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栽培实用新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苹果高效集约栽培发展趋势

1.由 “省钱”向 “省力” 转变

过去的苹果栽培,是一家人的生计所在,是整个家庭的支柱产业,果园管理以“省钱”为出发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将果园作为事业而不是谋生手段时,果园管理的出发点就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省钱”,而是如何“省力”,特别是对规模化管理的果园,更是如此。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劳动力短缺和劳动成本的升高,果园生产成本快速上升,果园的经济效益下滑,这就要求在果园管理当中,用更多的机械取代人工,最大限度地实现省力化。在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已经将省力化作为体系重点任务之一。据美国康奈尔大学罗宾逊教授介绍,目前世界上苹果产业变革主要聚焦在如何减少劳动力投入上。通过加快研发适合苹果生产的农机具及配套农艺措施实现苹果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逐步使苹果生产向省力化转变是发展趋势之一。

2.由分散经营向小规模化经营转变

苹果生产正在经历由分散经营向小规模化、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一些人放弃了果业生产,而新建的果园,许多都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土地逐步集中在种植能手、种植大户手中,新的家庭农场诞生,实现了适度的规模化经营,更便于苹果生产和销售。

3.由注重地上管理向注重地下管理转变

由注重果园地上管理向注重地下管理的转变,是果业管理技术的革新和成熟。在传统果园管理当中,往往只注重树上管理,这与我们对果树的认识有关。刚开始接触果树,我们最先看到的是果实,关心果实的大小、颜色、好坏,这是一种“功利性”的初级认识;继而我们关注枝条,关注枝条的多少、枝条的空间分布、树形;后来,我们认识到叶片非常重要,叶片的好坏、大小、薄厚、落叶早晚等深刻影响着果树的生长和果实的产量品质高低;随着认识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注意到根系才是果树的根本,根深才能叶茂,忽视了地下管理,就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因此,果园管理由注重地上管理向注重地下管理转变就成了一种必然。

4.区域化的优良特色品种

优良特色品种是生产优质苹果的基础,品种和砧木的区域化是实现苹果产业化的关键。各地区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做到适地适栽,以形成特色,形成品牌。现在世界苹果主产国非常重视选育新的苹果品种和砧木,以实现优良特色品种和砧木的区域化。

5.实现矮砧密植栽培

矮化密植栽培(简称矮密栽培),是世界苹果栽培发展的总趋势(彩图1-1)。目前大多数欧洲国家苹果的矮密栽培面积占其栽培总面积的90%以上。国外苹果栽培密度都要求与果园通风透光和便于机械化操作相结合,多提倡实行宽行距窄株距的长方形栽植方式,以实现早果、易管理、适龄结果的生产目标。我国在许多主产区也开始实施矮化密植栽培。随着矮密栽培的发展,出于降低成本的需要,苹果树形多趋向于主干树形,以纺锤形最具代表性。随着主干树形的发展,未来苹果树修剪技术将更加简化。

彩图1-1 矮化密植栽培

6.推广无袋化栽培

套袋栽培对提高果实外观品质、降低农药残留及预防和控制病虫的危害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套袋苹果不仅内在品质下降,生理病害加重,而且果实套袋摘袋的用工成本已成为目前我国苹果生产的主要成本,同时掉落下来的纸袋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套袋栽培已很不适应产业的发展形势,如何进行苹果无袋化栽培,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果实内在品质,减少果园周边环境污染,已成为当前我国苹果产业发展迫切的技术需要。近年来我国多地进行了无袋化栽培试验,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品种配套、病虫害防治、农药残留控制、食品安全性、品质改善等方面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今后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对多项苹果配套栽培技术进行改革,无袋栽培的面积将会不断扩大。

7.采用3年生带有分枝的优质壮苗建园

欧洲的苹果育苗和国内有所不同,采用M9做基砧,直接嫁接品种接穗繁育3年生苗木。M9等砧木在中心苗圃采用集中断根繁育,砧木苗按0.3m×0.8m移栽后嫁接品种,再培养2年出圃。商业化苗圃生产的优质无病毒壮苗是早果丰产的关键,理想的苗木是高度1.5m以上,干径粗度1.0~1.3cm,在合适的分枝部位有6~9个分枝,长度在40~50cm左右。优质壮苗的主根健壮,侧根多,大多数长度超过了20cm,毛细根密集。实现当年建园当年成园,大幅压缩幼树期,好管理、结果早、见效快。

