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看懂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第一本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大国崛起——全球化竞争背景下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业竞争:“世界工厂”三次大挪移

改革开放后,中国凭借自身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迅速成为“世界工厂”。然而,随着人力成本逐渐上升,制造业开始朝印度等地转移,在高失业率和经济危机面前,美国也选择了产业回迁。三次大挪移的背后,究竟谁才是真正的“世界工厂”?

1.世界工厂的搬迁史

“世界工厂”三次转移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被公认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大国。英国崛起之后的几百年里,国际产业大范围转移,德国、美国、日本先后成为了世界的制造业中心。概括起来,“世界工厂”经历了三次“搬迁”。

1830年,德国开始了跟英国相似的“工业革命”。纺织工业是最先开始突飞猛进的产业,此后密集的铁路运输网络,以及金融业的发展都为德国的工业制造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到1895年,德国的多数产业全面超过了英国,因而也取代了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他们完成这一过程仅用了40年。

20世纪初,美国成为新的世界制造业中心。自从内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体制得以统一,加上国土广袤、自然资源丰富,以及大量资金和人口从欧洲流入,经济开始飞速发展。到1913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已经相当于英国、德国、日本和法国的总和,占世界的1/3以上,成为了不折不扣的“世界工厂”。

“世界工厂”的第三次转移,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虽然因为战败致使国力衰弱,但是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以及美国的资本支持,让经济迅速复苏。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已经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在重点行业和领域,日本产业具备强大的竞争优势。1965年至1971年,日本生产了全球54%的钢铁、54%的船舶、46%的汽车,甚至90%的民用电子机械。因此,日本也成为公认的“世界工厂”。

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

在全球范围内,“世界工厂”不断变迁,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概括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点。

(1)国际分工。各国生产了不同的产品或者产品的不同部分,因此逐渐产生了国际分工。分工内容又随着国际贸易内容和资本流向的变化,从而产生国际产业转移。

(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技术、资源、人才等在新的国家和地区产生竞争优势,就会吸引产业向那里流动,从而发生转移。

(3)国家产业升级的要求。对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来说,高附加值、高利润的第三产业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将技术已经成熟的、附加值不高或者对环境破坏较大的产业向其他国家转移,是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接受工业化洗礼

“世界工厂”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和制造业相对发达的象征,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际经济格局的演进情况。事实表明,任何国家想要长期保持高度的发展势头,或者维持竞争优势,都是很困难的。因此,“世界工厂”变来变去。

需要指出的是,“世界工厂”的流变体现了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并且,那些表面上丧失竞争优势的国家,不应该与“衰退”画上等号,因为他们依然是世界经济强国。比如,英国、德国、美国始终在世界扮演着重要角色。

国际格局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化浪潮席卷各地,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趋势增强。当世界正一寸一寸被抹平,“世界工厂”的争夺战就更激烈了。

2.改革开放催生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世界工厂”的转移,不但反映了全球技术革命、竞争趋势的变化,也反映了一国经济的兴衰。2011年2月14日,日本内阁府公布2010年全年经济数据,按可比价格计算,日本名义GDP为5.4742万亿美元,比中国低4000多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这意味着中国一举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多年来,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出口产品远销全球各地,显示出中国产业竞争、制造技术、人力成本的巨大优势。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显然与改革开放密不可分。

改革开放改写中国历史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向世界敞开大门,外资蜂拥抢滩国内市场,极大地提升了经济活力。三十五年弹指一挥间,中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续写中国制造传奇

多年来,中国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惠政策等吸引众多海外企业来华投资,成为世界诸多知名品牌的产品加工地,“世界工厂”之名得到全球认同。今天,“中国制造”为全世界贡献了物美价廉的商品,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强大的综合国力,多年的发展经验,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在全球产业竞争中,中国制造需要再接再厉,继续扮演好世界工厂的角色,获取更多发言权和产业优势。

