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美利坚之剑
——海军陆战队第1师
美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军事大国,早在建国之初就建立了海军陆战队。200多年来,这支部队南征北战,东征西讨,为美国的世界霸业打下一片片江山,发展成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侵略兵团。
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是这个集团中最杰出的成员,在美陆战队各师中,它不仅历史最悠久,而且参战最多、战功最大、获奖最多,同时伤亡也最重。数十年来,它在世界军事舞台上频频露脸,名声远播全球。
对于中国来说,美海军陆战队1师的名字是不陌生的。在美军海陆空所有部队中,陆战1师是与中国人“打交道”最多、“交往”时间最长的部队。它两次入侵过中国(1900年、1945~1949年),对中国人民犯下累累血债。50年代初又在朝鲜与中国军队交手,大败而逃,成了新中国军队的手下败将,在其历史上写下了第一笔失败的记录。
血战瓜岛
陆战1师组建于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941年2月。但它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9世纪。1846年,美军在陆战队部队中组建了一个新的团,用以实施当时正逐渐扩大的海外征服战争。这个团就是以后的陆战1团的前身——老陆战1团。该团建成后,随即参加了一连串的海外侵略战争:19世纪80年代两次侵略墨西哥战争,1898年美西战争,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镇压中国义和团运动,1906~1909年侵古战争,1914年入侵墨西哥,1915年侵驻海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美军又扩编了一批陆战团,其中一个是陆战5团,1914年组建于墨西哥;一个是陆战7团,1917年组建于本土。5团建成后曾侵驻海地,1917年与陆战6团合编为陆战4旅赴法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作战有功,获法国政府嘉奖,战后侵驻尼加拉瓜。7团建成后长期侵驻古巴。
1941年,欧洲战场风声日紧,太平洋上空也战云密布,罗斯福政府决定扩充美军以备不测。在这一背景下,2月份,海军以陆战1、5、7三个团为班底,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勒热那兵营正式组建成陆战1师。
部队组建后,尚未捏拢成形,日军就在1941年12月7日以突袭珍珠港为开端,打响了太平洋战争。凶猛骠悍的日军一路挺进,席卷东南亚,势如破竹,美英军队节节败退。1942年2月,日军从东南亚乘胜向西南太平洋深处推进,进入澳大利亚北部外海的岛链群。它首先占领了岛链西段的新不列颠和新几内亚,然后继续东进,5月初占领了中段所罗门群岛中的图拉岛。之后,它又瞄上了图岛南面的一个无人小岛——瓜达卡纳尔岛(同属所罗门群岛),于5月上旬派出一支小分队和工程队上岛,着手修建机场,为进一步扩大封锁和日后进攻澳大利亚的前进基地打下了又一个重要基石。
盟军面临的形势空前严峻起来。
美英军事当局紧急磋商,认为不能再任敌妄为,坐以待毙,为保住澳洲这个盟军在太平洋的唯一反攻基地,盟军应主动出击,夺回澳洲北面岛链。
反攻的突破口选定在瓜岛,反攻日期定在7月底,反攻部队为陆战1师,行动代号是“口望塔”。
亚历山大·范德格里夫特师长6月中旬接到命令时,毫无参战的兴奋,反倒愁眉紧锁。他根本不知道瓜岛所在何处,他以前“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麾下的部队尚散居在本土和太平洋中的萨摩亚,且大多为当年入伍的新兵。需要作的准备工作千头万绪,堆积如山。范德格里夫特在新西兰设下大本营,带领他的指挥班子超负荷运转起来,搜集情报、集中部队、调教士兵、组织演习、装卸物资,手忙脚乱忙了1个半月(日期后来推迟了1周)。7月30日,毫无把握、忧心忡忡的范德格里夫特带着1.8万人马登上了开往瓜岛的航渡舰队。
瓜岛是一个长160公里、宽80公里的亚热带岛屿,岛上山岳纵横,森林密布,散居着一些美拉尼西亚土著居民,基本上没有现代文明的痕迹,可是现在,却成了美日两军拚命争夺的战场。
8月7日凌晨,瓜岛和图拉吉岛南部海面上,黑压压的美军舰队突然发射出震天动地的炮火,瓜岛战役——美军太平洋第一个反攻战役正式打响。这一天,正是日军计划大举进驻瓜岛的日子。
初上战场的美国士兵们秩序井然地爬上登陆艇,奋勇冲向滩头,第二近战营冲上图拉吉岛,迅速控制了岛上表面阵地,日军2000人除23人受伤被俘外,全部战死,师主力冲上瓜岛。由于岛上日军多为工程修建队、武器很少,因此美军没放几枪就夺取了全岛。日军逃入密林中,留下堆积如山的粮食和补给品。
范德格里夫特立即命令构筑阵地、展开部署,并接手修建即将完工的机场,准备迎击日军的反扑。
8月19日晚,日军果然从瓜岛西面的新不列颠群岛拉包尔岛大本营派出部队,展开了第一次反攻。
日军旅团长市木大佐率一支1000人的部队登上海岸,气势汹汹向机场杀来。陆战1团沉着应战,以准确猛烈的机枪火力打得日军成片倒下。不甘认输的日军端着刺)J,狂呼乱叫着又一次次地冲上来,结果重蹈覆辙。
次日拂晓,市木只剩下了几百人,被迫退守到密林中。陆战1团出动坦克进行围剿。坦克横冲直撞,碾压日军,履带上鲜血淋漓。黄昏,市木退到海滩,在一面血染的太阳旗下剖腹自杀。
日军参谋本部把收复瓜岛定为主要战略目标,从各个方向调来兵力。9月3日,川口将军率3000人上岛。12日,发起第二次反攻。
川口主力2000人扑向机场北面的一个可控制机场地区的制高点。日军士兵有节奏地拍着枪托,大喊:“美国大兵明天就死!”“美国大兵明天就死!”分成6批,一拨接一拨地往山头冲击。守军埃德森的第二近战营仅有400人,他们以猛烈的火力扫向日军;小股亡命的日军突入阵地后,他们又一涌而上,用刺)9、匕首、铁锹、拳头与之展开残酷的肉搏。一夜之间,他们打退了数次集团冲锋。第二天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日军退回到了山下的森林中。美军阵地前留下了600多具日军尸体。
这座山头因此得名“血岭”!
