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染色体异常
引言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人类的24种染色体(22种常染色体,2种性染色体)上共载有20 000~25 000个基因。人类染色体数目或结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称为染色体病(chromosome disease) [1],由于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异常涉及多个基因的改变,并在临床上呈现出一组复杂的症状与体征,又称染色体综合征(chromosome syndrome)。根据染色体改变性质的不同,染色体病可以分为染色体数目异常和染色体结构异常 [2];根据改变所涉及染色体的类别不同,又可分为常染色体病和性染色体病 [3]。
第1节 染色体数目异常
1 唐氏综合征
1.1 疾病概述
唐氏综合征于1866年由英国医生Down首先描述,也称先天愚型;1932年,Waardenburg根据患者典型的临床症状和患者母亲年龄通常偏大的特点,推测该病可能是由染色体的异常引起;1959年,Lejeune证实该病是由于患者体细胞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所致,因此又被称为21三体综合征;196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这一病症命名为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唐氏综合征是第一个得到证实的由染色体异常所致的疾病,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染色体病,还是智力低下患儿最常见的遗传病因之一。新生儿发病率为1/800~1/600,在我国每年新生病例为2.3万~2.5万。
1.2 主要临床症状
唐氏综合征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和包括特殊面容在内的一系列异常体征。
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时身高和体重均较正常新生儿低,且患儿出生后的生长发育也迟于同龄儿童。患者多表现为轻度到中度的智力低下,其智力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降低,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存活至30岁以上的患者会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表现。随着治疗水平和护理水平的提高,患者一般可以活到成年,但在生活上仍需要不同程度的监护。患者均表现有特殊面容:面部扁平、短颈宽额、眼距宽、眼裂狭小、外眦上斜、内眦赘皮、鼻根低平、外耳小、耳郭常低位或畸形、舌大外伸和流涎等。患者其他症状或体征还包括:头围小;肌张力低;关节活动过度;四肢短小、手短宽而肥、小指短且内弯,第一、二趾间距宽;皮肤存在纹理异常,如通贯手、atd角增大等。30%~40%的患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是房室间隔缺损。患者患白血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10~20倍,主要包括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男性患者可有隐睾和不育;少数女性患者有生育能力,但有可能通过21号染色体的次级不分离而导致下一代患病。
X线检查一般可见骨盆狭窄,小指第二指骨短甚至缺如,第十二肋骨缺失;部分患者可见十二指肠狭窄和巨结肠等。
1.3 诊断与鉴别诊断
唐氏综合征患儿典型的特殊面容、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肌张力低下等特征,可以作为疾病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但是要作出确定诊断则必须依赖于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等细胞遗传学分析。
嵌合型唐氏综合征患儿的表型因患儿体细胞中正常细胞所占比例的不同而相差悬殊,从接近正常到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者皆有。当患者症状不典型时,细胞遗传学分析更是鉴定嵌合型唐氏综合征患者最主要、最直接的实验室检查手段。
研究表明唐氏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实际上只与21q22.3这一微小片段的重复相关,即只要21q22.3多出一个拷贝就可以导致唐氏综合征。如这种类型的患者无法用核型分析来进行确定时,可以选择21q22.3作为探针利用FISH技术进一步诊断。
唐氏综合征的部分症状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症状相似。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是小儿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体格和智力发育障碍,在出生后即有嗜睡、舌大而厚、哭声嘶哑、喂养困难、腹胀、便秘等症状。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没有唐氏综合征典型的特殊面容,可对患儿进行核型分析以及检测患儿血清中的促甲状腺素(TSH)、三碘甲腺原氨酸(T 3)和甲状腺素(T 4)水平等以便鉴别诊断。
1.4 遗传咨询
对于一个有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家庭来讲,首先作出正确诊断并确定其遗传类型是进行有效遗传咨询的前提 [4-5]。
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为单纯唐氏综合征,核型为47,XX(XY),+21。患者父母的年龄通常较大,染色体异常源于新生突变,即21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的不分离,90%以上发生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其中又有80%发生在减数分裂Ⅰ期,余下的发生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主要发生在减数分裂Ⅱ期。患儿父母再次生育唐氏综合征的风险比无唐氏综合征患儿生育史的夫妇高2~8倍。这种情况下,无需对患者的父母进行核型分析,但在其再次妊娠时应利用核型分析技术进行产前诊断来检测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另外,由于染色体数目异常发生率与母亲妊娠年龄存在相关性,对于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也应对胎儿进行唐氏筛查以降低生育唐氏综合征患儿的风险。