国际格局

全球产业竞争是全方位的,从最核心的制造业,到发挥巨大威力的金融、科技、文化,中国需要在规划、人才等方面提早布局,才能与世界潮流共进退,乃至引领时代发展。

3.全球产业布局现状

产业布局地域化倾向明显

即使在全球化的世界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也是地方化的。以制造业为例,虽然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存在最基础的制造业活动,但是世界制造业生产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绝大多数制造业集中在几个国家和地区。比如,美国、日本、德国一度占据了世界制造业总量的60%。而在服务业方面,所有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都发展得很成熟。尤其是美国,发达的服务业已经成为它强大综合国力的一个支撑。

产业布局现状

(1)汽车工业。显然,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汽车工业仍然扮演着核心制造产业的角色。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汽车产业都被提升到很重要的位置。目前,它在全球产业中呈现聚集的倾向:北美、欧洲、东亚。

(2)半导体工业。也就是微电子工业,号称“工业中的工业”,其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层。其中,设计、研发集中在美国、日本等地,生产、组装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地区。

(3)纺织业与服装业。这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其中服装设计与布料纤维主要从美国、欧洲输往亚洲各地,而服装制成品的输送方向恰恰相反。

日本财阀的启示

目前,日本有6个大型财团,分别是三井、三菱、三和、富士、第一劝银和住友。它们以资本为纽带,将20~40个大型成员企业联合起来,各企业环状持股,设立最高权力机构“经理会”。长期以来,日本财团率领国内企业征战全球,将触角伸向多个国家和多个产业领域。

2003年9月,三井物产购买了巴西淡水河谷母公司Valepar 1960.7万股普通股,除了铁矿山业务合作,三井物产还为它出售采掘设备、提供物流运输还有金融支持,双方开展情报、人员方面的频繁合作。

当然,三井的经营范围不限于钢铁,它设置了14个独自开展商务活动的运营本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开展合作。通过股份投资参与经营大量企业,三井与众多关联企业连接起来,变成了一张密不可分的天罗地网,为自己控制产业的关键环节、把握商业利益点提供信息和网络优势。

国际格局

全球经济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事实是经济活动中的全球性变化实际程度是极不均衡的。只有极少数发展中国家实现了显著的经济增长,比如中国、巴西、印度等。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增长乏力的困局,甚至有些国家还在生存线的边缘挣扎。

4.美国空心化引发产业回流

美国产业空心化现象

自工业化以来,美国经济蓬勃发展,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二战后,美国制造业在与日、德等国的竞争中,经历了“绝对强大、渐次衰落、重塑优势”的过程。尤其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制度远不能培养足够多现代制造业所需的人才,致使美国走了一段制造业日趋“空心化”的弯路,实体经济不断萎缩,失业率不断上升。而对实体经济来说,无论什么时代,制造业都是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创新的重要生产部门。当前对美国中产阶级和美国经济而言,是个不进则退的时刻,美国需要强大的制造业,需要生产更多印着“美国制造”的商品,拉动出口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制造业远离中国,逐渐移至美国

目前,美国经济以发达的资本市场为主体,虚拟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要想经济复苏和提升就业率,制造业大量回流无疑是一颗救心丸。2008年,全世界爆发了金融危机,美国政府认识到必须加快抢占21世纪先进制造业制高点,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其中包括消费品巨头佳顿、工程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汽车巨头福特公司等,重塑大国尊严。事实上,这几年陆续有一些跨国公司将制造业务迁离中国,比如,苹果公司生产制造业务正迁回美国,这将对其他公司形成极大示范。此外,鸿海也将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为美国培养制造人才。

客户鼓励制造业岗位回流美国

美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关键是制造业。其实,美国人拥有很强的创造力,但需要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协调合作。美国政府将采取税收体制改革等举措,鼓励制造业岗位回流,以提振国内经济。而且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正在考虑或已经将原来设在中国的生产基地搬回本土,从而为美国实体经济注入一丝新的活力。