9月15日,陆战7师增援部队上岛。29日,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尼米兹上将乘B-17轰炸机飞抵这里,为官兵们授勋打气。10月12日,第一批陆军增援部队也开到。罗斯福总统指示:“务必尽可能将各种武器运往那个地区,以守住瓜岛。”
日军也在加紧增兵,大本营下达死命令:“全世界都在注视着这场战斗,如果失败,就别想生还!”
10月23日,在经过连续一周的空袭后,日17军军长百武将军率2.2万人发起了第三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其精锐仙台师团直扑“血岭”。24日晚,日军偷偷摸摸爬向美军阵地,抵近时他们突然用英语大骂起来:“为天皇讨还血债!海军陆战队见鬼去吧!”陆战队员毫不客气地回骂:“为富兰克林(罗斯福)讨还血债!让该死的天皇见鬼去吧——开火!”
陆战队手中的枪炮怒吼着喷出密集的火舌,日军成群结队地倒仆在地。黎明时分,进攻的潮水终于退落下去,阵地前再次堆起了如山的日军尸体,多达1000具。入夜,陆战队打退了日军又一轮冲击。两天中,仙台师团付出了死亡2500人的代价,却没能前进一步,在它的历史上遭受了第一次失败。川口将军闻报后哀痛不已,说:“好象割了我的肠子!”
12月份,新锐部队源源继续开到,激战4个月、已疲惫不堪的陆战1师奉命退出战斗,他们伤病减员已达7800人。范德格里夫特看着满身尘土、满脸胡茬的部下,激动地说:“4个月前的今天开始的这场战斗,通过你们的努力,已经成功地挫败了敌人在太平洋的重要目标。”
1943年1月,日军被迫将残兵败将全部撤离瓜岛。此役,他们共阵亡5万人(包括海、空战),美军赢得了这次战役的最后胜利,由此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日军将领悲痛地承认:“毫无疑问,随着争夺瓜岛战斗的结束,日本的失败可以说是在劫难逃了。”
此战的胜利虽然最后是在其他部队手中实现的,但是,战史学家公认:“有资格享受这一赫赫战功的,当首推范德格里夫特的海军陆战队。”
战后,陆战1师获以总统名义颁发的“优异部队”奖,成为第一支获此殊荣的美军部队。
攻占冲绳
瓜岛战役后,美军在太平洋发起了持续两年多的战略反攻。美采用“跳岛进攻”战术,有选择地攻占日占岛屿,对其他岛屿则围而不打,从而挫败了日军层层堵截、死缠烂打的企图,加快了进攻速度。
美军首先在1943年年内控制了澳洲北面岛链,然后在1944年把战火烧向中太平洋,接连夺取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中的重要岛屿。1945年推进到日本外围。4月,美军集中7个师18万人、50艘舰艇、1000架飞机,对日本西南560公里处、有“日本国门”之称的冲绳岛发起大规模进攻。
陆战1师在参加完瓜岛战役后也加入了北进反攻攻势,先后在1943年12月和1944年9月参与攻打新不列颠和帛利琉岛。这一次再度出阵,担任登陆集团主力。
4月1日8时30分,陆战1师与陆战4师在岛西岸日军防守薄弱的羽具歧滩上陆,两栖车辆开上滩头,迅速夺取了四周阵地。日军几乎未作抵抗,登陆出奇的顺利。由于当天正是愚人节,美军士兵不由得暗暗起疑,怀疑这会不会是日本人开的一个险恶的玩笑。
事实果真如此。守岛指挥官牛岛深知自己力量不及对手(10万对18万),硬抗吃亏,就针对岛北部平坦、南部多山且设有古城墙工事的特点,采取“诱敌深入”战术,弃外守内,弃北守南,诱美军至南部山区,与之决战。
陆战1师上陆后,先向东推进到东海岸,再左转向北,于10天后全面占领岛北部,一路上他们仍未遇到像样的抵抗。
然而,向南推进的陆军却遇到了中岛部队的顽强抵抗,战斗在南部山区激烈爆发。美军一连数日连续进攻牛岛在首里城堡的防线,结果均被凶猛的炮火打回,死伤累累。4月13日,罗斯福总统病逝。消息传来,日军欣喜不已,用飞机在美军阵地前投下一张张题为《美国的悲剧》的传单,上面写道:“导致你们领袖死亡的可怕损失还将在这个岛上使无数人成为孤儿。”
两个星期过去了,南线进攻始终没有进展。在此关头,指挥部将陆战1师调来南线,接替已伤兵满营的27步兵师。
4月23日,尼米兹上将亲自上岛指挥战斗。美军发起新一轮攻势,终于在日军外围防线中打开了缺口,逼近首里城堡主阵地。
5月8日,在遥远的欧洲,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美军一片欢呼,海上舰队以每舰向日军发射三炮的方式庆贺这一胜利。
陆战1师与友邻部队步步迫近首里城堡,21日,在倾盆大雨中发起总攻。尽管疯狂的日军士兵身绑炸药,冲向美军坦克轮下,但仍挡不住美军的攻势,牛岛终于放弃城堡,撤向后方。5月30日,陆战队员登上了这座中世纪城堡的残垣废墟。
在这期间,美日两国海军在冲绳附近海面连连展开恶战,日军惨败,著名的“大和号”巨舰即在此战中葬身海底。
牛岛率残部退到岛南端的山崖和洞穴里,美军全面清剿,喷火坦克把成群的日军烧死在一个个洞穴里。
6月22日凌晨4时,在距美军阵地30米的一个山洞里,牛岛换上崭新的军礼服,理过发,喝下一杯威土忌酒,然后坐在草席上用匕首剖腹自杀。
