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志愿填报
1.3.1 志愿填报的时间与分类
目前全国所有省份都实行高考后根据分数填报志愿,具体填报时间主要在6月下旬及7月上旬(2020年因为新冠病毒疫情推迟一个月),即高考分数已经知道,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及考生的排序位置等重要信息也已经知道的情况下填报,简称“知分填志愿”。
2020年,除台港澳和内蒙古自治区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普通本科一批全部采用的是平行志愿,而在本科提前批、特殊类型招生中往往采用的是顺序志愿。所以,两种志愿的填报方式及其应该注意的事项,大家都要做详细了解。
1.3.2 平行志愿
1.3.2.1 平行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
平行志愿投档与录取流程图
见图1⁃1。
平行志愿成绩单
总成绩:各科考试实际总成绩;
排位总分:实际总成绩+政策性加分;
文/理科排位:考生投档顺序位置(考生在第多少位被投档)。
平行志愿投档顺序
① 按考生排序情况从高到低检索,排序高的优先检索,再按考生的A、B、C志愿逐个检索投档;
② 考生排序成绩总分相同时,根据单科成绩排列顺序(各省情况略有不同):
文科: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外语
理科: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
平行志愿投档的排序方式
全省文理科考生分别按高考总分(统考成绩总分加政策加分)由高到低排序:
相对考生个人志愿来说,检索投档时遵循志愿,按照A、B、C顺序对满足投档条件的最靠前的志愿院校投档。
预投档比例——1∶1.05
① 预投档只是为各大学提供该校的生源情况,各大学根据此情况再决定是否增加招生计划;
② 不提供考生具体名单,基本与考生无关。
正式投档比例——1∶1
① 根据考生排序,从高到低逐个检索考生:A—B—C顺序;
② 第一组志愿录取结束,对没有完成招生计划的大学进行第二组志愿的投档录取,按缺额1∶1投档;
③ 第二组志愿录取结束后,还没有完成计划的大学进行征集志愿;
④ 第二组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招生办公室公布没有完成招生计划的大学专业缺额情况,以及填报征集志愿的资格线,向没有被录取的当批次资格线上的考生征集志愿,按平行志愿原则1∶1投档。
平行志愿的一次性投档原则
假设某考生670分:
该考生填报的第一组志愿院校:A志愿 中山大学(提档线644分);B志愿 华南师范大学(提档线628分);C志愿 华南农业大学(提档线621分);
上了中山大学分数线,投档中山大学。如果该生专业不服从调剂,而所报中山大学6个专业都为热门专业而进不去。只能从中山大学退档,退档后绝不能进入B(华师)或C(华农)了,而只能进入第二组志愿的投档。
平行志愿的平行原则
同一志愿组内的A、B、C三个志愿针对大学来讲都是第一志愿,所报考的A、B、C三所大学看不出考生把该校放在哪个位置。对大学而言不分A、B、C。
张三考生为666分,李四考生为658分,王五考生为651分。
张三:A其他大学 B其他大学 C华南师大
李四:A其他大学 B华南师大 C其他大学
王五:A华南师大 B其他大学 C其他大学
谁最先投档进入华南师大?并不是谁把华南师大填在A就先投华南师大,而是看谁的分数最高,进入华南师大的顺序是:①张三(666分);②李四(658分);③王五(651分)。
平行志愿“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
① 冲一冲:根据考生成绩比批次控制线(一本或二本A或二本B)高出多少分(M),同时根据想报考的大学近3~5年录取平均分与批次控制线的差额(N),考生可以报考N比M高出10~20分的学校;
② 稳一稳:填报与考生成绩相当的大学。即M≈N的大学;
③ 保一保:避免考生成绩都不够前面A和B两所大学,保证在C志愿要投档投得出去。所以选一所M明显大于N的大学,或选一所招生数量多,且分数不太高的大学。
平行志愿要讲究梯度
① 填报第一组志愿的大学要比第二组志愿的大学好,第二组志愿尽量考虑冷门院校和偏远院校;
② 第一组志愿的A、B、C三所大学最为关键,要有梯度:A大学要好于B大学,B大学好于C大学,C大学一定要保守地填报、一定要保底;
③ 填报每所大学的6个专业也要有梯度,不要全部填热门专业或该校的强势专业,在最后两个专业尽量填考生能接受的较冷门或偏僻的专业。
1.3.2.2 平行志愿简要问答
平行志愿投档的规则是什么?
