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周恩来学为人处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平等而不摆架子

因为握有一定的权力,领导者所处的地位常常给下级一种敬畏感。在这种敬畏感支配下,下级对上级往往在理智和感情两个方面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常常有这种情况,即使领导者的意图是正确的,主观愿望是好的,所下达的指示也是合乎实际的,但如果在待人的态度上,不能给下级一种平等感,亲近感,那将大大影响下级对指示的理解和支持,甚至得到事与愿违的效果。

因此,领导者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平等而不摆架子,是赢得下级理解和支持的重要条件。这种平等表现为上、下级在真理面前的平等,又表现在人格上的平等。

周恩来就是一位能给下级以亲近感和平等感的杰出领导人,他在处理同下级的关系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平等而不摆架子,与下级打成一片。

1.尊重下级与人平等

周恩来始终认为,在革命的队伍中,无论上级或下级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的同志,上下级之间,只有职务分工之别,而在人格上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作为领导者,他处处尊敬下级的人格,平易近人,而不是板着脸孔打官腔,摆架子,也不做可能干扰下级工作或有损下级威信的事。这样,使下级对他既有亲近感、平等感,又利于发挥自己的积极性。

周恩来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鞠躬尽瘁,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生,赢得了全中国、全世界人民的衷心爱戴。人民尊敬地称呼他“周总理”,他走到哪里,“总理”的呼喊声就响到哪里。在党的组织生活中,同志们习惯地称呼他“总理”。周恩来听了,经常恳切地对下级说:“我在支部是一个党员,不是总理,你们不要叫我总理,就叫我恩来同志。”

周恩来乐意下级称呼他同志,认为这样才能继续保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下级实行平等,心连心,打成一片。一次,周恩来在广东,有位曾在八路军重庆办理处工作过的工作人员,前来看望他。那天,周恩来外出不在家,这位同志没有见到他,便留了一张纸条,纸条上没有称呼“总理”,而是写着“恩来同志”。周恩来看到纸条后,感到很亲切,非常高兴,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这位同志保持当年的好传统,她就有勇气称我‘同志’,你们就没有勇气,我一定要见见这位同志。”

1956年初的一天,周恩来随同毛泽东到北京西郊机场,迎接一位外国元首。当毛泽东同贵宾握手时,上百名中外摄影记者纷纷拥上前去拍照。我国一位摄影记者,为了赶拍这一珍贵的历史镜头,把长镜头一伸,竟从一位领导同志的右肩上伸了出去。

这位领导同志为了让他拍好照片,一动不动地挺立着,一直等记者拍完。之后,这位领导同志才回过头来,摄影记者向他微笑致谢。忽然,摄影记者惊呆了:“啊!是总理!”

他不好意思地想说什么,但没等他张嘴,周恩来就亲切地向他点点头,说:“同志,没关系,这有什么呢?”

正是这一言一行,这位记者体会到了周总理体贴、关怀和理解下级的平易品格,此后一直念念不忘,逢人便要讲起这件事情。

周恩来尊重下级,平等对待下级,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任何人都一样。

1959年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一天,周恩来去北京饭店参加小组讨论会。当他的汽车快要开到饭店门口时,饭店的一位工作人员,怕前面那辆车挡住,就让前面那辆车继续往前开,先给周恩来的车让路。

看到这情景,周恩来立即走下车来,对那位同志说:“你为什么让人家的车开到前面去?快把人家请回来。人家是代表,我也是代表啊!”

说着,周恩来站到了饭店门口,等那位代表下了车,主动迎上去同他握手,道歉说:“对不起,请原谅!”并坚持让那位代表先进了饭店大门。

有一次,周恩来应邀出席一个驻华使馆举行的招待会,乘坐的是一辆普通轿车。到了使馆门前,调度车辆的交通民警没有认出来,把他的车子调到离使馆大门较远的地方停下,当周恩来从汽车里走下来时,那个民警愣住了,深感自己失职,又立即指挥另一辆车躲开,准备让周恩来乘坐的那辆车开到使馆门前。

这时,周恩来笑着对民警说:“这很不好嘛!车子停在这里,我走几步有什么关系?这样可以把使馆面前的地方腾出来,让别的汽车停放嘛!”

