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中临床处方用药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风寒表证常用中药

1.麻黄
[主治病证]
①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表之作用,可用于外感风寒出现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
②麻黄有宣肺平喘之功效,可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闭之咳喘证。
[兼治病证]
①肺为水之上源,麻黄可通过宣肺而发挥利水消肿的作用,可配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水肿兼有表证者。
②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可配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风寒痹痛、阴疽痰核等症。
[常用配伍]
①麻黄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时常与桂枝配伍,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力。
②麻黄用于治疗风寒外束肺气壅闭之咳喘证时常与杏仁、甘草配伍。
③麻黄用于治疗热邪壅肺所致的咳喘证,常与杏仁、石膏等配伍。
④麻黄用于治疗内有寒饮所致的咳喘证,常与桂枝、细辛、干姜等配伍。
⑤麻黄用于治疗兼有表证之水肿时,常与生姜、石膏、白术等配伍。
⑥麻黄用于治疗风寒痹痛、阴疽痰核等症时,常与熟地黄、肉桂、鹿角胶等配伍。
[注意事项]
①麻黄有生麻黄与炙麻黄之别,生麻黄发汗力强,蜜炙麻黄发汗力弱。解表用生麻黄,平喘用炙麻黄。
②麻黄发汗力强,并能兴奋中枢神经和升高血压,所以多汗、失眠及高血压患者慎用。
③麻黄常用剂量为2~10g。
[药性歌括]
麻黄温散,解表发汗,利水消肿,宣肺平喘。
[注] ①性、味:“性”指药性,药性分为寒、热、温、凉四种,也称“四气”;“味”即“五味”,主要指辛、甘、酸、苦、咸五种味。药物的性和味都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不同性、味的药作用不同。
②归(膀胱)经:“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的脏腑及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可以理解为“药物靶点”。
③肺为水之上源:指肺有通调水道的功能。
④阴疽:中医外科病名,临床表现以病变部位漫肿不红、坚硬如石为其特征,一般起病缓慢,或伴有全身虚寒性症状。
⑤痰核:中医外科病名,指皮下肿起如核的结块,不红不肿,不硬不痛,用手触摸,如同果核状软滑而能移动,多生于颈、项、下颌部,亦可见于四肢、肩背,多由湿痰流聚而成。
⑥炙:中药炮制方法之一,用液体辅料(如蜂蜜、酒、醋、生姜汁、盐水等)拌炒药物,使辅料渗入药物内部,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减少毒副作用。
⑦常用剂量: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个别《药典》未收录的药物剂量源自相关中药学教材。书中药物常用剂量如未特殊注明则为成人之一日剂量。
⑧药性歌括:选录自明代医家龚廷贤所著之《药性歌括四百味》,部分内容有所更改。
2.桂枝
[主治病证]
①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肌之作用,可用于外感风寒出现恶寒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等表虚证。
②桂枝有温通经脉之功效,可用于寒凝血滞之诸痛证。
③桂枝有助阳化气之功效,可用于水湿痰饮停滞之痰饮、蓄水证。
[兼治病证]
①桂枝可温通心阳,通血脉,止悸动,可配合其他药物用于心阳不振,不能宣通血脉之心悸动,脉结代者。
②取桂枝温通的作用,可配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阴寒内盛,引动下焦冲气,上凌心胸所致奔豚等症。
[常用配伍]
①桂枝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时,常与白芍配伍,以调和营卫,发汗解肌。
②桂枝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时,常与麻黄配伍,以开宣肺气,发散风寒。
③桂枝用于治疗胸阳不振、心脉瘀阻所致的胸痹心痛时,常与枳实、薤白配伍。
④桂枝用于治疗中焦虚寒所致的虚寒腹痛证时,常与白芍、饴糖等配伍。
⑤桂枝用于治疗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经闭腹痛时,常与当归、吴茱萸等配伍。
⑥桂枝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肩臂疼痛,常与附子配伍。
⑦桂枝用于治疗脾阳不运之痰饮证,常与茯苓、白术等配伍。
⑧桂枝用于治疗膀胱气化不利、水肿小便不利之蓄水证,常与猪苓、泽泻等配伍。
⑨桂枝用于心阳不振所致的心悸证,常与甘草、党参、麦冬等配伍。
⑩桂枝用于阴寒内盛、气从少腹上冲心所致的奔豚气证,常重用桂枝辛温胜水,抑制肾气。
[注意事项]
①本品辛温助热,容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
②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③桂枝常用剂量为3~10g。
[药性歌括]
桂枝辛甘,解肌散寒,温经通阳,诸痹可痊。
