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到底是正常病故还是为他人所害
1908年10月21日酉刻,光绪皇帝死于北京中南海的瀛台涵元殿。仅过一天,慈禧太后在北京皇宫仪鸾殿病亡。光绪皇帝的死与慈禧太后的死,几乎是接连发生的,前后相隔才二十小时。这实在是太蹊跷,太令人费解了!
光绪的死,发生得很突然。光绪皇帝在去世之前的一段时间里,确实也是在患病。这一次患病,是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年初。以后就一直感到不适。据皇宫太医的诊断,其病状为:阴阳两亏,标本兼病,胸满胃逆,腰胯酸痛,饮食减少,益以麻冷发热。精神困惫,夜不能寐。依据现代医学病理分析,这大概是患了呼吸道疾病。从上述诊断看,病人已经发热咳喘,睡眠饮食失调,身体相当衰弱。但此时还不至于有生命危险,更不会突然死去。
况且病人在去世的当天,还曾发出一道谕旨:通谕各省总督、巡抚,于各所辖地区内,遍选精通医术之人,无论有官品者,或是平民百姓,迅速保送来京,为皇帝治病。如医治确有效果,被保送之人,及推荐之官员,皆予恩赏。可见,光绪本人也没有认为自己的病已经到了不可救治的地步,马上就会离开人世。一般讲,临死的人,特别是很快就要进入弥留之际的人,都会产生某种预感。
更耐人寻味的是,在光绪死去的当天,从慈禧太后的寝宫仪鸾殿很快传出懿旨,立溥仪为嗣皇帝,命摄政王载沣为监国。如果我们将视线再向前推移,那么就会发现,溥仪是在光绪临死的前一天,也就是十月二十日,由醇亲王府被接进宫的。载沣也是在同一天,被封为摄政王的。谕旨是以皇帝的名义发布的,但其内容却是在传达慈禧太后的意思。难道慈禧太后已经“知道”光绪要死了吗?她已经为光绪的死做好准备了吗?这些事情让人感到光绪死得实在奇怪,而正史对此讳莫如深,因此在民间就产生了几个版本的猜测:
版本之一:慈禧太后感到自己的病已无法医治,于是密令亲信太监,扼死光绪。太后不愿意看到在她死后,光绪帝重掌大权。
版本之二:光绪帝听到太后病重的消息,面带喜色。慈禧知道此事后,咬牙切齿地说:“我不能死在你的前面。”
清末名医屈桂庭在他写的《诊治光绪皇帝秘记》一书中披露:光绪皇帝在临死前三天,曾在床上乱滚。他向我大叫肚子疼得不得了。而且他的脸颊发暗,舌头又黄又黑。这不是他所得之病应有的症状。
《瀛台泣血记》则认为光绪是被李莲英害死的。宫里的大太监李莲英眼看慈禧太后的寿命已经不久,自己的靠山马上就靠不住了,便暗自着急起来。他想与其等光绪掌了权来和自己算账,还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好。经过了几天的等待思考,他的毒计便决定了。
末代皇帝溥仪,在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对光绪被害死的说法也没有坚决否认。他写道:“我还听见一个叫李长安的老太监说起光绪帝之死的疑案。照他说,光绪在死的前一天,还是好好的,只是因为用了一剂药就坏了。后来才知道,这剂药是袁世凯派人送来的。……据内务府某大臣的一位后人告诉我,光绪帝死前,不过是一般的感冒,他看过那些药方,脉象极平常,加之有人前一天还看到他像好人一样,……病重消息传出不过两个时辰,就听说已经‘晏驾’了。”
总的来说,民间几个说法都是同意“被害说”,下毒手的人都被认为是光绪生前的宿敌,有人说是慈禧,有人说是太监李莲英,也有人说是袁世凯。他们都害怕在慈禧太后死后,光绪作为皇帝,定会重新掌权。
虽然光绪被慈禧所害的说法传播得很广,但还是停留在推断和猜测阶段,没有充足的证据。不过,慈禧与光绪之间的“帝后”之争确实朝野皆知,而他们之间复杂的恩怨矛盾关系正是光绪之死的焦点所在。
在光绪17岁之前,他和慈禧太后之间基本是相安无事的。同治皇帝死后,慈禧为了继续垂帘听政,力排众议,将自己妹妹的儿子光绪立为皇帝,自己仍旧以皇太后的身份独揽大权。从光绪4岁被接进宫,到他长大成人,18岁那年大婚,及至亲政,在这漫长的十余年岁月里,慈禧在光绪身上花费和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
如果说慈禧最初选择光绪即帝位,还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与她这位小外甥之间还没有什么真正的感情的话,那么此后在宫内朝夕相处的十几年里,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一次慈禧禧太后很有感情地同别人谈起了光绪幼年的时候,两人之间的亲子之情:“皇上(指光绪帝)本是我的亲侄子,入承大统。如果从娘舅家的角度讲,他又是我亲妹妹的儿子。我为什么不爱怜他呢?皇帝抱入宫时,才只有4岁。身体不结实,肚脐间经常流湿不干。我每日亲自给他洗涤擦拭。晚上常同我睡在一张床榻上。四季寒暖变化无常,我注意为其加减衣服,调节饮食。皇帝幼年住在王府的时候,就非常害怕较大的声响。所以在宫中,我就常常陪伴他,哄着他玩。我每天都在方纸上,写上文字,教皇帝认读。为他讲授、朗诵四书和诗经。”虽然不乏为自己涂脂抹粉的嫌疑,但是也折射出她为教养光绪付出的心血。
但是自从光绪17岁以后,两人之间的隔阂逐渐明显了。慈禧表面上宣布“退休”,从此不问政事,还政给皇帝,但实际上仍把持着军权和官员的任免权,没有这两项关键的权力,光绪就是一个傀儡皇帝。光绪试图通过变法来夺权,不但没有成功,反而被幽禁在中南海瀛台。从此以后,光绪皇帝就失去活动的自由,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抑和折磨。
