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你的欲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欲望促使你想得到一切

孟德斯鸠说:幸福和快乐是满足人欲望最好的药剂。

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凡是能成功为金领的人,他们心底不甘平庸,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他们有实现自己计划的一颗勃勃的野心,他们还懂得如何实现自己的野心。

1.欲望,就是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在中国的历史上,儒、道、佛三家只谈了一个“欲”字。

就是这一个隐晦的“欲”字,曾经掀起过轩然大波。

人之欲,其实是人的基本欲望。它是人们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

这种要求是出自人的本性。

人的本性是一求生存,二求发展。

中国儒家学派第一次将人类为图生求存的行为归结为6种欲望:

(1)食欲;

(2)色欲;

(3)财欲;

(4)权欲;

(5)名欲;

(6)贪欲。

在《礼记·礼运》中,儒家祖师孔子把人性中6种本能的基本欲望归到了人的“七情”之内,所谓七情,便是“喜、怒、哀、惧、爱、恶、欲”。

有趣的是,在子思所著的《中庸》里,只提到“喜、怒、哀、乐”,从来没有提到他祖父孔子说的“七情”,无怪考据学家们会怀疑这几本书的著作有问题。考据的事,不是我们要讲的范围,暂且不管。因有孔子、孟子、告子提出的“人性”与“性”、“情”、“欲”等观念,到了宋儒的理学家手里,因袭了佛学的观念,采用《中庸》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主旨,于是强调去人欲,存天理。“人欲净尽,天理流行”的说法,便普遍传习,成为宋儒理学的中心思想。

自从宋、明的儒者——理学家们,提出了“天理”与“人欲”的问题,为中国文化的伦理哲学与行为哲学方面,奠定了一个名字简洁易晓,而内容充实的普遍道德意识——便是后世尽人皆知的做人和做事要凭“天理良心”的观念。但也很明显的,认为“人欲”的作用多半是属于罪恶的一面,所以去“人欲”存“天理”,便是理学的基本学问。理学家们既然自认是上接孔、孟的心法,我们对此又不得不再追溯到先秦之际足以代表道家的老子、儒家的孔子,看看他们对于“天理”与“人欲”的看法。

前面曾经扼要地提到孔子对于“情”和“欲”的观念。如果再要深入一点阅读这些资料,便需要寻找孔子所整理过的古籍文献,例如《礼记·乐记》,曾有记载:“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曲礼》说:“欲不可从(通‘纵’)。”都很明显地说出“人欲”的动向,认为它是可怕的,是不可放纵的。至于孔子本人曾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他并非直接认为“人欲”便是“人性”本有的正当行为。而只是说明人之所以为人,便自然而然地会有饮食和男女等基本的“人欲”,所以他又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儒家认为,由于“人性”中有这些基本的“情”和“欲”,它就可能趋向于自害害人,甚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必须要注重人文的教化,于是制礼以防患未然,作乐以调整性情。“三礼”的精神即由此而订定,《春秋》的大义,也由此而建立,为求还于“天性”之初的礼、乐之教,也由此而出发。

至于道家鼻祖老子,他除了着重于阐扬传统文化的道(体)和德(用)以外,并未确切提到“人性”和“人欲”的问题。除非把他所说的“道”字,强行拉到“人性”和“天性”的范围来讲,否则总不免有点牵强的嫌疑,但是老子却提到“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观念。在他短短五千字的《道德经》中,虽然只提到这一观念,却足以说明,他认为“人欲”也不是一个好东西。至少,它是“犯意”的先驱,受到“所见”的教唆而成为罪乱的主犯。所以他便提出“少私寡欲”,作为修养的方法和目的。

我们时常说的清心寡欲,一般是指一个人淡泊名利,但不仅仅是这一层意思。另一层意思是指没有过度欲望或欲望很少的人是很坦然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一片静然,他们很少有世俗的杂念,他们以自己崇高又善良的思想去看待这个世界,外部世界的东西很难影响他们思想深处固有的道义与理想,他们博大的胸怀能容下天地万物,而思想又能不被其左右,这就是寡欲的人,我们也经常说无欲则刚,意思是说,一个什么都不贪图的人,还有什么可怕的呢?他一定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北宋尚书左丞王存为人特别宽厚,他很诚实,也很谦虚,没有一点不寻常的地方,可一旦坚持起自己的意见来,谁也说服不了他,他发表的议论总是很公平的,不带有个人的好恶在里面,生活上基本是“离情弃欲”。因此,司马光曾这样评价他:“在千军万马的奔驰中能够独自停住脚步的,也就是王存吧。”王存历经了五个皇帝,年近八旬,但他坚持自己的立场观点,不管时局怎么改变,都能始终如一。王存能够在封建官场长盛不衰,“清心寡欲”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礼记·乐记》:“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也。”视两者为对立。司马光对王存的赞赏,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很相吻合。当时注重“理”“欲”之辩。所谓“天理”即封建伦常;“人欲”即人的自然个体。程、朱以“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明王守仁以“去得人欲,便识天理”,均主张损人欲以复天理。南宋叶适、陈亮重功利,反对以理欲“为圣狂之分”,认为“天理人欲可以并行”,明、清之际王夫之提出“随处见人欲,则随处见天理”,均主张天理与人欲之统一。清朝戴震更强调“欲”无非是“以生以养之事”,“理者,存乎欲者也”,并痛斥宋儒理欲之辩为“以理杀人”。

社会规范着人们的欲望。越轨的行为让人迷茫,一味地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干,偏激的后果就是张狂。

欢喜、愤怒、爱好,厌恶、嗜好、欲望,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滋养这些常情就会产生罪恶;放纵这些性情就会伤害别人或自己的心灵,只有控制住它们才叫做善。

人欲一旦膨胀,就会被斥之为“欲壑难填”,或“利欲熏心”。

君子是儒家理想的人格,他必须履行对传统的义务,为了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他必须克制一切非理性的激情。他们不乞求任何救赎,期待的是当世的长寿、健康、财富和名声。