7月2日,尼米兹宣布战役结束。这一仗,日军战死10.7万人,其中埋在山洞里2.7万人,被俘1.07万人;岛上居民死伤7.5万人。美军方面也阵亡7300人,受伤3.1万人,损失之大,在美海军交战史上前所未有。据称,这一结果对美国日后作出放弃登陆日本本土,而转用原子弹轰炸的决策有很大影响。
战后,丘吉尔致电杜鲁门,表示祝贺,称争夺冲绳岛这一史诗般的战斗将列入“军事史上最激烈、最著名的战斗之列”而留传百世。
9月2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陆战1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总共参加4次登陆战役,作战300天,伤亡2万余人,是陆战队中伤亡最多的师。
突袭仁川港
日本败降后,陆战1师迅即于9月间开到中国,侵驻青岛、北京、天津和唐山等地,积极援助和配合国民党军队进逼中共解放区,制造了“平安事件”。1948年,该师士兵在北京强奸北大女学生沈崇,酿成轰动一时的“沈崇事件”。1949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险、向全国胜利进军的形势下,他们撤出了中国,回到本土基地驻扎。但不久即又返回远东,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发生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朝鲜战争。
朝鲜是东北亚大陆由北往南伸向太平洋的一个半岛,呈西北一东南走向。1910年日本侵吞朝鲜,二战后赢得独立,美苏军队分别进入北纬38度线南北受降。不久,半岛上出现了南—北两个对立的政权,形成了分裂局面。1950年6月25日,南北双方发生内战,北朝鲜人民军大举反攻,势如破竹,南朝鲜军队节节败退,面临彻底败亡之势。
杜鲁门总统大惊失色,将这一事件看成是“共产主义向全球扩张的前奏”,立即决定实施大规模军事介入,朝鲜战争由此变成一场大规模的国际冲突。
美军首先出动海空军入朝助战,但无济于事。28日,南朝鲜首都汉城被攻占。30日,杜鲁门下令派地面部队参战。
陆战1师在7月1日接到出征命令。当时,部队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大裁减,仅剩下一半兵员,师长奥利弗,史密斯少将以陆战5团为骨干,组建成第一暂编旅,于5日从加利福尼亚州的本德莱顿兵营出发赶往远东。
8月初,1旅到达朝鲜半岛最南端的釜山,此时,整个战局已经十分险恶。从7月初开始,已经有数支原驻远东的美军陆军师入朝,但仍无法阻挡住朝鲜人民军强大的南进攻势,24师师长迪安少将还被抓了俘虏。7月中旬,美第8集团军和南朝鲜军被挤压到了釜山地带,他们掘壕固守,苦苦挣扎,拚命想保住这块最后的立足之地。经过苦战,虽暂时稳住了战线,但仍无法摆脱被赶下大海的恶梦。
1旅的到来,使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将军稍稍松了一口气,因为他知道陆战队兵员素质高,战备状况好,临战状态“比陆军强得多”。他立即将1旅派到釜山防御圈的左翼参加防守。
1旅果然不负所望,参战后很快就止住了人民军的攻势。固城一战,打退了一支进攻部队,赢得了美军自开战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8月17日,1旅又奉命对已突破釜山外围屏障洛东江的人民军进行反击,在空军和炮兵强大火力的支援下,他们在五峰岭一带与对方连日激战,双方都出动了坦克,最后迫使人民军后撤。
9月上旬,美军凭借优势火力又连续击退了补给不足的人民军发起的5次大规模进攻,守住了釜山环形阵地。
陆战1旅参战1个半月,表现甚勇,为第8集团军保住釜山立足点立下汗马功劳。
然而,这仅仅是陆战1师在朝鲜奏响的一支小小的前奏曲。它很快就演出了一幕更“精彩”的活剧。
美军刚刚介入之初,总指挥官麦克阿瑟将军心里就在酝酿着一个险恶的反攻计划:利用朝鲜人民军主力90%都集中在南部的形势,在半岛中部西海岸实施登陆,拦腰一)》。斩断人民军细长脆弱的补给线,合围其于半岛南部,彻底扭转战局。他力排众议,决定把登陆地点选择在沿岸海堤高(4.5米)、海潮落差大(6-9米、世界第一)、有外岛(月尾岛)屏护、被专家一致认为“最不适合登陆”,但距汉城仅32公里的有极大登陆价值的仁川港。在选配登陆部队时,他指名道姓地提出:“给我派陆战1师。”
陆军占上风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一向对骄狂傲慢的陆战队多有不满,不希望再给他们一个“出风头”的机会。他们以种种理由搪塞,拒绝了麦克阿瑟的请求。
麦克阿瑟怒气冲沖地发去电报再次请命,参谋长联席会议被迫作出了让步。
史密斯师长接到命令时,他手上剩下的兵力不足一个团(1旅已赴朝),他同代理师长鲍泽上校等人四处搜罗人员装备,在短短10天中,奇迹般地凑齐了两个团人马,8月12日,登船开往日本的前进基地。
9月初,从本土开来的部队同史密斯与陆军吵翻了脸才要回的陆战1旅会合,向麦克阿瑟报道。