[注] ①痰饮:中医内科病名,指体内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体内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病证,它们既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可以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饮即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金匮要略》即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区分。
②蓄水证:中医内科病名,指太阳邪热随经入腑、膀胱气化不行、水热互结所致小便不利的证候。
③脉结代:中医脉象名称,结脉和代脉都是脉象的一种表现。结脉表现为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代脉表现为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均为脉律不齐。
④奔豚:中医内科病名,也称“奔豚气”,临床特点为发作性下腹气上冲胸,直达咽喉,腹部绞痛,胸闷气急,头昏目眩,心悸易惊,烦躁不安,发作过后如常,有的夹杂寒热往来等症状,因其发作时胸腹如有小豚奔闯,故名奔豚(豚即小猪)。类似西医的胃肠神经官能症及心血管神经症等。
⑤胸痹:中医内科病名,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
⑥经闭:中医妇科病名,也称“闭经”,指女子年逾十八周岁尚未初潮,或已行经而又中断达3个月以上者。
3.紫苏
[主治病证]
①紫苏味辛,性温,归肺、脾经。有发汗解表之作用,可用于外感风寒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流清涕、咳嗽、脉浮等风寒感冒,兼气滞胀满者尤佳。
②紫苏有行气宽中之功效,可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等症。
[兼治病证]
①紫苏有理气安胎之功效,可配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气滞胎动证。
②紫苏味辛,去腥,兼解毒之功,可用于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
[常用配伍]
①紫苏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致的风寒感冒时,常与羌活、防风等配伍,以解表祛风。
②紫苏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而兼有咳喘者,常与前胡、杏仁等配伍。
③紫苏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而兼有气滞者,常与香附、陈皮等配伍。
④紫苏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而兼有呕恶、泄泻者,常与藿香、陈皮、半夏等配伍。
⑤紫苏用于治疗七情郁结、痰凝气滞的梅核气证,常与半夏、厚朴等配伍。
[注意事项]
①紫苏有紫苏叶与紫苏梗之别,紫苏叶长于发表散寒,紫苏梗长于理气宽中、安胎。解表用紫苏叶,行气和中用紫苏梗。
②紫苏辛温耗气,气虚和表虚者慎服。
③不宜久煎。
④紫苏常用剂量为5~10g。
[药性歌括]
紫苏辛温,风寒当用,又可行气,安胎宽中。
[注]梅核气:中医内科病名,临床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多因情志不遂、肝气郁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所致。患者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西医称为咽异感症,也常诊为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称咽癔症、癔球。多发于青中年人,以女性居多。
4.香薷
[主治病证]
①香薷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有发汗解表之作用,可用于夏日感受风寒出现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风寒表证。
②香薷有化湿和中之功效,可用于夏季感受暑湿出现脘腹胀满、吐泻等症。
[兼治病证]
香薷辛散温通,善于发越阳气,入肺启上源,以利水消肿,可配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小便不利、脚气水肿等症。
[常用配伍]
①香薷用于治疗夏月乘凉饮冷导致外感风寒、内伤暑湿的阴暑证,常与厚朴、扁豆配伍。
②香薷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脚气,常与白术配伍,以健脾利水。
[注意事项]
①本品辛温发汗力较强,表虚有汗及阳暑证当忌用。
②利水退肿需浓煎。
③香薷常用剂量为3~10g。
[药性歌括]
香薷味辛,化湿解暑,和脾散水,消肿止吐。
[注] ①脘:wǎn,指胃的内部空腔。
②阴暑证:中医病证名称,指夏季因气候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中气内虚,以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而为病。吹风纳凉、外感风寒、以致阴邪抑遏阳气者,多见发热头痛,肢体拘急酸疼,无汗恶寒,脉紧等症;内伤生冷、致损胃气者,多见腹痛、泄泻、呕吐等。
③阳暑证:中医病证名称,指夏季在烈日下工作或长途奔走,感受炎热曝晒而发病的伤暑证,主要病状有高热、心烦、口渴、大汗、舌苔黄干、脉洪数等。
因前者“静而得之”,故名“阴暑证”,后者“动而得之”,故名“阳暑证”。
5.荆芥
[主治病证]
①荆芥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有发表散风之作用,可用于外感表证。
②荆芥有透疹消疮之功效,可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等症。
[兼治病证]
