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视界:一小时内极限创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什么是“像”?

伦勃朗

伦勃朗的这幅作品透露着顽皮与幽默,看似轻松有趣的笔触实则反映了伦勃朗对模特形象的一种精准提炼。有时候我们把自己的作品与真人模特作对比,关注的往往是表面的造型与真人模特像不像,觉得“像”就是成功的速写。如果这样理解速写和我们自己的作品,就会进入一种误区,就是只关注外在,而忽略了对象的精神内涵。一幅好的作品肯定是打动人的,而往往打动人的不是精准的外表描绘,更多的是作品内在的表现力,这种表现力就是画面经过自己真切的感受与主观处理所展示的一种张力。

在阅读《细节》这本书的时候,有一段忻东旺老师关于写生对象“像与不像”的观点令我记忆犹新:

写生中对象的感受力是从自然中挖掘艺术的“利器”,这一“利器”是对绘画的理解和对技巧知识的掌握与画家的思想契合。画家对绘画的理解是一种教养,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是手段,只有把教养和手段结合起来才能算得上家,而这一接合剂就是思想。缺少思想的画家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思想好比是溶液,只有把自然形态溶解了,才能供艺术吸收自然的营养,生成意向的形势,“似与不似之间”无疑是艺术真理,我理解前一个“似”是自然的表象,而后一个“不似”是摆脱表象局限而追求的本质意趣。“不似”其实是为了“更似”——本质的“似”。

这段话其实是说,面对一个具体的物象的时候,首先要对物象生发出自己的感受,抓住最明显的特征,这样带着这种感受力画下去,你的速写将会呈现不一样的活力。