作为基督教精神偶像的耶稣,是正统的犹太人。据他的言论录记载,他认为经济上的欲望和侍奉神是决不相容的。耶稣时代,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社会里,没有现代人概念中的资本家和工厂主。因此,在耶稣四周的社会环境里,明显的贪欲是极少的。尽管如此,耶稣看透了人类在任何时代、任何场合都天生具有的贪欲性,并对其进行了谴责。佛教理论认为,狭义的“爱欲”是造成生死业力的根本驱动力,教人要认清“爱欲”是由自私产生的过错与祸患,而须防患于未然。《曲礼》所谓“欲不可从”,也正同此意。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的一幕,何尝又非此意。

那么,原有与生俱来的“欲”的问题,它究竟是恶或非恶呢?我们可以说:“欲”并非全是恶的。但“欲”很可能是恶的前驱,假如你不能优化你的欲望的话。

至于再把“欲”归纳到男女之间狭义的“爱欲”范围,而且认为“欲”就是罪恶,那是宗教性的绝对道德的观念。宋明理学家也沿用了这严肃的一面,例如朱熹所说“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就是由这严肃人格的观点而出发的。

至于《论语》中记载孔子所说的:“子欲仁,斯仁至矣。”那是以“欲”作为动词的说法,也可以说:这是广义的“欲”,所以佛“欲”度尽众生,使之离苦得乐,此“欲”已经化除“私欲”与“爱欲”而成为伟大的愿望。人们若能涤荡“私欲”、“爱欲”的胸襟,不被物欲所拘累,而善于优化“物欲”,为人类建立一个庄严、美善的世界,则与佛祖释迦牟尼慈悲度世的“愿力”,孔子所谓“子欲仁,斯仁至矣”的“仁欲”,并无二致。

精要提萃

古代思想家们对于欲望的思考和辩论开展了数千年,而人类社会依然被欲望推动着向前。由此看来,欲望并非一无是处。

2.幸福和快乐是满足欲望的最好药剂

人是欲望性的动物,而欲望源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进化,因此,人永远也无法满足自己。

孟德斯鸠曾经说过:“幸福和快乐是满足人欲望最好的药剂。”可谓一语道破天机。纵观芸芸众生,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幸福与快乐成为每个人一生的追求。而幸福与快乐的具体内容之广,形式之多,简直不胜枚举。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公式——“幸福公式”:幸福=满足/欲望。

如公式所揭示的,为维持“幸福”水平,在分母——“欲望”被无限放大之时,作为分子的“满足”需时常保持同步的增长,否则会导致人在心理上的不平衡,这时人们就会进一步努力维持达到等量齐观的“幸福”水平或谋求更进一步的欲望。

“欲望”一旦产生或提升,为满足欲望的“航空母舰”就会启动,并必定会接踵而至。

美国俄亥俄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由15种基本价值观所控制的。

这是人类第二次将自己的行为列出一个清单,这比两千多年前由中国儒家学派首次列出的清单要丰富得多,而且令人信服。

这15种基本欲望和价值观是:

(1)好奇心:所有人对学习求知的渴望是不可抗拒的;

(2)食物:对食物的饱腹占有欲望是人本能的需求;

(3)荣誉感(道德):以此满足个人心理,并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结构;

(4)被社会排斥的恐惧:这令人们被动而又自觉地遵守规矩;

(5)性:弗洛伊德将其置于“清单”首位;

(6)体育运动:人们对运动锻炼健身的渴望是天生的;

(7)秩序:人人都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8)独立:对于自作主张的渴望;

(9)复仇:就像莎士比亚著作里的王子那样不会轻易忘记仇恨;

(10)社会交往:渴望成为众人中的一分子并拥有众多的朋友;

(11)家庭: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欲望;

(12)社会声望:对名誉和地位的渴望;

(13)厌恶:对疼痛和焦虑的厌恶;

(14)公民权:对服务公共和社会公正的渴望;

(15)力量:希望影响别人的愿望。

这15种基本欲望的发现,是心理学家、生物学家、社会学家对2500名受试者进行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受试者被要求回答300多个设计好的问题,如“士可杀不可辱”、“我必须消除疼痛”等,最后将所有的回答归纳为15种基本欲望和价值观,其中只有公民权、独立和被社会排斥的恐惧没有遗传学基础。一位心理学家说:“人的大多数欲望与动物所表现出来的相似,这表明它们有共同的基因基础。”

专家们还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他们发现,不同的人对这15种基本欲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拿性来说,性几乎对每一个人都是愉悦的,但对每一个人的驱动力却并非一致,有的人终其一生沉溺其中,而有的人则在这方面投入甚少。其他欲望也是这样,有的人追逐成功,有的人淡泊名利;有的人重视亲情和家庭,有的人则是“工作狂”。

这里,从心理学角度就人采取行动进行说明。行动由“思考”、“行为”、“感情”、“生理反应”4个方面组成。

人是根据基本欲望,被“想要这样”这种愿望驱使而行动的。愿望(目标)越是清楚,朝那个方向前进的速度就越快。这就是行动。

“思考”和“行为”,在愿望的基础上可以自己控制。但是“感情”和“生理反应”是自己本身很难控制的。

从这个例子可以理解:如果将可以自己控制的“思考”和“行为”控制好,就可以有效地改变人生。因为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为此,首先要完全启动基本欲望这个“发动机”,这是大前提。

所谓基本欲望是排列在脑细胞内某种遗传基因内的物质,有人提出了5种基本欲望,这与前面列出的15种有所区别,主要是由于分类方法不同造成的。

(1)归属欲望。人如果和任何人都没有联系,孤身一人是无法生存下去的。人具有归属需求,希望自己属于家庭、朋友、伙伴、公司等。所谓归属欲望,是想爱别人、同时又被别人所爱的生存欲望,恋爱、结婚、寻找友情、想属于组织,希望和同事们和睦相处,这些是人所具有的带有本能性质的欲望。

(2)力量欲望。这是一种自己想得到,便用想象的方法设法搞到手的欲望;是想通过做成什么事情从而得到人们承认,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存在的欲望。想得到人们好评、希望自己工作出色、被多数人认可,也是一种力量欲望。

