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小鬼:打开尘封半个多世纪的红色档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两块光洋救了团参谋长的命

1935年9月,蒋介石调集了130多个团的兵力发动对湘鄂川黔根据地新的“围剿”。

根据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指示,红2、6军团进行西征,在根据地外围的地区实行战略转移,在运动中消灭敌人!

红2军团军团长贺龙对部队的转移行动做了具体部署。为加强主力部队,决定新组建5、16师及5个团。5师15团由龙桑独立团和龙山独立团合编而成,团长李文清、政委陈文彪,王尚荣任参谋长。

1935年11月19日,红2、红6军团从桑植出发,开始了西征。

5师在师长贺炳炎的指挥下,挥戈向西,所向披靡,当天就突破了澧水封锁线,22日,又突破了沅江封锁线,27日顺利地进至湘中。

一路上,5师官兵势如破竹,士气高昂。进入湘中后,部队进行了7天休整,王尚荣趁此机会,深入到村户各农家,了解贫苦百姓的生活情况,向他们宣传红军救国救民的道理,革命势力不断壮大。

蒋介石惊恐万状,急令部队对“红匪”进行镇压。当樊松甫、汤恩伯、李觉、陶广、郭汝栋等纵队如蝗虫般围拢过来之时,红军已撤出了湘中,进入到石阡、镇远、黄平等地。

部队进至瓦屋塘时,被敌陶广纵队所阻。

湖南桑植,是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的地方,也是贺龙同志的家乡

形势危急!贺龙当机立断部署部队进行突围:

“六军团自瓦屋塘左侧绕敌后背进攻,正面由4师12团担任主攻,10团从右翼佯攻……”

但由于红6军团在向敌背后迂回时走错了路,使得歼敌的大好时机失去了。

军团首长只得调整战术,第10团由佯攻改为主攻。

“参谋长,我们不是全军的后卫吗?……”一位好心的参谋提醒王尚荣道。

王尚荣圆睁着双眼大声吼道:“这是战场,不是球场,没有前锋后卫。枪声就是命令!”

话音未落,他就跟着贺炳炎师长冲了上去,从右翼出击敌人,掩护第4师撤出战斗。

顿时,枪声、喊杀声漫山遍野。刚攀登上山顶的陶广纵队满以为占了上风,没想到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屁股后面冒了“火”。

“快,快,调转枪口,打山背面的红军!”陶广挥动着手枪叫嚷。

王尚荣一见敌人涌过来,便提着驳壳枪,组织火力向敌人攻击。

“师长,注意前方敌人!”

王尚荣一句话没说完,只听“轰”的一声巨响,一颗手榴弹在贺炳炎身边爆炸了,冲天的气浪把他和警卫员掀倒在地。

王尚荣抹了抹脸上的沙土,发现师长身边的机枪手已经牺牲了。

“老子叫你们见阎王去!”王尚荣一个纵身跳出战壕,端起轻机枪向白军扫射。

这时,陶广才知道碰上了强硬的对手,赶忙夹着尾巴朝后逃。

看着鬼哭狼嚎朝后跑的敌人,贺炳炎哈哈地笑了起来。

“好个王尚荣,打得真过瘾!”……

正在王尚荣指挥第15团发起冲锋时,“哒哒哒……”,一梭子子弹从侧后飞来,贺炳炎躲闪不及,右臂中弹,顿时血流如注,从棉衣筒里渗出。

王尚荣赶紧跑过来,急救包打开一个又一个,绷带缠了一条又一条,可鲜血还是止不住。

“快,准备手榴弹,老子跟这群狗日的匪徒拼了!”王尚荣双眼冒火。

他憋足力气,一下子扔出去十来个手榴弹。

湘鄂西工农武装曾使用的铁炮

“轰!轰!”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了。

敌人的机枪顿时变成了“哑巴”。

王尚荣当即又冲了上去,就在这时,从左侧后冷不丁地飞来一阵子弹,他的腹部在隐隐作痛。

“向东山头冲上去!”王尚荣一边捂着肚子,一边拼命地命令部队。

敌人的子弹不偏不歪正击中了他系在腰间的两块光洋。光洋被打穿了,子弹头打进了肚皮,弹尾部在血肉模糊中还隐约可以摸到。

“参谋长,你负伤了?”陈文彪政委急忙跑过来,关切地问道。

他一见到王尚荣腹部鲜血浸湿了棉衣,赶紧招呼卫生员过来。

“别管我,政委,注意东山头的敌人,组织部队冲锋……”

小卫生员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匆忙打开急救包准备包扎。他见到子弹尾部在肚皮里好像隐隐在动,一下子惊呆了,不知如何是好。

“参谋长,你没事吧?”卫生员急得直哭。

“你不要哭,我没什么事!你给我准备点棉球和少许碘酒就是了!”

“你瞧,大家都在打仗,我不能在这里呆过长时间!你过来,看看我自己动个小手术。”王尚荣乐观地对小卫生员说。

他忍住疼痛,憋足力气,用钳子把伤口翻开,猛一用力,将带血的子弹头拔了出来,立即鲜血如注。

卫生员站在旁边,紧紧地盯着王尚荣的一举一动,忍不住流泪了:“参谋长,我从未见过像你这样的伤员呀!”

稍加包扎后,王尚荣又一口气跑到了前沿指挥所,指挥部队向敌军冲击……

瓦屋塘激战,贺炳炎师长丢了一条胳膊,尔后成为一名赫赫有名的“独臂将军”。几天后,他在养伤的间隙见到王尚荣,便乐呵呵地说:

“你这个参谋长命比我大哟!”贺师长盯着王尚荣系在腰间的两块光洋,神采飞扬。

“挂着光洋打仗,鬼子的子弹打不进,尚荣,你的这个保护神怎么不传教给我?”

“师长,这两块光洋可救了我的命啊。你瞧,上面都被子弹打穿了,要不,我早去见阎王啦……”王尚荣兴奋地说。“尚荣,你真行。看来,当初我要挂着两块光洋,也就丢不了这条胳膊了!”贺炳炎诙谐地笑了。

“那是1931年的冬天,我告别母亲时,她流着泪塞给我的,到部队后,就常把它挂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