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如临床经验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862例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探讨

笔者20多年来潜心研究慢性胃炎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资料较完整的862例总结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862例,全部是经纤维胃镜和病理组织活检确诊,在脾胃专科治疗的病例。其中男517例,女345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8岁,平均48.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32年,平均6.3年;慢性浅表性胃炎687例,慢性肥大性胃炎89例,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5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
临床表现:
胃脘疼痛741例(86%)、腹胀715例(83%)、嗳气594例(69%)、大便异常655例(76%)。本组病例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的分类、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二)治疗方法
根据本病的病理特点,拟燮理枢机、升清降浊为治疗原则。基本方药:升麻、柴胡、枳壳、半夏、川厚朴、木香、陈皮、槟榔。加减法:脾胃虚弱者加白术、黄芪;肝气犯胃者加川楝子;肝郁气滞者加香附、郁金;胃热者加蒲公英、川黄连;湿滞而大便后重者加冬瓜仁;血瘀者加丹参、莪术;合并螺旋幽门弯曲菌感染者加蒲公英、野菊花;反酸者加乌贼骨、瓦楞子。
以2个月为1个疗程,全部病例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总结。
(三)治疗效果
1.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全部消失,胃镜检查胃黏膜基本正常,病理组织活检基本正常。显效:在胃脘痛、腹胀、嗳气、大便异常4个主要症状中有3个主要症状消失,胃镜检查胃黏膜糜烂及出血消失、充血减轻、炎症范围明显缩小,病理组织活检明显进步。有效:症状减轻,胃镜检查炎症范围缩小或减轻,病理组织活检有进步。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胃镜检查无变化或加重,病理组织活检无进步或加重。
2.治疗结果
(1)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情况(表2-4)
表2-4 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情况
(2)临床主要症状变化(表2-5)
表2-5 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变化例数
治疗3个疗程后,经纤维胃镜和病理组织活体检查,按上述疗效标准评定,862例中获痊愈448例(52%),显效198例(23%),有效204例(23.6%),无效12例(1.4%)。无效病例中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9例。总有效率98.6%。
(四)典型病例
李某,男,56岁,1989年7月21日初诊。患胃脘胀痛病史20年,长期经中西医治疗,屡治不痊。近3年胃痛频发,分别于1986年4月和1989年5月在某市医院经纤维胃镜和病理组织活体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活动期、中度)。现见胃脘胀痛,纳呆乏味,嗳气频作,大便烂而量少,时有后重,舌淡红边瘀斑、苔白腻,脉弦细滑。辨证为脾胃气虚,湿滞血瘀,升降紊乱。治以健脾益胃,化湿祛瘀,升清降浊。处方:黄芪、白术、苍术、半夏、厚朴各15g,延胡索、莪术、槟榔各10g,升麻、木香(后下)各6g,柴胡、炙甘草各3g。每天1剂,水煎服。
8月7日二诊:
服上方15剂后,胃脘痛腹胀明显减轻,嗳气间作,纳食增加,大便畅顺。药已中病,宗上方增损,调治半年,胃痛腹胀等症悉解,体重增加12kg。1990年2月在某市医院经胃镜和病理组织活检,未见异常。经追踪一直身体健康,胃痛未发。
(五)讨论
对于慢性胃炎的病机,笔者认为尽管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分型论治只是一种思维框架,不能概括慢性胃炎的本质。笔者通过长期对慢性胃炎的研究,从数以千计的临床病例总结中认识到:当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时,只有在出现脾胃枢机失利、升降紊乱的病理变化时,才会导致脾胃病的发生。这是慢性胃炎病机的本质。正如«素问•五脏别论»说:“……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如此虚实交替,使脾升清不息,胃降浊排空,保持脾胃升降有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对水谷的消化、吸收、转输和排泄等功能。因此,脾升胃降是完成纳食运化功能的根本形式和保证。在出现病变时,也主要表现为枢机失利、升降紊乱,从而导致清浊相混,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互为因果,加速病变的发展。同时,脏腑的功能,是依靠五脏六腑的互相依赖、互相制约来维持的。其中脾胃起着枢纽作用,上承心肺、下启肝肾。正如«四圣心源»指出:“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说明了脾胃升降功能在协调五脏功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脾胃在出现病变时主要表现为升降紊乱。根据慢性胃炎的主要病机,其治疗的根本法则是恢复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根治病因,使辨证执简驭繁,论治切中病机。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低酸或无酸时,细菌和病毒易于繁殖,而合并感染。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适当加入1~2味针对性强而不败胃的清热解毒药,如蒲公英、野菊花等,也可用少量黄连(3g),少则既能清热解毒,又能苦味健胃,对治疗慢性胃炎和防治其合并感染起相得益彰的作用。
治疗过程应重视患者大便通畅与否,对审察脾胃升降功能情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慢性胃炎患者,一旦出现腑气不通,大便不畅,在治疗上要适当加入通腑药,如热结则用大黄,气滞则用枳实、槟榔等,保持大便畅通,有利于恢复脾胃升降功能,大大地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