①荆芥散风解表,兼有消疮之功,可配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疮疡初起有表证者。
②荆芥炒炭性变收敛,有止血之功效,可配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多种出血证。
[常用配伍]
①荆芥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常与防风、独活、羌活等配伍。
②荆芥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常与金银花、连翘、薄荷等配伍。
③荆芥用于治疗表邪外束,小儿麻疹不透时,常与薄荷、蝉蜕、紫草等配伍。
④荆芥用于治疗风疹、湿疹痒痛者,常与苦参、防风、赤芍等配伍。
[注意事项]
①荆芥有生荆芥、荆芥穗和荆芥炭之别:生荆芥长于发散,善散风解表,透疹止痒;荆芥穗发汗力强;荆芥炭长于止血。祛风解表用荆芥穗,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须炒炭用。
②荆芥辛温发散,耗气伤阴,故体虚多汗、阴虚头痛者忌服。
③荆芥不宜久煎。
④荆芥常用剂量为5~10g。
[药性歌括]
荆芥祛风,入肺肝经,透疹利咽,止血炭用。
6.防风
[主治病证]
①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有发表散风之作用,可用于外感风寒出现恶风寒、头痛身痛等外感表寒证。
②防风有胜湿止痛之功效,可用于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等症。
[兼治病证]
①防风有祛风止痉之功效,可配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破伤风。
②防风炒用有止泻之功效,可配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腹痛泄泻。
[常用配伍]
①防风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常与荆芥、独活、羌活等配伍。
②防风用于治疗外感风湿,头痛如裹,身重肢痛者,常与羌活、藁本等配伍。
③防风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常与羌活、桂枝、姜黄等配伍。
④防风用于治疗风毒内侵,贯于经络,引动内风,角弓反张的破伤风证,常与天麻、天南星、白附子等配伍。
⑤防风用于治疗肝郁脾虚,腹痛泄泻,常与陈皮、白芍、白术等配伍。
[注意事项]
①防风味辛微温,伤阴血而助火,故阴虚火旺、血虚发痉者慎用。
②防风常用剂量为5~10g。
[药性歌括]
防风辛甘,解表发汗,胜湿医痹,更止痉挛。
[注] ①角弓反张:中医症状名称,临床表现为项背高度强直,使身体仰曲如弓状的病症。多见于破伤风等病症。
7.羌活
[主治病证]
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肾经。有散寒祛风之作用,可用于外感风寒出现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痛等外感表寒证。
[兼治病证]
羌活有胜湿止痛之功效,可配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肩臂疼痛等症。
[常用配伍]
①羌活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常与防风、细辛、苍术、川芎等配伍。
②羌活用于治疗外感寒湿,头痛身重者,常与独活、藁本、川芎等配伍。
③羌活治疗风湿痹痛,肩臂疼痛者,常与防风、姜黄、当归等配伍。
[注意事项]
①羌活气味浓烈,用量过多,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不宜服用。
②血虚痹痛、阴虚头痛慎用。
③羌活常用剂量为3~10g。
[药性歌括]
羌活辛温,归膀胱肾,祛风除湿,止痛头身。
[注]痹:痹证,中医病证名称,是指由风、寒、湿等邪气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的一类病症。
8.白芷
[主治病证]
①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胃经。有祛风解表之作用,可用于外感风寒出现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等外感风寒证。
②白芷有通窍止痛之功效,可用于阳明头痛、齿痛、鼻渊、风湿痹痛等症。
[兼治病证]
①白芷有燥湿止痛之功效,可配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带下证。
②白芷有消肿排脓之功效,可配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痈疽初起、红肿热痛的疮痈肿毒。
[常用配伍]
①白芷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常与防风、羌活等配伍。
②白芷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致的阳明头痛,常与荆芥、防风、川芎等配伍。
③白芷用于治疗鼻渊头痛,时流浊涕,常与苍耳子、辛夷、薄荷等配伍。
④白芷用于治疗湿热下注之带下过多,常与黄柏、白芍、香附等配伍。
⑤白芷用于治疗疮痈肿毒,常与金银花、当归、穿山甲等配伍。
[注意事项]
①阴虚血热者忌服。
②白芷常用剂量为3~10g。
[药性歌括]
白芷辛温,阳明头痛,除湿止痛,消肿排脓。
[注] ①痈疽:中医外科病名,指发生于体表、四肢及内脏的急性化脓性疾患,症见局部肿胀、焮热、疼痛及成脓等。
②阳明头痛:中医病证名称,表现为前额及眉棱骨部位的疼痛,属《伤寒论》三阳经头痛之一,常伴眼睛红赤、身热自汗、舌苔黄燥、脉大有力等。
③鼻渊:中医鼻科病名,指鼻流浊涕、如泉下渗、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类似西医的急慢性鼻窦炎。
9.细辛
[主治病证]
