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厚黑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化敌为友,自留退路

多个朋友多条路,而多个敌人则断了自己一条路。与同事的摩擦、冲突在所难免,但尽量不要树敌,有了敌意也应设法消除。不要让同事成为你前进路上的“绊子”,平时就应多多注意扫除路障。

有仇不报是君子

有一部电影描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美国西部拓荒时期,一位牧场主人因为全家大小被土匪枪杀,因而变卖牧场,天涯寻仇。

家被毁了,这种仇任谁都想报的,可是当这位牧场主人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找到凶手时,才发现那位凶手已贫病交加,躺在床上毫无抵抗能力,要求牧场主人给他致命一枪,牧场主人把枪举起,又颓然放下。

结果是,牧场主人沮丧地走出破烂的小木屋,在夕阳照着的大草原上沉思,他喃喃自语:“我放弃一切,虚度寒暑,如今我也老了,报仇,它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电影是人编的,但编剧者根据的也是现实生活,因此虽然是电影,但一样可以让人们深刻的反省,而这反省也就是我们强调的“有仇不报是君子”的道理。

首先来看看一个人要“报仇”所需的投资。

精神的投资——每天计划“报仇”这件事,要花费很多精神,想到切齿处,情绪心神的剧烈波动,更有可能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财力的投资——有人为了报仇而投下一辈子的事业,大有“玉石俱焚”的味道,就算不投下一辈子的事业,也要花费不少的财力,以做部署的工作。

时间的投资——有些仇不是说报就能报,三年五年,八年十年,甚至二十年都有可能报不成,就算报成了吧,自己也年华老去了。

由于“报仇”此事投资颇大,而且还不一定报得成,而不管报得成或报不成,只要“报仇”这件事,你不只心动而且行动,那么自己都要元气大伤,因此我们还是主张“有仇不报”。

一个成熟智慧的人知道轻重,知道什么东西对他有意义、有价值,“报仇”这件事虽然可消“心头之恨”,但“心头之恨”消了,也有可能失去了自己,所以“君子”有仇不报。

不但要有仇不报,还要学会爱你的敌人。

人和动物有些方面是不同的,动物的所有行为都依其本性而发,属于自然的反应;但人不同,经过思考,人可以依当时需要,做出各种不同的行为选择,例如——学会爱你的敌人。

“爱你的敌人”,这是件很难做到的事,因为绝大部分人看到“敌人”都会有灭之而后快的冲动,或环境不允许或没有能力消灭对方,至少也会保持一种冷淡的态度,或说说让对方不舒服的嘲讽话,可见要爱敌人是多么难。

就因为难,所以人的成就才有高有低,有大有小。也就是说,能当众拥抱敌人的人,他的成就往往比不能爱敌人的人高。此话怎讲?

能爱自己的敌人的人是站在主动的地位,采取主动的人是“制人而不受制于人”,你采取主动,不只迷惑了对方,使对方搞不清你对他的态度,也迷惑了第三者,搞不清楚你和对方到底是敌是友,甚至都有误认你们已“化敌为友”;可是,是敌是友,只有你心里才明白,但你的主动,却使对方处于“接招”、“应战”的被动态势,如果对方不能也“爱”你,那么他将得到一个“没有器量”之类的评语,一经比较,二人的分量立即有轻有重。所以当众拥抱你的敌人,除了可在某种程度之内降低对方对你的敌意之外,也可避免恶化你对对方的敌意,换句话说,为敌为友之间,留下了条灰色地带,免得敌意鲜明,反而阻挡了自己的去路与退路。地球是圆的,天涯无处不相逢。

此外,你的行为也将使对方失去再对你攻击的立场,若他不理你的拥抱而依旧攻击你,那么他必招致他人的谴责。

而最重要的是,爱你的敌人这个行为一旦做了出来,久了会成为习惯,让你和人相处时,能容天下人、天下物。出入无碍,进退自如,这正是成就大事业的本钱。

放人一条生路

每个人的智慧、经验、价值观、生活背景都不相同,因此与人相处,争斗难免——不管是利益上的争斗或是是非的争斗。而这种争斗,在竞争激烈的工商社会尤其明显。

大部分的人一陷身于争斗的旋涡,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来,一方面为了面子,一方面为了利益,因此一得了“理”,便不饶人,非逼得对方鸣金收兵或竖白旗投降不可。然而“得理不饶人”虽然让你吹着胜利的号角,但这却也是下次争斗的前奏;“战败”的对方也是一种面子和利益之争,他当然要“讨”回来。

“得理且饶人”是你的权利,但何妨“得理且饶人”?