① 成绩优先,遵循志愿 就同一科类整体而言,高位次考生优先获得投档机会;就考生个体而言,则依志愿顺序投档。考生在每批次填报的四个学校志愿,虽然都是平行志愿,但四个志愿的先后顺序还是有讲究的。
② 一次性原则 每批次的同一次填报的平行志愿只在同一轮投档中有效。对每次填报的同批次平行志愿只进行一次投档,因分数低未能投档的考生其原来所填报的本批次志愿作废,考生可填报本批次后续的征集志愿或参与下一批次录取。
③ 投档比例 各省市基本相同,原则上按1∶(1~1.05)比例投档。
平行志愿如何投档?
当完成考生成绩的阅卷、处理、统计,并且划定各批次分数线后,平行志愿投档的整个录取过程为:排序→检索(分档)→投档→录取→确认。
① 第一步排序 将所有满足该批次分数线的考生,分别按文科和理科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使每个考生都有自己的位置。也就是排队,文科一列队伍,理科一列队伍。
② 第二步检索分档 将考生档案分到高校的数据库档案中。由计算机将排好序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逐个进行检索,检索到的考生,对其所填的各志愿高校依次进行检索判断。当某一高校已分得的档案数小于应投档数时,则将档案分到该校档案数据库,否则就对考生下一志愿高校进行检索判断。一旦检索到应投档数未满的高校,则不再对其后志愿检索。
③ 第三步投档 当该批次所有满足条件的考生的档案检索完毕后,对分好的本批次档案投往高校。这个过程是一次性地同时完成的。
④ 第四步录取 高校根据已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录取考生。
⑤ 第五步确认 高校将确定的录取名单通过网络回传给招生录取现场进行录取检查,一旦完成录取就办理录取手续。已经分档至高校但由于不符合高校录取条件的未录取考生档案也传回招生录取现场。由招生录取机构通知本批次线上未录取考生进入征求志愿环节。
⑥ 被退档的考生和没有被投档的线上考生一同进入征求志愿程序。征求志愿也是平行志愿,征求志愿录取结束后,则进入下一批次,重复以上录取过程。
平行志愿与传统志愿有什么差别?
① 传统志愿的特征:志愿优先,遵循分数。考生每批次可以填报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及后续志愿,但每个志愿只能填报一所院校。投档时,先将考生按院校志愿分开,再将填报同一院校志愿的考生按照分数高低排队投档。如果某考生第一志愿落选,即使考生的分数达到或远远高于第二志愿所报学校的投档分数线,也只有在这所学校第一志愿没有录取满额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投档。这种方式就使得考生第一志愿落空后,其他志愿落选的可能性非常大,从而导致部分高分考生因为第一志愿填报失误而落选。因此,这种志愿填报方式具有相当的风险性。
假设某理科高分考生663分:
梯度志愿:第一志愿 清华大学(提档线685分);第二志愿 中山大学(提档线644分);第三志愿 华南师大(提档线628分);
第一志愿不能被清华大学录取,则该生应减去级差20分,后再投中山大学,因该生实际分数为663-20=643分,也进不了中大,只好进华南师大。
② 平行志愿的特征: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优先满足高分考生的志愿。考生最大的受益在于变同一批次报考的一个“第一志愿”为多个“第一志愿”。对考生来讲,机会增加了,即扩大了考生选择范围。这种志愿填报方式可以有效减少传统方式第一志愿填报失误就影响录取的情况,大大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院校招生“大小年”的现象。
假设某理科高分考生663分:
平行志愿:A志愿 清华大学(提档线685分);B志愿 中山大学(提档线644分);C志愿 华南师大(提档线628分);
该生能被第二志愿(B)中山大学录取。
对平行志愿存在哪些常见的误区?