少数患儿为易位型唐氏综合征,具有唐氏综合征典型的临床症状,但其核型中多出的不是完整的21号染色体,而是21q与一条D组或G组染色体的长臂经罗伯逊易位形成的衍生染色体,其中以 der(14 ;21)(q10 ;q10)最为常见,患者核型为 46,XX(XY),der(14 ;21)(q10 ;q10),+21。与单纯21三体不同,易位型患者的父母通常为年轻夫妇,一方为平衡易位携带者,核型为45,XX(XY),der(14 ;21)(q10 ;q10)。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父母再次生育易位型唐氏综合征患儿的风险远高于10%,再次妊娠时应利用核型分析进行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核型。在此类家系中,罗伯逊平衡易位通过携带者在上下代之间传递,本病会呈现出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此时不仅应对患儿父母进行核型分析以确定异常核型的来源,平衡易位携带者的双亲、兄弟姐妹和表型正常的子女也有可能是携带者,他们的子女也会有较高的发病风险。此时,不仅应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遗传咨询,对于平衡易位携带者的家系也应进行扩大的家庭遗传咨询,以确定每一个平衡易位携带者。为了预防唐氏综合征,携带者婚后生育时应先进行产前诊断,确认胎儿核型正常后再继续妊娠至足月出生,否则可进行选择性流产。
若核型分析结果显示平衡易位携带者为21号染色体同源型罗伯逊易位,核型为 45,XX(XY),der(21;21)(q10 ;q10)。 由于der(21 ;21)(q10 ;q10)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分离,受精后只会形成两种合子且全部是异常的:由于缺少一条21号染色体而流产,或由于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成为易位型三体患儿,即再发风险为100%。对这种同源型罗伯逊平衡易位携带者应劝阻其生育,以避免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
1.5 唐氏筛查
唐氏筛查是唐氏综合征产前筛选检查的简称,通过对孕妇的某些生化指标水平的测试和对胎儿的影像学检查,估算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危险系数,其主要目的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唐氏综合征胎儿出生的风险。
唐氏筛查可在孕早期或孕中期进行。孕早期进行唐氏筛查的时间为9~13孕周,最佳时间在11~12周之间,时间过早对胎儿的伤害较大,甚至有引发流产的风险。孕早期唐氏筛查的主要手段为超声结合母体血清生化检查。通过超声测量胎儿的颈项透明层(NT)厚度,大于3mm为异常,且NT越厚,胎儿患病的风险越高;生化检查测量母体血清中的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数值,一般怀有唐氏综合征胎儿的母体血清中游离β-hCG亚单位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值,而PAPP-A往往低于正常值。结合超声和母体血清生化的检查结果,可对孕妇是否怀上患有唐氏综合征的胎儿进行风险评估。
孕中期进行唐氏筛查的时间为15~20孕周,最佳检查时间在16~18周之间,无论是提前或滞后,都会影响唐氏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孕中期唐氏筛查的主要手段为母体血清生化检查,主要检测母体血清中甲胎蛋白(AFP)、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游离雌三醇(uE3)和抑制素A(inhibin A)。由于孕妇血清中的AFP在孕早、中期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故以正常人群中位数的倍数(MoM)作为检验结果的标准,即正常人群为1.0MoM,唐氏综合征的母体血清AFP一般低于1.0MoM,多数在0.47~0.86MoM之间;怀有唐氏综合征胎儿的母体血清uE3低于正常值,推测可能与胎儿生长迟缓有关;另外,怀有唐氏综合征胎儿的母体血清中抑制素A和hCG升高。根据孕妇血清中这些标志物浓度的升高或降低并结合孕妇采血时的孕周、年龄和体重等信息,估算胎儿罹患唐氏综合征的可能性。中期唐氏筛查出高危风险的孕妇应通过绒毛膜穿刺、羊膜腔穿刺或无创DNA筛查来进一步确诊。
2 18三体综合征
2.1 疾病概述
Edwards于1960年报道了一个具有一条额外E组染色体的患者,因此被称为Edwards综合征(Edwards syndrome)。后来确定多出的是一条18号染色体,故又称为18三体综合征(trisomy 18 syndrome)。本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是1/8 000~1/6 000,是仅次于唐氏综合征的常染色体综合征。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4,原因尚不明确。
2.2 主要临床症状
18三体综合征患儿通常表现为生长、运动和智力的发育迟缓及多发畸形,其中包括特征性的握拳方式(第2、5指压在第3、4指之上)和摇椅样的畸形足,还有小头畸形、枕骨突出;眼裂小、小眼球、内眦赘皮;鼻梁窄长;低耳位、畸形耳;小颌畸形;唇裂或腭裂;胸骨短;食管闭锁、肛门直肠畸形;隐睾、肾积水、囊性肾、单侧或双侧肾发育不全等。90%以上的患儿有先天性心脏病,是患儿预后差的主要原因。大多数18三体的胚胎发生流产,近50%患儿的平均寿命不超过1个月,寿命长于一年的患儿不到10%。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由于心脏畸形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暂停、心脏衰竭,由于通气不足或上呼吸道阻塞引起的呼吸功能不全等。
2.3 诊断与鉴别诊断
对于单纯18三体综合征或18三体体细胞所占比例较高的嵌合型患儿来说,出生时低体重、特殊握拳方式、摇椅样畸形足以及胸骨短、先天性心脏病等临床症状可以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但要确诊还需依赖于核型分析和FISH技术等遗传学检测手段。
对于18三体细胞所占比例较低导致的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患者,遗传学分析是其最主要、最直接的实验室检查手段。
对于18号染色体部分三体患儿来讲,使用荧光标记的18p或18q作为探针进行染色体涂染分析,是确定其核型的有效手段。
本病的临床症状非常明确,很少被误诊。临床上,Pena-Shokeir综合征Ⅰ型的一些症状与18三体综合征相似。Pena-Shokeir综合征Ⅰ型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临床症状有生长发育迟缓、运动神经异常、低耳位、泌尿生殖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及预后差等。核型分析或FISH技术是鉴别诊断18三体综合征患儿与其他疾病的有效手段。
2.4 遗传咨询
作出正确诊断并确定其染色体异常种类是对生育18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家庭进行有效遗传咨询的基础。
