孩子“服”。而沟通里,父母用各种方法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他和孩子能连通起来,彼此互动。

说服中,当父母用诱惑的方式时,往往很有迷惑性。这时父母会和颜悦色:“宝贝,只要你下午跟我一起回姥姥家,我就给你买巧克力。”看似也在沟通,但这其实是伪沟通,因为妈妈通过各种手段无非是希望孩子“听我的”。真正的沟通,不是一方的获胜,而是双方的共赢。

从本质上看,说服和沟通最大的区别,不是声调,也不是态度,而是以谁为中心。

以“我”为中心,就是说服;以“我们”为中心,才是沟通。

说服希望达到的结果是“你听我的”,沟通却是希望“一起商量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法”。这句话中包含三个要解决的问题:一是一起商量,怎么样一起商量?我们在“不要试图说服孩子,要与孩子商量”这一节深入探讨。在此之前,父母起码要有商量的态度,那就是让孩子拥有发言权并用心聆听孩子。二是如何可以做到双方都能接受?尤其在双方意见不一致时。三是最终要有都可以接受的方法,就意味着这个过程充满创意,你和孩子都需要提出许多方法,最后有一个是你们都觉得可以执行的。

既然是一起商量,孩子就可以有发言权,而且他的发言也应该被听到。

家长说服孩子时,往往不给孩子发言权,变成直接的命令。比如,家长直接对孩子说:

“下午去姥姥家。”

“周末在家做作业。”

专制型家长最容易这样做,这类家长是家里的绝对主导,孩子是附庸。家长的一句话就是家里的准则,只有服从。一句话定死了,没有孩子发言的空间。这类家长容易养出青春期顶嘴的孩子,他没有发言权,却有不满,不满的情绪只能是通过顶着干的方式发泄出来。

你可能说,我没有那么过分,我还是会让孩子说说他的想法的。可是,孩子发言的内容我们用心聆听了吗?还是表面上在点头,心里却已经在酝酿如何反驳了?

妈妈:“下午去姥姥家。”

孩子:“我不想去。”

妈妈:“为什么不想去?”

孩子:“就是不想去。”

妈妈:“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儿,姥姥这么疼你。我已经跟姥姥说好了下午过去,别捣乱啊!”

与姥姥的约定,妈妈提前做好了,没有给孩子发言权。

而孩子表示“不想去”时,妈妈听了,却没有听到心里去,一直强调自己的计划,这是典型的要孩子服从,而非共赢的沟通。对于这类讲道理的妈妈,孩子越大越讨厌。因为妈妈说的,和她做的,并不一致。她说:“你说呀,我在听。”可是聆听只是她的缓兵之计,她的目的仍是用“但是”来说服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意说了。

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心聆听,才会让孩子心悦诚服。

妈妈:“姥姥想你了,下午去姥姥家,怎么样?”

孩子:“我不想去。”

妈妈:“你想做什么?”

孩子:“我想在家画画,姥姥家太吵了。”

妈妈:“你想找个安静的地方画画?”

孩子:“嗯。”

妈妈:“如果把姥姥的房间腾出来给你,你关上门画画,妈妈和姥姥在外面聊天,你愿意去吗?”

孩子点点头:“嗯。”

这次对话中,孩子的发言被听到了,他说“不想去”时,妈妈没有站在自己角度说“必须去”,而是充分考虑孩子的发言,问他想做什么?孩子说出具体的理由,妈妈给出折中的建议,最后,孩子认可了。孩子不会故意跟家长顶着干,只是他的想法会和家长不一样,这时如果家长能听听孩子的想法,并问明想法背后的目的,你一定可以和孩子找到让你们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双方都可以接受,意味着有时需要家长先“让步”。

如果我们把“让步”看作是妥协,你一定没有让步的勇气,因为让步就意味着输。但如果作为父母,我们能看到让步背后是共赢,就会充满力量去行动。

刚开始学心理时,有两句话让我觉得很不公平,一句是“谁痛苦谁改变”,一句是“谁成熟谁让步”。后来发现,看似不公平的话里却讲出了关系的本质。比如,我们感觉养孩子很痛苦,这时候你如果自己不改变,而是想改变孩子,就会更痛苦。因为你不是他,你不能控制他。同样,双方意见不一致时,谁能先做出让步呢?一定是更成熟、更顾全大局的那个。否则两个人都顶着,最后就是关系破裂。再想想,我们经常说言传身教,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如果家长丝毫不退让,孩子也会学到,变得又臭又硬。但如果家长做出了让步的示范,难道孩子看不到吗?最后的共赢就容易达成了。

让家长先“让步”,你可能会担忧,孩子会不会蹬鼻子上脸?这个让步的尺度多大?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想,理解孩子了,你的“让步”里带着对他的爱,他只有感激。而让步的尺度,在你理解孩子时,你也会感受到。

为了有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法,就要有更多创意的方法。

有时,光有让步还不够。还要有足够的创意,提出更多的可能性。如果我们的思维是僵化的,孩子也认为非黑即白,共赢就难以达成。实际上,凡事都有第三种选择。让自己从情绪中平静下来,跳出原有思路,提一个新建议。接下来,孩子可能给你惊喜,因为小家伙的创新思维更活跃,他会有提出更多创意的方法,最终让你们都期待的共赢达成。

比如,去姥姥家这事儿,妈妈提了建议,孩子仍不同意,这时怎么做?

妈妈:“如果把姥姥的房间腾出来给你,你关上门画画,妈妈和姥姥在外面聊天,你愿意去吗?”

孩子摇摇头:“不行。”

妈妈:“那怎么做你会待得舒服?”

孩子:“姥姥家不适合画画,可以看动画片。”

妈妈:“那你不画画了?”

孩子:“可以在姥姥家看动画片,早点回来画画。”

妈妈:“可以,我们早点回来。”

妈妈的建议不被采纳时,她开始问孩子,孩子不断思考,说出自己想要的,而妈妈从中判断出一个可行的方法,最后,双方都可以接受了。

生活里和孩子沟通,我还有一个小绝招分享给你:回到养孩子的初心上看一看。

这话看起来很空,什么是养孩子的初心呢?你脑子里可能会蹦出很多答案,无论什么样的答案,是不是都为了这样的目标:“让孩子更幸福成功快乐满足?”带着这个目标,沟通就简单了。比如,儿子四岁多时,我们带他去动物园,路上走过街天桥,小家伙在天桥上跑上跑下,玩得很开心。孩子爸爸目标性很强,对他说:“这有什么好玩的,公园里有好多可爱的动物等你呢。”可是,孩子玩开心了根本就不听,仍在天桥上疯跑。我问自己:“带孩子出来是干吗的?不是带他玩的吗?既然是玩儿,何必一定要到某个地方,孩子开心了目的不是达到了吗?”后来,我们陪他在天桥上玩起来。实际没过几分钟,他就玩腻了,主动要去动物园了。

有时候,我们越坚持阻止孩子,他会越觉得好玩,不肯放弃,真的没有了约束,孩子的叛逆心放松了,反而能发自内心做决定了。当我们常想到养孩子的目标就是让他更幸福成功快乐满足,我们就不会被限制在形式中,而更加包容了。

真正以“我们”为中心去沟通,可以让事情简单也有效果,还能让亲子关系良性运转。这种沟通是孩子成长的养分,让孩子感受到被爱、被尊重,也学会去爱和尊重别人。而说服,却是伤害孩子的慢性毒药,短期有效,长期后遗症无数。所以,别去说服孩子了,他需要的是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