所谓“得理且饶人”就是放对方一条生路,让他有个台阶下,为他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这不太容易做到,但如果能做到,对自己则好处多多。

①得理不饶人,让对方走投无路,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是“不择手段”,这对你自己将造成伤害,好比老鼠关在房间内,不让其逃出,老鼠为了求生,将咬坏你家中的器物。放他一条生路,他“逃命”要紧,便不会对你造成伤害。

②对方“无理”,自知理亏,你在理字已明之下,放他一条生路,他会心存感激,来日自当图报,就算不如此,也不太可能再度与你为敌。这是人生。

③得理不饶人,伤了对方,有时也连带伤了他的家人,甚至毁了对方,这有失厚道,得理且饶人,也是积德。

④人海茫茫,但却常“后会有期”,你今天得理不饶人,焉知他日不二人狭路相逢?若届时他势旺你势弱,你就有可能吃亏,“得理且饶人”,这也是为自己留后路。

另外,你也得想:你得理不饶人,到底有多少“好处”可得?“大好处”既“大”,何妨“饶人”,因为这对你的“大好处”影响并不大;至于“小好处”,好处既小,更没有不饶人的必要。因此:

①做事做人,下手不必过重过毒。

②“理”字既明,言辞何妨圆缓。

况且,饶人也是一种快乐。

谅解别人的过错

有句俗话叫做“树要皮,人要脸”。人人都有自尊心。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能够含辛茹苦、历经磨难,可怎么也不能忍受“当众出丑”、“无地自容”,尤其不能忍受别人的误解和污蔑。正如古人所说:宁可毁人,不可毁誉。这个规律不可否定,因为自我防卫心理、关注自我形象是人的天性。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当树立容纳意识,选择双方皆赢,正确面对分歧,一定要容纳别人的缺点,谅解别人的过错。

话又说回来了,我们自己可以照顾别人的情面,可别人做了错事,伤害了我们,我们的情面也重要,怎么能不计较呢?一般说来,我们不伤害别人,别人也不会伤害我们。如果是别人主动发起攻击,挑起战火,我们也可以避免争论,采取坦诚而直率的方式表达分歧,提出忠告,使问题得以解决,避免双方皆输。

办公室的一位副经理喜欢闲谈说笑,有时候还扯到男女私情的内容,话语不够健康。另一位副经理R听了很反感,便义正词严地对他提出了批评,告诉他办公室里不要胡说乱侃,不要谈论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这样一来,两个人的关系弄得有点僵。为此,经理反倒批评了R做得不好。R有些想不通:分明是对方的错,经理反倒批评了自己,这不是颠倒是非吗?

这类事情在公司里面并不少见。一旦看到同事,尤其是较熟识的同事有错误或缺点,就义正词严,我们不能否认也不能怀疑R的意见是正确的,可能语气和言辞上面尖锐了一点,他是出于好心。那位同事说了一些不够健康的话是缺点毛病,他可以不赞成、有意见,但在表明自己态度时应当注意口气,因为这类缺点过错毕竟不是重大原则问题,而只是一般问题。与其两人关系搞僵,还不如容忍对方乱侃几句。对这类问题,我们应当掂量掂量,孰轻孰重?

