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辐射之蘑菇人玛坦戈
电影《蘑菇人玛坦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七个喜欢享乐的日本年轻男女乘豪华游艇出海游玩,遭遇暴风雨漂流到无名岛,该岛被原子弹、氢弹爆炸的辐射所污染。有一群奇怪的蘑菇形状的怪物在岛上袭击了他们。原来,只要吃了这个受辐射的岛上生长的蘑菇,就会变成名为“玛坦戈”的怪物,变成长着斑点的毒蘑菇的模样。漂流到孤岛的人们因饥饿而食用了毒蘑菇,于是逐个变成了“玛坦戈”。(东宝公司的怪兽电影的主旨似乎都很反对青年男女的享乐行为。跳舞唱歌在船上开派对的主人公会被哥斯拉袭击,而乘豪华游艇出游的主人公下场则更悲惨。)
这部电影把食用辐射污染物后的体内辐射、核爆蘑菇云的形状以及毒蘑菇之毒(另一方面是美,在岛上的森林中,水野久美[1]嫣然一笑诱惑人吃毒蘑菇的场面有着动人心魄的妖艳美感)等元素杂糅在一起。尽管拍摄的是这些元素,但电影最后的镜头却停留在大都市闪闪发光的灯海中,从而巧妙表达了潜藏在大都市繁华表象后的辐射之恐怖。尽管是日本B级电影[2],但对于当时观影的我以及同龄人来说,却是永生难忘的电影,能在记忆中不停回味。
《美女和液体人》也是以“第五福龙丸事件”为背景制作的电影。故事讲述了捕金枪鱼的渔船在太平洋上遭受核辐射,强辐射导致船员和乘客全体液化,成为液体人。液体人来到东京,一次次袭击美女(当然不仅限于美女)。
类似的还有表现人被原子化并通过电气装置被发送的电影《电送人》(1960年)、《气体人第一号》(1960年)等,它们都是把人类做了变形化处理的电影。这类电影发端于1954年小田基义导演的《透明人》。影片的时代背景为二战时期,用来做原子核和基本粒子试验的粒子加速器发出透明光辐射人体,被辐射的人成为了透明人。这些透明人被组成敢死队投入战争。影片比起表现核辐射的恐怖,更着墨于表现人类“变身”的恐怖。这个变身的前提是核辐射,辐射破坏了人体细胞,把细胞液化(溶化人体组织),而液体人和气体人等创作构思正是基于此种科学观点的产物。
为什么液体人要袭击美女呢?液体化的人还具有人的意志和意识吗?虽不免有非难之声,但不能否认这些电影还是很好地展现了辐射的危险。也就是说,辐射对人体的破坏、影响遗传基因导致子孙变异的恐怖被很好地表现了出来。这种表现自然是荒诞的,因为只有这种看似荒诞的故事才真正体现出当时日本人对原子弹、氢弹爆炸试验的恐惧心理。当然,如新藤兼人导演的《原爆之子》(1952年)、《第五福龙丸》(1959年),关川秀雄导演的《广岛》(1953年)等内容严肃的核爆电影也为数不少,但与此同时,夸大了辐射恐怖性的不严肃的、“伪科学”的娱乐电影也数量庞大。[3]
如果说《原爆之子》和《第五福龙丸》的诞生是拜导演兼剧作家的新藤兼人的独特想法所赐,那么《美女和液体人》《蘑菇人玛坦戈》(还有一部叫《世界大战争》的电影)这些恐怖的辐射变异电影也是源于一个人的奇思妙想。此人并不是导演本多猪四郎,而是两部电影的剧本作者木村武。
他是《空中大怪兽拉顿》《地球防卫军》《妖星哥拉斯》《弗兰肯斯坦对地底怪兽》《哥斯拉对黑多拉》等东宝公司的特摄电影制作班底中,与本多猪四郎(导演)、圆谷英二(特技导演)、伊福部昭(音乐)等人并列的最重要的成员。他不仅仅是一个怪兽系列电影的剧本作者,更是一位战前曾参加过日本共产党(他是佐贺县的共产党干部——电影中,怪兽拉顿出现在阿苏山[5]附近的煤矿地带,破坏了福冈和北九州的街道,最终坠落到火山中),并长期对核辐射给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进行反思的人物。在电影《空中大怪兽拉顿》的前半场中,电影镜头有对煤矿内部、工人的炭坑住宅、坑道和断面的细致展现。我认为这是基于他早年团结煤矿工人开展运动时切身体验的一种反映。
一言以蔽之,这些影片中都有着社会运动的痕迹。电影《蘑菇人玛坦戈》《美女和液体人》和《气体人第一号》中,对都市化、资本主义享乐化和自由主义引起的人性堕落的批判意识清晰可见。