国际格局

促进知识生产,加大研发投入,并确保知识向制造业转移,将是美国制造业下一步必须面对的最重要课题。

5.国际分工中的低端产业链

发展中国家在不平等的竞争中艰难前行

产业链最早源于哈佛大学M.E.波特教授提出的“价值链”,在全球产业分工的今天,尽管世界产业格局经历着重大调整,但从整体格局来看,发展中国家仍普遍具有产业结构素质低下、经济规模不大、抗风险能力弱、易受大国操纵等特点,“西高东低”的产业链分配格局,从根本上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其实,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只有靠出口农牧渔业、原料加工、贱卖劳动力等来维持本同经济的增长,他们根本拿不出像样的产品放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同时,在新一轮全球并购高潮中,发达国家实际上是在强化其在原有贸易格局中的既得利益,而发展中国家则被更加牢固地锁定在国际分工链条的末端,进而掉入“国际分工陷阱”,最终导致发展中国家在不平等的竞争中艰难前行。

无法完全摆脱国际垄断资本的控制与剥削

很多发展中国家想要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却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在发达国家,高工资、高福利、高消费、工作时间短等社会要求,导致企业开始思考利用人数优势来转移低端产业的生存空间,并获得相应的红利,让企业获得新的生存优势。从而形成低端产业由发达国家迅速向发展中国家加速膨胀和转移,而高端产业仍大量留在发达国家的畸形分配格局,国际垄断资本只会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使后者的经济命脉仍然不同程度地控制在自己手里。

努力发展本国优势产业

发展中国家要在逆境中谋发展,要抵制发达国家把本国人民当廉价生产力的厄运,就要进行科技创新。虽然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水平薄弱,在高端领域难以得到优势,但是在低端领域中同样存在着“高端技术储备”,那就是挖掘这些领域的潜力,提升其产品价值。另外,想要让本国产品卖个好价钱,就要学会保护本国刚刚萌芽的新产业。

国际格局

全球产业链形成了一条深凹的“U”型曲线,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链条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和低端,而发达国家则成为最大的赢家。

6.产业升级争夺主导权

全球经济进入艰难的结构调整期

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在人类经济发展中,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促成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但每次产业升级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今天,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进入了艰难的结构调整期。

对中国来说,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对本国的各大产业尤其是出口导向的产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金融危机的确是中国产业升级的一个机会。中国政府和企业仍然具有很强大的经济实力来应对这次难得的结构调整,从而使本国经济从失衡到再平衡,使本国企业有一个质的飞跃。

产业升级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

在所有国家,产业升级是一个不间断而又非常漫长痛苦的过程,而这次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格局和全球货币体系的更迭注定是缓慢和渐进的。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中国必须转变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从经济的角度看,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最核心的问题是产业升级。

一个经济体要改变经济结构,做产业升级,最大的阻力往往不是来自外部的技术封锁或是其他干扰,而恰恰是来自其内部,这需要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可以确切地说,这次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各产业必然面临一个新的国际经济竞争环境。因此,政府的目标不仅仅是消化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是利用这次危机进行产业升级。

转变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面对全球经济结构的大调整,中国完全可以抓住机遇,把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产业转移过来,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争夺全球经济市场的主导权。在目前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不能完全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中国可以利用自身庞大的国家规模所带来的规模经济的优势,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上搞自主创新与赶超战略。

国际格局

以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为基本特征的新经济,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在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应该将经济发展立足于国内,充分利用国内大市场的优势,搞大国经济战略,这才是真对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突围战略。

7.跨国资本的垄断阴谋

外资在中国并购的阴谋

自2005年以来,外资挟其强大的金融资本或产业资本,在中国攻城略地,各种收购兼并活动风起云涌。今天,外资的并购面不仅越来越大,跨行业并购也是屡见不鲜,甚至有把某地区所有国有企业都收购旗下的现象。