当你和同事发生争执时,当你对同事所做的事情看不顺眼准备提出批评时,一定要想想,是争孰是孰非重要,还是照顾对方的情面,维护人际关系重要?这就是要不要认真的分界线,也就是应当如何表达分歧的清醒剂。就那位想不通的R来说,并非是不要是非观念,也不是有了意见不能提;而是在分是非、提意见时要学会自觉地采取平等交流、双方皆赢的态度,表现良好的自我状态。这样做的效果不仅不会损害人际关系,而且会有利于教育影响对方,对双方都有好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要耐心等待时机

同事之间最好不要形成僵化的人际关系。但是,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不能用漂亮的话来解决的。这时,为了不使你的人际关系再度恶化,你所做的最低限度的努力,对自己及对周围的人都是必要的。这里先举几个努力的目标:

(1)用善意的态度对待

对方以善意的态度对待我们时,我们也要极力地回应对方。如此一来,你们二人就会越来越契合。

不过,无目的的傻笑反而会招来反感。如果能用自然开朗的表情面对对方,对方也会有善意的回应。努力去做到不要让对方采取抗拒的态度。

(2)无论如何不要忘了打招呼

跟对方打招呼,即使对方仍然转过头去,你也不要急,终究还是会出现曙光的。再一次呼唤他,当他有了善意的回应时,不要忘了,就是在这个时候,是转换人际关系的最好机会。至少这种努力,可以防止人际关系再度恶化。

(3)要特别注意说话的语调

即使你用多么美的词句,语调不当也会使其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有没有说出凶狠的话或声调,都是要非常小心注意的。

(4)对他的主意大声地说赞成

比如在会议等场合,如果与你对立的同事提了一个很不错的提议,这时你要趁机毫不犹豫地表达赞同之意。而且,如果能将你同意的原因也清楚地讲出来,这样一来才不会被人认为是在迎合某人。

(5)当着别人的面说他的好话

与你对立的同事,也会有其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有机会和他的朋友聊天,就多说一些有关他的事,特别是多说一些他的优点。如果当着他的面直接说,会令人觉得你是装模作样,或是有什么企图,而透过第三者传话,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6)他忙的时候,伸手拉他一把

与你对立的同事如果工作量多得忙不过来,或是有不知如何处理的难题,正在苦恼时,你要积极地表现出愿意帮忙的态度,也就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接近他。

如果你期望你的人际关系不会恶化,那么,不要让任何机会从你眼前溜过。

人类是会改变的动物,再怎样激烈的对峙,眼泪也会有哭干的时候,最后反而会开始怀念起对方了。

要启开对方顽固紧闭的心扉,只能靠着一颗“不着急、等待的心”。也有人说“好命不怕运来磨”,借着最后的努力你也许能够转祸为福。如果同事之间的关系已经陷入僵局,你却放任不管的话,对双方都是没有好处的。所以遇到良机时,就要好好把握,积极改善双方的关系。

蒙娜丽莎知道什么

当你面临一对一的“进攻”游戏时,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见过的出手毒辣、出言恶毒的女人就算是赢得了争论,失分也比得分来得多。试试幽默吧,它是一种了不起的武器,因为它把气氛从对抗转化成嬉戏。管理心理学家芭芭拉·麦可夫在《蒙娜丽莎知道什么》一书中写道,幽默表现了权威,因为它傲视困境而又不侮辱对手,而且它还化解了干戈,提供了反馈,取得了支持。

当佩特和她所任职的那家医疗保健公司的一家分公司的经理打交道时,她明白了这个道理。说实话,她真怕去休斯敦的分公司的总部,因为每次她进经理办公室,都知道会遇到麻烦。她总是踮着脚尖走过兰迪那玻璃隔开的办公室,但想躲也躲不开。他总会看见她,叫道:“嗨,进来!”一到了这里,不论谈什么,不出几分钟,他就把话题扯到攻击她、老板还有公司。其实,他所说的全都是不着边际的话,因为他攻击她就是要她坐立不安来寻开心。

在回洛杉矶的一路上,佩特都会意气难平,甚至向老板承认再也不想去休斯敦了,但老板不无道理地说:“我承认兰迪这人难对付。但你也得学会和这种人打交道。”

佩特后来去了休斯敦,一进门照样听到了“嗨,进来”的喊声。但是这次她坐下后说:“兰迪,很高兴见到你。我们这次要争论些什么?”

他憨憨地看了她一眼,答道:“你说什么呢?”

