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编 古今名医脉案选注
概 述
“上编”选注的五部脉学名著,元代1部,明代与清代各2部。几百年乃至近千年以前的著作能够传至今日,就在于其脉学理论为临床之升华,为博采众长之作。为了理论联系实践,“下编”选录了古今名医之脉案并附笔者按语。这些医案,多为古代名医之案例,现代者较少。古代医案中,李中梓的最多,张璐的次之,滑寿的少,张景岳与周学海两家无。之所以如此,李中梓有脉案专著,如《里中医案》《删补颐生微论·医案论》以及《医宗必读》附录的医案。李氏精研经典,博采众长,经验丰富,医案简要。张璐《张氏医通》之各科各种病论之后,选录多家相关医案与自己的案例。其他三家均未见脉案专著,但在明清之《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可见滑寿医案,故间接录之。再者,为了广开思路,兼顾各科,笔者通读了《外科正宗》,选录了其中附录的部分医案,由此认识到外科病平脉辨证,内外方法兼治之重要性。下编《古今名医脉案选注》分列36项。
为了使读者对诸脉有个提纲挈领的把握与便于记忆,笔者参阅李时珍《濒湖脉学》27种脉之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等七言歌诀,李中梓《诊家正眼》下卷28种脉之体象、主病、兼脉而编的四言歌诀以及后边的“按”语,再结合自己对诸脉医案的分析归纳,经过反复思考、精心提炼,对本书下编分列的36项脉案之每种脉都编写了四句七言歌诀。通过上述参阅研究后发现,李中梓(1588—1655)编著的书对李时珍(1518—1593)的《濒湖脉学》具有传承及发挥的关系。两家的著作相互比较:李中梓关于脉之“体象”的四句四言诀与李时珍的四句七言“体状诗”,均以简述脉象特点为主,但李时珍还兼论主病。中梓所论“主病”与时珍所论“主病诗”,皆简述某种脉之三部九候所主病证。中梓所论“兼脉”一项,时珍未专列;时珍所论“相类诗”一项,中梓未专列,而是在论述每种脉的最后“按”语中加以论及。将上述几点比较后融会贯通之,可以总结出如下规律:在中医学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先圣后嗣众贤,历经两千多年,薪火相传,立足传承,又有所发挥、发展、发明而加以提高。笔者编注本书,主要是传承古圣先贤之脉学精华,夯实中医根基,为了弘扬中医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