周恩来这种平易近人,不摆架子的做法,使这位民警深受感动。望着周恩来高大的身影,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虽然身为国家总理,周恩来从不把自己凌驾于别人之上,而是自觉地把自己列于与他人相平等的行列中,平等待人。

在平时的工作中,周恩来对工作人员也是平等以待。例如,周恩来对翻译员的理解、体贴感人至深。他常常事先就让翻译员知道大体内容,让他们看到有关文件和讲话稿,预先做准备。他深知翻译工作的辛苦,常常在内部聚餐时向翻译员敬酒慰问。他看到翻译在宴会上顾不上吃饭,就故意与中国人说话,让翻译抽空吃点饭。有时看到翻译迟疑时,就主动重复一遍。有一次,一位朝鲜翻译听不懂上海话,周恩来就为这位翻译做上海话的翻译,并说:“你要注意学方言啊。”他常对翻译说:“我俩是互相合作的关系。”

正是因为周恩来发自内心地把自己看成普通人中间的一员,善于尊重下级,平等待人,因此,他也常常得到加倍的回报,受到对方由衷的敬重。

2.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要处理好和下级的关系,领导者还必须正确认识权力与真理的关系。

权力大小和真理多少并不成正比例,决不能以为谁的权力大谁的真理就多,反之,就少。其实,正确决策或有效办法等,并不都是权力大的人提出来的,因此,面对真理的时候无论是谁,都应坚持。

周恩来是深深地明白这一点的。因此,他非常注重讲究人人平等以把握真理。他在和下级谈论问题时,相互之间常常进行平等商讨、争论,谁的意见正确,谁的办法好,就照谁的办法去做,决不好为人师,自以为是,妄自尊大。特别是当下级提出反对或难听的意见时,他总是洗耳恭听,让人家把话说完,然后加以分析,修正自己的意见。即使下级的意见不正确,也耐心地听下去,然后给以必要的解释、说服和帮助,决不充耳不闻或横加指责。他这样做,就是为了获取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意见。

1961年,有一次周恩来主持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手工业产值的计算口径和方法问题,以解决“大跃进”中各地上报工业统计数字中的浮夸成分和不科学因素。

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意见,财政部与国家统计局意见不一致。周恩来仔细听了双方的发言后,表示基本上同意财政部的意见,对国家统计局的发言略有批评之意。但代表国家统计局发言的杨波仍觉得国家统计局的意见有道理,再次起来反对财政部的意见。

会后,杨波心情有些不安,后悔在周恩来讲话后再站起来讲不同意。所以,吃午饭时,就自己悄悄地坐在饭厅西南角最边的一个桌旁。

刚刚开始就餐,杨波就听周恩来在呼他的名字,并热情地招呼杨波到自己就餐的桌子上就餐,亲切地让他坐在自己的身边,对他说:“你为什么坐到那么远?不要紧张,你敢讲不同意见,这好嘛!我们讨论问题就是要听不同意见,不然还讨论什么!有不同意见的争论,就可以把要决定的问题考虑得更周到些。”

周恩来对于真理孜孜以求,同时他又讲究工作方法,更注重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出了一位高明领导人与下级相处的为人处事艺术。

1971年9月上旬,周恩来正忙于筹备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天晚上,他在人民大会堂二楼东厅召开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稿。参加会议的有各部负责人和起草小组工作人员近200人,周恩来亲自主持,一段一段地讨论、修改。

在讨论中有一个用词周恩来认为不准确,要修改,并谈了他的修改意见,然后,问大家“这样行不行?”

还没等大家发言,十几岁的总理办公室秘书纪东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周恩来修改后的用词也不妥当,并提出应当如何修改。开始周恩来不同意他的意见,于是,他们就这个用词展开了争论,各抒己见。

参加会议的人都惊奇地看着这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同周总理争论。

经过争论,周恩来说:“好,我看小纪讲得有道理,我同意按他的意见修改,你们大家的意见怎么样?”

大家表示赞成。接着,周恩来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讨论问题应当提倡平等的争论,不要认为领导者的意见就百分之百的正确。其实,有些问题,做实际工作的同志,年轻的同志,往往有很好的见解。他们接触实际多,框框少,所以有些意见比我高明,我们就按他的意见修改嘛!……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谁的意见对,我们就按谁的意见办。”

在与下级相处的过程中,周恩来从不认为自己身居高位,就绝对正确,也绝不认为自己表的态、讲的话被驳回而有损威信,他把真理面前应该人人平等,作为处理工作和人际关系的准则。他曾经在审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时说:“我说错了大家讨论改正,说得不充分,大家补充,说对的,供大家参考。人不可能不说错话,不做错事,我谈这些问题,就是提倡互相切磋,造成民主气氛。”

周恩来这种敢于在真理面前解剖自己,反省自己,不仅丝毫无损于他的崇高威望,而且更使下级敬佩他,亲近他,信任他;即使和下级在探讨真理的过程中发生冲突,直至闹得面红耳赤,他也很尊重下级,不使下级从此敢怒不敢言。相反,只会使下级觉得周恩来心胸宽广,下次有不同意见还要一吐为快。

领导者听取正确的意见,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有时在明知对方的意见不对时,自己真理在胸,周恩来并不为了上下级关系和气而放弃正确的东西。但是为了达到对正确意见的一致认识,他却不以势压人,以权压人,而是循循善诱,说服和帮助对方。采取循循善诱、共同达到真理,是周恩来在真理面前与下级平等的方法。