临床上发现的大多数患者为单纯18三体综合征,核型为 47,XX(XY),+18。与唐氏综合征一样,18三体综合征患儿父母的年龄通常较大,染色体异常源于新生突变,即18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90%以上发生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患儿父母再次生育18三体综合征患儿的风险比无18三体综合征患儿生育史的夫妇高,但再发风险不超过1%。18三体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同样随母亲妊娠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对于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应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以降低生育18三体综合征患儿的风险。
临床上有少数易位型18三体综合征患者,一般是18号染色体长臂或部分长臂在生殖细胞形成时或胚胎发育早期易位到另一条染色体上,受累者有两条正常的18号染色体和一条易位的18号染色体长臂或部分长臂,其症状也随易位的18q片段长度不同而轻重不一。对于这样的家系,应对患儿父母进行核型分析以确定异常核型的来源。若患儿双亲并非异常核型的携带者,仅需在再次妊娠时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若双亲之一为异常核型携带者,则需对异常核型携带者家系的其他成员进行遗传咨询,以确定家庭中每一个异常核型的携带者。为了预防18三体综合征,异常核型携带者婚后生育时均需先进行产前诊断,确认胎儿核型正常后再继续妊娠至足月出生,否则可进行选择性流产。
3 13三体综合征
3.1 疾病概述
Patau于1960年首先报道了一例具有一条额外D组染色体的患者,因此该病被称为Patau综合征(Patau syndrome)。后来Yunis确定多出的是一条13号染色体,故又称为13三体综合征(trisomy 13 syndrome)。本综合征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介于1/12 000~1/5 000之间。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原因不明。
3.2 主要临床症状
13三体综合征患儿的主要临床特征是生长发育迟缓和智力低下,往往比唐氏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更严重。
13三体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出生时体重低、生长发育严重迟缓、严重的智力发育障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缺陷、前脑无裂畸形、视觉和嗅觉神经发育不完全;小头畸形;矢状缝宽、前额低斜;小眼球或无眼球;低耳位、畸形耳;小颌畸形;唇裂、腭裂或唇腭裂;多数伴有多指、特殊握拳方式;摇椅样畸形足;腹股沟疝、多囊肾;无脾或有副脾;80%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为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男性有隐睾,女性多有双角子宫及卵巢发育不全。13三体综合征患儿的预后很差,近50%患儿的寿命不超过2周,只有5%~10%的患儿寿命长于1年,且多为正常体细胞占较大比例的嵌合型患儿。
3.3 诊断与鉴别诊断
对于单纯13三体综合征或13三体体细胞所占比例较高的嵌合型患儿来说,出生时低体重、特殊握拳方式、摇椅样畸形足及胸骨短、先天性心脏病等临床症状可以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但要确诊还需依赖于核型分析和FISH技术等遗传学检测手段。
对于13三体细胞所占比例较低导致的临床症状不典型的13三体综合征患者,遗传学分析是其最主要、最直接的实验室检查手段。
Holoprosencephaly-polydactyly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脑畸形、轴后型多指等症状与13三体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相似,在临床实践中经常被误判为13三体综合征;Pallister-Hall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宫内生长迟缓、轴后型多指、垂体功能障碍等症状与13三体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类似;史-莱-奥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小头畸形、轴后型多指、腭裂等症状与13三体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相似。这些综合征均具有一些与13三体综合征相同或相似的临床症状,可以利用细胞遗传学诊断技术进行鉴别诊断。
3.4 遗传咨询
临床上80%~85%的13三体患者为单纯13三体,核型为 47,XX(XY),+13。与唐氏综合征一样,这类 13三体综合征患儿的父母年龄较大,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分离均可导致13三体,90%发生在母亲减数分裂Ⅰ期。患儿父母再次生育13三体综合征的风险比无13三体综合征患儿生育史的夫妇略高,再发风险一般不超过1%。13三体综合征的发生风险会随着母亲妊娠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对于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应对胎儿进行产前检查以降低其生育13三体综合征患儿的风险。
小部分患者为易位型13三体综合征,最常见的核型是 46,XX(XY),rob(13 ;14)(q10 ;q10),+13,但大多数源于新生的不平衡易位,只有极少数由携带者亲代遗传而来。对于由携带者亲代遗传而来的家系,应对患儿父母进行核型分析以确定异常核型的来源,并对携带者的其他家庭成员进行遗传咨询,以防在这个家族中再次出生13三体综合征患儿。少部分携带者为13号染色体同源性罗伯逊易位,这样的携带者妊娠时流产率几乎为100%,对这种同源型罗伯逊平衡易位携带者应劝阻其生育,以避免13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出生。
4 特纳综合征
4.1 疾病概述
1938年,Turner首先报道了该综合征的特点,即患者为女性表型,身材矮小、蹼颈,有原发闭经、副性征发育不良等特征,因此被称为特纳(Turner)综合征;1954年,Polani发现该综合征患者的X染色质呈阴性;1959年,Ford等证实该综合征患者的核型为45,X,即比正常女性少了一条X染色体。本综合征在新生女婴中的发病率约为1/2 500 [6]。
4.2 主要临床症状
特纳综合征患者最显著的临床特征是身材矮小、蹼颈、第二性征发育不良和不育。
特纳综合征主要的临床症状有:患者出生时体重低,身体发育迟滞,成年时身材显著矮小,仅在120~140cm之间;耳位低;颈短、颈蹼;后发际低;盾状胸,乳距宽;婴儿期的手、足淋巴水肿;第四掌骨缩短;肘外翻,膝关节异常;心脏或血管畸形;第二性征发育差,表现为成年外阴幼稚,阴毛稀少,乳房不发育,乳头发育不良、内陷,子宫发育不良,卵巢呈条索样,镜检卵巢无卵泡,因此也称为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原发闭经,不育。患者智力通常在正常范围,部分较正常人略低,少数患者智力发育迟缓,需要特殊教育;一些患者空间感知能力差。特纳综合征胎儿99%会出现自发性流产,在早期自然流产病例中约占15%~20%。