(3)自由欲望。想凭自己的想法和感情自由地行动、选择、决断的欲望。希望不受任何人约束地自由存在、以自立和对自己负责为前提,达到某一目标的欲望。

(4)享乐欲望。不为义务感所困扰、想自己高兴地做点儿什么的欲望。或是被理性的好奇心驱使、埋头于兴趣之中,或是尽情欣赏大自然,或者希望获得更高的教养也是一种享乐欲望。

(5)生存欲望。子孙兴旺、睡得好、吃得香、排泄畅快等,包括关系到人存续生命的所有欲望,也包括有关安全和衣、食、住的内容。

这些基本欲望,本质上是人与生俱来的。正如人的兴趣、嗜好、性格不尽相同一样,满足欲望的方法也因人而异。生长的环境不同,会使满足欲望的方法产生微妙或明显的不同。

这些基本欲望满足了,人就会感到幸福、欣慰。满足这些基本欲望的想法,将作为我们心中的形象,构成“愿景世界”,从而左右自己一生的追求。

精要提萃

孟德斯鸠说过:“幸福和快乐是满足人欲望最好的药剂。”可谓一语道破天机。纵观芸芸众生,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幸福与快乐已经成为每个人一生的追求。

3.摆脱我们心灵深处的魔性欲望

如前所说,人有各种欲望,从作为生物的本能欲望,到名誉欲、权力欲,还有求知欲和爱美欲等。人的爱和慈悲,在广义上也是存在于人的生命内部的欲望。

而现代文明似乎把各种欲望,尤其是本能的欲望、权力欲和占有欲,从人的生命中无限制地引诱出来,似乎还要增大。欲望的放纵会产生人们之间的对立抗争,导致生命和自然的破坏。这似乎是现代的一个横断面。

人的各种欲望,有一种冲动的能量,可以称它为“本源的欲望”,在生命内部深处它能够把这些欲望生动地激发起来,向着创造人的生命的方向发展。这里所说的“本源的欲望”是追求和宇宙生命合一的欲望。就是说,“本源的欲望”给人的生命以全部感情——生命感情,传送生的活力,并使其高涨起来。可以认为人类生命引起的各种欲望,都跟这个“本源的欲望”有着联系。同时,它还在强化新的创造性。

欲望是产生、支撑生命的精神能量的别名。欲望是一种推动力,能赋予一类物种中的个体以生命,使其维持下去,并通过个体间的生殖,使这一物种继续存在下去。欲望就其能量的精神侧面来说,和“终极的存在”是同一个东西,至少跟它的一个侧面是同一的。

但是另一方面,在人的内心深处,也有一种推动力量在旋转着,这种力量可以使本来为了维持生命而存在的各种欲望盲目发泄。这种力量似乎在寻找征服、破坏别人和自然的方向。尼采和阿德勒所说的“掌握权力的意志”和马库赛、弗洛伊德所指的走向死亡的本能冲动,也都是从接近这种生命深处活动的思想中发现的。

把各种欲望改变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欲望,并推动其发展,使其潜伏在生命内部的这种力量,日本哲学家池田大作把它称做“魔性的欲望”。

池田大作认为,所谓“魔性的欲望”就是人想统治别人,或以自然的统治者姿态出现。这一切都可以看做是被“魔性的欲望”所迷惑的各种欲望发生作用的结果。“魔性的欲望”也可以说是切断“本源的欲望”跟各种欲望之间的联系,把各种欲望置于自己统治之下的那种欲望。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也认为,“魔性的欲望”在某种意义上说,比“追求爱的欲望”更加自然。因为力求从宇宙分离的自我的性质,才是构成生命本质的东西。“魔性的欲望”作为逻辑的归宿,是要使这种分离的自我扩大下去,成为宇宙的中心,以至成为宇宙存在的理由。然而,“魔性的欲望”和“追求爱的欲望”一样,也想防止由于分离的自我的出现,而产生对宇宙整体性和统一性的分裂。所以宇宙重新统一的道路是两条相反的道路。也就是说,爱想通过自我献身实现重新统一。而魔性则想通过坚持自我实现重新统一。

“魔性的欲望”在拿破仑·波拿巴的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他对妇女及其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地位的态度是很典型的。这位皇帝的绝对立场表现在他制定的一部法典之中。这部法典不只是反映了他的观点,而且用他那令19世纪初期欧洲思想动荡不安的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命名。

女权问题的权威学者利利·布朗认为,拿破仑·波拿巴的功绩在于他作为一个改革家,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改进妇女的教育。他鼓励而且支持坎彭夫人创办寄宿学校。在他的影响下,意大利办起了第一批女子学校。1810年,波拿巴任命德·让利斯夫人为巴黎的督学。

虽然如此,却不能否认拿破仑在女权问题上也背弃了革命的成果。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接近卢梭。他声称,培养妇女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养育下一代英雄人物。波拿巴是以一个独裁者的倨傲来看待妇女的。他“……对一切有天分、有学识的妇女都感到厌恶”,他最终还是把热尔曼娜·德·斯塔尔驱逐出法国。

对地球上一半人口的这种蔑视也渗透在拿破仑法典的字里行间。拿破仑是资产阶级由历史决定要取得胜利时期的代表人物,他捍卫的是私有制所尊崇的男权思想。

另一个狂热地仇视妇女的人是弗里德里希·尼采,他并不蔑视两性在肉体上的结合。他鼓吹肉欲方面的暴戾行径,宣称为了实现超人的理想,应当不停地生孩子。在这出神秘的性奇迹剧中,男子通常是“圣者”,而妇女不过是“母鹅”。

但是,这还不是尼采在《查拉图斯拉如是说》一书中对受他鄙视的女性的全部心理描绘。他接着写道,妇女不懂得“友谊”,妇女是“猫”,充其量也只是“奶牛”。“一个真正的男子有两重愿尼望:占有玩具和经历危险。因此他才需要女人,因为女人是最危险的玩偶……男子的幸福是‘我要’,女人的幸福则是‘他要’。”尼采还写道,“妇女最大的本领是撒谎。”她求解放的愿望来自“有学问的愚钝公驴”的影响。妇女一旦革除了“怕男子”的习惯,希望获得自由,她就丧失了自己“最富有女性的本能”。尼采认为,男人应该把女人看做“占有的对象、应该关锁起来的私有物”。

