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佛缘 种福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悟透人生——命由己造,福由心生

佛说:“信佛应避贪、嗔、痴,目的就是不要被欲望和尘世中的事情迷失自己。心净而目清,目清而事明。欲从心生,祸从欲起。”所以福祸皆由心而生,轮回是因果的体现。佛引人向善,因为这样确实可以改变人的心性,心性平和了自然可以避祸得福。所以福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幸福与否,就取决于自己如何去面对自己。

生命就在一呼一吸间

生命就是呼吸,不能提前也不能拖后,无论如何尝试,你都无法逃避人生,只要你活着,不管是在城市或在山林,你都必须面对它。

海涛法师有一句名言:“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生活的。”生命只是一个过程,如何活着则是一种态度。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之间。”生命如此短促,我们应该懂得珍惜。

【谈佛·说禅】

一天,佛陀等弟子们乞食归来时,问他们道:“弟子们!你们每天忙忙碌碌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弟子们双手合十,恭声答道:“佛陀!我们是为了滋养身体,以便长养己身,来求得生命的清净解脱啊。”佛陀用清澈的目光环视着弟子们,沉静地问道:“那么,你们且说说肉体的生命究竟有多久?”

“佛陀!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有几十年的长度。”一个弟子充满自信地回答。佛陀摇了摇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另一个弟子见状,肃穆地说道:“人类的生命就像花草,春天萌芽发枝,灿烂似锦;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嗯,你能够体察到生命的短暂迅速,但是对佛法的了解,仍然限于表面。”

又听到一个无限悲怆的声音说道:“佛陀!我觉得生命就像蜉蝣虫一样,早晨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一昼夜的时间!”“喔!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入微,对佛法已经进入肌肉的认识,但还不够究竟。”

在佛陀的不断否定、启示下,弟子们的灵性被逐渐激发出来。有一个弟子说:“佛陀!其实我们的生命跟朝露没两样,看起来不乏美丽,可只要阳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工夫它就干涸消逝了。”

佛陀含笑不语。弟子们更加热烈地讨论起生命的长度来。这时,只见一个弟子站起身,语惊四座地说:“佛陀,依弟子看来,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语音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凝神看着佛陀,期待佛陀的开示。

“嗯,说得好!人生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是真正体证了生命的精髓。弟子们,你们切不要懈怠放逸,以为生命很长,像露水有一瞬,像蜉蝣有一昼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夫有几十年。生命只是一呼一吸!应该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每一时刻,勤奋不已,勇猛精进!”

【感悟·收获】

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古今中外,多少对生命的描述,都不及佛经这般精彩。

每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想方设法地延长生命,但却没有意识到要好好地利用已有的生命,就像一个饥饿的人一直在憧憬明年的丰收,却不管理好仓库里已有的粮食,任由它们发霉腐烂。

如果你在乘公交车的时候观察一下周围人的表情,你会发现很多人皱着眉头好像有数不尽的忧愁,他们或想着以后没有房子住怎么办,或在为以前做过的事而悔恨……只有小孩子天真无邪地盯着路边的风景,好奇地问东问西,对他们来说,乘车是一件快乐的事。

当有人问:“为什么佛陀的弟子日中一食,过着简单而安静的生活,却如此的神采奕奕呢?”佛陀回答说:“他们既不追悔过去,也不杞忧未来,他们活在现在,所以他们神采奕奕。”

生命就是呼吸,不能提前也不能拖后,无论如何尝试,你都无法逃避人生,只要你活着,不管是在城市或在山林,你都必须面对它。真正的人生就在眼前的一瞬间,你能把握住的只有这一秒,如果你沉迷于过去的往事,或者一味憧憬尚未到来的梦幻未来,那么生命就在这一呼一吸间流逝掉了,你就无法把握生命。