① 误区一:志愿之间没有顺序。
错误观点:实行平行志愿时,A、B、C、D四个志愿是绝对平行,没有顺序的。
正确观点:考生个人志愿是有顺序的,当考生满足多所高校条件时,要按A、B、C、D的顺序将该考生的档案分到首先满足条件的那所高校。
② 误区二:投档采用“一档多投”。
错误观点:实行平行志愿时,是将考生的档案同时分别投到A、B、C、D四个志愿的高校,然后由高校录取,考生选择其中一所高校就读。
正确观点:不能一档多投,只能按照考生考分检索,依照考生的A、B、C、D(或 A、B、C、D、E、F、G、H)的顺序依次检索,只要按序检索到考生所填报的某院校投档未满,该生档案即被投出,是一档一投。
③ 误区三:A志愿被退,落B志愿。
错误观点:如果学生考分达到了A志愿高校的投档线,但因为不服从高校的志愿调剂,被学校退档了,还能够再继续参与到B志愿的投档中。
正确观点:由于所有该批次检索分档好的档案都是同时投出去的,各校录取也是同时进行的,当被某一高校退档后,只能进入该批次的征求志愿环节了。
④ 误区四:A、B、C、D全是同层次志愿。
错误观点:填报志愿同一批次的4个志愿高校全部是同一层次的。
正确观点:同一层次的院校考分之间容易相近,这等于降低了志愿的有效性,在填报志愿时是比较忌讳的,原则上到C志愿必须有落差。
⑤ 误区五:平行志愿无风险。
错误观点:平行志愿按计划1∶1投档,没有退档风险。
正确观点:如果考生定位不当,不服从专业调剂,也会带来退档风险。
针对平行志愿的风险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① 平行志愿的风险:
a.被退档的风险。现行录取体制规定,高校可以在招生计划数的105%之内自主确定提档比例,如果院校的提档比例高于招生计划数的100%,录取中院校也没有增加招生计划,那么超出100%部分的考生就存在被退档的风险。
b.志愿填报过高带来的风险。如果考生定位不准确,志愿填报过高,院校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就可能导致所填报的几个院校志愿都落空。
c.不服从专业调剂和其他原因带来的退档风险。考生档案被投到所填报的某所院校后,如果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按学校录取规则都不能满足,而考生又没有填报专业服从调剂,或由于身体等其他原因不符合学校录取要求,则有可能被退档。
② 防范措施:
a.合理搭配平行志愿。在同一批次的一组平行志愿中,院校的搭配非常重要,既不要全部填报热门学校,也不要全部填报冷门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分数、身体条件等,在有可能被录取的学校中填报2~3个热门的学校,填报2~3个冷门的学校,一旦热门投不出去,还有冷门的学校保底。
b.将自己最希望就读的学校排列在平行志愿的前面。尽管是平行志愿,但还是有先后顺序的,排序上的先后就是投档的顺序。在一组平行志愿中,最好是将你最想就读的学校填在靠前的位置。如果你填报的平行志愿中有三所学校满足投档条件,那么你的档案就会投到三所学校中排在最前面的那一所。总之,五个平行志愿院校按前后顺序,前边“冲一冲”、中间“稳一稳”、后边“保一保”。
c.一定要服从专业调剂,要认真研读各高校的招生章程,明确所报专业的具体要求。
怎样通过“愿否调剂”一栏做到尽量不被退档?
上海市志愿表设了“愿否调剂录取”一栏,用以表明考生是否愿意接受所填报的这所院校中其他未填报专业的调剂录取,一共有5个选项:a.愿意接受该校其他所有未填报专业的调剂录取;b.不愿意接受该校其他所有未填报专业的调剂录取;c.愿意接受该校除中外合作或高收费专业外的其他所有未填报专业的调剂录取;d.愿意接受该校除医科专业外的其他未填报专业的调剂录取;e.愿意接受该校除农、林专业外的其他未填报专业的调剂录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平行志愿录取办法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但在具体的专业选择上增加了难度。如果专业选择不当,同样也可能被退档。而一旦被院校退档,那么只有进入该批次的征求志愿。对部分考生来说,愿否调剂录取选项是要进行认真思考的重点。因此,在选院校还是选专业问题上要有明确的意向。如果考虑以进好的院校为主,则可以“冲一冲”填报比较理想的院校,但必须对该校的专业“全部愿意调剂”;如果考生对就读的专业比较明确,则应考虑“稳一稳”“保一保”,填报的院校志愿不宜过高,但退档后也能接受准备再征求志愿。
为什么平行志愿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更为重要?
实行平行志愿以后,你实际上填“服从”和“不服从”是在决定你要不要留在一个批次里面。例如你如果被这个学校提档了,那么这个学校如果能满足你的五个专业,你填服从不服从对你没有影响。如果你填报的这几个专业都不能满足你的需求,那么招生工作人员就会看你“服从”还是“不服从”,如果你“服从”了,他就会调剂到另外一个专业让你留在这个学校学习。如果你填了“不服从”,那么这个学校没有办法就会把你的档案退掉,你可能难留在这个批次了。也有的大学比较负责任,还会电话给考生或家长再次征求意见。
平行志愿的梯度从哪些方面考虑?