9月16日凌晨,搭载陆战1师的运输舰连同巡洋舰、火箭发射船隐蔽驶抵仁川海面。5时45分,舰队与航空兵开始实施凶猛的火力准备,数万发炮弹、火箭弹、炸弹飞向仁川港及其外围制高点月尾岛,把这两处地方变成了火和烟的世界。炮火中,陆战5团3营换乘登陆艇,悄悄驶向月尾岛。
6时33分,炮火停止刚过4分钟,第一拨部队踏上了月尾岛海滩。c连径直冲向岛上最高的无线电高地。25分钟后,他们把一面美国国旗插上了山顶,接着第二拨、第三拨部队陆续上岛。他们遇到守军的顽强抵抗,I连在靠近守军设在一个悬崖下的炮阵地时,突遭一阵雨点般的手榴弹袭击。他们派出一名翻译喊话要对方投降,结果对方报之以更多的手榴弹。连长叫来推土坦克,用土石把这些英勇不屈的敌人全部活埋在悬崖深处。
上午8时,月尾岛抵抗的枪声全部停止下来。
下午5时左右,陆战5团1、2营和陆战1团趁涨潮冲向仁川港,迅速在红、蓝海滩上陆,接着攻向仁川市区。朝鲜人民军对美军在此登陆估计不足,仅部署了1600人,无法阻挡美军优势兵力、火力的进攻。入夜,陆战1师已全面夺取了仁川。
次日,陆战1师沿仁川—汉城公路向东推进,杀向汉城,沿途与数支开往仁川增援的人民军发生激战。26日凌晨,1团和5团经过激战,冲入城区,之后经过2天清剿战斗,消灭了城内抵抗的人民军,夺回了2个多月前失守的汉城(麦克阿瑟曾迫切希望在朝战爆发第3个月的25日夺回)。
在此前后,固守釜山防御圈的第8集团军发起了反击,腹背受敌的朝鲜人民军为保存有生力量,大举北撤。
朝鲜战局急剧逆转。
侵朝美军中伤亡最重的师
9月中旬以后,以美军为首组成的“联合国军”气势汹汹地向北进击。10月1日,南朝鲜军率先越过三八线。10月7日,美军也开始越过三八线。10月19日,美军骑1师和南朝鲜军第一师占领朝鲜首都平壤。战火疾速向整个朝鲜北半部蔓延,麦克阿瑟情绪振奋,口出狂言,妄称要在感恩节(II月23日)前结束战事,占领整个朝鲜,饮马鸭绿江。
陆战1师于10月13日从仁川上船。绕行至朝鲜北部东海岸的元山港上陆,加入东路集团美10军,与西面相距80公里的第8集团军并行向北进攻。就在他们到达元山北面的咸兴,准备发起进攻行动的时候,前方传来了中国军队已经进入朝鲜的消息。
10月30日,麦克阿瑟的副手、10军军长阿尔蒙德将军飞来前线,命令陆战1师从咸兴出发,即刻到达北面100公里山区中的长津湖水库,然后从西面绕过水库,继续向北推进100公里,直插鸭绿江。
陆战7团奉命担任先锋。进攻发起前夜,利兹伯格团长告诫他的部下准备同中国人战斗,说“这场战斗的结果将在世界产生反响”。
10月31日,7团踏上那条由泥土和砾石铺成的狭窄小径向北进发。他们一路无事,推进了30余公里,11月1日到达山区边缘的烟台峰、龙水洞一线。在这里,他们终于遇到了强大的对手——中国军队,打响了与中国军队交手的第一仗。
7团在空军的支援下,向中国军队据守的山头发起了凶猛的进攻,但遭到极其顽强的阻击。伊赛连两个排在冲向一个山头时,被一阵“前所未见的密集手榴弹火网”炸得晕头转向,狼狈退回。2营包扎所被一名中国狙击兵一气打倒了6名官兵。黄昏时,中国军队突然主动撤离。11月4日,7团在40辆坦克支援下,进入山区盘山公路,向北推进到真兴里,再次遭到强大的火力阻击。可不久中国军队再一次神奇地从战场上撤走,在冰天雪地的崇山峻岭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官兵们的情绪又高涨起来,看来中国军队也不过如此!史密斯师长认为,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
麦克阿瑟的联合国军司令部也认为中国军队虽然已介入,但“不是一个不可侮的力量”,命令第8集团军和10军按原定路线继续北进。
11月10日,陆战1师奉命由真兴里继续北上。此时,朝鲜北部已进入隆冬季节,气温降到零下16度。天寒地冻,汽车发动不着,步枪拉不开栓,士兵手指麻木,鼻子发白,皮肤青紫,脚趾乌黑,苦不堪言,斗志顿减。阿尔蒙德不断催促陆战1师以最快的速度向前推进,但史密斯却越来越小心谨慎,他凭着直觉,感觉到部队已处在一个相当危险的境地中,左翼空空荡荡,后方唯一一条通向咸兴的道路狭窄崎岖,他极易遭到致命的侧翼攻击,况且已不断有情报表明他的前方有中国军队在运动。因此,他一再抗拒阿尔蒙德的命令,始终小心翼翼地前进,同时派人修好后方的公路,为自己准备了后手。11月24日,部队未遇抵抗,到达长津湖水库附近,7团和5团分别占领了西面的柳潭里、南岸的下葛隅里以及两地之间的新兴里。与此同时,美7师推进到了水库东面。他们的下一步任务就是要从水库出发,杀向鸭绿江。他们完全没想到,一场巨大的灾难正悄悄向他们袭来。
实际上,11月初中国军队在美军面前的主动撤退并不是“怯战败走”,而是一个“诱敌深入”之计,就在东西两路美军得意洋洋向北推进的时候,几十万中国军队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摆好了阵势。东面第9兵团的12个师秘密推进到了长津湖水库的北面和西面,其中27军数个师就埋伏在陆战1师的正前方和左前方。
