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面源氮磷迁移转化过程及其污染特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1.2 社会经济现状

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三江平原在我国粮食安全体系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三江平原在农业开垦以前,由于其人烟稀少,地处偏远,是我国有名的“北大荒”,因此农业开发较晚。到1949年,三江平原耕地面积达到78.7×104hm2(张苗苗,2007)。1949年以后,大批知识青年、专业官兵和农民进入三江平原,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平均人口密度从1949年的12.84人/km2增加到2005年的80.35人/km2(刘殿伟,2006)。1949~2005年间,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和三江平原的人口分别增长了1.79倍、2.71倍和5.24倍。由此可以看出,三江平原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东北地区和黑龙江省。

三江平原的自然条件为粮食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农业的发展,三江平原的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三江平原的行政区域包括佳木斯市、鹤岗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和鸡西市等所属的21个县(市)和哈尔滨市所属的依兰县。根据各行政市的统计数据,计算三江平原的GDP和人均GDP。由图2-3可以看出,三江平原的GDP在1980~2010年增加了1802.5亿元,平均增长率接近10%。到2010年,人均GDP达到21187.1元。在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显著提高的情况下,三江平原的土地利用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和农业生产引起了区域气候变化、土壤理化性质下降、农业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

图2-3 三江平原GDP及人均GDP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