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四融三化”:应用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协同育人新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强调要通过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深化国际合作育人,深化宣传部门与高校共建新闻学院,完善高校与地方政府协同育人等深化协同育人重点改革领域,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

本书的写作背景

技术驱动的互联网环境变迁促使媒体呈现“智媒化”趋势,使得新闻传播业态发生深度变化。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①智媒化导致传统新闻传播类专业边界被消解,融合与协同成为专业建构的新方向。②新闻传播新业态对新闻传播类人才提出知识复合、技能应用、新媒体素养的新要求。③传统新闻教育存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实习实践平台等内部教育资源无法满足技术驱动的新媒体业态发展要求的新瓶颈。因此,需要通过整合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创新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

本书基于教育部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的要求,立足互联网技术驱动促使新闻传播业态“智媒化”趋势,结合传统新闻传播教育协同育人困境,以应用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为定位,以能力本位教育为理念,通过专业协同、校政协同、校企协同、国际协同“四个协同”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培养知识复合化、能力集约化、视野国际化的应用型新闻传播类人才(如图1)。

图1 “四融三化”协同育人新机制

本书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技术驱动的“智媒化”趋势,使得新闻传播业态发生深度变化。新闻传播教育改革面临专业边界消融与重组的新方向、人才培养规格的新要求以及内部教育资源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新瓶颈等问题。需要通过利用社会资源的开放式办学,以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打破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分隔的“孤岛”。通过专业协同、校政协同、校企协同、国际协调“四个协同”融合一体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利用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培养符合技术驱动的新媒体业态所需求的知识复合化、能力集约化、视野国际化的应用型新闻传播类人才。

针对浙江省特点,提出完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三个途径。

(一)通过专业协同为逻辑起点构建符合行业需求专业群,解决大学生知识复合化的培养要求

技术驱动的新媒体业态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基本素养的“三基”复合能力的知识复合化要求。本书以能力本位教育为理念,以应用型新媒体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学科互涉的知识架构“桥接”,建构基于信息生产、信息传播、技术支撑为生态环的新媒体人才培养专业架构(图2),以跨专业协同方式构建新闻传播类专业群(图3),解决大学生知识复合化的培养要求。传播学专业为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编辑出版学专业为浙江省一流专业。

图2 新媒体人才培养专业架构

图3 新闻传播类专业群示意图

(二)通过校政协同、校企协同为重点枢纽完善协同育人机制,解决大学生能力集约化的培养要求

1.建立校政协同重点深化育人机制,以实践集约大学生能力提升

通过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委网信办、浙江省社科联、绍兴市委宣传部、绍兴市文明办、共青团绍兴市委员会等省市地方政府部门深度合作深化协同育人机制。尤其是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共建的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人才培养基地、浙江省委网信办共建的浙江省网络文化传播实训基地入选浙江省网络文化家园示范基地,与浙江省社科联共建的浙江省网络安全与文明科普基地入选浙江省社科普及基地,与绍兴市委宣传部共建网络传播学院入选浙江省部校共建新闻学院项目,总计获得政府资助400多万元。

2.建立校企协同强化实践育人平台,增强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通过建立校内外企业协同实践育人平台,增强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架构“以实验课程为基础,专业实践为重点,专业实习为延伸,毕业设计和创新实践为抓手”的多层次模块化、全程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项目入选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探索“分层化、平台化、开放化、产业化”实践育人平台,相关项目入选浙江省“十三五”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和绍兴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建设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于工作室模式的大学生专业实践项目,项目入选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并获得绍兴市普通高校德育创新成果二等奖。

(三)通过国际协同为延伸拓展深化国际育人合作机制,解决大学生视野国际化的培养要求

通过与新西兰东部理工学院建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与日本城西国际大学建立2 +2专业(传播学)、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建立3 +1专业(传播学)等国际育人合作机制,拓展大学生的国际视野。

本书关于人才培养理念和机制的创新思路

(一)理念创新:以需求为导向,引入能力本位教育理念,通过系统化整合性方式建构“四融三化”的应用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模式

本书突破传统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思路,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技术驱动的互联网环境变迁促使媒体呈现“智媒化”趋势,使得新闻传播业态发生深度变化的环境分析,与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国外合作院校、第三方数据分析报告协同建构育人目标和规格,提出应用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主要是面向新媒体行业培养具有知识复合、技能应用和新媒体素养的人才。在此基础上引入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将协同育人目标和规格界定为知识复合化、能力实践化和视野国际化特征的新媒体人才,并在策略上采取跨学科融合、复合型构造、应用型导向,以专业协同、校政协同、校企协同、国际协同的“四个协同”融合方法培养知识复合化、能力实践化和视野国际化的“三化”新媒体人才(图4)。

图4 新媒体人才培养体系

(二)机制创新:建立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运行机制

“四融三化”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运行机制,在运行机制上是对教育部40条相关协同育人机制精神的实践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要素创新

成果把协同育人运行机制的要素归纳为专业协同、校政协同、校企协同、国际协同。

2.结构创新

成果通过专业协同、校政协同、校企协同、国际协同“四个协同”的融合,实现应用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知识复合化、能力实践化、视野国际化“三化”特征,并在结构上以跨专业协同为逻辑起点,反映协同育人的目标及规格,体现知识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通过校政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协同的方式实现能力实践化和视野国际化的要求,从教学的角度形成以专业协同为基础,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协同为手段的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系统化协同育人运行机制。

3.功能创新

成果围绕协同育人机制在组织机构、实验室共享、媒体工作室等方面建立行业委员会、实验室开放共享制度、媒体工作室项目管理制度等常态规范的运行机制,建立以需求导向、能力本位的动态运行机制。

编者

202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