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 跟名师 做临床 成大医:邹勇天地人病时系统辨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论十九 经络理论浅论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医学入门》云:“经者,径也。径直者为经,经之支派旁出者为络。”分布在经络具有特殊作用的部位为腧穴。中医学通过研究经络、腧穴与脏腑的连属关系,探讨其生理、病理,针对经络腧穴运用针灸砭石治疗疾病,形成经络理论。
传说最早伏羲制九针。《帝王世纪》云:“伏羲氏仰观天象,俯观法于地……乃尝百药而制九针,以极天枉焉。”《山海经》载:“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孟子·离娄》云:“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庄子·盗跖》云:“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左传》载:“鲁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晋侯有疾,医缓云:病之不可为也,在肓之下,膏之上,攻之不可,达之不及。”《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亦记有:扁鹊治疗虢太子的“尸厥”,令弟子子阳砺针砭石“五会”而得苏。
1973年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大量的帛书,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及“阴阳十一脉灸经”等,论述了十一脉循行主病及治疗方法,说明早期的经络理论已经形成。
《汉书·艺文志》记载了大量的医学文献:“方技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但得以留传至今的只有《黄帝内经》。《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云:“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黄帝内经》分《素问》和《灵枢》,《灵枢》更多地阐发了经络理论,经络理论在《黄帝内经》已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难经》是对《黄帝内经》的阐发和补充,其中关于奇经八脉和原气的论述,发挥了经络理论。西晋皇甫谧作《针灸甲乙经》,继承发展了《黄帝内经》经络理论,后世经历代医家不断发展,针灸经络理论形成中医学独立的学科。
一、经络循行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灵枢·海论》云:“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经脉分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十二经脉的循行如《灵枢·经脉》云:“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 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 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终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 ;其支者,从耳后至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 ,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是有规律的。《灵枢·营卫生会》指出:“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逆顺肥瘦》云:“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一般来说,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在四肢部,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太阴、阳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线。在头面部,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在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手足三阴、三阳,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合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素问·血气形志》说:“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都在四肢末端交接,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足厥阴肝经与足太阴脾经在下肢内踝上八寸处交叉,交换后位置:足太阴在前缘,足厥阴在中线),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足太阳属膀胱络肾,足少阴属肾络膀胱)。
奇经有八条,即任、冲、督、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奇经八脉的循行见于《难经》。《难经·二十八难》云:“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脉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
经筋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人体的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所以称“十二经筋”。全身的皮肤,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络之气的散布所在,所以,把全身皮肤分为十二个部分,分属于十二经脉,称“十二皮部”。
二、经络的作用
经络是中医学对人体生命结构的独特认识,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通过经络相互联系,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1.经络通行联属人体组织器官,内通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灵枢·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人体的五官九窍也通过经脉的走行相联属。如是厥阴肝经属肝、络胆,上联目系;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环绕嘴唇等。脏腑、经络之间也都是通过经络的衔接而构成相互联系,别络的主要功能是加强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形成人体的整体性。
2.经络的主要生理作用还有运行气血、濡养肌体
《灵枢·本脏》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孙脉有“溢奇邪”“通荣卫”的作用,经筋也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3.经络理论的病理作用
以经络理论阐释病理变化。经络具有联属脏腑组织、运行气血、濡养肌体的作用,如果人体受到外邪或内在生理机制发生变化,可以通过经络的变化而表现。《素问·皮部论》云:“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黄帝内经》还论述了十二经络各自的发病表现。中医学的传统理论,脏腑疾病的传变理论,都是基于气在经络的运行而发生的。
4.指导疾病的诊断
通过经络理论诊察经气、腧穴所在病变发生部位,可以诊断疾病。《灵枢·官能》云:“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
5.指导疾病的治疗
确定了脏腑、经络的发病位置,可以运用经络理论治疗疾病。从最早的九针、砭石和艾灸,到《黄帝内经》所形成的“归经理论”,后世以“引经报使”运用引经药物。中药的归经,都是经络理论在中医治疗学的具体运用。当代更是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创造发明“针刺麻醉”、电针、针刀、穴位埋线等新方法,使经络理论得到弘扬和发展。但是,目前应用经络理论治疗临床疾病时,许多医者忽视了传统的理论和方法,如井荥输经合、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经络理论,传承挖掘,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