25日,中国军队首先在西线发起反攻。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第8集团军迅速崩溃。东线美军不明底细,还在继续推进。27日,天空普降大雪,气温降至零下30度。7团出击占领了柳潭里周围环形分布的小山。晚10时,长津湖一带突然响起了惊天动地的枪炮声:中国军队的东线反攻打响了。
凶猛的打击首先落在驻守柳潭里的5团和7团头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吹响尖厉的军号,在雪地里突然跃起,一边扔着手榴弹一边冲上来。柳潭里北、西、南三面小山上的美军同时遭到攻击。7团士兵据守山头,拚命抵抗,打退了多次进攻,但中国军队紧接着又发起更坚决的冲击。北山1282高地,中国军队突人了阵地,与美军展开了血腥的白刃格斗,菲利普斯连长两眼血红,捡起一支步枪往雪地里一插,怒吼一声“我他妈的就守在这!”但随即被乱枪打死。他的连只剩下了不足10人,中国军队完全占领了1282高地。当夜,东山1240高地也被夺走。
在柳潭里东南面,7团2营的福克斯连把守着德洞岭,此地位于柳潭里和下葛隅里之间,控制着连接两地的主要道路。当日午夜过后,长于穿插包围战术的中国军队向这里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试图切断柳潭里5团和7团的退路。志愿军士兵爬近山头,把两枚一组装在袜子里的手榴弹雨点般地扔过来,陆战队员抓起铁锹像击垒球一样狂舞,以挡开手榴弹,但仍有不少人被炸伤炸死。志愿军突入阵地,双方展开徒手搏斗。福克斯连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制止住了这一次攻势。但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弹药也将告罄。
麦克阿瑟终于意识到他的一只脚已踏进了一个巨大陷井的边缘。28日夜,一纸急电飞到了下葛隅里陆战1师的司令部。命史密斯把部队从柳潭里撤回到下葛隅里,并准备向沿海他们在1周前出发的地方“前进”。手下参谋惊叫起来:“我的天,这行动计划该怎么做,我从未想到陆战队会参与退却。”史密斯极不愿意听到“退却”这个词,“退却?见鬼去吧!我们不过是向另一个方向进攻。”
史密斯的话并没有全错,当柳潭里的部队在30日开始全面后撤时,确实是展开了一场艰难无比的“进攻战”,中国第9兵团发现猎物要跑,便派出部队,插向美军后撤道路两旁的山岭上进行围堵。利兹伯格派1个营在道路两侧攻占掩护阵地,余下人马或乘坐汽车,或徒步,以坦克和大炮开道,沿公路南下,且战且退,炮兵每前进900米就停下来发炮射击。一路上频频与中国军队发生混战,双方在沿途每一条山脊、每一个高地上反复角逐争夺。在德洞岭,福克斯连连日鏖战,死伤惨重,两名士兵因恐惧而神经失常。但他们及时得到了空投补给物资,补足了弹药,同时得到了戴维斯营的增援,总算保住了这个咽喉要道。海军航空兵的飞机从海上飞来,不分白天黑夜地轰炸,把上百吨炸弹和凝固汽油弹倾泻到志愿军阵地,使其罹受重大伤亡。在一次战斗中,海盗式轰炸机对志愿军占领的一条山脊整整轰炸了25分钟,把山头炸成一片火海,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无用的地皮之一”。驻守下葛隅里的1团也及时派出部队北上接应。
12月1日晚7时,5团、7团首批人员终于到达下葛隅里郊区。他们困顿疲惫,狼狈不堪,大衣、钢盔、眉毛、胡须上挂满冰霜,强瞪着惊魂未定的双眼,轻伤员相互搀扶,呲牙咧嘴地迈着沉重的步伐,M-1步枪七歪八斜地吊在身上。随行的汽车装满昏迷不醒的重伤员,有的人干脆被绑在汽车散热器上,冻得像一块块坚硬的木板,身上满是还未凝固便冻结成一团的粉红色血块。
从柳潭里到下葛隅里仅21公里路程,可他们却足足爬行了3天!
战史学家评论道:“在陆战队历史上,从未经历过如此悲惨的艰辛和困苦。这简直是一次地狱之行。”
史密斯手忙脚乱地指挥部队开始第二阶段后撤。他利用刚建成不久的简易机场,把本部队和从长津湖东岸败退下来的步2师的伤员空运回后方,但很快发现有不少步兵轻伤员装成重伤员蒙混上机,气得他不得不实施重伤员“资格检查制度”。与此同时,神通广大的空军又及时给他空投了大批弹药和补给。
12月6日晨,陆战队钻人大雾弥漫、冰雪覆盖的山道,从下葛隅里南撤,又一次开始了令他们毛骨耸然的历程。他们穿过一段数公里长的“火地狱溪谷”,到达古土里。在古土里以南5公里处,他们被一道8米宽的深沟挡住了去路,幸运的是,空军赶来投下8条钢梁,使工兵及时架好了一座新桥。10日凌晨,先头部队终于到达山区内缘的真兴里。
在这段路程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死死咬住陆战队不放,顽强凶狠地追打,不顾陆战队猛烈的火力,一次次冲向前来,“其视死如归的精神令陆战队肃然起敬”。多亏有强大的空中火力掩护,才使得陆战队一次次地逃出了灭亡的威胁。
12月15日,官兵们沿平原公路经咸兴到达东海岸的兴南港,此时他们已精疲力竭,个个蓬头垢面,不少人还穿着因腹泻而沾满了粪便的脏裤子。大难不死的各路残兵败将汇成一股,在兴南附近挡住了尾随跟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圣诞节前夜,他们全部乘船南逃,上演了又一出“敦刻尔克”大败退。