这套理论的结晶就是尼采的那句名言:“是去找女人吗?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

在所有的宗教信仰上,唯有基督教的领袖耶稣被认为具有权力欲望的人。同时,他也是具有博爱精神的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原罪,谁都不能不洗刷自己。特别是在《圣经·新约·约翰福音》第8章中载:

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叫她站在当中。就对耶稣说:“夫子,这妇人是正行淫之时被拿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他们说这话,乃试探耶稣,要得着告他的把柄。耶稣却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他们还是不住地问他,耶稣就直起腰来,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于是又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

耶稣是一位试图摆脱“魔性欲望”的宗教领袖,他以牺牲自我的精神,达到了“神人合一”的超现实的境界。

人类“本源的欲望”,潜伏着“魔性的欲望”,它本来就存在于人的生命的内部。对一般人来讲这似乎很难摆脱如此的宿命。

但是根据佛教的圣典,据说佛陀亲自实践去消灭所有的欲望,还劝教他的弟子也去实践。并且说如果涅槃就是消灭生命的意思的话,佛陀的目的就恰在于要消灭生命本身,至少要消灭我们常看到的自己的生命和地球上所看到的身心相互关联的其他人的生命。如果在实践上可以完全消灭欲望的话,那就是和消灭生命本身一样。

的确,“涅槃”本来是把火吹灭的意思,是“灭”的意思。这和佛陀自己得到悟性之后仍然留在这个世上拯救众生的实践,也是矛盾的。佛教中的一个支派大乘教主张不把消灭欲望本身作为目的,而以救济民众、改革社会为目标,认为把慈悲的实践贯彻下去的时候,自己的欲望就会自动地升华,就会得到控制。

精要提萃

对人也好,对社会和宇宙也好,必须把欲望引向创造生命的方向。我们不赞成切断欲望的那种尝试。即或想要抑制各种欲望,结果它的能量转回到自己的无意识中去,像精神分析学者指出的那样,常常会成为各种疾病的原因。因此,与其把各种欲望引向这个目标,不如确立一个可能实现的目标,把“魔性的欲望”引向对自己是正当的,对人类也是善良的目的。

4.超越自我,才能驾驭财富

健康向上的欲望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气质,一种特殊的人格境界。对于关乎以利欲为主要精神的问题,富兰克林对这种精神作了典型、生动的描述:

“切记,时间就是金钱。假如一个人凭自己的劳动一天能挣10块钱,那么,如果他这天外出或闲坐半天,即使这期间只花了5毛钱,也不能认为这是他全部的耗费;他其实花掉了或应当说白扔了另外9块5毛钱。”在富兰克林幼小的时候,严父就向他灌输了一条来自圣经的古训:“你看见办事殷勤的人了吗?他必站在君王面前。”

现代西方人都有一种“天职”观念,他们认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多地挣钱,这本身就是长于、精于某种天职的结果和表现。

清教徒认为虚度时光是万恶之首,艰苦的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应构成人最主要的工作。一方面,劳动是一种禁欲的手段,对于清教徒归于不洁生活的一切诱惑,劳动是一条特别有效的抵御手段。另一方面,劳动本身就是人生的目的,圣保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圣训无条件地适用于每一个人,即使你富甲天下,你也没有理由逃避工作。

清教徒的代表人物巴克斯特对清教徒的职业观作了明确的阐述:“除非从事某种正经行业,否则人的一切业绩只能是无足轻重、不成体统的,他会把过多时间花费在懒散闲逛而非工作上。”他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他(指有专门技艺的劳动者)会井然有序地工作,反之,其他人却陷入长期的迷乱状态中,他们的事业既无适宜的时间也无恰当的处所……因之,正规的职业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

就拿当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来说,他在1992年以后,随着每年的分红和派股,股票价值达到139亿美元!这个天文数字意味着什么?我们是无法想象的。可是他对这个数字不以为然,正像他的朋友所言,他不关心股票,只关心微软。这个家伙没有满足,紧接着又以大手笔推出了“视窗95”、“视窗97”、“视窗98”、“视窗2000”。他就是这样,使他的微软公司发展成上万人的巨型企业,使他的软件覆盖了除海洋以外的整个地球。

比尔·盖茨从小就崇尚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名言:“即使你们把我身上的衣服剥得精光,一个子也不剩,然后把我扔到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但只要有两个条件——给我一点时间,并且让一支商队从我身边路过,我就会成为一个新的亿万富翁。”比尔·盖茨对事业的执著就是对这则名言的最好注解。他喜欢竞争,对他来说,赢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博取财富、名声、女人的手段。

比尔·盖茨可以把钱成百万、上千万地捐给学校、医院,但他有一次去西雅图开会去晚了,车位已满,同事建议把车存在贵宾车位,他却说:“这可要花12美元,这不是个好价钱。”

比尔·盖茨的欲望就是事业,对事业的强烈欲望,使他超越了财富。

只有超越了财富的人,才能不被巨大的财富所湮没,才能更好地驾驭财富。

其实,中国人中也不乏精于事业的商家。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大民族最善于经商,一个是犹太人,一个是中国人。中国人并不缺乏发财致富的欲望,经商则是生动一例。《周书》对商人的评价甚高:“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人们都说儒家文化排斥商人,可是孔子的嫡传弟子子贡却以经商而出名,在各国间穿梭往来,车马成群,家财万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也认为经商致富是一种美德:“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也。”在中国的几个短暂的盛世时期,商业的发达是令人称羡的。以至于乾隆皇帝南巡时曾惊叹道:“富哉商乎,朕不及也。”

但是,纵观中国历代商家,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把发财致富的欲望转化为一种事业?并使自己在这种事业上取得成功呢?难道他们不精于商道吗?不是。究其文化根源,不仅是商家,就是其他人,也都把欲望看成是洪水猛兽,陷入亦商亦道亦佛亦儒的复杂人生。他们深受中国消极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受到来自小说流的影响。他们要么是看见《七真传》上所说的:

天也空,

地也空,

人生渺渺在其中。

日也空,

月也空,

东升西坠为谁功。

田也空,

地也空,

换了多少主人翁。

金也空,

银也空,

死后何曾在手中。

……

他们要么是看见至今仍在大谈特谈的《红楼梦》中的虚无思想: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乃)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地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来。可巧这日拄了拐杖挣挫到街前散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癫落脱,麻履鹑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道是:

世人都晓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

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

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

孝顺儿孙谁见了?