导演本多猪四郎曾这样评价《蘑菇人玛坦戈》:“这在当时可是被视为问题的猛药般的电影。虽然只是蘑菇,但是被它附了身就束手无策,失去自我。无论关系多么好的人,再亲密的朋友,大难临头为了生存,多丑陋的事都做得出来。……真不愧是剧本家木村(武)君的东西啊。”(樋口尚文《早上好,哥斯拉——导演本多猪四郎和他的电影厂时代》,1992年。)本多猪四郎没有清楚地说明“木村君的东西”指的是辐射导致变异的母题,还是弱肉强食的人类社会(战前、战时、战后的日共内部)。但我认为应该是二者兼具。他应该是想说,木村的脚本里包含的这些内容决定了这些作品的倾向。
木村武还创作了另一部核爆辐射题材的怪兽电影,《弗兰肯斯坦对地底怪兽》的剧本。故事讲述了二战战败前,德国送给日本一个秘密礼物——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的心脏。这颗心脏被转移到日本的广岛卫戍医院,供日军和德军联合制造不死的人造士兵。战后的广岛,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巨型白人流浪儿(此与核爆孤儿、受灾孤儿的母题相关)。这个白人流浪儿是由弗兰肯斯坦的心脏干细胞生长而来的,是人造人的巨大分身。
虽然电影中没有确切点明,但弗兰肯斯坦的心脏受到了广岛核爆产生的放射性落尘沾染后复活,从而产生了巨人这一不言自明的信息。和《蘑菇人玛坦戈》《美女和液体人》一样,该片的重点是关于变异的肉体的痛苦与悲哀,是被迫降生、成为巨人且被视为怪物的人造人的悲哀。(该作品有可能受到美国“辐射恐怖电影”《惊天50尺男巨人》的影响。此电影中,看到钚弹亮光的军人变成了巨人,疯狂破坏拉斯维加斯的街区。)这是木村武创作的剧本的特征,是其个性的表现,也是其社会性的表达。
怪兽拉顿和发泄过剩精力的煤矿工人的劳动纷争相关;玛坦戈与比基尼环礁辐射引发的社会性抗议运动和日本共产党内部的政治运动相关;黑多拉是可视化的公害问题怪兽。从这个方面分析的话,木村武作为一名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就十分明显了。
本多猪四郎提到木村武时讲过这样一段话:“我和木村君制作的电影里,木村君从以前在开展左翼运动和警察斗争的经验中汲取了灵感。我想过好多次,我自己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的台词,特别是警察和犯人之间的对话,对待新闻记者的措辞等等。”(《早上好,哥斯拉——导演本多猪四郎和他的电影厂时代》。)
本多猪四郎是师从山本嘉次郎的专职导演,以技术见长。本多猪四郎、木村武和圆谷英二这个“三人组”制作的怪兽、怪人电影中所具有的社会性特征可以说全部来自木村武。相较之下,木村武以外的剧本作家,如关泽新一、福田纯等人的与哥斯拉相关的电影剧本作品中,对于社会问题就没有如此显著的关切。
在“哥斯拉”系列电影中的特殊之作《哥斯拉对黑多拉》(1971年)中,黑多拉被设定为因化学工厂排放有害物质污染了湖海而产生的怪兽。水银、镉、二英等公害物质中含有放射性落尘。电影开头出现了一段小孩子写的诗,诗句为“核爆/水爆[7]/死之灰[8]/去大海”。
诗的内容揭示了公害物质和辐射的关联性。另外,黑多拉的原型生物也是在宇宙核爆炸的时候来到地球的。[9]
电影《科学怪人的怪兽:山达大战盖拉》(1966年)讲述了从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的细胞中产生出来的“山”——善的怪兽山达、“海”——恶的怪兽盖拉这对怪兽兄弟阋墙的故事。但有些矫情地讲,这实际象征了美苏冷战产生的对立,以及同一民族之间的阶级斗争。
东宝公司的辐射恐怖电影系列,或者说怪兽系列电影的制作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逐渐式微。以1954年《哥斯拉》为标志开始的怪兽系列电影,原计划最后的一部是《宇宙大怪兽德古拉》(1964年,本多猪四郎导演,关泽新一创作剧本)。剧情设定为有着辐射能的日本列岛上空,宇宙细胞受到锶和钴等元素的影响产生突变,巨大的水母形状的透明的宇宙大怪兽德古拉诞生(这个背景是由一个登场人物说出的)。但在后续剧情中,辐射和核爆相关的要素却并未出现。虽说电影中因为德古拉喜欢吃煤炭,所以袭击了北九州的矿山,但德古拉把堆积如山的煤吸到空中的场面隐约流露出创作者对过去(核能利用以前)的重要燃料——煤炭的怀念之情。