长津湖一战,陆战1师自己统计伤亡了4418人,另还有7313名非战斗减员,蒙受了它的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惨败。许多年过后,师作战处的鲍泽上校还心有余悸地说,幸亏中国人没有足够的后勤支援和通讯设备,否则,他们决不会逃离长津湖,“陆战1师不过是侥幸生还”。
在此以后,陆战1师一直转战在半岛中部一带,作为“联合国军”主力,参加了多次重大攻防战役。1951年4月26日,史密斯师长离任前,南朝鲜总统李承晚授予他一枚银星二等勋章。1953年3月,陆战1师被调至战线西段参加阻击中朝军队的“春季攻势”,防守“内华达”高地群。3月26日,志愿军发起猛攻,驻守“雷诺”高地的陆战5团1个排全被堵死在坑道里,阵地失守,“贝加斯”高地同时也被攻占。随后4天中,陆战1师对两个高地展开疯狂反扑,共倾泻10.4万发炮弹、7000发坦克炮弹和210吨炸弹,把两个高地炸成一片沙丘,最后仅夺回了“贝加斯”高地。5月份,部队死伤惨重,不得不将阵地移交给美25师,5月底“贝加斯”等几处阵地又在土耳其旅手中丢失。7月27日停战时,“内华达”高地群划到了军事分界线以北。陆战1师极不情愿地以又一次失败结束了在朝鲜的全部战事。
在4年战争中,陆战1师参加重大战斗近10次,伤亡达3万,是侵朝美军中伤亡最重的师,其严重程度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逞威”太平洋
朝鲜战争结束后,陆战1师返回本德莱顿兵营,担任海军陆战队战备值班师,充当美国在海洋,尤其是太平洋实施军事扩张的战略机动部队。该师在和平环境下,仍然长年坚持开展高标准、高强度的军事训练。该师选拔新兵时条件非常苛刻,标准高于普通陆军,兵员整体素质较高,入伍后即接受全面严格的体能和技战术训练。部队每年举行一次射击比赛,并广泛开展各种业余射击活动,倾力培养“百发百中”的神枪手。根据朝鲜战争的教训,部队特别注重培养官兵在各种复杂地形和气象气候条件下分散独立作战的能力,分别开设有寒带作战训练中心和沙漠作战训练场,分期分批组织官兵轮训,着力培养其雪地行军、防冻救治、山地攀登、山地进攻、方位识别和沙漠地区生活作战的能力。该师对军官训练给予高度重视,设有专门机构轮训各级军官,以提高其登陆作战的组织、计划和指挥能力。
该师从1968年起实施战备训练演习制度,频繁组织各种演习以检验技战术及海上机动的训练成果,营以下部队每年进行演习几十次,团和师一级每年也要组织1至2次,演习科目多、范围广、标准高,以提高海上机动和登陆作战能力为核心。
还在朝鲜战争中,陆战1师就多次以直升机运送部队,初步尝试了“空中机动”战法。战争结束后,部队继续进行这方面的试验和研究,从50年代后期开始,把直升机垂直登陆和空中机动作战理论引入自己的战术指导思想中,编成内加配了直升机,进一步提高了登陆攻坚能力,丰富了作战手段。
该师还特别重视进行所谓“光荣传统”教育,每年新兵到队,都要对他们大讲特讲部队的辉煌“战绩”和“英雄人物”,以培养他们的优越感和自信心。
针对部队以太平洋为主要作战方向的特点,该师长年保持对该地区地理和政情军情的密切关注。1959年1月开始与驻冲绳的陆战3师定期进行轮换,每年轮换6个营,以使官兵熟悉西太平洋地区的地形、气候、水文情况,提高战场适应能力,取得与当地国盟军协同作战的经验。
60年代,美国在与苏联的全球争夺中,数次启用了这支海上劲旅。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军调兵对古巴实施陆海空封锁和进逼,陆战1师5团奉命组成第五远征旅,开赴加勒比海,准备对古巴实施军事入侵。在此以后,印支半岛形势愈益紧张,陆战1师明显加强了丛林战和反游击战演练,并频频举行以镇压东南亚民族解放运动为背景的大规模演习,如1964年举行的“冬夜”演习,就设想东南亚某“友好国家”发生“亲共产主义革命”,联合国干涉未果,陆战1师应该国“合法政府”之邀出兵前往“援助”。
1964年,越南战争爆发,陆战1师很快卷入,在太平洋上又逞“雄威”。1965年8月,陆战7团和第11炮兵团到达越南,次年1月和5月,陆战1团和5团赶到,全师部队合成一股,编入第三两栖作战部队。
在越战中,陆战1师主要在岘港及广南省、广信省和承天省一带作战,先后参加较大规模战斗近10次,自己统计打死打伤越人民武装近万人,但自己也多次被坚强不屈、英勇善战的越南人民打得落花流水,遭受重大损失,伤亡超过1万。1971年4月撤出越南,在太平洋上又栽一个大跟斗。
最得意的作品
海湾战争是陆战1师在战后打的第三场战争,也是它最为得意的作品。
海湾危机爆发后,陆战1师作为首批派出部队,在9月上旬就漂洋过海到达了沙特。在它的战斗编成内,有5个陆战团、1个轻型装甲营和2个坦克营,及其他一些支援分队。这5个陆战团是赫赫有名的陆战1团(“熊爸爸”特遣队)、陆战7团(“棒小伙”特遣队)、3团(“芋头”特遣队)、陆战3师的陆战4团(“灰熊”特遣队)、陆战4师的陆战11团(“国王”特遣队),总人数超过2万,配备M-60AI坦克110辆,各型装甲车辆数百辆。陆战5团编成第5陆战远征旅,配属给海军两栖攻击集团,在海上游弋,执行其他任务。陆战1师与陆战2师编成第1陆战远征部队,部署在沙特北部,正对科威特方向,在侵科伊军眼皮底下摆下了千军万马。