瀛台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但光绪并没有完全绝望,他在政治上还抱有很大的希望。毕竟慈禧太后长于光绪30余岁,光绪步入中年的时候,慈禧已是70开外的垂暮老人。据曾与慈禧朝夕相处的德龄回忆,从光绪三十年(1904年)起,也就是慈禧太后70岁以后,她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况,明显不如以前,太后根本已没有什么精神来监视光绪。除掉还能进些饭食之外,一切的政事,都完全不问,每天只在宫内服药。
光绪虽然身在禁宫,但对国家大事,甚至世界上主要国家发生的事情,都非常关注。因为他知道,老太后死了之后,自己仍要出来亲掌朝柄。他除了平日认真研读古籍诗书,还利用每日早朝之际,了解形势变化。德龄在她的《清宫二年记》一文中这样写道:
“每日早见皇帝,当余有暇时,光绪帝必问英文,所知甚多。余见皇帝,极有趣味。在太后面前,面容肃默,或有时如一呆子。若离开时,全然又是一人。”
光绪不仅向德龄学习英文,还不断向她询问了解西方各国风土人情、政治制度、国家间相互关系等问题。
光绪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1902—1903年)间,专门为慈禧太后画像的一位名叫卡尔的美国女人外出归来,回到清宫内她的画室,发现桌子上原来放着的几张戏单上面,增添了许多用红笔画的图线。卡尔断定,这是光绪皇帝的笔迹。一定是昨天皇帝在她外出的时候,曾经来到这里小坐盘桓。仔细端详皇帝所画,发现竟是一幅日本和沙俄在中国东北交战的地图。卡尔女士对此深为感慨。可见,光绪对时局非常留心。他在卡尔的画室里,把刚刚从早朝上听到的消息,进行分析和研究。虽然对朝廷政务没有发言权,但是对这方面的思考,却始终没有因此而停止。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年初,皇帝得了感冒。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包括光绪本人在内,这一病竟然起不来了。根据清宫遗档,光绪这次患病确实不轻。感冒导致旧病复发。光绪此时已患有痨病,也就是今天医学上所说的肺结核,时好时坏。严重的感冒使得已经比较稳定的结核病又发作起来。光绪皇帝小的时候,经常得病。进入青少年时期,体质也极差。长年腰痛,夜间遗精,睡眠不稳,精力很容易疲惫。按照中医的说法,这是体虚肾亏,而且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
光绪皇帝的身体为何这般羸弱?按道理,光绪自小生长在王府,以后又进入皇宫,论物质生活条件以及医疗卫生保健,都属当时中国第一流的。因此身体应该是比较健康,起码不应该是如此差。
这也许跟他糟糕的精神状态有很大关系。光绪自四岁进入宫中之后,就开始受到慈禧太后的专治管理,精神上一直处于紧张和压抑的状态之中。等到长大亲政,内忧外患,老太后的处处掣肘,心情也很少舒畅。戊戌变法失败后,被禁闭于瀛台,种种精神上的折磨和打击,加上珍妃的惨死,更增添了思想上的愁闷。就这样长期承受巨大的精神负担,身体肯定被压垮。
尽管皇帝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但是种种的迹象表明,这时光绪的病情还不致于导致他突然去世。这件事说明,光绪此时神智还非常清醒,对治好病仍然抱有很大的信心,并不像人们通常所说的垂危快死之人。
光绪的整个治疗过程,全部都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中。当时朝廷任命奕劻主持皇帝的治病事宜。为皇帝诊视治病的大夫,都必须经由奕劻选定,未经批准,不论是谁推荐的医生,或是太医院的大夫,都不得进入瀛台光绪寝宫。医生开出的处方,也必由奕劻过目。奕劻这时正是慈禧太后最得力的亲信大臣。试想,如果要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伪造“脉案”,或者写出违背事实的“脉案”,那实在是很容易的事情。
还有一件事很让人值得深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日,清政府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向全国发布了两道谕旨:其一,命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其二,授载沣为摄政王。这其中的涵义本质是确定了皇位继承人。谕旨颁布之日,正是光绪皇帝去世的前一天,慈禧死前的两天。颁布谕旨时,慈禧太后的病情已经极为严重,她的生命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而且,慈禧本人也非常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如果不是这样,慈禧太后大可不必匆匆对后事做出安排。但是,光绪还没有死去,继承人的合法性如何让天下人信服?如果光绪不死,自己死后极有可能遭到他的报复,连“入土为安”都未必能够实现,所以目前只有看着光绪死去,她才可以安心离开这个世界。
光绪到底是正常病故,还是被慈禧太后或者他人所害?至今扑朔迷离,无人知晓真正的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