此后,除几部量产的“哥斯拉”系列电影(1966年,在电影《哥斯拉、伊比拉、摩斯拉南海大决斗》中,哥斯拉袭击了制作核弹的秘密组织“赤竹”的地下工厂;1973年,在电影《哥斯拉对美加洛》中,出于对人类核试验的报复,海底王国的人们把双叉犀金龟形状的甲虫怪兽美加洛送到地面上搞破坏)之外,东宝公司的怪兽电影再没有推陈出新,原子弹、氢弹爆炸和辐射恐怖的题材消失了。
无影无形的怪兽德古拉表现的是看不见且摸不到的辐射之恐怖,但它在东宝公司的怪兽系列电影中是最没人气的失败之作。1968年1月,在富士电视频道播放的《幻之大怪兽阿贡》(1964年制作,导演峰德夫、大桥史典。此怪兽与原子相关,名为阿贡)可以说是传统类型怪兽系列的最后一部作品。
如此这般,在以原子弹、氢弹爆炸和辐射恐怖为题材的东宝公司怪兽电影完全消失的20世纪70年代,核电站在日本各地落成,商业用途的反应堆开始运转(位于敦贺、福岛、滨冈、美滨、高滨、大饭、伊方、玄海的核电站基本都是在20世纪70年代投入使用)。看出这二者一兴一衰同步的应该不止我一个吧。从那以后,“哥斯拉”系列电影中的肉身哥斯拉也渐渐地败给了机械哥斯拉,动画《机动战士高达》中的机器人形象的“战士”开始频繁出现在荧幕,日本进入了讴歌科学文明和机械文明的时期。
【注释】
[1] 水野久美,1937年生,日本电影女演员,曾参与过多部东宝公司特摄电影的拍摄。
[2] 日本B级电影,指拍摄时间短、制作预算低的日本电影。因此,也常用来指粗制滥造的低水平电影。
[3] 严肃的核爆电影和不严肃的核爆电影是我自己设定的分类。因为一直以来核爆电影,常被视为是揭露社会问题的电影,对此看法,我存有异议。新藤兼人导演了电影《原爆之子》《第五福龙丸》,也制作了《樱队之死》《“8·6”纪录》等纪录片,都是描写核爆悲剧,倡导反对原子弹、氢弹爆炸试验的核爆电影的正统之作。——原注
[4] 木村武,笔名马渊薰。1911年出生于大阪。关西大学毕业后,在大阪参加了大阪协同剧团等新剧运动。1930年加入日本共产党,1934年被捕入狱。战后,他成为日本共产党佐贺县干部。于1950年退出了日本共产党。1951年,师从八住利雄成为剧本作家。其在关西大学的同窗田中友幸当时担任电影《哥斯拉》的制片人,并以此为契机和东宝公司的特摄电影产生了联系。于1987年去世。这些信息参考了木部与巴仁所作的《考证剧本作家马渊薰》。——原注
[5] 阿苏山,日本著名的活火山,位于熊本县东北部。福冈、佐贺、长崎、熊本、鹿儿岛、宫崎、大分七个县都属于九州。此处作者认为拉顿的诞生背景和木村武曾为佐贺县共产党干部的人生经历相关。
[6] 山本嘉次郎(1902—1974),日本电影导演、演员、编剧、随笔作家。著名导演黑泽明曾担任山本嘉次郎的助理导演,视其为电影启蒙恩师。
[7] 日语中称氢弹为水素爆弹,氢弹爆炸即水爆。此处为保留原诗字词形式而保留“水爆”一词。
[8] 日语中称原子弹、氢弹爆炸后的放射性落尘为“死之灰”。
[9] 东宝公司的怪兽系列电影皆如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哥斯拉》反映的是原子弹、氢弹爆炸试验;《空中大怪兽拉顿》反映的是矿井塌方、燃气爆炸和劳动争议;《宇宙大怪兽德古拉》以煤到石油,再到原子力的能源转换问题为背景,反映煤炭产业的衰败(对比《空中大怪兽拉顿》中的煤矿场景,《宇宙大怪兽德古拉》中的场景则极为刻板);《哥斯拉对黑多拉》(1971年)反映了公害问题;《哥斯拉对机械哥斯拉》(1974年)中冲绳守护神西萨王的角色则对应了1972年冲绳代管权被美国交至日本这一事件。
[10] 日语中直接使用英文“atomic”的音译来表示与原子相关的东西。日语中,龙也是用英文“dragon”的音译表示。该怪兽的名字是把原子和龙的音译各取首尾音节“A”和“gon”拼成的,“Agon”的中文音译为阿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