“我每次来休斯敦我们都有一顿好吵,”佩特解释道,“所以我想还是开门见山吧。”

他还是那样一脸和气地说:“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见到你我总是很高兴。”他们接着聊,兰迪好像作了无关痛痒的评论,突然他吼道:“胡说!”

佩特用一种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轻松的口吻,面带微笑地说:“哦,看来这就是我们要争论的事了。我还一直在想会吵些什么呢。”

兰迪看起来动摇了,他从以往的猫捉老鼠的游戏中解脱出来了,“不,不!我不想吵这件事。”他退缩了。他们继续谈,他一次又一次地挑战,但佩特都避开了。佩特总是从容自若,就好像总算找到了那个该吵的话题。佩特的办法解除了他的武装。确实这种方法是如此成功,他终于停止攻击佩特了,最后他们成了好朋友。

幽默能减轻压力,澄清问题,干扰对手。因为以毒攻毒的方法对我们并不可行。幽默常常能产生奇效。

将敌意消于无形

当我们成为上班族的一员后,要经历几十年之长的职场人际。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往往会因各种原因,遇上若干对你怀有敌意的同事,甚至如人们所说的“小人”。但出于顾全大局,也为自己的发展着想,又不宜让矛盾激化或是公开化,一时也不能和他们论个是非真假,这就需要我们要有广阔的胸怀,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同时,更需要我们化被动为主动,用积极的心态,把“坏事”变为“好事”,从而为自己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使之成为鞭策自己的动力。为此,我们不妨采取如下的几种方法:

(1)及时与上司和同事沟通

有些人因为误会、嫉妒或是自大,因而会对你产生敌意,在工作上不与你配合、在背后散布你的谣言,甚至给你捏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待你知道这件事后,很可能已在公司里传播开了。当面对质,要对方给你一个说法并非明智之举,一是对方可能一口否认,二是面子闹僵了,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最好的办法是及时与上司和同事沟通,选个合适的时间和场合,把自己的情况和想法讲一讲,让谣言不攻自破。在这同时,要提醒自己不要讲攻击性的语言,也最好不要针对某人,达到澄清事实的目的就行了,而不要用报复的心理,想着将对方搞臭,否则会使倾听者误会为你是在宣泄情绪,这样反而达不到你的目的。

当你与这种同事相处,就要注意多与上司和同事沟通,多谈谈自己的工作和想法,如此,反而密切了你和上司及同事的关系,使他们对你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坏事”就变成了“好事”,大可不必对对方心生怨恨,影响了自己的工作。

(2)注意自我反省并激励自己

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良性原则,当我们得悉有人对自己怀有敌意时,我们用不着愤愤不平,不妨对自己进行一番反省,想想自己平常在工作中和在与同事交往时是否有不妥之处,从而造成对方与你产生了抵触情绪。

比如,你说话是不是随便了些,是否谈及对方忌讳的话题,或是因为工作方式、语言习惯不同引起冲突等,从而在以后相处时,多几分的谨慎,少说些易引起误解的话,甚至有必要少谈工作以外的事,避免授人以柄。这样,有助于你在人际交往中更为成熟、稳妥,少些是非。

假如某人对你怀有敌意,肯定会在某些问题上贬低你,企图使他人对你的能力、才华和业绩表示怀疑。你要做出的最好证明就是通过进一步的努力,把事业做得更出色,而不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无谓的人际纠纷上。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敌意”对你又是一种鞭策,是你阔步向前的动力。形成这种积极的心态,无疑会对你工作和事业的发展很有益处。

(3)通过“中间人”传话来终止对方的敌意

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不妨以向你透露信息或是双方都能接受的人为“中间人”,通过他们代为传话,以化解或是终止敌意。

这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把自己的想法和事实告知对方,起到澄清事实真相、消除误会、沟通了解的作用;二是让对方知道,自己已了解到对方的所作所为,从而起到了警示的作用,使对方会有所收敛。否则肆意扩散的话,对我们自己毕竟有副作用,因为对你不是很了解的人,可能会因此对你产生误解。

多些达观和宽容的心态,善于化解种种的敌意,会使你在职场人际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对你的工作和事业有着很大的好处。

