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长江三峡——历史文化的长廊
长江三峡不仅是一个有着优美壮丽自然风光的大峡谷,而且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峡谷,因此人们常称呼它为“历史文化的长廊”。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大峡谷能够有它那样深厚的历史文明的积淀,正是这个原因使得长江三峡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旅游区,也是这个原因使得长江三峡成为了世界各地爱好旅游的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三峡概况
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上游,西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2公里,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以及三座峡之间的香溪宽谷和大宁河宽谷组成。其中,东段的西陵峡长约75公里,多险滩急流,有灯影峡、青滩、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等名胜;中段的巫峡长约42公里,两岸的巫山十二峰,以其秀丽多姿闻名于世;西段的瞿塘峡长约8公里,此段有“天下雄”之称的夔门、三国刘备托孤的白帝城、风箱峡的古代巴人悬棺等。
行程参考
游览三峡,大多选择水路。
直接在重庆坐轮船,顺江而下到达湖北宜昌,行程如下:
①重庆到奉节段:这一段会经过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
②奉节到巫山段:在奉节停留一天后,一早坐船离开,途经瞿塘峡和夔门。
③巫山到宜昌段:这一段会经过巫峡和西陵峡。经过一天多行程就可以到达宜昌,去参观葛洲坝水利工程。
沿途风光
瞿塘峡
瞿塘峡又叫做夔峡,它西起四川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狭窄、距离最短的一个峡。
在“峡分山对立,江合水争流”的瞿塘峡中,有着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景点,其中又以白帝城和夔门最为出名。白帝城位于瞿塘峡西口北侧,迄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西汉末年,公孙述称雄巴蜀,在“白龙献瑞”的地方筑城,取名为“白帝城”。据说,刘备还曾经在白帝城向诸葛亮托孤。因此,现在人们一说到白帝城,想到的就是刘备和诸葛亮,却忽视了公孙述与白帝城的关系。
夔门自古就有着“夔门天下雄”的美称,它是长江三峡的西大门。夔门是出入四川的门户,四川人都知道这句话:“川人欲成大事,必先出夔门。”夔门的两旁耸立着赤甲山和白盐山,在这两座山之间是一个上百米宽的峡谷,有人用“崖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的诗句来形容它的壮丽景观。在阳光照耀下,这两座山峰威武异常。
巫峡
巫峡西起四川省巫山县的大宁河口,东至湖北省巴东县的官渡口,全长42公里,是三峡中最整齐一段峡谷。
有人写诗说:“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的确如此,游览三峡到了这里,游人们的心中挂念的就是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如同屏风一样矗立在长江两岸的巫山十二峰,奇异无比。巫山十二峰平均分布在巫峡南北两岸,江北依次为集仙、松峦、望霞、朝云、圣泉、登龙六峰;江南依次为翠屏、聚鹤、飞凤、净坛、起云、上升六峰。由于峡中水气十足,加上山高水深,湿气难散,因此十二峰常常云遮雾绕、神秘怪异。
大宁河的一大奇观是所谓的巴人悬棺。三峡到了巫山龙门峡至巫溪荆竹峡这段,游客就可以看到许多黑色棺木高悬在千仞峭壁间。据统计,大宁河现存以及放过棺材的岩穴一共有108个。为什么远古的人们要将重达千斤的棺木放到岩穴中呢?他们又是用什么方式岩葬自己的亲人的呢?这些千古之谜多年来一直都没有找到准确的答案。
西陵峡
西陵峡东起宜昌南津关,西至秭归香溪河口,长75公里,是三峡中最长的峡谷。
西陵峡的景点主要有三滩(泄滩、青滩、崆岭滩)、四峡(灯影峡、黄牛峡、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这段峡谷的两岸峭壁如削,河道中密布暗礁,十分危险。
青滩又叫“新滩”,是三峡中枯水期落差最大的险滩。这里由于崩岩阻塞,导致河床水位下跌,几百米的青滩落差竟有8米,轮船走到这里,就如同离弦之剑,迅猛异常。
崆岭滩是一个洪水险滩,这里暗礁密布,著名的礁石便是“二十四珠”。其中,名叫“大珠”的礁石长220米,宽40多米,高15米,高高地露出水面。船行至此处,必须对准刻有“对我来”三字的崖壁直驶,不然就会触礁沉船。因此,该地才有“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的民谣。
灯影峡得名与那里的四块奇石有关:它们酷似取经归来的唐僧师徒四人——手搭凉篷的孙悟空;摇摇晃晃的猪八戒;肩挑经卷的沙和尚;安坐马背缓行的唐僧。每当夕阳西下照到石头上,远望去就像中国民间皮影戏中的人物影像,所以这段峡谷就被叫做了灯影峡。
黄牛峡也得名于几块奇石。在黄牛峡南岸的山岩上有一个酷似“黑人”的石头;在“黑人”的不远处有一块黄色巨石,形似黄牛,因此被叫做“黄牛”。这两块奇石人们合称为“黑人牵黄牛”,黄牛峡也因之而得名。
牛肝马肺峡位于岭滩上游的长江北岸,那里的河滩上有着千奇百怪的许多岩石,其中有几片重叠下垂的黄褐色岩石,有的形同牛肝,有的酷似马肺,连起来就称作“牛肝马肺”。现在,峡谷中的牛肝石完好如故,而马肺石在清光绪26年(1900年)被侵入西陵峡的英帝国军舰炮轰掉了下半部。
兵书宝剑峡位于青滩与香溪之间,因为峡谷北岸峭壁上的两块奇石而得名。其中一块叫做“兵书石”,它藏在一个穴内,如同横叠着的书卷,其名字就源于此;在“兵书石”的右下方,有一根上粗下尖的石柱,远望去就像一柄宝剑,因此叫做“宝剑石”。关于“兵书宝剑”还有一个历史传说:诸葛亮料定死期将至,于是就把用兵经验写成兵书,连同一柄宝剑搁置在绝壁上,留待后世贤才取出,以富国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