①细辛味辛,性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有祛风散寒之作用,可用于外感风寒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等风寒感冒证,亦可用于恶寒无汗、发热脉沉之阳虚外感证。
②细辛有通窍止痛之功效,可用于头痛、鼻渊、牙痛、痹痛等症。
[兼治病证]
①细辛有温肺化饮之功效,可配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寒痰停饮、气逆咳喘等证。
②细辛辛温行散,芳香透达,吹鼻取嚏,有通关开窍醒神之功效,可配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中恶和痰厥等症。
[常用配伍]
①细辛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常与羌活、防风、白芷等配伍。
②细辛用于治疗阳虚外感,常与附子、麻黄等配伍。
③细辛用于治疗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常与川芎、白芷、羌活等配伍。
④细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腰膝冷痛,常与独活、桑寄生、防风等配伍。
⑤细辛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水饮内停之咳喘,常与桂枝、干姜、麻黄等配伍。
⑥细辛用于治疗寒痰停饮射肺,气逆咳喘者,常与茯苓、干姜、五味子等配伍。
[注意事项]
①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忌用。
②细辛反藜芦。
③细辛常用剂量为1~3g。
[药性歌括]
细辛辛温,祛风散寒,温化寒饮,温经止痛。
[注] ①中恶:中医内科病名,指感受秽毒或不正之气,临床表现为突然厥逆、不省人事的病症。
②痰厥:中医内科病名,指因痰盛气闭而引起四肢厥冷,甚至昏厥的病症。
③(细辛)反(藜芦):“反”即相反的意思。中药配伍禁忌中有“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反”是指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10.藁本
[主治病证]
藁本味辛,性温,归膀胱、肝经。有祛风散寒之作用,可用于外感风寒出现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等风寒感冒证。
[兼治病证]
藁本有胜湿止痛之功效,可配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及寒凝肝脉的脘腹疼痛等症。
[常用配伍]
①藁本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颠顶头痛,常与羌活、苍术等配伍。
②藁本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湿邪,常与防风、羌活、蔓荆子等配伍。
[注意事项]
①藁本辛温发散,血虚头痛及热证忌服。
②藁本常用剂量为3~10g。
[药性歌括]
藁本辛温,除痛颠顶,寒湿可祛,风邪可屏。
[注]颠顶头痛:中医症状名称,颠顶是指物体的顶端、最高处,颠顶头痛即头顶疼痛。
11.苍耳子
[主治病证]
①苍耳子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归肺经。有散风寒之作用,可用于外感风寒出现恶寒无汗、头痛鼻塞等风寒感冒证。
②苍耳子有通窍止痛之功效,可用于治疗鼻渊头痛、不闻香臭、时流浊涕等症。
③苍耳子有除湿止痛之功效,可用于风湿痹证。
[兼治病证]
苍耳子有祛风止痒之功效,可配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风疹瘙痒症。
[常用配伍]
苍耳子用于治疗鼻渊头痛,常与辛夷、白芷、薄荷等配伍。
[注意事项]
①苍耳子辛温有毒,过量服用易致中毒,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故用量不宜过大。
②血虚头痛不宜服用。
③苍耳子常用剂量为3~10g。
[药性歌括]
苍耳子苦,辛温有毒,祛风止痛,鼻渊可服。
12.辛夷
[主治病证]
①辛夷味辛,性温,归肺、胃经。有发散风寒之作用,可用于外感风寒出现恶寒无汗、头痛、鼻塞等风寒感冒证。
②辛夷有宣通鼻窍之功效,可用于治疗鼻渊头痛证。
[常用配伍]
辛夷用于治疗鼻渊头痛,常与苍耳子、白芷、薄荷等配伍。
[注意事项]
①阴虚火旺者忌服。
②辛夷有毛,刺激咽喉,内服时宜用纱布包煎。
③辛夷常用剂量为3~10g。
[药性歌括]
辛夷通窍,鼻病要药,鼻塞流涕,必不可少。
13.生姜
[主治病证]
①生姜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有发汗解表之作用,可用于外感风寒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流清涕、咳嗽、脉浮等风寒感冒。
②生姜有温中止呕之功效,可用于胃寒呕吐证。
③生姜有温肺止咳之功效,可用于风寒咳嗽证。
[兼治病证]
生姜味辛,去腥,兼解毒之功,可解半夏、天南星、鱼蟹毒。
[常用配伍]
①生姜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致的风寒感冒轻证,可单煎加红糖服,或配葱白煎服,或加入其他辛温解表剂中,作辅药使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力。
②生姜用于治疗胃寒呕吐证,常与半夏配伍,增强降逆止呕作用。
③生姜用于治疗风寒咳嗽,常与杏仁、紫苏叶、陈皮、半夏等配伍。
[注意事项]
①生姜有生姜皮与生姜汁之别,生姜皮长于健脾利水消肿,生姜汁长于开痰止呕。水肿、小便不利用生姜皮,呕吐、痰阻用生姜汁。
②生姜伤阴助火,阴虚内热及热盛者忌服。
③生姜常用剂量为3~10g。
[药性歌括]
生姜发表,止咳温中,止呕散寒,头痛鼻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