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智慧经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5.3 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

1.信息经济

信息经济又称资讯经济、IT经济,作为信息革命在经济领域的伟大成果,它是通过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两个相互联系且彼此促进的途径不断发展起来的。信息经济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和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

概括地说,信息经济就是以信息资源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生产知识密集型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来把握经济增长、社会产出和劳动就业的一种最新的经济结构。它被认为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最现代化的经济形态。

信息革命是在科技一体化和科技非线性发展新形势下掀起的一次高科技革命。尽管高科技除信息科技外,还有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和海洋开发等各种高科技,但是迄今为止,信息科技是其中最成熟、发展最迅速和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高科技。与其他高科技相比,它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极强的渗透性以及由此而来的十分广泛的应用性,几乎是“水银泻地、无孔不入”;二是能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相结合,从而全面扩展和增强信息功能,特别是管理和决策功能。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出现已使整个社会经济达到临界值,这种临界值的产生将改变整个产业文明的进程。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在以信息网络为核心的新形势下,生产方式与经济形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信息经济下的新一代企业正在出现。企业的信息化不只意味着技术的进步,而且意味着现代企业有了生存之本,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互联网络孕育着无限商机。传统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新一代以网络为核心的新产业发展。计算机业、通信业与信息业正在融为一体,这种数字融合的结果是市场不再以地理位置为核心,而是以网络空间为核心,网络空间成为未来世界的最重要的资源,市场由Market Place转变为Market Space。不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是互联网上的一员,就可以在线购物。信息革命既是科技革命,又是产业革命,它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和思维的方式。

2.知识经济

(1)发展历程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始成为现实,今天世界已进入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时代。事实上,1997年,信息高科技产业已超过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知识密集型服务的出口总值已接近商品出口总值的40%。

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针对未来经济出现了多种说法。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Z.K.Brzezinski)在《两个时代之间——美国在电子技术时代的任务》之中提出我们面临一个“电子技术时代”,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I Bell)又把它称为“后工业社会”。记者出身的美国社会学家托夫勒(A.Toffler)1980年在《第三次浪潮》中大力宣传了“后工业经济”,并把它描写成“超工业社会”,提出出现了一种不同于工业经济的经济。美国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奈斯比特(Naisbitt)1982年在《大趋势》中提出的“信息经济”,是以新型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命名这种经济。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保罗·罗默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知识经济在理论上的初步形成。英国福莱斯特(Forrestal)1986年在《高技术社会》中提出的“高技术经济”,准确地以新型经济的产业支柱群体命名这种经济。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明确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性质。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社会科学》杂志第132期的一篇文章中提出由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支配的经济——“智力经济”的概念,其后,多种中文刊物对此做了说明。1996年,经合组织(OECD)明确定义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第一次提出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指标体系和测度。1996年12月30日的美国《商业周刊》发表一组文章提出“新经济”概念,指出一种新型经济已经形成。1997年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采用了联合国研究机构以前提出的知识经济的说法。1998年年初,经合组织在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的基础上,发出一篇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首次使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简称“知识经济“)一词。该报告指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体现出人力资本和技术中的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而以往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则是以土地、劳动力、资金和能源为基础的物质型经济。

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名词实际上是在逐步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即“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简而言之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从这个概念的形成过程也可以看出,先是政治家的敏锐洞察,后是学者的探索,再是记者的宣传,后是科学家的研究,直至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的正式采用,经过了30多年的时间,可以认为:这是一个科学的概念。从经济发展史来看,以产业结构划分,可以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高技术经济;以资源配置来划分,可以分为劳力经济、(自然)资源经济和智力经济,这些划分方式也得到了众多专家的认同。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产业,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2)内涵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是一个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概念。

1)这里的以知识为基础,是相对于现行的“以物质为基础的经济”而言的。现行的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虽然也离不开知识,但总的来说,经济的增长取决于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是以物质为基础的。

2)知识经济是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及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到一定程度的历史产物。同时,它又是新的信息革命导致知识共享、以高效率产生新知识的时代产物。

(3)基本特征

1)资源利用智力化。从资源配置来划分,社会经济可以分为劳力资源经济、自然资源经济和智力资源经济。知识经济是以人才和知识等智力资源为资源配置第一要素的经济,节约并更合理地利用已开发的现有自然资源,通过智力资源去开发富有的、尚待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

2)资产投入无形化。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等智力成果为基础的,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因此无形资产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资本,企业资产中的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超过50%。无形资产的核心是知识产权。

3)知识利用产业化。知识形成产业化经济,即所谓技术创造了新经济。知识密集型的软产品,即利用知识、信息和智力开发的知识产品所载有的知识财富,将大大超过传统的技术创造的物质财富,成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形式。

4)高科技产业支柱化。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彻底消失。

5)经济发展可持续化。知识经济重视经济发展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6)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的发展缩短了空间、时间的距离,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物质条件。全球化经济不仅指有形商品、资本的流通,更重要的是知识、信息的流通。以知识产权转让、许可为主要形式的无形商品贸易大大发展,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人才、知识和信息的竞争,集中表现为知识产权的竞争。全球化的经济与知识产权保护密切联系,成为一体。

7)企业发展虚拟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主要是靠关键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通过许可、转让方式,把生产委托给关联企业或合作企业,充分利用已有的厂房、设备和职工来实现的。

8)人均收入差距扩大化。这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而言,是知识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之一。这也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掌握第一手的知识和信息,占领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性、紧迫性所在。

(4)影响和变化 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三个阶段。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对投资模式、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教育的职能与形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投资模式方面,信息、教育和通信等知识密集型高科技产业的巨大产出和展现出的良好就业前景,将引发对无形资产的大规模投资。在产业结构方面,电子贸易、网络经济、在线经济等新型产业将大规模兴起,农业等传统产业将越来越知识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调整将以知识的学习积累和创新为前提,在变化的速度和跨度上将呈现跳跃式发展的特征。在增长方式方面,知识可以低成本地不断复制并实现报酬递增,改变经济增长依赖资源的模式。这不仅使长期经济增长成为可能,还使经济活动的所有环节都伴随着教育和学习;同时,知识更新的加快使终身学习成为必要,受教育和学习成为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