4.3 诊断与鉴别诊断
特纳综合征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进行诊断。在女婴出生时,由于心脏问题、蹼颈及手、足淋巴水肿这些典型的临床症状而被诊断;在儿童期,因为生长发育迟缓、蹼颈或其他原因被诊断出来;青春期,由于身材矮小、第二性征发育不良、原发闭经等被诊断出来。另外,X短臂等臂染色体患者,核型为 46,X,i(X)(p10),临床症状类似于45,X,但没有身材矮小的症状。通常情况下,当一名个体表现出特纳综合征的典型症状时,还应利用核型分析或FISH技术等遗传学手段进行确诊。
努南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因身材矮小、蹼颈、先天性心脏病等主要特征常被误诊为特纳综合征;卡尔曼综合征是一类罕见的低促性腺激素性功能减退症,男女均可发病,女性患者青春期延迟、第二性征发育不全、原发性闭经等症状与特纳综合征的症状相似。但努南综合征和卡尔曼综合征患者的核型都是正常的。
4.4 遗传咨询
特纳综合征绝大多数为新发病例,临床患者可有不同的核型,最常见的核型为45,X,占全部患者的50%以上,起源于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其中大多源于父亲的减数分裂不分离。嵌合型核型约占30%,主要有45,X/46,XX、45,X/47,XXX、45,X/47,XXX/46,XX,源于X染色体在受精卵或胚胎早期发育时的不分离或丢失。另一种较为常见的核型是X等臂染色体,包括46,X,i(X)(p10)和 46,X,i(X)(q10)。特纳综合征再发风险低,通常不会在家族中遗传,但生育过特纳综合征患儿的孕妇妊娠时应进行产前诊断,以降低其再次生育特纳综合征患儿的风险。
4.5 特纳综合征的治疗
特纳综合征是由染色体的异常引起的,并没有根治的方法,目前对特纳综合征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治疗。
应用生长激素治疗可以改善特纳综合征患者的身高。患者应尽早接受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可以有效促进身高增长,改善身材矮小。
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特纳综合征患者可能获得接近正常的性发育。雌激素替代治疗通常在正常青春期(大约12周岁)开始进行,随后可给予人工周期替代治疗模拟月经来潮,可以促进子宫的成熟并维持第二性征的发育。人工周期替代治疗应一直持续到更年期,不仅可以促进特纳综合征患者第二性征的发育或改善,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保持良好的骨完整性和心血管健康也至关重要。对于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的特纳综合征患者,仍可以通过雌激素替代治疗来改善第二性征的发育。由于先天性的卵巢发育不良,即使能够通过人工周期使月经来潮,特纳综合征患者也没有正常的排卵功能,因此患者不具备生育能力。
5 克兰费尔特(Klinefelter)综合征
5.1 疾病概述
1942年,Klinefelter等首先报道了该综合征;1956年,Bradbury等发现患者体细胞内的X染色质呈阳性;1959年,Jacob等证实患者的核型为47,XXY,即较正常男性多出一条X染色体,因此又称为XXY综合征。本综合征在新生男婴中的发病率为1/1 000~1/500,在男性不育患者中占10%。
5.2 主要临床症状
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是男性不育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身材高大、睾丸发育障碍和不育。
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患者在幼年期和儿童期无明显异常。在青春期后期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患者的睾酮生成低于正常,引起睾丸发育不良,因此又称为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其各种临床症状也是在青春期之后开始逐渐显现。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有:身材瘦高;小睾丸或隐睾,精曲小管萎缩并呈玻璃样变性,缺乏生成精子的能力导致无精症;睾酮水平低下致第二性征发育不良,大部分患者喉结不明显、无胡须、体毛稀少,阴毛呈女性分布、稀少或无毛,皮下脂肪丰富、皮肤细嫩,部分患者出现乳房发育;少数患者有轻度到中度智力障碍,存在语言困难和阅读障碍;一些患者有社交障碍。乳腺癌发病率较正常男性高20~50倍。
5.3 诊断与鉴别诊断
由于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患者在生命早期没有明显的异常症状,因此在青春期以前确诊的患者不到10%。虽然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不良和瘦高身材都是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患者的典型症状,但瘦高身材一般会被忽略,只有少部分患者因小睾丸或乳房异常发育会被怀疑是克兰费尔特综合征。大多数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患者是在不育的背景下检测出来的。临床上若发现身材瘦高、性发育异常等特征性症状的不育症患者,特别是伴有异常激素水平和无精症等,应考虑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核型分析是确认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的首选方法,也可考虑应用FISH技术或基因拷贝数变异分析来进行检测。
男性卡尔曼综合征患者青春期延迟或不存在,其睾酮水平低、小睾丸或隐睾、喉结小、不育等症状和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的症状极为相似,但卡尔曼综合征患者一般有嗅觉丧失或减弱的症状,且核型是正常的。另外,脆性X综合征和马方综合征患者均有身材瘦高的症状,但前者睾丸较大且伴有中度到重度的智力低下,后者一般还有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的症状。
5.4 遗传咨询
克兰费尔特综合征大多为新发病例,最常见的染色体核型为47,XXY,源于减数分裂X染色体不分离,其中父源性的减数分裂不分离几乎都发生于减数分裂Ⅰ期,母源性的减数分裂不分离大多发生在减数分裂Ⅰ期,少部分发生在减数分裂Ⅱ期;嵌合型核型约占15%,主要为47,XXY/46,XY,源于性染色体在胚胎早期发育时的不分离。生育过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患儿的夫妇再次生育患儿的发病风险比无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患儿生育史的夫妇略高,再次妊娠时应进行产前诊断以降低其生育患儿的风险。另外,该综合征的发生也随母亲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所以高龄孕妇妊娠时也应考虑产前诊断以减少生育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患儿的风险。