有的考生认为,以前实行顺序志愿填报要有梯度,现在实行平行志愿就不需要梯度。这是错误的观点。平行志愿填报一样要有梯度。掌握梯度的原则是“一冲、二稳、三保底”。每批的四个志愿中,按顺序排第一个志愿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稍微报高一点;第二、三个志愿降低一个档次,第四志愿再降低一个档次,四个志愿从高到低应保持一定梯度。学校之间有梯度,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也要有梯度。因为同类型的学校,在东部沿海城市的学校报的人会很多,特别是北京、上海报的人更多。考生还要防止几个志愿都追求“热”地区、“热”专业的现象,注意“冷”与“热”的搭配,防止几个志愿都在一个水平线上,注意从地区、院校的档次上拉开“梯度”。
新高考省份专业组平行志愿问答
① 什么是专业平行志愿?
答:专业平行志愿,是新高考招生同一类别、同一段次中若干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专业(类)志愿,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类)为志愿单位,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进行投档。不同于以往以院校为志愿单位投档的院校平行志愿,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时,直接投档到某院校某专业(类),不存在专业服从调剂,考生也不用担心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② 为什么实行专业平行志愿?
答:从院校平行志愿到专业平行志愿,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招生录取原则。一是可解决考生不能录取到自己喜欢专业的纠结问题,扩大考生在录取环节的选择权,让考生“录其所愿”;二是有利于倒逼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办出专业特色,有利于改变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同质化现象;三是新高考实行选考后,各专业对学生选考科目的要求不一致,以院校为单位的传统投档模式实际也已无法实施。
③ 如何看懂各院校专业组投档分数线?(以上海市为例)
答:院校专业组投档分数线不是事先划定的,而是在正式投档后自然形成的。在正式投档时,市教育考试院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的考生按高考成绩进行排序,按院校专业组实到计划的1∶1进行检索投档,末位考生成绩即为该院校专业组投档分数线。一所高校有几个院校专业组,就有几条对应的院校专业组投档分数线。
参与本科普通批次投档且高考成绩在580分及以上考生的投档信息将由市教育考试院会同相关中学逐一告知考生(2020年分数线)。
580分以下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以及所填报的志愿,按照以下方法对照公布的各院校专业组投档线,判断自己能否被投档或被投档到哪个院校专业组:
比如某考生高考成绩为563分,则他应根据自己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顺序进行比较,若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依次为武汉大学(03)[投档线567分]、同济大学(02)[投档线564分]、东南大学(01)[投档线567分]、华东师大(01)[投档线562分]、华中科大(01)[投档线559分]……其中,1至3志愿投档线都高于考生成绩,第4志愿投档线低于考生成绩,则考生被投档到第4志愿华东师大(01),不会再看考生后面填报的志愿。
若考生成绩与投档线相同,如考生A、考生B两人的高考总分均为542分,与所填报的湖南大学(01)[投档线542分]相同,且两人填写在湖南大学(01)之前的院校专业组志愿投档线均高于542分,则这时候就要通过末位投档考生对应成绩来进行判断。
先看考生A,按照同分排序原则,先比较语文和数学合计成绩,均为217分;则再比较语文、数学中的单科较高成绩,考生A的语数单科较高成绩125分高于湖南大学(01)末位投档考生的语数单科成绩109分,故考生A被成功投档至湖南大学(01),不再看后面的数据。
再看考生B,按照同分排序原则,先比较语文和数学合计成绩,均为217分;则再比较语文、数学中的单科较高成绩,均为109分;再比较外语成绩,考生B的外语成绩为124分,低于湖南大学(01)末位投档考生的外语成绩133分,故考生B未能被投档至湖南大学(01),考生可继续比较下一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需要提醒的是,考生最终能否被该院校专业组录取,或是被该院校专业组内的哪个专业录取,还要等招生院校进行专业录取后才能知道。
④ 专业平行志愿投档后有退档风险吗?哪些因素会造成退档?
答:有退档风险。考生的体检、单科成绩、外语语种、英语口试、学考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等因素不符合高校要求的,都有可能造成退档,这些因素由高校根据招生需要自主设定,并在高校招生章程中公布。这些因素在投档系统中不设置为限制投档条件,一旦投档到某个高校的专业,又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的要求就会造成退档。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认真查看高校招生章程,防止因误报而被退档,从而失去这一段录取的机会。
⑤ 考生投档后又被退档,能再补投到后面的专业平行志愿吗?
答:不能。若投档后被退档,说明一轮一次的机会已经使用,其他专业平行志愿也不能再投档,只能参加剩余计划的下一段志愿填报和投档。
⑥ 每段(次)专业平行志愿有几次投档机会?