士隐听了,便迎上来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如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士隐本是有宿慧的,一闻此言,心中早已彻悟。因笑道:“且住!待我将你这《好了歌》注解出来何如?”道人笑道:“你解,你解。”士隐乃说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篷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和《好了歌解》,从作者的构思来说,对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虽有其特定的政治含义及作用,但却包含着异常浓厚的虚无主义等消极因素。

可是,读者往往关注的却是亦道亦佛的遁世思想。久而久之,形成了“小我”的境界。因此,一旦有所成就,每每及时行乐,或泛舟江湖,或守住家业,不肯继续追求“大我”的欲望境界去。

作为人生所特有的重大欲望,其幸福的事业,是在“小我”的欲望向着“大我”的欲望接近之中。这种接近,便是一个人精于某种事业的天职。唯有此种欲望,才会迎来精神的满足及其存在着的善良的表现。

汤因比说:欲望的正面是动力,反面便是慈悲,而不是虚空。

精要提萃

作为人生所特有的重大欲望,其幸福的事业,是在“小我”的欲望向着“大我”的欲望接近之中。这种接近,便是一个人精于某种事业的天职。唯有此种欲望,才会迎来精神的满足及其存在着的善良的表现。

5.名望是一种欲望的满足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是政治的动物。”

两千多年过去了,这话至今还在被广泛印证、运用。这就表明:人对政治地位的欲望是由来已久的。

有一个笑话:

据说,有个叫托姆的外国人,妻子刚生下儿子,他这做父亲的就断言道:

“他将是一位部长。”

“你,靠着当公务员的那么一丁点儿薪水,还能把我们的儿子培养成部长?”妻子深表怀疑。

“那么,就因为我薪水低,他就不能当部长吗?林肯以前在森林里砍过柴,后来还当上了美国总统呢!”

“那是在美国。”

“那又怎么样?再说,我对儿子也不抱那么大希望,我只指望他成为一名部长。”

“好托姆,别说这些了。”

“首先,我们去请政府部长来当儿子的教父。”

“部长不会答应的。”

“为什么不答应?我在他的办公室已经工作两年了。”

“他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亲爱的。”

“就是因为有重要人物当教父,孩子也就马上跟着重要起来了。”

“部长先生是那样的忙,你自己说过的。他哪会有时间给穷人的孩子洗礼。”

“会有的。他对我非常尊敬,完全是平等的态度。今天我就去请他。”

他这么做了。部长虽然不能前来,但是派了一名代表,这跟部长亲自来并不差多少。当问及孩子的姓名时,父亲毫不犹豫地大声说:

“部长。”

“您是说孩子的名字跟部长的相同是吗?”

“不!我决定给孩子起名叫‘部长’。”

后来,这位代表回去禀报给政府部长:“部长,我给部长洗礼了。”

政府部长莫名其妙:“你在说什么呀?”

这位代表只好一字一句地说:“我给托姆的儿子,名字叫部长的洗礼了。”

政府部长训斥道:“简直胡闹!有这样起名字的吗?”

当这位“部长”长大后,去接替他父亲的职业——公务员时,当天又闹了个笑话。

这天,某议员被告知部长要来报到,这个议员坐在长沙发椅上等了许久也不见部长来,不禁大骂:“这个部长真是笨蛋!竟让我等了一个小时!”

“对不起,议员先生,您这是在侮辱部长先生。”一位同僚说。

“我?我?我是在骂那个畜生,那个叫部长的畜生。”后来大家才弄清楚他指的部长就是公务员——多乱!

政府部长见到这些混乱现象,就向助手吩咐道:“想法让这个人把名字改一改。”

“部长先生,他父亲不肯,说‘部长’是部长派代表给他洗礼的,这是他的荣誉称号。”

“那就别让他在我眼前露面。”

于是,“部长”被打发到了一个一般机关的一般部门。他向退休的父亲抱怨说,叫部长这个名字不会把他引向高官厚禄,相反却耽误了他的前程。

“但是,我的儿呀,今天你在阴沟里,明天你就可能过上好日子。你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有那么多重要人物为当上部长争得汗流浃背,成天望着天空,观察是否福星高照。而你呢,却已经是部长了,你一直是部长,生下来就是!这是你的权力!你不必依赖任何政府,可以永远是部长,一直到死!”

这则笑话,一方面说明人名与职业名是不同的,虽然同样代表了人的身份,但人名的身份代表不了地位的身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对高地位的羡慕。另则,地位和名望不可等同。比方说,当我们说名流某某时,“名流某某”这个词的含义是指其社会中的名望或威信,而不是其政治地位。

有了社会名望的人,不见得个个都会去谋取政治地位。

然而,对于没名望的人来说,其追求政治地位的欲望也是非常强烈的。

在中国,敢把皇帝拉下马,自己来当皇帝的人多的是。农民陈胜在大泽乡起义时就对大伙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乍看来,当初陈胜是被迫揭竿而起,其实,在他心里早就有谋取政治地位的欲望作为推动力。这从他提出“有种乎”的问题上,就显见其动机了。

易白沙在《帝王春秋》一书中说:“项王见秦皇帝曰:‘彼可取而代也!’高祖见秦皇曰:‘大丈夫当如此矣!’衣锦昼行之项羽,无赖之高祖,实受业于秦皇帝之门。其奔走楚汉旗帜之下如韩信、彭越者,亦抱此。张子房所谓‘能与共分天下者,今可立志也。’”

《论语》上说:“学也,禄在其中矣。”

因此孔门弟子三千,除了子贡经商,大多都显示了从政的欲望。而其经典著作《论语》就是一部执政史。宋朝的赵普说:“半部《论语》得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论语》一直是学生的必读书。