5.5 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的治疗
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导致的,所以并没有根治的方法,目前对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治疗。
应用激素替代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患者的症状。睾酮替代疗法应从青春期早期开始进行,可以通过注射、皮肤贴剂或凝胶给药。睾酮治疗可以促进并维持第二性征的发育,促进患者变声、增加面部或身体的毛发、增加肌肉质量和阴茎大小等。成年期长期进行的睾酮治疗也有助于解决与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相关的其他一些问题,如骨质疏松、情绪低落、性欲降低、自尊心低、能量水平低等。但睾酮治疗不能治疗已经闭锁的性腺细胞和已经增大的乳房。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原因,对于已经发育的乳房应采用手术进行矫正以帮助恢复男性体态,乳房切除还可以降低患者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存在较为严重的语言阅读和拼写方面障碍的患者,应考虑特殊教育。
6 X三体综合征
6.1 疾病概述
1959年,Jacobs等首先报道了被称之为“超雌症”的病例,患者比正常女性多了一条X染色体,因此称为X三体综合征,也称XXX综合征。X三体综合征是一种女性比较常见的性染色体异常,新生女婴中的发病率为1/1 000左右,但在女性精神病患者中可高至4/1 000。
6.2 主要临床症状
与X三体综合征相关的症状和身体特征因人而异,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别很大。大多数X三体综合征个体表型正常,除了发育较早、平均身高较正常女性高之外,没有其他症状或只有非常轻微的症状。
X三体综合征个体的身高较正常女性平均身高略高,下半身更为明显。X三体综合征个体的智力通常在正常范围内,但未经早期干预或干预失败者的智商要较同龄对照组低10~15分。X三体综合征个体在婴儿期和儿童期会出现发育迟缓,在运动技能方面会出现发展性的运动障碍,如学会坐起、走路的时间可能会延迟,表现出不协调和笨拙、精细运动技巧缺陷等;言语和语言发展也普遍延迟,基于语言的学习障碍频率增加,如阅读障碍、阅读理解力不足等。X三体综合征个体出现焦虑和注意力缺陷及多动障碍的概率较大,但通常情况下,这些异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善。部分X三体综合征患者会出现情绪障碍、其他精神病症状或心血管系统的异常。大多数X三体综合征个体的性发育一般正常,有正常的青春期,生育能力也正常;少数个体可能有卵巢和/或子宫发育不全、青春期早发或延迟等问题。由于X三体综合征个体出现卵巢功能早衰的现象比较普遍,所以应在最适生育年龄段生育后代。
6.3 诊断与鉴别诊断
虽然新生儿疾病筛查研究证明X三体综合征在女性中的发生率约为1/1 000,但据估计仅有约10%的病例能在临床上最终被确诊。
临床上若发现女性存在高身材、运动和语言发育迟缓、注意力缺陷及多动障碍、低血压、卵巢功能早衰或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等症状,且智力正常或略低,应考虑为X三体综合征,可应用核型分析进行确诊。若核型分析发现X染色体可能存在结构异常时,应选择FISH技术或DNA拷贝数变异分析技术进一步确定。
X四体、X五体综合征患者智力低下、运动发育迟缓、语言障碍等症状与X三体综合征患者相同,但这两种疾病比X三体综合征存在更多的先天畸形,且X五体综合征患者的身高通常较矮。另外,脆性X综合征的女性患者轻度智力低下等症状与X三体综合征患者很相似,马方综合征女性患者存在与X三体综合征患者相似的高身材,贝-维综合征患者存在和X三体综合征患者相似的认知障碍等,这些都需要通过核型分析进行鉴别诊断。
6.4 遗传咨询
X三体综合征是由于亲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发生不分离所致,其中90%是母源性的,且多数发生在减数分裂Ⅰ期,因此不需要对其双亲进行核型分析。生育有X三体综合征个体的夫妻再次生育患儿的风险低于1%,且该综合征的发生同样与母亲的年龄相关,所以再次生育时,尤其是高龄孕妇妊娠时,应该进行产前诊断,以降低其生育X三体综合征患儿的风险。
因运动发育迟缓、语言障碍或其他症状被确诊的X三体综合征患者,应该让患者了解这些异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善,因此不需有太多的心理负担。应说明由于X三体综合征个体出现卵巢功能早衰的现象比较普遍,所以她们应该在最佳生育年龄生育后代。理论上X三体综合征个体在减数分裂时可能会由于次级不分离而生育47,XXX或者47,XXY的后代,但在实际的临床统计上她们生育染色体数目异常后代的概率与正常人几乎没有差别。
7 XYY综合征
7.1 疾病概述
1961年,Sandburg在对一个唐氏综合征患者双亲例行的染色体检查中偶然发现了患儿父亲47,XYY的核型。47,XYY综合征在男性中的发生率大约为1/1 000,且不会受到双亲年龄的影响。
7.2 主要临床症状
XYY综合征个体虽然比正常男性多了一条Y染色体,但其遗传失衡并不严重,与XYY综合征相关的症状和身体特征因个体和年龄而异。
多数XYY综合征男性有正常的寿命和生活,其最大的特点是身材高大,因此在高身材人群中检出的概率明显增加。XYY综合征个体的智力通常在正常范围内,但低于同胞或同龄对照组10~15分,仅有少部分有轻度智力低下。XYY综合征男性通常有肌张力低下,语言、运动技能发育迟缓等症状;在青春期通常有严重的痤疮,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发生的频率比较高;大约一半的XYY男孩有学习困难,最常见的是语言和阅读方面的障碍。XYY综合征男性睾酮水平正常、性征和生育能力一般也正常,仅有少数患者有性腺发育不良、隐睾、尿道下裂和不育等症状。在某些情况下,部分XYY患者会发生行为异常,如暴发性脾气暴躁、多动、冲动、反抗行为,或在某些情况下出现反社会行为。
7.3 诊断与鉴别诊断
Kaiser Permanente的报告认为,因为症状很少或无显著异常,约88%的XYY综合征男性未得到确诊。
约有5%的XYY综合征男性是在产前进行核型分析以检测唐氏综合征或其他染色体综合征时被确诊的;少部分XYY综合征男性是由于发育迟缓、学习问题或行为问题在儿童期通过会诊被诊断出来;少数XYY综合征男性患者是由于性腺发育不良或不育等症状在成人期被确诊。核型分析是确诊XYY综合征最直接、最准确的实验室技术手段。
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患者比正常男性多了一条X染色体,其高身材以及发育、行为和认知功能的异常容易和XYY综合征混淆;Sotos综合征是一种可变的遗传性疾病,其过度生长、大头、儿童期存在的运动和语言发育迟缓以及从轻度到严重的精神发育迟滞等症状与XYY综合征相似,这些都可以通过核型分析技术进行鉴别诊断。
7.4 遗传咨询