我们只有像佛陀弟子一样,既不追悔过去,也不杞忧未来,活在现在,才能神采奕奕,生命才能绽放奇光异彩。

【启示】

生命只在一呼一吸间。珍惜生命的人,明白自强不息中的云淡风清;抛弃生活的人,在荼毒自己的生命。无论如何,走好我们生命中的每一步,才有可能迈向我们幸福生活的彼岸。

福由心生,祸由己招

信佛应避贪、嗔、痴,目的就是不要被欲望和尘世中的事情迷失自己。心净而目清,目清而事明。欲从心生,祸从欲起。

佛说:“命由己造,相由心生,福祸无门,唯人自召。”六祖惠能禅师曾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人只要从内心自求,力行仁义道德,自然能够赢得他人的敬重,引来身外的功名富贵。作为一个人,若不知反躬内省,从心而求,而只好高骛远,祈求身外名利,就算用尽心机,也是两头落空。佛说嗔、贪、痴都是祸,只有放下这一切才是福。

【谈佛·说禅】

有三个愁容满面的信徒,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无德禅师说:“你们先说说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甲信徒说:“因为我不愿意死,所以我活着。”乙信徒说:“因为我想在老年时儿孙满堂,会比今天好,所以我活着。”丙信徒说:“因为我有一家老小靠我养活,我不能死,所以我活着。”无德禅师说:“你们当然都不会快乐,因为你们活着,只是由于恐惧死亡,由于等待年老,由于不得已的责任,却不是由于理想。人若失去了理想,就不可能活得快乐。”

三位信徒齐声说:“那请问禅师,我们要怎样生活才能快乐呢?”无德禅师问:“那你们认为得到什么才会快乐呢?”甲信徒道:“我认为我有金钱就会快乐了。”乙信徒道:“我认为我有爱情就会快乐了。”丙信徒道:“我认为我有名誉就会快乐了。”

无德禅师听后,不以为然,告诫信徒道:“你们这种想法,当然永远不会快乐。当你们有了金钱、爱情、名誉以后,烦恼忧虑就会跟在后面占有你。”

三位信徒无可奈何地说:“那我们怎么办呢?”

无德禅师说:“办法是有,你们先要改变观念,金钱要布施才会快乐,爱情要肯奉献才会快乐,名誉要用来服务大众才会快乐。”

【感悟·收获】

佛说:“信佛应避贪、嗔、痴,目的就是不要被欲望和尘世中的事情迷失自己。心净而目清,目清而事明。欲从心生,祸从欲起。”所以福祸皆由心而生,轮回是因果的体现。佛引人向善,因为这样确实可以改变人的心性,心性平和了自然可以避祸得福。所以福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学佛就是要我们学会看自己,福由心生,幸福与否,就取决于自己如何去面对自己。

福祸本来没有偏爱谁,而全部都是个人自己找的。在生活中人们之所以承受了难忍的痛苦和烦恼,都是因为前世的罪孽,因为做了不利于社会和自己的事情,以致于因果报应到我们身心;人们之所以在不断地犯错误,是因为人们最多只是有一些聪明却没有真正的大智慧。如果有了智慧,能够顺应人生和社会,能够看到身心之痛的根源所在,也就释然了,当然也就不会处处为恶了。

佛说好的心态能生出善良的种子,能以慈悲的心态对待别人,能从容地对待生活,在任何艰苦的环境中,都能幸福、快乐、健康。而心中缺少了从容和淡定,不仅会误会和伤害别人,也许还会损坏身体,毁了自己,种下祸事的种子。

快乐和幸福,本来就是说不清,道不明,难以衡量的。历史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条件不断地改善和提高,但却从未在真正意义上满足我们的心。从大批的雇佣工人,到高高在上的公司大老板;从普通平民,到帝王将相,没有人不在抱怨生活的不幸福。

其实幸福和快乐,只是自己的心境,除了你自己,没有人可以让你自己不幸福。世间万物,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同是一朵玫瑰花,有人看到的是娇艳欲滴;有人看到的是硬冷的刺。同是一座岳阳楼,有人看到的是“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有人看到的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总之,你觉得你不幸福,别人再羡慕你,你还是同样觉得自己可怜。

人生在世,没有人不渴望得到幸福和快乐,其实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能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佛曰:“佛在心中。”同样道理,幸福和快乐,也在人心之中,即所谓“福由心生”。

每个人都要时时刻刻懂得修正自己的身心,使得心灵得一方净土。那么如水一样的宁静,清风一样来去自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禅之境界,那也就是无烦恼、证菩提的清凉佛界。何乐而不为呢?