让冷嘲热讽者缴械

冷嘲热讽的同事总是用令人恼火的、睿智的嘲讽暗示你的缺点与不是。他常常用妙语连珠、讽刺挖苦来粉饰他对你的敌意。尽管他了解你的弱点,预料得到你哪里会出错,但却不直截了当地告诉你。

冷嘲热讽的同事喜欢那些微妙的、隐晦的奚落,特别是在有听众欣赏他的机智、为他捧场的时候,更是如此。由于不必对可能出现的后果负任何责任,所以他可以尽情地挑剔你,使你处在一个非常不利的环境里。实际上,他并不觉得自己有必要顾及你的心情。长此以往,这些藏而不露的矛盾会搞得你和你的伙伴军心涣散。

同冷嘲热讽的同事共处,你的目的是:把他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点。如果可能的话,抑制一下他的反感和敌意。

(1)爽快地承认错误

如果你的错误已经曝光,那就承认它。公开道歉,简单地做一下解释,估计大家会接受的。

(2)淡化那些公开场合下的“攻击”

不必为此生气,你可以把话题从自己身上转到公司的政策或是工作程序上。如果他还不停止他的含沙射影,你可以暂时不理他,转而征求大家的意见,从而得到多数人的支持。你还可以反过来奚落他,那些曾经受到他伤害的人会很高兴站在你这一边的。

(3)私下交换意见

尽管他自称不过是开个玩笑,但他却不停地找你的麻烦,你不妨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告诉他你的真实感受。请求他把问题明朗化,然后由你们双方共同解决。

(4)缴他的“械”

让他了解你的工作情况,提供机会让他加入你的项目,或是与你共同筹划某个建议。从初级阶段起就让他发表自己的看法、建议或提出异议,而不是你自己突然拿出结果,再请他评议。

不要自以为高明

在社交上,有些人不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心目中只有自己而且还自以为比别人高明,事事要占上风,好出风头。对于这类人,即使是你有很大的本事,见识比别人高明,也绝对不能使用这种态度。由于你这样的做法,根本没有给别人留下一点余地,而采用趾高气扬而又蛮横的方法,使别人感到窘迫,无路可走,便明智地不想同你一般见识。如果有这种坏习惯的人,所有的朋友和同事,肯定没有一个人向你提供意见和看法,更不敢向你进一步提出忠告。这类人,人们往往不想接近他,并且有时会产生看而生厌的情绪。这类人应当有自知之明,逐渐改变其不良习惯。

你应当明白,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谈论的话题十有八九不是学术性上的问题,或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上的原则性问题,所以没有固定的是非标准,因此你的意见和看法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合理的。而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也不一定是错误的,无价值的。自以为是即使是你比别人聪明,想从自己的思想中提出更高超的见解,也不能用这种方法来对待人,何况,平时的交往所说的事情大多是平凡的,不必费心费时作更高的研究和争辩。我们日常所交谈的目的,消遣多于研究,大可不必认真,大家说说笑笑便行。希望你不要自作聪明,对别人不要随便说教。即使是你的说教有一定的见解,人家也会很不乐意接受。要说教应当婉转,采用征询的口气说出你的看法、见解,人家才比较容易接受。所以,你不要随便摆出架势来教导人家。

在社交上,你的同事帮助你出点子、献策略,你若不能立刻赞成,起码你也要表示可以考虑考虑,这种场面下,不可马上提出反驳。如果你的朋友和你聊天儿,你更应当注意,不可太执拗,否则很容易把一些有趣的事情变成乏味的了。如果真的是对方犯了错,又一时不肯接受指正、批评或劝告,应往后退一步,不要急于提出来,把时间延长一些,隔几天之后或更长时间再说。否则,若双方都很固执己见,不仅没有取得成效,还会造成僵局,伤害双方的感情。

而作为你,也应学谦虚些,不要太过于高傲,要随时考虑别人的意见,不要做得太固执,应该让人们都觉得你是一个可以谈话的人,这样做才合乎情理,让别人知道你是很懂得道理的人。