XYY综合征核型源于父亲的Y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Ⅱ期发生的不分离,其双亲再次生育XYY综合征个体的概率并不比未生育XYY综合征个体的夫妇更高。理论上,XYY综合征个体在减数分裂时可能会由于次级不分离而生育47,XXY或者47,XYY的后代,但通常在临床上见不到XYY父亲生育非整倍体后代的现象。
第2节 染色体结构异常
1 猫叫综合征
1.1 疾病概述
猫叫综合征[OMIM# 123450]于1963年由Lejeune首先报道,为第5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所致,所以又称5p -综合征。这是一种部分单体综合征,在染色体结构异常综合征中发病率较高,在1/50 000~1/20 000之间,在智力低下人群中约占1%,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患者。
1.2 主要临床症状
猫叫综合征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新生儿时期的猫叫样哭声、特殊面容、严重的智力障碍和生长发育迟缓等。
猫叫综合征新生儿最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是患儿的哭声高亢,类似猫的叫声。其他主要症状有:生长发育迟缓、严重的精神运动和智力低下;小头畸形;满月脸;眼距较宽、外眼角下斜、斜视、内眦赘皮;宽鼻梁;耳低位;小颌畸形;肌张力低下;低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等。多数患者可活至儿童期,少数活至成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猫叫似的声音会消失,脸型也变得狭长。大多数猫叫综合征患儿存在语言障碍,约一半的患儿需要学习足够的语言技巧来进行沟通,一些人能够使用短句,而其他人只能用少数基本词、手势或手语来进行表达。
1.3 诊断与鉴别诊断
猫叫综合征一般在患儿出生时即可诊断。高频的哭泣是患儿最突出的临床特征,再加上特殊的面容以及肌张力低等典型特征,基本可以诊断为猫叫综合征,但最终的确诊还需要核型分析来确定。在特殊情况下,若临床怀疑与核型分析的结果不相符时,应利用5号染色体短臂的荧光探针进行FISH分析加以确定。
科恩(Cohen)综合征患儿可能有低血压、发育不良、小头症、关节过度运动和婴儿期心理运动延迟等与猫叫综合征患儿相似的症状,但科恩综合征患儿一般不具有与猫叫综合征患儿相同的面部畸形,且科恩综合征患儿常见的视力问题在猫叫综合征患儿也不常见;胎儿酒精综合征患儿的面部特征和精神运动延迟等症状与猫叫综合征相似,但胎儿酒精综合征患儿并不具备猫叫综合征患儿高频的哭泣声及缩短的鼻唇沟。
1.4 遗传咨询
当确诊一个个体为猫叫综合征患者时,其双亲应进行核型分析,以确定是否是染色体平衡易位或倒位的携带者。超过85%的猫叫综合征患者为新生突变所致,其双亲的核型正常,再次生育猫叫综合征患儿的概率并不比未生育猫叫综合征患儿的夫妇更高,但应注意生殖腺嵌合的情况。因此,患儿父母再次生育时应行产前诊断。
一部分猫叫综合征患者是由于遗传而来的,患者双亲之一为涉及染色体5p和另一条染色体之间的平衡易位或倒位携带者。携带者亲代在生殖细胞形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体单体可能会出现不平衡重排,导致形成的配子中5p缺失,此时子代出现不平衡风险的概率为8.7%~18.8%。
2 22q11微缺失综合征
2.1 疾病概述
22q11微缺失综合征(22q11 microdeletion syndrome)[OMIM# 611867]是由22号染色体长臂微缺失导致的疾病,也是较为常见的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5 000。以前被描述为独立疾病的迪格奥尔格综合征(DGS)[OMIM# 188400]、腭-心-面综合征(VCFS)[OMIM# 192430]、2 型 Opitz GBBB 综合征(Opitz GBBB syndrome,type Ⅱ,GBBB2)[OMIM#145410]和 Cayler心脏综合征(Cayler cardiofacial syndrome)[OMIM% 125520]等,实际上都属于22q11微缺失综合征。
2.2 主要临床症状
22q11微缺失综合征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腭裂、特殊面容等。
22q11微缺失综合征患者可以表现出身体任何部位的体征和症状,但即使是同一家庭受累的不同成员,其临床症状可能也不尽相同。除了从出生时经常出现的心脏异常、腭裂以及独特的面部特征以外,22q11微缺失综合征患者还经常出现免疫系统问题引起的复发性感染,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和格雷夫斯(Graves)病等。22q11微缺失综合征患者还可能有呼吸问题、肾脏异常、低钙血症、血小板减少、听力障碍以及显著的进食困难和胃肠道问题。22q11微缺失综合征患者还可出现有差异的骨骼异常,如轻度身材矮小、脊柱骨骼异常等。许多22q11微缺失综合征儿童存在发育迟缓,包括生长和语言发育迟缓以及学习障碍。受累儿童有患注意力缺陷及多动障碍、自闭症的可能。后期22q11微缺失综合征患者出现精神疾病的风险增加,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及双相情感障碍等。
2.3 诊断与鉴别诊断
当一个患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病、腭裂、特殊面容、低钙血症等临床症状时,应考虑为22q11微缺失综合征。当患儿长大一些,还可能出现免疫缺陷、学习困难等症状。由于为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一般的核型分析可能无法最终确认,应使用22号染色体迪格奥尔格区域的染色体片段作为探针进行FISH技术检测加以确诊。
CHARGE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先天性心脏病、腭裂、肾脏异常和发育迟缓等症状与22q11微缺失综合征的临床症状重叠;Alagille综合征存在蝶形椎、先天性心脏病等症状;VATER综合征和戈尔登哈尔综合征均存在心脏病、脊椎异常和肾脏异常。这些都有和22q11微缺失综合征重合的临床症状,分子遗传学分析和FISH分析是对其进行鉴别诊断的有效手段。
2.4 遗传咨询
超过90%的22q11微缺失综合征为散发的随机突变引起的,患者双亲再次生育22q11微缺失综合征患儿的概率并不比未生育22q11微缺失综合征患儿的夫妇更高,但因存在双亲之一为生殖腺嵌合的可能性,其双亲再次生育时,应进行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的核型。少部分22q11微缺失综合征患者源于家族的遗传,即患者双亲之一为22q11微缺失综合征患者。22q11微缺失综合征是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方式在家族中连续传递的,这种情况下,再次生育22q11微缺失综合征患儿的概率为50%,无论是患者还是其双亲在妊娠时都应做FISH检测以判断胎儿核型。
3 普拉德-威利(Prader-Willi)综合征
3.1 疾病概述
1956年,Prader等报道了一系列具有精神障碍、身材矮小、性腺功能减退和肥胖症的患者,因此该病被命名为普拉德-威利综合征(PWS)[OMIM# 176270]。1981年,Ledbetter等人确定了位于15q11和15q13之间的缺失是导致普拉德-威利综合征的原因。发病率为1/15 000~1/12 000,没有种族和群体的差异。