答:每一段专业平行志愿均实行一轮投档,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被投档到其中一个专业志愿,其余专业志愿即失效。
1.3.3 顺序志愿
1.3.3.1 顺序志愿填报流程及要点
传统顺序志愿投档的排序方式
每所大学分理科和文科对第一志愿考生从高到低(图1⁃2)排序:
【理科】
图1⁃2 传统顺序志愿投档的排序方式
传统顺序志愿投档与录取流程图
见图1⁃3。
图1⁃3 传统顺序志愿投档与录取流程
填报传统顺序志愿关键点
① 第一志愿非常重要,要立足于第一志愿录取;
② 第二志愿是保底志愿,要把握好;
③ 第一志愿录取率约80%,第二志愿录取率约20%;
④ 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要保证有梯度,从高到低;
⑤ 竞争力差的考生务必服从学校和专业调剂;
⑥ 注意回避报考院校的“大小年”;
⑦ 要有高分不一定能进好学校的心理准备。
传统顺序志愿退档的主要原因
① 分数太低;
② 不服从专业调剂;
③ 体检受专业限制或不合格;
④ 招生计划完成后没有名额;
⑤ 有不良行为等诚信记录;
⑥ 自愿退档。
1.3.3.2 顺序志愿简要问答
什么是传统顺序志愿?
传统志愿,也叫传统梯度志愿、顺序志愿,是指按分数高低划定最低控制分数线,在同一录取批次中志愿优先,对同一志愿层次按分数高低投档。投档办法:在相同科类同一录取批次内,对每个院校按文科和理科的第一志愿考生先排序,然后按一定的比例[一般是1∶(1.1~1.2)]由高分到低分向录取院校投档。录取时,在同一批次上线考生中,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才对第一志愿未被录取的考生进行下一个志愿的录取。已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结束本批次招生,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才能录取下一个志愿的考生。
传统顺序志愿通常的投档原则和顺序是怎样的?
① 投档原则 省招生办公室在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按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投档。省招生办公室根据院校的招生计划总量适当控制院校投档比例。
② 投档顺序 首先,投高分优先投档线上的考生:a.在规定的投档比例内,投第一志愿考生档案;b.在规定的投档比例内,投第一志愿考生档案后,未满招生计划的高校,继续投第二志愿的考生档案,第三、第四志愿以此类推。其次,高分优先投档线上考生投档后,未满招生计划的高校,按投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投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第一志愿考生。最后,在以上投档一次性提供考生档案给高校,由各高校录取后,对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投第二以及后续志愿院校的考生档案。有的省市将第三志愿(含第三志愿)以后的各志愿按院校缺档情况一次性补充给高等学校择优录取。
为什么传统顺序志愿要求非常重视第一志愿?
根据统计,重点大学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占被录取考生的95%以上,一般院校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占被录取考生的80%左右,所以第一志愿极其重要。考生根据自己的分数、志趣、学科偏向、身体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作为第一志愿,是报好志愿的关键。不论是第一批,还是第二批、第三批,都是一样的。对于成绩稳定,发挥出色的考生,第一志愿可以适当超前,免得以后后悔。对于平时成绩起伏较大,估分时不确定因素较多的考生以及复读生,报考第一志愿可以适当保守一些。
考生填报志愿的基本原则是立足于第一志愿录取。考生应认真分析目标院校往年录取数据,计算往年录取线差,查看往年报考人数多不多,录取人数波动大不大,等等。在此基础上选择第一志愿院校,确保自己第一志愿能顺利被录取。当然,不可能人人都被第一志愿录取,因此第二志愿必须作为保底志愿。要选择那些往年录取过第二志愿的院校,最好是选择往年各年度都录过第二志愿的院校。
传统顺序志愿怎样形成合理梯度?
许多院校都希望录取到本校或本专业的第一志愿上线的考生,特别是一些名牌大学、“热门”专业,第一志愿的报考人数比招生数往往多几倍,第一志愿的考生档案已完全满足了学校的择优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即使分数较高,也没法投档了。而且,录取新生是分批进行的,每批有上百所院校同步进行录取,如果第一志愿落选,当转到第二志愿时,该校很可能已按第一志愿满额录取了。可见,在同批分数线的考生,第一志愿低分的考生被录取了,而第二志愿高分的考生落选,这种情况的存在是不足为奇的。因此,考生必须认真选准第一志愿,然后在此基础上,注意搭配好其他志愿。
第一志愿应是考生成绩可以达到的最高水平的院校和最合适的专业,在同批录取院校的几个志愿中,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以及其他志愿之间应有一定距离,从高到低排列,形成一定的梯度。从历年情况来看,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的院校报考人数较多。从专业看,金融、法律、财经、经济、建筑学、邮电、城市规划、计算机、无线电、自动控制的分数要求较高。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应了解历年各招生院校录取标准的差异,使报考的志愿形成一个从高到低的“梯度”,以提高被录取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