1991年1月17日,毁灭性的空袭行动先行打响,陆战队加紧准备发起地面作战。2月10日,陆战1师派出精干的侦察小组潜入科威特,成功捕获了一批伊军俘虏,还缴获了一些文件,进一步查明了当面敌情。这是美军地面部队第一次进入科威特。
2月中旬,陆战远征部队主力从驻地向北开进,进入进攻出发阵地,摆开了强大的进攻阵势。
陆战队的任务是担任东集团主攻,在阿拉伯军队配合下,突破边境筑垒地域,消灭科境内伊拉克守军,收复科威特。同时,他们要以自己强大的声势,造成多国部队在此主攻的假像,吸引伊军的注意力,为美7军在中路的主攻拉开空档。
在西、中、东3个进攻集团中,陆战队是唯一从正面冲击伊军防线的部队,任务十分艰巨。伊拉克自侵科以来,一直把科作为主要防御方向,在北部部署了多达43个师、号称拥有54万人、4280辆坦克、3100门火炮、2800辆装甲车的一支庞大军队,在边境一带构筑了两条筑垒工事带,第一条在边界内侧5 -15公里处,与边界平行设置,长240公里,纵深5-8公里,由雷场、铁丝网、防坦克壕、沙堤、汽油火沟和火力点组成,取名为“萨达姆防线”。第二条在其后20公里处,除了同样设置了雷场和壕沟外,还建有多个互相沟通、互相策应的沙漠要塞,每一个要塞里面可驻扎3个连,配有轻重火器和坦克,外围屏护以3-4米高、3-6米厚的沙墙。萨达姆坚信,伊军凭着数量占优势的人马、丰富的沙漠作战经验和这些坚固的工事,定能击败不可一世的美军,他发誓要把沙漠变成“血海”,让美国大兵“躺在棺材里回家”。
2月23日夜,多国部队飞机还在继续轰炸伊科境内的目标,伊军防区内爆炸声隆隆,火光四起,伊军士兵纷纷龟缩在工事内躲避轰炸。这时,由陆战1师派出的两支先遣队神不知鬼不觉地越过边界,潜入伊军防区内。他们有条不紊地勘察地形,清除障碍,设置路标,开辟通道,“灰熊”特遣队陆战4团的一名参谋军士手拿刺刀爬进雷区,冒着生命危险用手和刺刀插入沙地里探寻地雷,他边探边爬,狂热地干着,终于穿过了雷场,身后留下一条由两排发光化学指示灯标出的前进通道。
陆战队员手表上的指针指向了24日凌晨4时,在这一瞬间,大地突然颤抖起来,成百上千条火舌从边界的另一侧和波斯湾海面上窜出,飞向伊军阵地,响声如雷,震耳欲聋,科威特南部沙漠顿时成了火的海洋。
“萨达姆先生,该起床了!”先遣队员抹了把脸上的汗,露出欣慰的笑容。
“棒小伙”特遣队陆战7团作为全师的先锋,率先扑向萨达姆防线。绵绵阴雨中,身穿全身防化衣、荷枪实弹、恍若外星人的陆战队员,沿着先遣队员开辟的通道迅速冲出雷区,后续部队开着装有推土铲、扫雷犁和扫雷耙的M60-AI坦克在雷区中开辟出更宽大的通道,工兵用M-154直列爆炸装置引爆地雷,天亮时,宽阔的雷场中已出现了14条通道,战斗车辆隆隆驶入,鱼贯通过。伊军开始从他们第二防御带的工事中发射枪炮进行阻击,陆战1师的M60-A1坦克、装有“陶”式反坦克导弹的多用途高机动轮式车和重炮立即射出凶猛而准确的炮火,第三陆战队航空联队的AV-8B海鹞式垂直起降攻击机也配合以猛烈的轰炸。伊军被打得抬不起头来,坦克纷纷中弹起火,3000名伊军走出工事投降。
陆战1师以极小的代价成功地突破了“萨达姆防线”及其后面的第二条筑垒地域,杀向科威特纵深,夺取了艾哈迈德杰拜尔机场,机场建筑和工事中的伊军全被肃清。
左翼陆战2师于5时30分发起攻击,扩大了进攻锐势。
当天,第1陆战远征部队全面冲垮了伊军防线,楔人32公里,消灭伊军3个师的主力,抓获俘虏8000名。
入夜,部队停下来补充弹药和燃料,CH-46和CH-53大型运输机穿梭般飞来飞去,送来保障物资,运走成群结队的俘虏。
第二天天一亮,部队恢复进攻。在布尔甘油田附近,伊军纠集起一支坦克部队向南发起反击,双方纠缠在一起,展开激烈的对射,陆战1团的坦克和装甲车排开严密的战斗队形,在AH-1W“眼镜蛇”攻击直升机和AV-8B攻击机的支援下,猛烈发炮射击,伊军坦克和装甲车一辆接一辆炸成了火团,战场上浓烟滚滚。几小时后,伊军全面溃散,一辆坦克大炮朝后,扯着白衬衣径直开到团指挥所投降,战斗平息时,伊军在战场上留下了1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的残骸,1500人当了俘虏。
26日晨,陆战1师和2师继续分两路并行北进,在抵近科威特市西南时,陆战1师掉头向东,前往占领科市南面的科威特国际机场。此时,战场上空已被层层云雾和油田燃烧放出的浓烟所笼罩,形同黑夜,能见度只有几米远,军官们不得不打开手电研究作战方案。
部队刚展开进攻,迎头撞上伊军共和国卫队的一群T一72主战坦克。飞机赶到准备提供火力支援,但视线被帷幛般的烟云所阻,只好带弹返回。这时,两架陆战队的AH-1W攻击直升机贴地飞来,飞行员以极其高超的技术,两次驾机从输电线下飞过,寻找目标,惊得地面人员目瞪口呆,大呼小叫。它们向T-72坦克发射“地狱火”反坦克导弹,几辆坦克顿时趴在沙漠中,再也动弹不得,车内窜出火焰和浓烟。