3.2 主要临床症状
普拉德-威利综合征是一种能够影响身体许多部位的复杂遗传病,其体征和症状可能因个体而异,从童年到成年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改变。普拉德-威利综合征患者的特征性临床症状包括胎儿活动减少、肥胖、肌张力低、智力低下、身材矮小、性腺功能减退、性腺功能不全、手脚小等。
在婴儿期,普拉德-威利综合征患儿的特征是生长发育迟缓、肌张力减退、喂养困难;从儿童期开始,神经系统的异常导致患者饥饿感不断,引起慢性过度饮食和肥胖。普拉德-威利综合征患者具有身材矮小、小手脚和特征性的面部特征,如前额狭窄、杏仁状眼睛及三角形口等。普拉德-威利综合征患者通常具有轻度至中度的智力发育障碍和学习障碍,常见的行为问题包括脾气暴躁、顽固和强迫行为。普拉德-威利综合征患者生殖器发育迟缓,青春期延迟或不完整,严重时无法生育。
3.3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上一般使用Holm在1993年制定的数字量表作为普拉德-威利综合征诊断的共识标准(表1-5-1) [7],但最终还要经过分子遗传学检查才能确诊。
颅咽管瘤及其他类型的下丘脑损伤与普拉德-威利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有很大程度的重叠,尤其在年轻发病的患者;先天性肌强直性营养不良1型患者在出血时会出现低血压和严重的全身性虚弱,常伴有呼吸功能不全,发育迟缓和早期死亡;许多肌病和神经病变患儿会出现低血压等症状,分子遗传测试、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试、肌肉活检是进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雷特综合征可能出现低血压、肥胖症以及发育障碍,但这些症状一般出现在婴幼儿早期且具有进行性,患者缺乏普拉德-威利综合征的喂养问题、性腺功能减退和特征性面容等症状。
表1-5-1 普拉德-威利综合征的共识诊断标准
3.4 遗传咨询
普拉德-威利综合征是由于15q11-q13染色体区域缺失引起位于印记区的父源 SNRPN基因、 NDN基因等丢失而导致的遗传综合征,也是第一个被证实是由印记错误所导致的遗传病。
大多数普拉德-威利综合征是由新生的15q11-q13缺失引起的,复发风险低于1%。若亲代之一存在染色体易位,则再发风险为25%;如果是父亲家族中存在印记缺陷所致,则再发风险高达50%,此时患者父亲的其他家庭成员也会面临更大的发病风险;如果患者母亲为15号染色体自身的罗伯逊易位携带者,后代几乎100%发病。因此确诊一个个体为普拉德-威利综合征患者后,应对其双亲进行核型分析或FISH检测及DNA甲基化检测,以确定其核型或DNA是否正常,若双亲之一存在甲基化异常的印记缺陷或者是染色体平衡重排的携带者,再次妊娠时应进行相应的检查。
4 安格尔曼(Angelman)综合征
4.1 疾病概述
1965年,Angelman报道了3名“木偶孩子”,强调患儿异常的颅骨形态;1967年,Bower和Jeavons用“快乐木偶”一词形容他们在患者中观察到的情况;1982年,Williams和Frias建议使用首报者Angelman的名字来命名该综合征。大多数安格尔曼综合征[OMIM# 105830]的发病源于15q11.2-q13的中间缺失,本病群体发病率在1/20 000~1/12 000 之间 [8]。
4.2 主要临床症状
安格尔曼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遗传疾病,主要影响神经系统。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障碍、严重的语言障碍、共济失调等。
安格尔曼综合征患儿通常具有快乐、兴奋的特点,经常微笑或大笑,多动症、注意力短,对水较为迷恋。大多数安格尔曼综合征患儿有反复性的癫痫发作。多数安格尔曼综合征患儿存在睡眠困难,睡眠时间比正常儿童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兴奋性降低,睡眠问题往往有所改善。安格尔曼综合征患者其他常见的特征包括小头、异常平坦的皮肤、色素沉着不足导致的皮肤和毛发颜色较浅、脊柱侧凸等。
4.3 诊断与鉴别诊断
安格尔曼综合征也是一种遗传印记错误导致的遗传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在出生时通常不明显,对该综合征的诊断一般是在1~4岁之间。如果临床上发现一个孩子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运动和平衡问题(共济失调)、小头畸形以及频繁的发笑,医生可能就会怀疑安格尔曼综合征。细胞遗传学方面,通常利用FISH技术对疑似病例进行15q11.2-q13的缺失检测;DNA水平通常是检查母源的DNA是否发生突变而导致 UBE3A基因失活,或检测患者母亲位于15q11.2-q13的DNA是否出现异常甲基化而引起 UBE3A基因失活。
Mowat-Wilson综合征可以表现为快乐的个性、小头、癫痫、言语障碍等症状;Pitt-Hopkins综合征有快乐的个性、小头、癫痫和共济失调等;Christianson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包括快乐的个性、小头、癫痫、严重的认知延迟和共济失调等。这些疾病的临床症状都与安格尔曼综合征的症状相同或相似,15q11.2-q13的FISH检测以及DNA甲基化检测是进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4.4 遗传咨询
安格尔曼综合征是由位于15q11.2-q13区域内的母源印记的 UBE3A基因缺失等异常引起的,先证者同胞的发病风险取决于导致 UBE3A功能丧失的遗传机制。
约70%的安格尔曼综合征是由于随机的遗传错误导致15q11.2-q13缺失或是由父源的单亲二倍体(约2%)引起的,复发风险非常低(<1%);如果先证者的病症是因为存在印记缺陷(2%~3%)或 UBE3A基因突变(约25%)引起的,则再发风险高达50%,此时患者母亲的其他家庭成员也会面临更大的发病风险;理论上如果患者父亲为15号染色体自身的罗伯逊易位携带者,后代几乎100%发病。细胞遗传学可见的染色体重排通常是新生突变引起的,但也有可能是遗传的。当安格尔曼综合征是由缺失、单亲二倍体、印记缺陷、 UBE3A基因突变或染色体重排引起时,妊娠时可以采用FISH技术等细胞遗传学手段或DNA甲基化检测等分子遗传学技术进行产前诊断。
5 贝-维综合征
5.1 疾病概述
1964年,Wiedemann报道了一名伴有脐疝的巨舌症患者,并使用EMG综合征这一术语来描述患者先天性脐疝、巨舌症和巨人症的症状组合;1969年,Beckwith描述了一系列具有同样临床症状的患者,因此该病症被称为贝 -维(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OMIM#130650]。贝-维综合征是由染色体11p15.5区域内印记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引起的,是婴儿期最常见的过度生长综合征,其发病率大约为1/13 700,发病没有种族或性别的差异。
5.2 主要临床症状
贝-维综合征是一种儿童过度生长障碍,可能影响身体的许多组织和器官,其体征和症状因人而异。