【启示】

聚散两依依,有离才有合,有退才有进,有失方有得。佛说:“喜、怒、哀、怨、贪、嗔、痴,全是人心所念。”如果你念念幸福,幸福就会如约而至。

命运在你自己的手中

别人能够帮得了你一时,但帮不了你一世,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真正帮得了你一世,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对自己目前的状况长吁短叹,埋怨命运不公、生辰八字不正,让自己事业遇到挫折,婚姻受到阻碍,自己却不去积极面对。有的人好吃懒做,整天不务正业,无所事事,最后坐吃山空,一事无成,这时却怨叹命运和自己作对。

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公平的,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就像佛说的:“别人能够帮得了你一时,但帮不了你一世,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真正帮得了你一世,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自强自立,依靠自己,才能有幸福的人生。

【谈佛·说禅】

有位年轻人大学毕业以后当过老师,做过公务员,下海后开过歌厅、餐馆,搞过装修、房地产……不论经营什么,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他实在弄不懂自己为什么屡战屡败,一次,在九华山的一座寺庙里,遇见了一位老和尚,便和老和尚聊起了命运。

年轻人问这位老和尚:“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命运?”

老和尚答道:“当然有。”

年轻人苦笑着说:“既然命中注定,那奋斗还有什么用?”

老和尚笑而不答,他抓起年轻人的左手,看了看他的生命线、事业线,然后他让年轻人举起左手并攥成拳头。

当年轻人攥紧拳头之后,老和尚问他:“那些命运线在哪里?”

他机械地答道:“在我的手中啊。”

这时,年轻人突然恍然大悟:命运其实就在自己的手中。

后来每当遇到挫折时,年轻人就会暗暗攥紧拳头对自己说,命运就在我手中。这个信念一直帮助他走到今天。现在,他已经是一位成功的房地产开发商。

【感悟·收获】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像那个年轻人一样,遇到一点有困难的事情,就开始灰心丧气,迷茫失望,怀疑自己。其实,命运就在自己的手中,你只有自立自强,遇到困难不失望,不一味地依赖别人,才能赢得尊严和成功。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就要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要人云亦云,受别人的控制。拥有自己的见解,从而使自己变得杰出。做到独立自强,才是真正的爱自己,做真实的自己。脚踏实地,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理想的方向迈进,最终获得自己想要的人生。

毛遂如果不是自己推荐了自己,主动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恐怕世上很难有人会注意到相貌平庸的毛遂。抓住机会,勇于改变命运,这是每个人都可以也能够做得到的。命运是要抗争的,要争取的,是掌握在你手里的。

有这样一个大家熟知的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看见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看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一天不如一天。他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使得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有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许多人走不出人生各个不同阶段或大或小的阴影,并非因为他们天生的个人条件比别人差,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思想,也没有耐心慢慢地找准一个方向,一步步地向前,直到眼前出现新的洞天。

命运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如果好好把握的话,那你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不管是什么样的水,只要它到达海洋,它就是海水了;若是它到了阴沟,它就是污水了。

佛说:“命运不是天生注定的,而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要相信自己,总会有奇迹发生,命运也会由自己来改变。

人生在世,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其中大多数事情,别人是无法替代我们去做的。既然是自己的事,理应由自己去做。自强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才能有所收获。

【启示】

总想着依赖别人,而自己却不肯努力,到头来必定什么也不能得到。只想依靠别人,不利用自己的潜在资源,不懂得自强自立,永远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清楚地认识自己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人有两只眼睛,可以看世间、看万物、看他人,就是看不到自己;能看得到别人的过失,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能看得到别人的贪欲,却看不到自己的吝啬;能看得到别人的邪奸,却看不到自己的愚痴。