谈话的目的是在于知道一下别人对某一件事情的意见和对社会世事的看法,以便增加双方的了解,增进同事之间的友谊,使大家都对生活感到兴趣,使大家的感情都得到安慰。如果发现与对方的意见、看法不一致,也能从中得到启发和学习,对方也会感到刺激和满足。如果听见别人的意见和看法同你一样时,你要立刻表示赞同,不要迟疑。不要认为这样做是为了讨好对方,也不要认为这是随声附和,因此就不吱声了。假如不吱声,反而使人觉得你与对方的意见相反,或者是没有主见了。

避免谈论别人的短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凡人皆有其长处,亦必有其短处。怎样在交谈中正确对待别人的短处,这也是一门学问。

人有短处是一点也不值得奇怪的。有的人也许因为长久以来形成一种固有的生活方式,而其他人大都对此看不惯,这便成了他的“短处”;有的人也许在自己的生活与处世中的确有些微小的毛病,但这些毛病对他的整个对外交往是无足轻重的;有的人也许不是出于主观的原因而出现一些较严重的缺点,但他自己却全然无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对待他人的短处,不同的人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有的人在与他人的谈话中,尽量多谈及对方的长处,极力避免谈及对方的短处;也有的人专好无事生非,兴波助澜有声有色地编撰别人的短处,逢人便夸大其词地谈论别人的短处;有的人虽无专说别人短处的嗜好,但平时却对此不加注意,偶尔也不小心谈到别人的短处。

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别人的短处,所产生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避免谈及他人的短处,容易与他人建立起感情,形成融洽的交谈气氛;好谈他人短处的人,最易刺伤他人的自尊心,打击他人某方面的积极性,还会引起他人的讨厌;不小心谈及别人短处的人,虽无意刺伤他人,但很难想象人家怎样理解你的用意和对你所做出的反应,一般来说易引起别人的误解与不满。由此可见,我们在与他人的交谈中,应该尽量避免谈论别人的短处。

宇宙之大,谈话的资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何必一定要把别人的短处作为话题?我们若仔细想想就会明白,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别人的事情不一定就完全可靠,也许别人还有许多难言之隐非我们所详悉。若我们贸然拿听到的片面之词宣扬出去,那么就容易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我们若说出了什么话,就很难收回来了。而当事后明白了事情真相,则必须设法收回去,找那些听过我们说此话的人作更正。因此,若我们不是确切地知道某件事情的真相,切忌胡说八道。

另外,如果别人向我们谈起某人的短处的时候,我们该何以应对呢?最好的办法是听了便罢,不要深信这种传言,不必将此记在心中,更不可做传声筒。而且还要提醒谈论别人的短处的人是否对所谈的事情有所调查、确有把握。

人群相聚,都不免要找个话题闲聊。天上的星河,地上的花草;眼前的建筑,身后的山水;昨日的消息,今天的新闻,都是绝好的谈话内容。何必说东家长西家短,无事生非地议论人家的短处呢?好说人家短处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我们必须克服。

有话好好说

日常工作中容易发生争执,有时搞得不欢而散,甚至使你与同事结下芥蒂。人是有记忆的,发生了冲突或争吵之后无论怎样妥善地处理,总会在心理、感情上蒙上一层阴影,为日后的相处带来障碍。最好的办法,还是尽量避免它。

我们常用这么一句话来排解争吵者之间的过激情绪:有话好好说。这是很有道理的。据心理学家分析,争吵者往往犯三个错误:第一,没有明确清楚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含糊,不坦白;第二,措辞激烈、专断,没有商量余地;第三,不愿以尊重态度聆听对方的意见。

又有一个调查说明:在承认自己容易与人争吵的人中,绝大多数说自己个性太强,也就是不善于克制自己。

同事之间有了不同的看法,最好以商量的口气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语言的得体是十分重要的。应该尽量避免“你从来也不怎么样……”“你总是弄不好……”“你根本不懂”这类绝对否定别人的消极措辞。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伤害了他人的自尊心,必然会引起对方反感。即使是对错误的意见或事情提出看法,也切不要嗤笑。幽默的语言能使人在笑声中思考,而嘲笑使人感到含有恶意,这是很伤人的。真诚、坦白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让人觉得你是希望得到合作而不是在挑人的毛病。