通常,跨国公司在并购中方企业时会力争取得对企业的控股权,在制定公司发展战略时往往会做出对中方品牌不利的决策,如减少对中方品牌的投资和技术革新、压缩中方品牌产品的产量等。结果,中方品牌由于缺乏创新会渐渐失去生命力并最终陨落。于是,中方企业就沦为跨国公司品牌的加工厂。

如果跨国公司不能实现控股,它们也可以利用已有渠道来推出自己的品牌,并为本方品牌大搞促销活动,而将中方品牌搁置一边。没有渠道的支持,中方品牌便无法进入市场;没有强有力的促销,消费者就会逐渐将其淡忘,中方品牌就这样渐渐失去了生命力。

外资控股的危害

外资在中国经济建设中作用巨大,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合资重组的方式。按这一趋势发展下去,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将失去控股地位。这在激活企业机制和活力的同时,也将带来一系列难以预料的后果。

(1)国家的经济控制力受到挑战。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一旦被控股就将由控股方主导。如果多数国有企业被外方控股,国家对这些企业的影响力就会很有限,国家通过企业来调控经济的力度也明显减弱,国家的创新战略也很难落实到企业。

(2)严重弱化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几乎所有的外方控股企业都会对自主创新采取种种限制。这样我国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就会被严重弱化,也会造成技术创新成果的流失。

(3)加剧企业的离心倾向。如果大多数企业控股权不在我们手中,由这种股权失控带来的将是企业国家意识淡化,加剧企业的离心倾向,甚至使控股企业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代言人。

应对外资并购阴谋的策略

在目前的中国经济和政策环境下,面对这场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外资并购风潮,我们既不能把外资并购理想化,也不能将其妖魔化,应该积极对待,慎重选择,互利共赢。

(1)国内企业必须培育与外资共生的能力。面对汹涌的外资并购,我们应该学会对外资收购的目的、交易手段的整体判断,学会分析外资选择投资的地缘依赖性和产品的同质化程度。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收购模式来设置不同的交易结构。

(2)加快资源整合。面对跨国公司的大规模并购,加快国内企业间资源的重组、并购和整合,尽快组建中国的大型企业集团,才能提高企业吸收、消化外资的能力,从而与外资企业相抗衡。

(3)加强自我创新能力。尽管某些跨国公司通过并购行为,使我们的一些民族品牌成了历史,不过,只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就能够应对经济全球化下的外资并购浪潮,将民族品牌发扬光大。

国际格局

企业并购作为在市场经济下的一种企业行为,在客观上能够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面对外资并购的趋势,国内企业感到“危机重重”是必然的。但是当务之急是消除担忧、消除恐惧,以学习的心态看待这场风潮,并加强自身实力,加快自我创新。

8.外资、国企和民企的竞争格局

外资:卷土重来

改革开放以来,在“招商引资”这一核心思想指导下,外资在中国的版图上“遍地开花”。今天的中国,已经实现外资全覆盖,但随着外资产业规模逐渐增大和产业控制能力逐步增强,也引发了对外资影响的争议。然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原有外资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关闭、裁员或降薪现象,给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从2009年8月至今,虽然中国FDI已逐渐恢复并保持小幅增长,但前一阶段外资在经济危机中的调整和变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动荡提醒我们:外资可依靠却不可依赖,外资政策战略性调整已是必然趋势。

在国际经济环境并不稳定的今天,只有将对外资和外资企业的依赖转向对内资以及民营企业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才能保持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虽然外资“卷土重来”的势态不可逆转,但遭受经济危机重创的外资企业要想要卷土重来绝非易事。在大批外资“将到未到”之时,正是中国整合资源敦促国企、民企发展的好时机。

国企:战略保持

在2008、2009这两年,虽然国企与外资的发展趋势都是“先落后起”,但二者还是存在差异的。外资在2009年8月后的恢复是世界经济开始复苏的一种结果和体现,而国企在2009年的恢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补贴和政府经济刺激计划。

