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晴雪走胡同:一个媒体人的北京胡同行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砖塔胡同,一条七百年老根

行走北京胡同,必须从砖塔胡同开始。

砖塔胡同,始建于元朝,已有七百余年历史,被称为北京有文字可考的第一条胡同,是胡同之根。

砖塔胡同得名于东口砖塔。

砖塔只是俗称,其全称是万松老人塔。金元时期,高僧行秀,自称万松野老,曾做过元朝名臣耶律楚材的老师,并告诫楚材“以儒治国,以佛治心”,对楚材任要职后制定政令产生了积极影响。

——以儒治国,以佛治心。今天似乎也不算过时。

老人曾为楚材取法号“湛然”,耶律楚材后来的文集便命名为《湛然居士文集》。书中有不少楚材写给老人的诗,可见师生感情之深。老人去世后埋葬于此,弟子们建塔纪念,上书“万松老人塔”。

现在,出西四地铁西南口,即可望见今人整修过的万松老人塔,它已经于2013年荣升为全国重点文物。塔高16米,八角形,九级密檐,是现在北京城区内唯一一座砖塔。塔身青砖到底,尽显沧桑。现塔是民国时修复,元代之塔包在其中。塔北侧即是砖塔胡同。

胡同东西向,从东口进。我到时,天有微霾,阳光还在,胡同上空灰中透黄。除了万松老人塔,胡同口已没有老建筑,皆为后来翻建小楼,二三层高,身形平庸。往里走,遇到一些残存的粗高老树,才感觉到它曾经的古意。

胡同51号,乃护国关帝庙。庙门还在,拱形石制门框,门框上方写有红字“古刹护国关帝庙”。门未关,院中寂静。大殿上半身屋顶尚在,而下半身已面目全非,被改造成了一家一户小房,成为大杂院。此庙应是胡同里辈分最高、资历最老的住宅。

每天住在关老爷家里,不知会是什么感觉……

砖塔胡同84号,其貌不扬,但名气不小,因为鲁迅先生曾短居于此。1923年,鲁迅与弟弟周作人决裂,另找住所,自八道湾搬入砖塔胡同。鲁迅7月26日日记:“上午往砖塔胡同看屋。下午收拾书籍入箱。”8月2日日记:“雨,午后霁。下午携妇迁居砖塔胡同六十一号。”当时小院是61号。

现在的小院,破落荒凉,连正式门牌号都没有,只用粉笔在旧门框上写着:84号。院里红砖房子属后来翻建,院内堆满杂物。正是冬季,半空中用铁丝挂着一排冻鸡和冻肉。

鲁迅在此居住将近10个月,第二年5月搬至宫门口西三条。在此居住期间,鲁迅第一本小说集《呐喊》出版。他还在狭窄的房间内创作了《祝福》《在酒楼上》等小说,写定《中国小说史略》下卷,校勘了《嵇康集》。后买到大房子搬走。此院几年前曾经差点儿被拆,但因鲁迅的关系,被舆论保护住。

砖塔胡同口

告别鲁迅,往西便是太平桥大街。胡同西口原建筑皆已无存。张恨水先生旧居95号已经不在。恨水先生当年所审订的《北平旅行指南》,专门有砖塔胡同的介绍。如今,书犹在,作者住处已被拆,令人唏嘘。

有趣的是,鲁迅的母亲是张恨水小说的忠实读者,以至于作为孝子的鲁迅远在上海也给母亲买张恨水的书。1934年,他曾从上海给母亲写了这样一封信: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三日前曾买《金粉世家》一部十二本,又《美人恩》一部三本,皆张恨水作,分二包,由世界书局寄上,想已到,但自己未曾看过,不知内容如何也……

这也是鲁迅全集中唯一提及张恨水之处。

砖塔胡同有文人缘。除了鲁迅、张恨水,它之所以被称为“胡同之根”,是因为一位元代文人。彼时作家李好古著有杂剧《张生煮海》。在杂剧第一折,男主人公张生与龙女定情后,家童使小坏,挑逗龙女侍女梅香,耍贫嘴道:“梅香姐,你与我些儿甚么信物!”侍女回击:“我与你把破蒲扇,拿去家里扇煤火去!”家童问:“我到哪里寻你?”侍女云:“你去兀那羊市角头砖塔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

砖塔胡同内护国关帝庙

鲁迅先生曾租住过的砖塔胡同84

这么几句话,在中国戏剧中不算什么,但它丰富了中国胡同史。这是今日所见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北京胡同名。于是,砖塔胡同被称为胡同之根。

1933年,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亦把砖塔胡同写入长篇小说《离婚》:

张大哥又到给老李租好的房子看了一番。房子是在砖塔胡同,离电车站近,离市场近,而胡同里又比兵马司和丰盛胡同清静一些,比大院胡同整齐一些,最宜于住家——指着科员们说。

看来那时胡同环境还不错,是公务员租房佳地。

走完整条胡同,觉其名气虽大,资格虽老,但有名少实,只剩下原来的名字、位置、土地和几棵古树,而真正住人的老建筑多已被破坏掉。胡同之根,已被岁月沤烂矣。

胡同像一条河,有主流有支流,流向不同方向。随波逐流走完这一带,月亮已明亮升起,太阳悄悄落山,但天还没有全黑。胡同里飘着做饭的香味。回家的人们,轻推四合院的门扉。胡同里非常安静。让人忘记这是喧嚣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