贝-维综合征患儿出生时就比一般新生儿大,在童年期间往往比同龄人高,8岁左右生长出现迟滞。在一些患有贝-维综合征的儿童中,身体某一侧的特定部位可能异常增大,导致不对称或不均匀的外观,这种异常生长模式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不那么明显。部分贝-维综合征患儿出生时腹壁缺损;一些患儿具有异常大的舌头,可能会干扰呼吸、吞咽和说话。其他主要特征包括腹部器官肿大、耳朵附近的皮肤出现皱纹或凹陷、婴儿期由于胰岛过度生长和激素胰岛素过量分泌导致的低血糖和肾脏异常等。贝-维综合征患儿具有肿瘤易感性,5%~7%患儿患有肾母细胞瘤,绝大多数发生在4岁前。多数贝-维综合征患者没有严重的医疗问题,其预期寿命通常是正常的。
5.3 诊断与鉴别诊断
贝-维综合征也是一种遗传印记错误导致的遗传病,临床诊断主要基于体征和症状。怀疑为贝-维综合征的孩子通常比实际年龄长得大,身体两侧增长不对称,存在巨舌及腹壁缺损引起的脐疝等。但并不是每个贝-维综合征患儿都会拥有一切体征和症状,因此最终确诊还需要11p15.5的FISH检测以及DNA甲基化检测来予以证实。
Simpson-Golabi-Behmel综合征1型患儿在出生前后会出现过度生长,且存在大头、大口、巨舌等症状;Perlman综合征患儿在出生前后会出现过度生长、内部器官异常扩大,并具有肾母细胞瘤易感倾向;Sotos综合征和Weaver综合征也具有出生前后过度生长的症状,这些临床症状都与贝-维综合征的症状相同或相似,同样需要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进行鉴别诊断。
5.4 遗传咨询
贝-维综合征与位于染色体11p15.5区域内两个印记结构域的基因转录异常调控有关。
约85%的贝-维综合征没有家族史,是由于随机的新生突变或父源的单亲二倍体引起的,复发风险非常低(<1%)。如果先证者的病症是因为存在 H19/IGF2印记控制区的超甲基化或 CDKN1C、 H19、 ICR1/KCNQ1OT1基因突变引起的,则再发风险高达50%;如果患者母亲为包括11p15.5区域的平衡易位或倒位携带者,后代发病风险也为50%。如果贝-维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缺失、印记缺陷、 CDKN1C/ H19/ ICR1/KCNQ1OT1基因突变或染色体重排时,妊娠时应该采用FISH技术或DNA甲基化检测等方法进行产前诊断以防止再发。
6 Williams-Beuren综合征
6.1 疾病概述
1961年,Williams等描述了一种以冠状动脉狭窄、智力低下、特征性面容为特征的综合征;1962年,Beuren等报道了类似的综合征,并描述了牙齿异常和周围肺动脉狭窄的附加特征。Williams-Beuren综合征[OMIM#194050]是由染色体7q11.23上1.5~1.8Mb的半合子缺失导致的连续基因缺失综合征,新生儿群体发病率为1/10 000~1/7 500。
6.2 主要临床症状
Williams-Beuren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基因缺失综合征,会导致各种体征、症状和学习问题,但具体症状因人而异,即使在同一个家庭的不同患者差别也可能很大。
Williams-Beuren综合征患儿具有独特的面部特征,包括小头、宽额、小而上翘的鼻子、齿间距宽、唇厚;虹膜中有星状图案,在蓝色或绿色眼睛中更为突出;其他的主要症状有生长发育迟缓、身材低于正常、轻度到中度的智力低下、心血管畸形、肾脏畸形和尿道狭窄等。患儿常有声音嘶哑、腹股沟疝、特发性高钙血症、甲状腺素功能减低、脊柱侧屈,患儿对噪声非常敏感。Williams-Beuren综合征患儿存在学习障碍,注意力缺陷障碍,过分友好和善的性格,外向、社交性强、喜欢外出等。
6.3 诊断与鉴别诊断
Williams-Beuren综合征通常在儿童4岁之前诊断出来。医生通过患儿特异性的面部特征、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虹膜中的星状图案等会怀疑其罹患Williams-Beuren综合征,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问题、超声检查肾脏和膀胱尿路状况、血压检查、血钙水平检查等。因为大多数Williams-Beuren综合征患者有包括 ELN基因在内的7q11.23区域的缺失,因此利用 ELN基因区域作为探针进行FISH检测可以作为确诊指标。
努南综合征是一种以特殊面容、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心血管异常、脊柱侧屈为特征的多发性先天畸形,与Williams-Beuren综合征患儿的症状相似,7q11.23区域的FISH检测以及 PTPN11基因的序列分析可以加以鉴别。特发性高钙血症患儿与Williams-Beuren综合征患儿一样有无明显原因(特发性)的新生儿血钙水平升高,但患儿不具有与Williams-Beuren综合征患儿相关的特征性面部特征或心血管畸形。
6.4 遗传咨询
Williams-Beuren综合征是由7q11.23的杂合缺失所致,既可以是父源性的缺失引起,也可以是母源性的缺失引起,缺失片段大小一般为1.5~1.8Mb,还有一些非典型的小片段缺失。其缺失片段是由低拷贝重复序列介导的非等位同源重组产生。
大部分Williams-Beuren综合征病例为新生突变导致的,对于无Williams-Beuren综合征临床症状的父母,同胞的再发风险很低,对患者的双亲无需进行染色体或基因的鉴定。少部分家系呈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双亲之一同样为Williams-Beuren综合征患者,此时患者同胞或子代的再发风险为50%,此时患者或患者双亲妊娠时应利用基因拷贝数变异分析或FISH验证进行产前诊断。
结 语
染色体病无论涉及数目异常或结构异常,其结果均涉及许多基因的改变,并在临床上呈现出一组复杂的症状与体征,主要表现为智力显著低下、缺乏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规范的遗传咨询将会避免染色体病患儿的出生。同时,建立并完善与临床遗传咨询相配套的染色体病数据库,将有利于染色体病,特别是那些罕见染色体病的确诊。
(孙文靖 傅松滨)
参考文献
[1] 贺林,马端,段涛.临床遗传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2] 傅松滨.医学遗传学.4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3] 邬玲仟,张学.医学遗传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4] FIRTH H V,HURST J A.临床遗传学.祁鸣,黄涛生,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5] 陆国辉.临床遗传咨询.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6] NUSSBAUM R L,MCINNES R R,WILLARD H F,et al.Thompson& Thompson genetics in medicine.8th ed.Amsterdam:Elsevier,2015.
[7] HOLM V A,CASSIDY S B,BUTLER M G,et al.Prader-Willi syndrome:consensus diagnostic criteria.Pediatrics,1993,91(2):398.
[8] FIRTH H V,HURST J A,HALL J G.Oxford desk reference:clinical genetic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