同时,要学会倾听,耐心、留神听对方的意见,从中发现合理的成分并及时给予赞扬或同意。这不仅能使对方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也给自己带来思考的机会。如果双方个性修养、文化修养都比较高的话,做到这些并非难事。

如果遇到一位不合作的人,首先要冷静,不要让自己也成为一个不能合作的人。宽容忍让可能一时觉得委屈,但这不仅表现你的修养,也能使对方在你的冷静态度下平静下来。当时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见,不妨把事情搁一搁,认真考虑之后或许大家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善于理解、体谅别人在特殊情况下的心理、情绪是一种较高的修养。有的人生性敏感,有的人恰恰遇到不顺心的事所以发泄怒气,也许对方正生病,这些都可能是造成态度和情绪反常或过激的原因。对此予以充分谅解,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心胸开阔是非常重要的。谁能没有一点言谈上的失误和过错?别人无意间造成的过错应充分谅解,不必计较无关大局的小事情。法国作家布鲁依尔说过:“两个都不原谅对方细小过错的人不可能成为老朋友。”如果以老朋友的态度进行合作,许多冲突是可以避免的。

“人能成全他人,也能毁弃他人;互相帮助能使他奋发向上,互相抱怨会使人退缩不前。”只要想到大家都是为了事业走到一起来,相互帮助,相互谅解,同事之间的冲突是完全可以缓解和避免的。

没有解不开的疙瘩

同事与你在一个公司中工作,几乎日日见面,彼此之间免不了会有各种各样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各人的性格、脾气禀性、优点和缺点也暴露得比较明显,尤其每个人行为上的缺点和性格上的弱点暴露得多了,会引出各种各样的瓜葛、冲突。这种瓜葛和冲突有些是表面的,有些是背地里的,有些是公开的,有些是隐蔽的,种种的不愉快交织在一起,便会引发各种矛盾。

同事之间有了矛盾,仍然可以来往。首先,任何同事之间的意见往往都是起源于一些具体的事件,而并不涉及个人的其他方面。事情过去之后,这种冲突和矛盾可能会由于人们思维的惯性而延续一段时间,但时间一长,也会逐渐淡忘。所以,不要因为过去的小意见而耿耿于怀。只要你大大方方,不把过去的事当一回事,对方也会以同样豁达的态度对待你。

其次,即使对方仍对你有一定的成见,也不妨碍你与他的交往。因为在同事之间的交往中,我们所追求的不是朋友之间的那种友谊和感情,而仅仅是工作,是任务。彼此之间有矛盾没关系,只求双方在工作中能合作就行了。由于本身涉及双方的共同利益,彼此间合作如何,事情成功与否,都与双方有关。如果对方是一个聪明人,他自然会想到这一点,这样他也会努力与你合作。如果对方执迷不悟,你不妨在合作中或共事中向他点明这一点,以利于相互之间的合作。

同事之间有了矛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够面对现实,积极采取措施去化解矛盾,同事之间仍会和好如初,甚至比以前的关系更好。

要化解同事之间的矛盾,你应该采取主动态度,你不妨尝试着抛开过去的成见,更积极地对待这些人,至少要像对待其他人一样地对待他们。一开始他们会心存戒意,而且会认为这是个圈套而不予理会。耐心些,没有问题的,将过去的积怨平息的确是件费工夫的事儿。你要坚持善待他们,一点点地改进,过了一段时间后,表面上的问题就如同阳光下的水一蒸发便消失了一样。

如果是深层次的问题,你可以主动找他们沟通,并确认是否你不经意地做了一些事儿得罪了他们。当然这要在你做了大量的内部工作,且真诚希望与对方和好后才能这样行动。还曾见到一些人坐在一起,表面上为了解决问题,而实际上却是大家更强硬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你做出以上努力以后,基本可以化解同事之间的矛盾。如果遇上一些顽固不化的人,在你做出努力后,他仍然不愿意和你和解,这你也不要难过,遇上这样的人谁也没办法。问题并不在你,你只管放心地去工作,别理会这类人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