精要提萃

名望是一种欲望的满足。中国人讲究“知足者常乐,不知足常忧。”然而,对于没名望的人来说,其追求政治地位的欲望也是非常强烈的。从政,就是做官。但是“政,正也,先正己而后正人也。”没有这种正人君子之心,襟怀坦荡之臆,最好打消做官的欲望。

6.不要把远大抱负斥为狼子野心

很多人往往把别人的远大抱负,斥为“狼子野心”。其实,野心也就是抱负的欲望。野心欲望,是人类特有的进步现象,是同人生奋斗的目标紧密联系、并有实现可能的一种想象。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

“凡是能成为金领的人,他们从心底不甘平庸,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他们有实现自己计划的一颗勃勃的野心,他们还懂得如何去实现自己的野心,并尽可能与一些能鼓励自己去追求梦想的人为友。”

反观那些毫无成就的人,总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生命,没有一点自我期许的梦想,即使有,也被他们的朋友动摇了自己的意志。这些朋友不仅嘲讽他是在做梦,而且不断地“证明”那些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大多数人不能领悟到理想欲望其实就是一种野心欲望。

但对于野心欲望,人们往往是谈“虎”而色变。有一对母女,女儿问妈妈:“妈妈,您怎样看待‘野心’呢?”下面是母亲的回答:

问题提得很好,如果问“什么是野心”,那就为难妈妈了,那意味着一个标准答案;而问妈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就是表明你自己在这个问题上也在思考,思考的主体是你本人,只是同时想知道别人怎么想的。

“野心”也是“心”,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的,是属于他本人的。至少这比被人“抬举”出来的“上进心”要好。有些“上进心”背后的动力仅仅是虚荣,那是外在的,不是他本人内心的冲动。

这个“野”字呢,是个中国用法,有“中国特色”。中国历来都把朝廷看做是正宗,把朝廷之外都叫做“野”,所谓“朝野”之分即是。沿用到现在,也还有一些痕迹,比如称呼西方政党没有上台的一方,叫“在野党”。英文用法是反对派。我看了现代汉语词典,那上面对于“野心”的解释是:“对领土、权力或名利的大而非分的欲望。”你看,它基本上是一个贬义词,“非分”的说法背后是,我可以有(野心),但你们不可以有(野心)。

在这种语境中,我要说,每一个人都有“有野心的权利”。而不是说,只允许少数人有野心,自己之外的他人有野心就是一种非分之想。任何“野心”本身都是正当的。

当说一个人有“有野心的权利”时,同时也意味着,他也有“不具有野心的权利”。如有人就想当一个普通人,不想成为英雄烈士,你非要他当英雄当烈士,这是强迫别人。

强迫别人“当英雄”,和强迫别人“不得具有野心”,是一样性质的。我们的环境就是这么矛盾,当它遏制了一种能量(野心)之后,这种能量必定换另一种方式释放出来——要求每一个人去当英雄烈士。我常说:“能量守恒,物质不灭。”这不是笑话,是在观察了很多现象之后得出来的结论。

现在我宁愿换一个词来讨论问题:在英文里,“野心”和“抱负”是同一个词ambition。起码,ambition这个词不具有贬义,可以用来做我们的讨论对象。

这位母亲讲完了,女儿仍然怔怔地看着她,好像陷入了沉思。不错,人要有野心或抱负。

对奋发的人来说,野心的欲望是一只号角;对迷惘的人来说,野心是一声呼唤;对勤勉的人来,野心是一张征帆!

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变化,人总要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走正确的道路。现在,不少人为了电脑、汽车、房子而奔波、追逐、竞争。但是也有不少人,不追求这些物质的东西,而追求理想和真理,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

山溪的理想是海,臭水沟的理想是塘。追求,是人生的一种力量。但追求什么,可要慎重,可要选择,可要思索……星辰虽然能指示方向,但选择方向的还是自己。

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只会变得懒惰,只会听天由命,永远不会去把握成功的契机,永远不会有所创造和发明。因为“伟大的动力来自伟大的目标”。

伟大的目标就是野心,就是不断产生的并努力为之奋斗的欲望与要求。作为一个不断追求进步的人,他必然会有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目标作为人所追求的对象,已经同欲望主体产生了一种心理对应。人们从中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发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从而把自己投入目标的体系中,认定合适的方向并为之奋斗。

大志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胜利实现。世间的任何事情,艰难曲折过程总是比最终的结局更有意义、更吸引人。奋斗的旗帜,在困苦中升起来,在享受中降下去。这才堪称是具有野心欲望的典范。

一个人要有野心的欲望,当然这种野心的欲望不是不切实际的狂妄,更不是虚无缥缈的空想。这种野心的欲望就是雄心,是一种远大的志向和追求。

《圣经》上有一段话:去追求吧,这样做了将有所获。去探索吧,这样做了将有所发现!凡追求者得,凡探索者获。因为门自然会向叩门者打开。

精要提萃

一个人要有野心的欲望,当然这种野心的欲望不是不切实际的狂妄,更不是虚无缥缈的空想。这种野心的欲望就是雄心,是一种远大的志向和追求。

7.抑制冲动,把欲望变成“作为”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潜伏着孩提时的本我冲动。

弗洛伊德在《新精神分析引论》中解释本我冲动时这样写道:

我们可以用比喻来近似地说明本我,我们称它为一种混乱,一锅沸腾的骚动……此本能给本我以能量,但本我没有组织,没有统一的意志,只有与快乐原则相一致的追求本能需要满足的冲动。逻辑规律——首先是矛盾规律——不适合本我的进程。相互矛盾的冲动并列存在,并不相互抵消或者分离,最多它们只是在强大的经济压力下折中地联合起来,释放它们的能量。绝不能将本我比做虚无,并且我们惊异地发现,本我还违背了哲学家们的断言——时间和空间是我们心理活动的必要形式……很显然,本我不懂得价值,不懂得善恶,不懂得道德。与快乐原则非常紧密相连的经济或数量的因素,控制了本我的全部进程。本能的精力投入寻求发泄,按我们的观点,这就是本我的全部内涵。

可见,本我冲动,只有受到现实条件控制,才能减弱。如果阻止了本我冲动的发泄,本我冲动就会成为自我而不是本我的一部分。弗洛伊德进一步论述道:

