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自《黄帝内经》以下,脉诊作为中医重要诊法之一,受到历代医家重视,对其进行整理、研究、阐释,著述亦多。至近代,研究脉诊者虽有所发挥,但仍不离古根基,尤其对脉象的认知、解释,各自发挥,多有偏离正道者。
脉,象也。象,就是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在脉中的形象,通过把脉,摸出象的特征,来知晓人体的体质、性格、疾病等等。
摸其脉,知其象,表其义,取其象而言脉,知其所指,是实实在在的,不用意会和猜测,可以准确反映人体体质、性格、疾病等生理病理变化的本质,反映人体的真实世界,而不会被个人经验所左右。
掌握真实的脉象,就可以实现中医诊治的标准化,使中医的诊治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避免人云亦云。
笔者专注于中医脉诊研究近30年,学习过古今多部医家脉论,虽对脉象的阐释角度不同,但对脉象的描述大同小异,学习者多难以准确把握脉象特点及所显示的病因病机,为中医诊断方法中最难掌握的,争议较多。因此,临床通过脉诊把握患者信息的较少,多敷衍之,或一知半解则妄加评判,误导后人。医者当不知者不言或慎言,医家对患者当怀仁慈之心、治病救人之德,精益求精,而不可追名逐利,害人误己。笔者虽学习过多部脉学论著,但未得其法,后读一古籍小丛书(书名忘记了),谈及脉双关弦,为肝木克脾土,对我启发颇大,始知非通常所学的脉弦、脉滑、脉细等单纯的脉象描述,开始深入研究体会,摸索各部位脉象特点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药后脉象变化,逐步形成了自身的脉诊诊疗体系。
历代医家对中医脉诊虽多有论述,但多作为中医的诊法之一,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览医家著述,以脉诊作为直接诊疗手段的鲜见,辨证多以医家的经验推理为依据,脉诊偶尔只是补充,脉象的解释也未必真实,更多的是敷衍之。《辨证奇闻·洞垣全书·脉诀阐微》云:“脉理之不明也久矣,以致看病不真,用药寡效,是脉之精微不可不讲也。”脉象可以反映人体的真实世界,脉诊可以清楚显示导致人体发病的病因病机,看到了得病的人,亦可看到病症的家族遗传特征,避免见症治症,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徒治无功。研究表明,对于许多病证,脉诊可以作为直接的诊断、治疗、转归的依据。笔者接诊的患者从出生20天到各年龄段,无分男女老幼,均以诊脉作为依据,且发现婴幼儿的脉象与成人无异。
研究发现,历代脉学并未解决痰、饮、湿脉象的准确特征,多以滑、濡、沉等言之,实非也。脉,取其象而言其义,痰、饮、湿的脉象,指下感知就是触痰、饮、湿的象,可以清楚地解释疾病的本质及其产生的根源,其脉象特征与历代医家所论有本质的不同。其他脉象亦有与古之描述不同者,亦以取象释义,阐释病因病机,做到心可意会,指下明了。
在传统寸口脉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寸上脉与头颈、耳鼻、咽喉,尺下脉与双下肢的对应关系,完善了脉位与人体从头至足的对应关系,提出了脉诊同身寸的观点,脉象是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在体表寸口脉的信息反映。
同时系统研究了中药的药性、归经,从脉象的变化中,观察到了中药对应的功效,决定了其在脉象中的脉位,即中药的作用靶点,使治疗用药更精准。通过多年的观察体会,发现了能使脉象较快发生变化的适宜用药剂量。
脉药结合,形成了完善的脉诊诊疗体系。掌握这一脉诊诊疗体系,可以开展不受年龄、病种限制的全科诊疗,使得治疗有的放矢,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和临床治愈率。
书中“论脉”“论药”“论医”“医案选读”是脉诊临床经验的系统总结,“人为什么会得病?谈中医养生”是中医养生走基层讲座的讲稿。
医论多以诊脉经验,阐发对医学问题的正确认知,纠正传统认知的偏差。随机选择部分近年诊治的医案,是临床实践,是脉诊、中药、疗效的体现,有助于读者理解脉药的运用,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刘氏中医脉诊。
脉诊与中药的完美结合,诊治疾病,是中医标准化的途径之一。
借以此书,总结脉诊实践的经验,发扬光大中医脉诊,造福更多的人们。
希望得此书精髓者,能够给予善意的补充,使之更加完善,造福后人。感谢我的家人为本书所做的插图。
刘静波
于2019年12月16日
脉位图
1.寸上一部(或称鱼际脉)
2.寸上二部(或称腕横纹脉)
3.内上脉(腕横纹脉的内上脉位是指桡侧腕屈肌腱与近大鱼际侧腕横纹的夹角部位,属掌浅支动脉)
4.寸脉
5.寸关相接脉
6.关脉
7.关尺相接脉
8.尺脉
9.尺下一部
10.尺下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