1962年3月,周恩来到辽宁召集东北三省领导同志开会,商讨调粮问题。黑龙江省委书记是个直性子,想不通的问题不容易转变。会上,当周恩来谈到要黑龙江省再增拨2亿斤粮食支援其他省时,他觉得黑龙江省已经调出不少粮食,对再要调出2亿斤粮有意见,就同周恩来争了起来,要求中央考虑黑龙江的困难。周恩来并不打断他的话,也没有强迫他执行命令,更没有批评、指责他不顾大局,而是耐心地听他讲完,然后循循善诱地对他说:“黑龙江省有困难,但其他省更困难。很多省份死了不少人,国家要拿出粮食来帮助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全国上下一致,同心同德,才能渡过难关。”

由于周恩来耐心细致的工作,这位省委书记想通了,想办法做好各方面的思想工作,与全省人民一道完成了调粮30亿斤的任务。

3.放下架子讨论商榷

在领导关系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由于职位和地位的不同,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心理隔阂。作为领导者必须缩短与下级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这就需要领导体察下情、了解下级、尊重下级,与他们多讨论、多商量,增进了解,达到心理相融感情交融。

周恩来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既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又具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英雄气概,但他在处理问题,作出决定时,却总是非常注意体察下级,从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力量。他常说:“多讨论多商榷总有好处的。”

1956年11月,中缅双方发表了两国关于边界的联合新闻公报。1957年3月5日,周恩来在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开幕式上作《关于访问亚洲和欧洲11国的报告》。

周恩来原计划在这个报告中对于中缅边界问题作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报告前,他看到人大代表王季范、政协委员于树德、研究中缅边界问题专家尹明德写给他的意见书,认为这几位先生的意见提得很好,决定把这个问题推迟另作报告。

为了把材料搞得更充分,准备得更好,周恩来邀请了云南许多位负责同志来京座谈讨论,同时,还和王季范先生交换意见。根据大家商讨的结果,周恩来在3月16日的政协二届五次会议上作了《中缅边界问题的报告》。

事后,周恩来深有体会地说:“由这个问题联想起来,我们国家决定一个政策,不管是内政,还是外交,凡是关系大的,都应该尽量多讨论,多商榷。中缅边界问题,我们虽然经过了一些法定手续,但在发表后,得到这几位先生的宝贵意见,提醒我更进一步地研究。”周恩来继续说:“我希望不光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政府成员,还有各民主党派,各民主人士,对政府内政外交工作,凡有所见,应该时常提醒我们,使问题研究得更全面,讨论得更详尽,设想得更周到,这对于事情总是有好处的。”

正是周恩来的民主作风,吸引着下级。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务院,4位副总理中就有1位是党外民主人士,政务委员15人中,党外民主人士多达9人。每次作出重大决策之前,周恩来总是一个一个地请他们发言。孙起孟回忆说:“在政务会议的讨论中,政务委员不论是否中共党员,人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气氛热烈和谐,至今还有极其深刻的印象。政务委员、民盟的负责人罗隆基有一段时间因病住院治疗,但遇到行政事务会议的日子,他竟然力争与会,别人劝他不宜勉强,他很坦率地说,在此期间他差不多拒绝各种政务活动,唯独周恩来主持的政务会议,他是无论如何一定要参加的。罗隆基不仅参加讨论,而且不论会议开得多长,他也不中途离席。他说,他从周总理主持政务会议的过程中,看到了他原来很生疏的民主集中制究竟是怎么回事。他还说:周总理的结论使与会的委员们人人感到他中有我,从我中出而又无数倍地高于我。他的民主作风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领导而又毫无高低之感。”

周恩来作出决策,不光是与人大、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讨论,甚至与普通工人、农民、服务员也进行商量,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

1962年6月的一天深夜,在大连宾馆,人们早已入睡,周恩来仍在灯下伏案工作,为解决农村夏锄口粮不足伤脑筋。

这时,服务员小刘送水来,周恩来请她坐下来,诚恳地同她商量如何克服困难。周恩来说:“现在城乡人民生活都有困难,农村就更艰苦些,口粮标准低。目前正是大忙季节,社员们每天起早贪黑,农活很重,又吃不饱。‘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实在不易呀!我想提出一个建议:国家现在有困难,拿不出更多的粮食调往农村,请城市的同志每人每月节约1斤粮食支援夏锄,你看行不行?”

“我保证做到!”小刘立刻坚定地回答。

周恩来笑了起来:“你一个人做到能解决多大问题?我是问你,如果城市人民都能这样做,是否能行?”