人活一生,醒悟的少,疑惑的多,而最大的疑惑就是无法认清自己。了解自己最难,不了解自己最痛苦。所以,人生第一要务就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认识整个世界,也才能接受世间的一切。

【谈佛·说禅】

一位禅师下山说禅,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释迦牟尼像。此像青铜所铸,形体逼真,神态安然,禅师大悦,心想,若能带回寺里,开启其佛光,日日供奉,真乃一件幸事。可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文不能少,加上见禅师如此钟爱它,更加咬定原价不放。

禅师回到寺里对众僧谈起此事,众僧很着急,问禅师打算以多少钱买下它。禅师说:“500元足矣。”众僧欷歔不止:“那怎么可能?”禅师说:“只管按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僧人们不断前往店铺,给出的价格却一天比一天低。

一个弟子在第九天下山时所给的价已经低到了200元。眼见着买主一天天离去,一个比一个价给得低,老板很是着急,每一天他都后悔不如以前一天的价格卖给前一个人了,他反复琢磨:难道是自己看走了眼,这尊佛像当真不值钱?到第十天时,他在心里说,今天若再有人来,无论给多少钱也要立即出手。

第十天,禅师亲自下山,说要出500元买下它,老板高兴得不得了——竟然反弹到了500元!当即出手。禅师回到寺里对众僧说:“心性不定的人,舆论就可以置他于死地啊!”

【感悟·收获】

谁都会有不自知的时候,不过是程度不同罢了。别人一句赞扬的话,自己嘴上谦虚,心里却喜不自胜,觉得自己多么了不得;别人一句过激的话,自己便怒火中烧,嗔恨迭起。如这般,自己的喜怒哀乐全是由别人左右的,自己做不了主,好像傀儡一样,丧失了自我。

西方有句谚语说:“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整个世界都会为之让路。”同样的,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全世界都会成为他的阻碍。有很多人,他们收集各种名人的成长故事、成功经验,他们希望从中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但是很奇怪,这其中的大多数人都生活得一塌糊涂。他们够用心、够努力,但是他们不成功。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里。因为对自我理想、自我价值的不明确,导致了他们会对任何一句话动心,对任何一个行业向往,把任何一条建议都付诸己身。今天看了一个传记后决定做个伟大的商人,明天读了一段哲理后又觉得做个平平凡凡的人也不错。慧律法师说:“真正限制妨碍,埋没自己的,永远只会是你自己。”愚痴的人,一直想要了解别人;有智慧的人,却努力地了解自己。

回观柴陵郁禅师的诗偈:“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诗的妙处是说,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明珠,这颗明珠就是我们的本性,它是无比珍贵的,蕴涵着无尽的能量和宝藏,但是我们被俗世的欲望遮掩了心智,让烦劳苦痛遮掩了明珠的光芒。如果我们能够止欲息妄,反观自心,重新认识自己的本性,明珠就会再度散放出万丈光芒。观照自性,这是非常重要的禅机。佛学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佛性的,彻底地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了佛。

不认识自己,就不知道贪嗔痴在你的生命中占了多大的分量;不认识自己,就不知道什么是该放下的,什么是该坚持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已成的人生模式适合你,唯一适合你的模式是你自己的模式。如果你常常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不安,如果你惶惶终日不知道到哪里寻找快乐,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请你认真地认识自己,一切都要从自己的内心开始。

当你真正认识了自己,你会发现原来还有这样一种境界:纵然全世界的人都不了解你,你也不觉得寂寞;纵然所有人都不支持你,你依然充满力量。

【启示】

人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最陌生的也莫过于自己;最亲近的是自己,最疏远的也是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就是自己!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的觉悟本性并不像一棵菩提树,先天纯洁清净的心也并不如同镜子,原本就不是有形体的东西,又能在哪里沾染上尘埃。

生活中,大部分人在追求名声、钱财、地位,并且在追求的过程中搞得自己身心疲惫。当我们去除了这些束缚,心灵就能获得巨大的自由,再没有可以捆绑住我们的绳索。我们既不会为身外之物而感到烦恼,也不会有做事时的瞻前顾后。我们将更加专注于当下,对自己的目标更加勇敢执著。而且,当我们真正做到了“本来无一物”时,得到的将会更多。