在金融危机中,虽然国企借助国家政策在短时间内得以恢复,但对后危机时代的出路和发展方向的思考却刻不容缓。目前,“国企重组”的呼声高涨。从宏观角度来说,国企重组不仅能提高其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抗击打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还能有效解决产能过剩或产能不足的问题。从微观角度来说,“国企重组”是国企自身资源整合、流程架构设计、增强竞争力的有利契机。

此外,“国企重组”要求加强资本运作,在某种程度上能减少政府宏观调控的束缚,在满足国家战略计划的基础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未来几年中,国企在中央宽松政策的指导下,重组、上市将实现其价值增值。

民企:大好时机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迅速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社会投资的主要来源;第二,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第三,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第四,增加劳动就业,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即使在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周期双重压力的2008年,民企也表现出很强的抗逆性,在规模性指标和社会贡献方面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这一轮市场资本重新洗牌过程中,国家从政策层面意识到了发展民企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由此进行了一系列对民企的经济政策调整。

民营企业的健康成长需要政府为其营造更适宜的环境。而在这样一个外资企业“将到未到”、国有企业“战略保持”之时,正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好时机。

国际格局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外资的引入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企作为国家战略性发展的主力军也同样占有重要地位。虽然民营企业一直处在一种相对“孤独”的成长环境中,但经过三十年的摸索与发展,大批民资已成功占领海外市场。今天,在市场份额有限的情况下,国企、民企、外资使出浑身解数抢占市场份额,已是一种必然。

9.制造业撤离,噩梦还是机遇

制造业撤离造成的影响

今天,虽然我国市场正在大笔吸引着外资企业的加入,呈现出一片外资投资繁荣的景象。但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很多外国企业因资金紧张甚至断裂,对外投资能力削弱,外资高端制造业已纷纷撤离中国。

据商务部公布的数字显示,2009年1至7月份外商直接投资为483亿美元,同比下降20.3%,新批外资企业数为12264家,同比下降27%。进入我国市场的外商投资企业依然存在大举撤离的可能性。

外商投资大量撤离,虽然会减少由FDI增加带来的一些矛盾,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会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第一,导致失业率上升;第二,导致出口下滑;第三,导致经济增长放慢;第四,导致技术进步放缓;第五,导致财政税收减少。

制造业撤离的原因

外资高端制造业大举撤离中国,除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外,还在于中国吸收外商投资条件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成本呈现上升趋势。传统优势的丧失,让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跨国公司巨头忧心不已。英国经济学人信息部对包括328家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跨国公司调查后发现,在中国向高新经济体的转变过程中,企业的商业模式将会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而企业盈利数据寥寥无几。

另一方面,政策准入门槛的提高和优惠政策取消带来的成本变动,也让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比以前更为艰难。

除了成本制约和政策限制,来自中国本土企业的强劲挑战,也是跨国公司面对的新问题。经济学人信息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任职的跨国公司高管将来自中国国内企业的竞争列为第二号威胁,而头号威胁则是知识产权保护。

外资撤离,中国应淡定

事实上,现在中国拥有世界排名第一的外汇储备规模,而且央行正为回收流动性犯愁。但是,宏观调控部门的“钱多”苦恼与地方上继续“唯外资至上”形成了矛盾。这不仅不利于宏观调控,还影响了相关产业政策的贯彻。

今天,我们需要明白,中国利用外资只能是对内资的补充,不能是取代,更不能冲突闲置民间资本。然而,近一年来虽然经过数次降息,但大量闲置的居民储蓄转化为经济建设的投资数量仍然较小。

目前,虽然国内投资和消费有效需求不足,但居民银行储蓄存款却大量增加,加上居民手持现金,已达到18万亿元左右。如果能将其中20%转化为投资,就可大大缓解国内目前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由此可见,外资撤离对中国来说并不是噩梦,而是一种机遇。

国际格局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跨国企业因资金紧张甚至断裂,对外投资能力削弱,外资高端制造业已纷纷撤离中国。虽然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但它却让我们找到了缓解国内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