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新生儿转运系统的组织构建
将危重新生儿集中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监护和救治,是降低危重新生儿死亡率和改善其预后的重要措施。1950年,美国率先建立了新生儿转运系统(neonatal transport system, NTS),自此半个多世纪以来,新生儿转运已成为新生儿抢救工作中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随着国内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的建立,我国的新生儿转运工作也随之开始启动,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以原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为中心的转运网络。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在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均开展了新生儿转运工作,且转运规模不断扩大,转运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新生儿救治技术水平起到重要作用,已成为新生儿医学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至2013年,我国新生儿死亡率已由1990年的24.9/1 000降低为7.7/1 000,为全球实现或接近联合国新千年发展目标MG4(即在1990年基础上,2015年使婴儿死亡率降低2/3),作出了巨大贡献。新生儿死亡率的降低,对降低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有重要意义,这与广泛开展新生儿转运是分不开的。
2013年,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医师分会制订并出版了《中国新生儿转运指南(2013)》(以下简称《指南》),并在2017年对该《指南》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对指导和规范新生儿转运工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国的新生儿转运工作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且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物质基础条件和文化背景与之都有较大差异,所以全盘照搬西方危重新生儿转运模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难以实行。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中西部差距较大,医疗资源集中在大中城市,在部分县级医院甚至落后地区的市级医院,包括个别三级综合医院的儿科,严重缺乏新生儿监护、救治和转运所需要的专业设备。所以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我国的新生儿转运工作,充分认识目前我国新生儿转运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新生儿转运。
随着区域性三级新生儿监护病房的分化和发展,我们有必要将专业的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通过专业医护团队扩展到有转诊需求的基层医院。实际上,转运团队的功能就是NICU的延伸,可以提供同等质量的专业监护和救治,不论是在转诊需求的单位还是在转运途中。本章将重点讲述转运机构组织构建,包括转运人员配备、交通工具、设备需求、通讯以及记录保存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