小刘没有立即回答,低着头,搓着手,沉思着。周恩来接着说:“看来,这个问题一时不好回答。这样吧,我给你个任务,请你和家里人,周围同志商量一下,看有没有可能,但不要说是我说的,商量的结果,尽快告诉我,一定要讲真实情况。”

两天过去了。小刘兴高采烈地向周恩来汇报了调查结果:一天节约3钱多,每餐只1钱多一点儿,也就是一两口饭吧,但夏锄搞好了,就会迎来千车万担的大丰收,大家都说能办到。

周恩来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之后,才找旅大市委负责同志商量,对他们说,要把困难情况如实讲给人民听,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大家共同努力,渡过难关。周恩来还指示旅大市委,先党内,后党外,先干部,后群众,酝酿一下关于节约粮食,支援夏锄的问题。他要求这一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对重体力劳动工人和家庭人口多的困难户不能动员。周恩来的决策,很快传遍了东北三省,各区各城市迅速掀起了自力更生,挖掘潜力,解决农村夏锄口粮不足的群众性节粮高潮。就这样,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周恩来发扬民主,竟从一个小服务员那儿得到了结论。

由于周恩来与下级讨论商量问题时态度诚恳,大家都觉得有一个宽松的环境,非常愿意把一切想到、听到的情况和问题都毫无保留地向他倾诉。这样周恩来也听到了许多真实情况,因此他也不断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水平为人们所惊叹。

4.善解人意主动沟通

由于领导者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他们在与群众共处时,一般情况下,群众会感到紧张、拘谨。此时也正是领导者展示自己平易风度的时机。领导者应善解人意,以主动的姿态,真诚、和蔼的态度,风趣的言谈,制造出和谐轻松的气氛,消除对方的紧张心理,大大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这样一来,上下间的界限就在谈笑中消失了,领导者平易近人的形象也就建立起来了。

1953年,周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慰问驻旅大的苏军。在招待会上,苏军一位中尉翻译周总理的讲话时,因过分紧张,有一个地方译错了。苏军司令大为恼火,当场要撕下他的肩章。周总理连忙上前劝阻,解围说:“两国语言要做到恰到好处的翻译是很不容易的,也可能是我讲的不够完善。”然后,总理又重述了自己刚才讲的那段话,让翻译仔细、准确地翻译出来。

总理的体谅和解围,使翻译非常激动。

讲话后,在同苏军将领干杯时,周总理还特地同苏军翻译单独干杯,翻译感动得眼含热泪举杯久久不放,在座的苏军官兵也感到了中国领导人的一颗体贴入微的心。

有时,领导者善解人意的话语不仅能解除对方的一些顾虑,而且能使下级受到鼓舞,把领导视为知己,愿意敞开思想,以诚相见地与他交心。很显然,领导者在与下级、群众接触中,应善解人意,主动接近他们,主动创造愉快和谐的气氛,才能使人感到和你在一起心情畅快,解除拘束感。

解放后,周恩来一直在北京饭店理发。有一次周恩来来到饭店理发,在刮胡子时,自己忍不住咳嗽了一声,理发员朱师傅没有防备,结果把总理的下巴刮破了。朱师傅连忙道歉,周恩来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宽慰他:“怎么能怪你呢?怪我咳嗽没有事先和你打招呼,还幸亏你刀子躲得快。”

一席善解人意的话说得朱师傅心理热乎乎的。

1975年9月,周恩来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最后一次去北京饭店理发,提出和理发员们合影。朱师傅心肠好,说有些理发员不在,下次人齐了再照。没想到这是最后一次见到周恩来。

1975年12月底,周恩来病情恶化,朱师傅几次捎信要到医院给周恩来理发,周恩来说:“老朱给我理了20多年的发,看我病成这个样子,他会难受的。还是不要让他来吧,谢谢他了!”

病重的周恩来想到的首先是别人!周恩来去世后,朱师傅极度悲痛。

由于工作关系,周恩来到北京饭店的次数特别多。每次去,他总喜欢在饭店内走动,同店里的领导、服务人员见面,打打招呼,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饭店里所有的职工都对周恩来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饭店里的老职工至今一提起周恩来,没有一个人不挥泪的。和周恩来共事的人,除了把他看成领袖,还会从内心把他当成良师益友。中南海摄影师徐肖冰说:周恩来与人交往时,并不是把自己当做官,恩赐地去“近人”,他发自内心地把自己看做普通人中间的一员。和周恩来谈话,无须“仰着脸”。他不是高高在上,他就在你我他之间。他很善解人意,常常主动与人沟通。

正因为这样,周恩来赢得了所有下属的心。下级们把他当做自己的亲人,乐于同他谈话,渴望听到他的声音,并喜欢把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告诉他,把心掏给他。所以,周恩来能够从下级那听到最真切的话语,获得最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