【谈佛·说禅】

六祖惠能年少时,在岭南以打柴为生。有一次,他在山上砍柴时,忽然听见有个人念了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惠能听了以后,感触很深,经过打听,才知道这是《金刚经》中的句子,参禅学佛的种子就这样种下了。后来他听说五祖弘忍大师在湖北黄梅弘法,于是就翻山越岭赶往黄梅,参见五祖。

五祖将惠能留了下来,派他到柴房舂米。

五祖想确定自己的衣钵传人,便让所有的弟子各写一首偈,来表达自己学佛的心得。

五祖当时有一个很喜欢的弟子叫神秀,写了一首偈,贴到了墙上: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弟子都觉得神秀写得很好,可不识字的惠能听人读了以后,却觉得神秀并未真正参透禅法。他也想写一首偈来表达自己的心得,于是就请人代笔,也写了一首偈贴到了墙上: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看了惠能写的偈后,知道他已经基本悟了禅法,于是就让惠能晚上到方丈室,给他解《金刚经》,惠能再一次听到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惠能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只是心中有所触动。此时他第二次听到,才彻底悟到了其中的真谛,并当即说出了“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的五个著名观点。

【感悟·收获】

六祖惠能禅师的这首诗偈是在听了别人口念神秀所作“身是菩提树”之偈后有感而发的。惠能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主要在于打破修持中对身心的执著。神秀将染净、圣凡绝对地对立起来,要求人们“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但在惠能看来,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染净、圣凡关键在于自心一念,心生善端即为善,心生恶念即为恶。心性自然,本来清净。故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里所说的“本来无一物”,并不是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而是要善于化解外界带给我们的压力与束缚,使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和、坦荡。

拥有越多,就越害怕失去。这种心理在著名作家古龙的一部小说《绝代双娇》中,有很形象的描写。

主人公小鱼儿是一个很潇洒的男孩子,他天生喜欢自由,不喜欢被任何事情所羁绊。在他心里,从来不在意外界的事物。

小鱼儿小的时候,从各处弄来了不少好玩的东西。可是他并不收藏着,而是都送给了别人。

看着他长大的万春流问他:

“你辛苦弄来,为何要送人?”

小鱼儿笑着说:“这些拿来玩玩倒蛮好的,但若要保留它,可就费神了,又怕它丢,又怕它被偷,又怕它被抢,你说多麻烦……听说世上有些人专门喜爱聚集宝贝钱财,却又舍不得花……这些想必都是呆子……”

万春流说:“若没有这些呆子,怎显得你我之快乐……”

还有一次,小鱼儿跟一些商人做买卖,赚了很多金银珠宝。可谁知,他一路上不停地把这些金银珠宝抛向路边的草丛里。

他的朋友桃花很不理解,问他为什么把钱都扔了。

小鱼儿哈哈一笑说:“让那些东西坐马,我却在大太阳下走路,我岂非也变成了呆子?我自然要把它们丢光……我将这些东西抛在地上,总有人会拾到的。他们若是好人,拾到这些东西一定开心得要死。我只要想想他们拾到这些东西时快乐的脸,就觉得很开心了。这可比自己花心思带着它们走好得多……”

小鱼儿不经意的话,恰恰点中了我们很多人的心事。那就是:拥有越多,越不愿放手,于是就越来越觉得痛苦。

当你有了金钱后,就害怕被偷窃;

当你有了权力后,就害怕被削弱;

当你有了地位后,就害怕被降低。

这种种的一切,都深深地扎根在心里,变成了前进的阻力。其实大可不必,哪怕你是个有钱人,但在心里,也不要把自己当成有钱人。

当我们去除了财产、权力等观念的束缚时,就不会为这些身外之物的变化而感到失落、痛苦、烦恼。当我们的心里本没有这些东西的时候,又哪里会惹来烦恼的尘埃呢?

【启示】

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心打开,不让任何的外在条件来打扰我们,那么一切的烦恼与痛苦,也都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