自我是本我的某一部分,它由于接近外部世界并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减弱。它接受外界刺激并保护机体不受其伤害,犹如包住微小的生命物质的外皮层。自我与外界的这种关系夹定了本我。它担负着为本我描绘外界从而保护本我的作用:因为只有这样,全然不顾外界的优势力量而盲目地满足自己本能的本我,才可能逃避毁灭的命运。在执行这一职能的过程中,自我必须观察外部世界并在所留下的记忆痕迹中保留一幅外界的真实图画,它必须通过检验现实来排除这幅外界图画中来自兴奋的内部源泉的因素。自我为本我控制通向自动力的路,它在欲望和行动之间插入了思考这个延误因素。在思考过程中,自我利用了储存在记忆中的点滴经验。就这样,自我对本我的进程有着明显影响的快乐原则,并且被现实原则代替。现实原则提供了更大的保障和成功的可能性。

人在少年,“不知愁滋味”。所谓“少年气盛”正是一种本我冲动。引导不得法,往往失控,导致过激行动。至于成年人的冲动,至少是特有的冲动,不仅与现实结合并且受现实影响和制约。但是美国哲学家杜威认为,这个本我冲动,在本质上是病态的,而非健康的。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冲动的特点是,不顾现实、常识、逻辑,甚至不顾个人利益的幻想冲动都可能出现。那么,这些幻想冲动究竟是疾病或退化的证据,还是健康人最内在的精髓的展现呢?

马斯洛在《人性能达的境界》中认为,本能冲动不是病态,也不是退化。马斯洛这本书是关于自我实现的理论。他写道:事实上,对于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其全部基本需要都能部分地得到满足时,生命才会存在,才有自我实现的基础,而这种基础是相对的。如果这种基础比较高级,那么,他的生存需要的层次也高,他自我实现的机会也多。同时又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缺憾,只有具有某种缺憾,当然这种缺憾是相对的,没有固定的,这样才会不断地去追求,才会不断地达到自我实现。优势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出现新的需要。新的需要是缓慢地从无逐渐变为有的,而不是突然地从天而降的。人就是由这种等级需要发展到高级需要,逐渐获得升华和发展的。

虽然生存需要没有等级之分,但它却是有相对之分。一种生存状态,对于某些人也是满足的,但对于某些人却是远远不够的。这要取决于生存的欲望了。一般来说,只要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一般的人都能生存,但一般的人都不会感到这种需要就满足了。可以这么说,人的本我冲动,既有邪恶的,也有善良的,这是人类进化中的矛盾。也只有这样,人类才会发展。

本我冲动是人的内部冲动,这种内部冲动是人在降生之后就具有的。如我们常见到婴儿凡事未得到满足,就哭就闹,简直是个制造麻烦者。所谓“三岁看大”,是说人在那个时候,对外界——现实的渴望、爱好等已初具意识。因此,古代教育家们很重视婴儿的哺育。

精要提萃

了解本我冲动,对追求自我实现欲望的人来说,是一个不断优化的成功过程。

人只有控制本我冲动,幻想的冲动欲望,才有可能变为现实的激情欲望。

8.“作为”成功了,人就感到快乐

斯宾诺莎(1632—1677)认为,人具有心和身这两个方面。人有所作为,这个作为的趋向,如是自觉的,就是欲望。欲望得到满足,即作为成功了,人就感到快乐,作为失败了,人就感到痛苦。快乐是过渡到更完善的过程,表示身体生命力的增强。痛苦是过渡到更不完善的过程,表示身体生命力的减弱。欲望、快乐、痛苦是人的三个基本情绪。其他情绪是基本情绪与各种有关对象的观念不同方式的结合。例如,爱是“伴有对一个外部原因的观念之快乐”,憎是痛苦加上产生痛苦的外物的观念。

斯宾诺莎提到情绪由联想而推移的现象。他说到推爱和迁怒的事例,并认为这种推移的情绪不完全合理。在讲情绪推移之时,斯宾诺莎又承认有相似的联想。总起来说,情绪可以从一个对象推移到与它曾经同时经验过的或是相似的对象。

斯宾诺莎认为情绪有两类,一类是心的主动状态,另一类是心的被动状态。欲望、快乐、痛苦和它们的不同结合的派生的情绪,都是被动的情绪。被动状态的情绪是混乱的不明白的观念。但是,这种情绪,若是人把它与其他思想联系,从事物的共同属性和共同规律来看,就会对这个情绪达到理解,这样人就会摆脱情绪的控制,心就变成主动了,而情绪也就转为明白的观念了。例如,一个人会因失去了某件心爱的东西而悲痛,但是假如他理解了这件事是由于事理的必然,悲痛就减轻了,心也就更主动了。主动状态的情绪,如英勇情绪,慷慨情绪,是出于心的主动作用,是合乎理性的。

精要提萃

人有所作为,这个作为的趋向,如是自觉的,就是欲望。欲望得到满足,即作为成功了,人就感到快乐,作为失败了,人就感到痛苦。快乐是过渡到更完善的过程,表示身体生命力的增强。痛苦是过渡到更不完善的过程,表示身体生命力的减弱。

9.欲望有时像做梦

弗洛伊德在使用自由联想的过程中,发现病人有时回忆和报告的是他们入睡时所做的梦,弗洛伊德就把梦的情节作为自由联想的另一种出发点。他认为梦是人们在觉醒时被压抑的欲望的满足。他把研究梦的结果和提出的解释写成《释梦》一书,于1900年出版。接着,弗洛伊德又出版《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1),这部书论述了被压抑的欲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至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也就成了一种心理学的理论,并且成为20世纪初精神分析学派和精神分析运动的基础。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无意识。意识包括个人此刻意识到的,以及虽然此刻没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记起来的,这一部分也叫做前意识,是意识的一个部分。