8.科学选择良好的树形

未来的苹果整形修剪,必须采用高光效树形,根据不同密度、砧穗组合、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树形。幼树多采用简化的纺锤形树形,盛果期树通过控冠改形或大改形(如提干、开心、疏大枝等),强拉枝,减少大枝数量。全树大枝少,小枝多,亩(1亩≈666.7m2)枝量由10万条降至4万~8万条,群体和个体光照大改善,促进果实着色,品质改善。在发达国家几乎95%的果园都采用高纺锤形树形。高纺锤形的树体结构适于密植,加之采用矮砧栽培,产量高,树势也好控制。修剪上多以疏除、长放两种手法为主,很少短截。随着小型化、轻型化、智能化果园机械的推广应用,将苹果的整形修剪从3D立体结构转变为2D平面结构,打造“多中心干树形”,使树体更加矮化,采摘、修剪、喷药等管理更加精准、方便,已成为当今科学选择良好树形的关键技术之一。

9.以架式宽行栽植和机械化操作为目标

采用科学的架式栽培、大行距小株距的现代栽培方式,树体能充分受光,同时更有利于机械化生产,方便作业,降低用工成本。在实施宽行栽培以后,许多果园机械才可能得以实施,通过选择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简单易行的果园机械,可大幅度解放劳动力,减少果园用工,实施省力化栽培(彩图1-2)。一般可考虑株距在0.8~1.5m之间,行间应当在3.3~4.4m之间,以便于机械化作业。据最新研究,苹果树每亩栽植200株左右,能快速提高前期产量,投入产出比是最好的。

彩图1-2 宽行栽培便于机械化作业

10.合理安排栽培密度

合理的栽植密度要和树形选择相匹配。半矮化砧木:SH6、SH40、SH38、SH1/普通型品种,细纺锤或高纺锤树形,建议栽植密度2m×4m。半矮化砧木:SH6、SH40、SH38、SH1/短枝型品种,细纺锤或高纺锤树形,建议栽植密度(1.2~1.5)m×(3~4)m。半矮化砧木:SH6、SH40、SH38、SH1/普通型品种,篱壁树形或“V”“Y”字树形,建议栽植密度(1.0~1.5)m×4m。

11.果园土壤管理和肥水耦合高效利用技术

果园营养得到保证,叶片在十月中旬果实采收时可依然保持深绿色,且叶片厚大。因此,可采用早期叶分析和果实分析技术,进行早期营养诊断,根据果园土壤矿质氮的含量推荐施肥。果园都采用生草制,减少清耕。自然生草和行间生草相结合,果园生草不但可以蓄水保墒,培肥地力,减少施肥量,而且还可以促进果实着色,改善果实品质。同时可以招引有益昆虫和鸟类,有利于有机生产。行间生草建议选用三叶草和黑麦草等。苹果园安装灌溉设施,一般将滴灌管架在铁丝上,而不是直接放在地面,以减少人为损伤。果园地头要设置配肥罐,连通滴灌管一同冲施,作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实现肥水一体化,节约水分和养分,从而减少开沟施肥,以省力、省肥。

12.果园设施现代化配套栽培模式

现代苹果产业的重要标志是果园机械化与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苹果生产应用机械化和现代化管理,会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可采用立架式栽培,作为配套栽培管理模式。所谓立架式栽培即顺行设立水泥柱,拉四道铁丝,树干固定在4道铁丝上。成龄果园还在第一道铁丝处设立横担,分别在左右两侧拉两道铁丝,用于固定下部的结果枝下垂,控制其旺长。铁丝架一般高达3~3.5m。立架栽培有效克服了矮砧固地性差的缺点,同时可以实现立体结果,提高产量。现代化的果园应建有防雹网,配备喷灌和滴灌设施,在果园和苗圃的上空设置喷头,每行树树冠下部设置滴灌装置,同时利用计算机进行云端控制,根据土壤墒情和果树需水特性,随时供给水分。除利用计算机控制温度、湿度、营养液补给外,有些还采用温室和营养基培育苗木。商业化的苗圃采用立架和PVC长线固定幼苗,保证苗木直立健壮生长。苗圃周围用高度1.5m以上的铁丝网作围栏,树干上可设有铁丝网包扎,防止野兔等啃咬。我国部分产区果园也增加了防鸟网(彩图1-3),同时还可防止风害和冰雹危害,适当延长果实采收期,从而提高果品品质。

彩图1-3 果园设置防鸟网

13.果农合作组织与果品生产制度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日趋完善,果农合作组织和合作社、联合社等组织化程度亦应加强,这样才会更有利于果品生产;另外,还应进一步完善各种认证制度,实施严格的果品生产制度。果农合作组织按照规范的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同时要配有较好的贮藏条件,果品采后24小时进入冷库,按大小分级包装,保证商品的一致性。果农合作组织的果品均采用可追溯制度。与此同时,广大的果农不仅要学会种苹果,更要学会卖苹果,拓展销售渠道,把握销售时机。

14.发展苹果休闲农业推动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无论是解决农民就业还是确保群众增收,都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苹果产业的兴旺将助推乡村的全面振兴。可通过科学分析当地资源禀赋,筛选确定有区域优势、市场前景的主导品种,促进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乡村旅游、观光采摘,发展苹果休闲农业,从而加快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把苹果产业打造成全面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希望产业、活力产业、富民产业,实现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