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有关触电的基本知识
1.触电的类型
触电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后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它有两种类型,即电击和电伤。
(1)电击
电击俗称触电,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所引起的损伤。电击会使肌肉发生痉挛收缩,严重时会影响呼吸系统、心脏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电击致伤的部位主要在人体内部,属于全身性伤害,还会留下明显的特征,如电标、电纹和电流斑等。几十毫安的工频电流即可使人遭到致命电击,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
(2)电伤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及电流本身作用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电伤一般发生在人体外部,即在人体皮肤表面留下明显的伤痕,主要有电烧伤、皮肤金属化和电烙印等。
在触电事故中,电击和电伤常会同时发生,一般来说电伤比电击危险程度要低一些,而且大部分电击都伴有电伤。
2.触电事故产生的原因
产生触电事故有以下原因。
1)缺乏电气安全用电知识,触及带电的导线。
2)违反操作规范,人体直接接触带电体。
3)电气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或者设备管理不当,损坏设备绝缘,发生漏电,人体碰触漏电设备外壳。
4)维护不良,如高压线路落地,未能及时维修,跨步电压对人体造成伤害。
5)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或操作者误操作造成触电事故。
6)其他偶然因素,如人体受雷击等。
3.安全用电的措施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能源,但不懂得安全用电知识就容易造成触电身亡、电气火灾、电器损坏等意外事故,因而在用电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电气安全,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完善各种组织和技术措施。
(1)组织措施
① 在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使用、维护以及专用保护装置的配置等环节中,要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标准和法规。
② 对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应加强安全教育,加强培训和考核,以增强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杜绝违章操作。
③ 建立健全的安全规章制度,如安全操作规程、电气安装规程、运行管理规程、维护检修制度等,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
(2)技术措施
1)停电工作中的安全措施。
在线路上作业或检修设备时,应在停电后进行,并采取下列安全技术措施。
① 切断电源。切断电源必须按照停电操作顺序进行,各路电源都要断开,保证各路电源有一个明显断点。对多回路的线路,要防止从低电压侧反送电。
② 验电。停电检修的设备或线路,必须验明电气设备或线路无电后,才能确认无电,否则应视为有电。验电时,应选用电压等级相符、经试验合格且在试验有效期内的验电器对检修设备的进出线两侧各相分别验电。
③ 装设临时接地线。对于可能送电到检修的设备或线路,以及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地方,都要装设接地线。装设接地线时,应先接好接地端,在验明电气设备或线路无电后,立即接到被检修的设备或线路上,拆除时与之相反。操作人员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人体不能触及临时接地线,并有人监护。临时接地线应使用导线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多股软裸铜绞线。严禁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导线作接地和短路之用。
④ 悬挂警告牌。停电工作时,对一经合闸即能送电到检修设备、线路开关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手柄,要在其上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的警告牌,必要时派专人监护或加锁固定。
2)带电工作中的安全措施。
① 在低压电气设备或线路上进行带电工作时,应使用合格的带有绝缘手柄的工具,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并站在干燥的绝缘物体上,同时派专人监护。
② 对工作中可能碰触到的其他带电体及接地物体,应使用绝缘物隔开,防止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
③ 检修带电线路时,应分清相线和地线。断开导线时,应先断开相线,后断开地线;搭接导线时,应先接地线,后接相线。接相线时,应将两个线头搭实后再行缠接,切不可使人体或手指同时接触两根相线。
④ 高、低压线同杆架设时,检修人员离高压线的距离要符合安全距离。
(3)其他安全措施
①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要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
② 安装自动断电装置。
③ 尽可能采用安全电压。
④ 保证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⑤ 采用电气安全用具。
⑥ 设立屏护装置。
⑦ 保证人或物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⑧ 定期检查用电设备。
以上安全措施对防止触电事故和电气设备安全运行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