无意识按照弗洛伊德的解释就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它包括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欲望。弗洛伊德以为欲望之被压抑,是因为社会标准不容许它得到满足。但被压抑的欲望虽不能为本人所意识到,却并非已经自动消灭,相反,它在无意识中仍然继续活动,追求满足。可是欲望要得到满足,因其需要对客观实在的认识,必须依赖意识,通过意识,而意识是接受社会的道德标准的,因此被压抑的欲望不能得到直接的满足,只能得到变相的、伪装的满足。弗洛伊德以为这种变相的满足,在正常人,表现为说话做事的偶然失误、梦境等,而在精神病患者则表现为精神病的病状。可见,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的性质和作用的理解和当时有些人的看法是很不同的。这些人认为无意识只是一种生理过程,无意识无非是一种“无意识的大脑作用”。弗洛伊德代表了新的“心灵派”,主张用主观经验的术语来说明无意识,并强调无意识在精神病和常人行为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种被压抑的欲望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弗洛伊德根据他治疗精神病患者的经验,认为这种欲望归根到底是人幼年时的性欲。他认为像幼儿的希望被人亲、爱和喜欢依傍人等,其实都是性欲的表现。这种性欲由于受到压抑在每个男孩就成了恋母仇父的情结(所谓俄狄浦斯情绪),在每个女孩就成了恋父仇母的情结。情结是指在“无意识”内夹有情感力量的观念集团。弗洛伊德认为,有些正常人,尤其是那些有天才的人,会在人类高尚的文化活动如艺术或科学的实践中使自己幼年那种被压抑的欲望得到满足,会使被压抑欲望所挟有的那种情绪的心理能力得到移用。这就是他所谓的升华理论。升华一词原意是高尚化的意思。根据升华理论,弗洛伊德认为艺术、科学、宗教、道德等人类文化产物无非是恋母仇父情结升华的结果。

弗洛伊德认为,像其他精神病患者、癔病患者,或精神错乱者更有奇才异能,功留后世的男女们也可以表现出这种征候,便不免怀疑这个形容词究竟是否妥当了。由于伟人们自己的慎重和其作传者的失实,我们一般不易知道他们的本性,然而他们也不免有爱真理若狂的人。例如,洪秀全三考状元落第后,回家做了一个梦见上帝的梦,上帝要他斩杀妖魔鬼怪。当地人都看他疯疯癫癫的,结果他就拿本圣经离开广东了。10年后还真的成了太平天国的天王。

据《枕中记》载:从前有一个姓卢的穷书生,一次,他在邯郸的一家旅馆里遇到了道士吕翁,对吕翁大叹苦经,说自己的一生是如何的穷困潦倒。吕翁便从袖子里取出一个枕头说:“你把它枕在头下,便可以一切如意了。”此时,旅店主人正在煮黄粱饭,而卢生梦见自己娶妻生子,事业上一帆风顺,一直做到宰相的高位,活到80多岁才安然死去。

当他从梦中醒来的时候,店主人煮的黄粱饭还没有煮熟呢。

卢生失望极了。吕翁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他说:“老弟,其实人生的荣华富贵,说穿了也不过是一场短促的梦罢了,人生的得失不过是过眼烟云,你何必如此想不开呢!”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虚幻不实的事和欲望的破灭就像做梦一样。

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慨然吟道: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是一段“自作多情”的倾诉,也是苏词豪放风格的代表作。他以赤壁怀古为主题,将奔腾浩荡的大江波涛、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和千古以来的风流人物,酣畅淋漓地泼墨挥写于大笔之下,抒发了作者宏伟的政治抱负和豪迈的英雄气概。词中也流露出壮志未酬的感慨和人生如梦、岁月流逝的遗憾,但这种感慨和遗憾并非失望和颓废。它向人们揭示:千古风流人物身名俱灭,但江山长在,江月长留,当举酒相酹。

苏东坡有政治欲望,虽然未能实现,但他正视现实,能把欲望发泄在诗词歌赋上。梦的确可以代表各种思想方式,如决心,警告,反省,动作的准备以及对一种事业的计划等。

精要提萃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们在觉醒时被压抑的欲望的满足。梦的确可以代表各种思想方式,如决心、警告、反省、动作的准备以及对一种事业的计划等。

10.本能是产生欲望的内驱力

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1871—1938)主张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本能、情绪情操和意志,认为过去的心理学过分偏重认知,忽视了情感和意志的研究。麦独孤是位本能决定论者,他把本能看做是“全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动力”。他认为,这种原动力也就是本能的内驱力,本能冲动决定一切活动的目的,并且依靠本能内驱力的补充使所有心理活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他还认为,大多数高度发展的心理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是满足这些本能冲动的工具。他指出,通常的本能概念只是生理学的概念,人们把它和反射概念相混淆了。实际的情况是,本能是一种遗传或天赋的心理、生理倾向,它包含有知、情、意三种成分。反射弧的第一个环节是感知,是随着环境和心理而改变的;反射弧的第三环节是反应动作,也视情况而变化;只有中间环节即情绪体验是基本不变的,它也就是本能的核心。所以,同一本能现象因条件不同,它在知、情、意三方面的表现是不同的。麦独孤由此推断,人类行为中不变的情绪是和原始本能配对的。例如:和逃跑这一原始本能配对的是恐惧;和搏击本能配对的是愤怒;和亲子本能配对的是柔情等。他把这种和原始本能配对的情绪看做是主要的,共有14对。然后在这基础上再分为第二类次要的或混合的情绪。第三类是派生的,因而形成许许多多配对的本能情绪。

此外,麦独孤还把情操确定为,以某种对象观念为中心所形成的有组织的情绪系统;而道德行为是以自我观念为中心的情绪组织系统对本能冲动进行有意的控制与调节,它的发生发展是一种社会过程。高级形式的道德行为则是自我观念和自尊情操两者亲密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当情操和理想的观念相结合时就会产生能控制行为的意志力。例如,国家繁荣兴旺则会引以为自豪,国家危亡则引起愤慨和奋斗的意志等。以上这些就是麦独孤创立的“目的心理学”或称“策动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可以想见,理智的感情不是一种力量,具有本能的东西,才是一种力量。因此本能是产生欲望需求的内驱力。而动物,包括猴子则缺少本能倾向。

精要提萃

心理学家麦独孤把本能看做是“全人类活动的原动力”。他认为,这种原动力也就是本能的内驱力,本能冲动决定一切活动的目的,并且依靠本能内驱力的补充使所有心理活动持续地进行着。因此本能是产生欲望的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