陆战1师逼近国际机场,守军1个装甲师依托工事拚死抵抗,陆战队以“熊爸爸”陆战1团为中路,“棒小伙”陆战7团为左翼,“牧人”第1轻装甲步兵营为右翼,三箭齐发,突向伊军阵地,展开了开战以来最激烈的坦克会战。海军“威斯康星”号战列舰用16英寸口径巨炮连连射来每枚重近1吨的炮弹,AV-8B攻击机和A/F-18攻击机则超低空扫射投弹,机场内枪炮声密集不断,不时有伊军坦克的残体甚至是整个炮塔被炸飞到半空中。厚云浓烟的遮蔽使机场能见度仅有几码远,但先进的热成像观瞄仪,使陆战队员始终能准确地捕捉到目标。
控制外围阵地后,“牧人”特遣队的装甲车队率先冲入机场内,逐一将顽抗的伊军肃清。27日凌晨3时30分,最后一名伊军被消灭,陆战1师全面控制了机场。不到一天的战斗,他们击毁了伊军坦克250辆、装甲车70辆,战果惊人。至此,陆战1师基本上完成了预定任务。
在以后的一天里,陆战1师坚守在机场阵地上,并消灭了附近最后几股伊军残余,迎来了28日晨8时停战时刻的到来。
陆战1师目前继续驻扎在加州的本德莱顿兵营,保持3个步兵团、1个炮团的建制,M60-A1坦克正换装成世界上最先进的M1-A1坦克。在美军压缩整编中,它被保留下来,编入太平洋司令部属战略机动部队,继续充当美国的海上尖刀。
当前编成
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编有数个陆战团,具体是:
第1陆战团
第1陆战步兵营
第2陆战步兵营
第3陆战步兵营
第5陆战团
第1陆战步兵营
第2陆战步兵营
第3陆战步兵营
第7陆战团
第1陆战步兵营
第2陆战步兵营
第3陆战步兵营
第11陆战团(炮兵团)
第1炮兵营
第2炮兵营
第3炮兵营
第1战斗工兵营
第1两栖突击营
第1轻型装甲侦察营
现任主要指挥官
美国第1陆战师现任师长格里高利·S·纽博尔德陆战队少将,副师长蒂莫西·R·拉森陆战队准将。
美国第1陆战师前任师长迈克尔·W·哈吉陆战队少将。
现任师长格里高利·S·纽博尔德1970年被任命为陆战队少尉,进入驻弗吉尼亚州匡蒂科的陆战队基础学校学习。
接受的军事教育还包括:两栖作战学校,陆战队指挥与参谋学院,国家军事学院。
先后在美国第1陆战师、第2陆战师、第3陆战师、第4陆战旅和第1陆战远征部队任职。担任过海军陆战队的步兵排长、连长、营长、执行官、作战官和后勤官。曾任美国第15陆战远征分队司令,任内率部参加在索马里的“恢复希望”行动。
担任过的其他职务包括:陆战队基础学校教官,陆战队司令部任免官,联合参谋部作战政策计划参谋,美国海军部长的军事助理,陆战队司令部人事任免科科长、人力计划与政策部部长。
1998年7月至1999年5月,任驻加利福尼亚州彭德尔顿兵营的美国第1陆战远征部队副司令。
1999年5月,出任驻加利福尼亚州彭德尔顿兵营的美国第1陆战师师长。
军衔晋升隋况为:1996年10月晋升为陆战队准将,1999年5月晋升为陆战队少将。
现任副师长蒂莫西·R·拉森出生于科罗拉多州丹佛,1973年毕业于布里格姆·扬大学并获政治学学士学位。通过排长课程规划后,被任命为海军陆战队少尉军官。
接受的教育(包括军事教育)还包括:1988年获得圣母经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学位,1988年获得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国家安全与战略研究硕士学位,1982年毕业于海军陆战队两栖作战学校,1988年,在罗德岛纽波特的美国海军指挥与参谋学院毕业。1992年,在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的国防语言学院接受日语课程。1993年在日本东京的日本防卫研究所学习国防研究。
从初级学校毕业后,拉森担任过一系列的指挥与参谋职位。在作战部队他指挥了不同级别的部队,从排到团。1974年至1976年,任美国第1陆战师第7陆战团1营和3营的步兵排与武器排排长,步枪连连长,司令部及勤务连连长。1982年至1983年,任美国第2陆战师6陆战团1营武器连连长。1994年至1996年,先任第1陆战师9陆战团3营营长,后改任4陆战团3营营长。1997年至1999年,任美国第3陆战师4陆战团团长。
担任过的其他指挥职务还包括:1976年至1978年,任美国舰船“萨拉托加”号第60航空母舰陆战分遣队队长。1978年至1981年,任美国第4陆战师第24陆战团3营1连监察指导员。1984年至1987年,任驻亚利桑那菲尼克斯的海军陆战队征兵站司令。1997年至1998年,任美国海军陆战队丛林作战训练中心司令。1997年至1999年,任驻日本冲绳的海军陆战队巴特勒基地施瓦布兵营司令。
担任过的参谋职务主要有:1974年至1976年,任营副官、连执行官。1982年至1984年,任火力支援协调官、营作战官。1988年至1991年,任美国中央司令部计划与计策部参谋。在海湾战争期间,拉森随美国中央司令部部署到沙特阿拉伯。其他参谋职务包括:1993年至1994年,任美国第1陆战师计划官。1996年至1997年,任美国第3陆战师负责作战的助理参谋长。1999年,任美国第3陆战师副师长。
1999年5月,拉森出任美国第1陆战师副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